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1)

说起孝庄太后,可能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慈禧,甄嬛等这些电视剧中耳熟能详的“女中豪杰”,人们大多看到的是她作为“圣母皇太后”“太皇太后”这般母仪天下的骄傲与尊贵,但是又会有多少人想到在那些光环的背后,她作为一个女人,她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普通人一辈子连想象都想不到的坎坷?酸甜苦辣,她只能独自慢慢体会。可以说她的一生是充满坎坷和磨难的一生,她的一生中多个不同角色的转变更是清王朝历史性的多个转折点。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倾尽一生培养了顺治、康熙两代君主,堪称清初最杰出的女政治家。在孝庄的一生中有四个最为重要的男人: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今天我们就先来说一说她与皇太极和多尔衮之间的爱恨情仇。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2)

在此之前,我们先要简单的交代下时代背景,当时,清太祖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之父),建立了后金政权,统一了女真各部并继续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1626年,努尔哈赤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七月中旬,努尔哈赤病死在行军帐中,并留有口谕由多尔衮继成汗位,然而当时只有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在场。分析当时的时局多尔衮尚且年幼亦没有战功,在军中毫无威望可言,其兄皇太极则恰恰相反,早以威名在外,在军中亲信众多,有很强的号召力。自古以来,为了争夺皇权兄弟骨肉自相残杀的例子比比皆是,审时夺度之下,“ 阿巴亥”为了保全自己的骨肉,只能忍气吞声,在皇太极势力的胁迫之下,含恨自尽(也有一种说法是被皇太极密令处决),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3)

她在临终前只求皇太极能够放过多尔衮和多铎(多尔衮的亲弟),并通过当时的大皇子“代善”的势力迫使皇太极对天立誓一生一世善待对多尔衮和多铎。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4)

(当时皇太极若想顺利继位就必须得到代善领导的正红旗和镶红旗的势力支持,而后期代善此人不管是在皇太极当政期间还是在多尔衮当政期间对于大清整个局势的发展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我们言归正传。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次女,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她的故事要从一个喇叭开始说起,据说早年有一喇嘛偶遇布木布泰(也就是孝庄,以下文章我们先以此名称呼她)并扬言此女日后必定大富大贵,母仪天下。那母仪天下是什么意思?自是不言而喻了。此事便像一股旋风被人们疯传在科尔沁草原之上,过了很久也渐渐被人们所淡忘。然而,就在皇太极争权之时其大福晋偶然提及此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这样皇太极立即着手准备,在遣人与孝庄父母协商之后(当时皇太极势力正盛,自古就有通过和亲来依靠大势力保全自身部族的传统做法,所以其父母欣然应允)顺利的迎娶了布木布泰,布木布泰虽不情愿也无可奈何,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那时的她已明白:为了整个部族的发展,个人的利益得失简直是太过于渺小了。下边,我们要先说下多尔衮和布木布泰。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5)

据传,早年多尔衮一直跟随皇太极南征北伐之时偶遇布木布泰,(可想而知,多年一起浪迹沙场,皇太极与多尔衮之间即是兄弟又是战友,可谓感情至深,因为两人相差有20岁,所以皇太极一直对多尔衮爱护有加,多尔衮也一直在皇太极的庇佑下生活),多尔衮和布木布泰两人一见如故,暗结连理,私定终生,多尔衮曾对天立誓,定要扬名立万以后以最隆重的礼节来迎娶布木布泰,绝不能一直生活在别人得羽翼之下,只有那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至爱之人。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6)

可是天不随人愿,多尔衮的厄运在其父努尔哈赤离世的那一刻便开始了,先是被皇太极囚禁在家中,然后传来的是母亲自尽的噩耗,再接着又是自己的爱人被他人夺走的消息,而那个让他遭受这些痛苦的罪魁祸首竟是他一直最敬重的皇太极!晴天霹雳一般,多尔衮仿佛跌进了冰窟,就在同时,他自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人:父亲、母亲、爱人、还有那个曾经对他百般宠爱的兄长都离他而去。愤怒,一时之间他的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恨,这些负面情绪使他精疲力尽,几近崩溃。很庆幸的是,就在这时他得到了布木布泰的消息,在信中,布木布泰言辞恳切,感人至深,她表示依然爱着多尔衮,只是迫于形势才不得不随了皇太极,她鼓励多尔衮振作起来,洋装屈服,随机应变,暗中积攒力量,蓄势待发,终有一日他多尔衮能够实现对自己的誓言。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7)

