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是哪里的代表剧(豫剧名字是谁给的)

文/王国成整理

黑白片电影《花木兰》拍摄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搬上银幕的第一部豫剧戏曲艺术片。它的开