多尔衮泪流满面,在一场大病过后,大彻大悟。也就是这时,多尔衮像是变了一个人,他把对皇太极满腔的恨意化成了力量,忍而不发,此时不得不说,未来的摄政王——多尔衮,长大了!在多尔衮人生最黑暗的时期正是因为布木布泰的鼓励使他找到了人生的正途,从这种角度来说,布木布泰可以说是多尔衮的恩人,是她给了多尔衮第二次生命,从此以后两人一直秘密书信往来(当时的皇太极并不知情,但是到了皇太极后期被人告密,此事使得多尔衮,皇太极,孝庄之间的关系极度紧张,这种三角关系,也使得三方的矛盾激化异常,到达了顶点),每逢大事小情,布木布泰对于很多事情的独到见解也慢慢使多尔衮为之折服,不难看出,这时布木布泰的政治头脑已经初露锋芒,在她的协助之下,多尔衮一次又一次的化危为安,慢慢的得到了皇太极的信任,从而得到了在军事上崭露头角的机会。明德元年1636年在征讨明军时大破敌军,被封为睿亲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迅速崛起。甚至隐隐盖过了皇太极之子豪格的锋芒。下边说下布木布泰与皇太极之间的感情纠葛: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8)

有由自嫁给皇太极之后,她的聪颖贤惠以及美貌迅速得到了皇太极宠爱,布木布泰善于察言观色,不只是利用自己的美貌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才干来征服皇太极,她懂得对于女人来说容貌迟早会变,而只有用自己的知识才学打动皇太极的心才能使自己的路走的长远,不管是治国之道亦或是理家之方,布木布泰往往能够对皇太极旁敲侧击,既保全了皇太极的面子又使很多棘手之事得到了积极正确得处理,对于皇太极来说,她不只是一个女人,更是自己的贤内助和智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长时间的相伴,皇太极对布不布泰恩宠有加,时常留宿在她的府邸过夜,这使得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布木布泰心中对于皇太极的隔阂也慢慢得到了化解,可以说此时的布木布泰已经不知不觉陷入了“皇太极”与“多尔衮”的两难选择之中。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9)

她也曾无数次的在心中质问自己,她喜欢的究竟是谁?难道,一个人的心中真的可以同时容下两个人?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她时常独立发呆,面对着四周高大的围墙,手拿着多尔衮私下给她的情书,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就像一把枷锁,使她觉得无比彷徨和无助。她想挣脱却发现这一切的一切,她作为那个时代的女人也只能无可奈何,只能竭力的控制自己不去想,不去问,也许使自己变的麻木不仁才是她唯一的生存法则。然而,好景不长,后宫之中的明争暗斗向来令人咂舌,在皇太极迎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进宫之后,她的地位日渐低落,昔日的优势反而成了现在的劣势,可以说皇太极在位后期渐渐疲于国事,力不从心,身体状况每日愈下,而海兰珠的出现,正中皇太极下怀,在皇太极看来海兰珠温婉动人,性情温和,从不把自己当皇上,而只把自己当成她的男人和依靠,与布木布泰相比海兰珠没有心机,没有胆略,更不需要智谋,她很清澈,她只是一个无助的女人,需要皇太极这样一位大男人去呵护去关爱,这恰恰是皇太极现在最想要的。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10)

相反,对于皇太极而言,他的一言一行都被布木布泰看在眼里,自己的每一个小动作对方便能猜到他的所知所想,在布木布泰面前他就是一个“透明人”,时间久了,皇太极难免会不自在,加之身体抱恙他此时更向往一种安逸,悠闲自得的生活,对于朝政早已力不从心。不日,海兰珠被封为宸妃,独赐福邸“关雎宫”,在当时这是任何人都从未有过的恩典。然而,有一件事使得孝庄与皇太极之间的关系闹到不可开胶,甚至差点决裂的地步——海兰珠与皇太极的儿子刚出生不久,皇太极就急着册封其为太子,可惜这位八阿哥福薄命浅,被册封不久就得了不知治病夭折了,此事给了海兰珠极大的打击并听信小人谗言八阿哥之死是布木布泰设计谋害,海兰珠信以为真导致她与布木布泰反目成仇,更是怂恿皇太极将其治罪。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11)

同样处于盛怒之下的皇太极则狠心命他与布木布泰之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在八阿哥出生不久后诞生)陪葬。此时的孝庄可谓心灰意冷,对皇太极已经充满了恨意。虽然最终经过皇太极大福晋以及多方周旋使得福临逃过一劫。只是此事过后,她孝庄的心里已经再也容不下皇太极了,在她看来两个人的感情路已经走到了终点。前文说过,皇太极身体状况每日愈下,崇德六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皇太极正在松锦前线,忽听宸妃病危,急忙赶回盛京,到时宸妃已死。皇太极悲不自胜。从此这位身体本就不如从前的皇帝忽而昏迷,忽而减食,常常“圣躬违和”。他说:“山峻则崩,木高则折,年富则衰,此乃天特贻朕以忧也。”这流露出皇太极已为他年老体衰而不安了。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享年51岁。皇太极的离世对于布木布泰来说可以说是很大的打击,两人的结合虽然没有像她与多尔衮之间那样缠绵不绝的感觉,却有夫妻之实,况且在海兰珠之前两人曾有过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在那个时代的人眼中往往有那么一种莫名的力量,这种力量也许来自于大众的舆论,也许传承于中国封建历史世代的沉淀,这种力量牵引着布木布泰从嫁给皇太极开始就有一种女人的归属感,随着时间的迁移,可能连她自己都不肯承认,她已经渐渐把皇太极当作了她的依靠,她的归属,在其子福临出生之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虽然她不善于也不想对皇太极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可这却是真实存在的。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12)

如今,皇太极驾鹤西去无疑使得她心中难安焦虑和彷徨:第一,今后她怎么办?她可不想像历史上的那些失去皇帝庇佑的妃嫔一样孤独一世老死宫中。第二,福临,她的亲生骨肉又该何去何从?自古以来,皇帝驾崩,皇子争位互相残杀之事屡见不鲜,哪怕福临尚且年幼,可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要想立足于这皇宫之内就必须想法设法稳固自己的地位。第三,哪怕自己和儿子身遭不测,那自己的部族势必因此遭受牵连,连坐之法不可不提。此时的布木布泰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下定决心,那就是依附于自己的“老情人”多尔衮,此时多尔衮可谓今非昔比,位尊权重。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保全福临和自己的部族。况且她与多尔衮一直都有书信往来,她也一直在暗中帮助多尔衮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更重要的一点她非常确信这位睿亲王一直爱着自己,从没有放弃。无疑,多尔衮正是她最理想的靠山。从此以后多尔衮与孝庄的联系更加密切,虽惹人非议但绝大部分的人也只是敢想而不敢言。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多尔衮与布木布泰之间的情感变化历程: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13)

第一阶段,两人是最纯洁的情侣,相互钦慕对方,哪怕粉身碎骨也要长相厮守的那种爱情。第二阶段,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布木布泰不得不以多尔衮为靠山,此时,两人的关系已经不是单纯的爱情了。直到后来多尔衮与皇太极之子豪格争位,险些使得大清八旗分崩离析,在代善的从中调和之下(我们前文提过,代善为努尔哈赤长子,统领镶红旗和正红旗两股势力)最后不得不在多尔衮的强烈支持下拥立福临为新皇。而此时的多尔衮摇身一变为摄政王辅助福临掌管朝政,是当时大清实际权利的掌握人。第三阶段,为了保住福临皇位,布木布泰日夜如屡薄冰,对多尔衮事事小心谨慎,采取了忍让、迁就、以爱之名义来感化多尔衮的情感路线。此时两人已经走向了对立面。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14)

具体情况如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福临日渐成长,对于世事也越发有所顿悟,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傀儡,生活在多尔衮的威严之下,他想反抗,也试着反抗过,但最终却只能以牺牲自己和母后的尊严甚至身边人的性命为代价换取自己的安保,况且当时在宫中多有传闻多尔衮和布木布泰叔嫂关系却有乱伦之举,这一切的一切使得福临备受煎熬,他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就是一个笑话。这使福临对于多尔衮的恨意愈来愈浓。我们在这还要说一说多尔衮的心理变化,他认为皇位与布木布泰本来就都应该是属于自己的,之前他没有能力夺回,如今有了权力却又要为了布木布泰和她的儿子和大清的将来被迫拱手把皇位让给了福临,而他与布木布泰却只能以叔嫂相称。他认为福临得到的皇位都是靠他施舍的,虽然现在自己才是大清的实权所有者,但是一天没有穿上龙袍,一天没有娶到布木布泰,他始终解不开这个心结。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15)

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也使得多尔衮多次对福临和布木布泰常有过激之举。直到多尔衮把自己封号从“皇叔父摄政王”变成“皇父摄政王”的那一刻使得多尔衮和孝庄母子的关系达到了极度紧张的一个状态。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16)

这也是布木布泰对于多尔衮态度进行彻底改变的最直接原因。直到多尔衮率八旗将士入关后在身体状况令人堪忧的情况下,亲自剿灭叛军时战死沙场。后来,布木布泰拉拢多方朝臣(实际在她与多尔衮站到对立面之时就一直在拉拢各方势力为己用,这也为日后她能顺利的辅佐福临稳固帝位打下了基础)使福临成长为了真正的大清皇帝,史称“顺治”。而布木布泰在死后也被康熙追加“孝庄皇太后”。

孝庄秘史多尔衮大玉儿彻底决裂(孝庄秘史孝庄皇太极)(17)

孝庄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四个男人:皇太极、多尔衮、福临、康熙。从他踏进宫门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她的不平凡,可以说她一生的经历就是一部女人的史诗巨著,因为她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刻她人生的每一个变化都曾影响着整个大清的发展轨迹,她也曾反思过自己,她劳碌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为了那两个令自己肝肠寸断的男人?亦或是为了自己背后的部族?或许只是单纯的为了大清国吧。那么,在读的你觉得呢?欢迎评论。支持原创,坚持原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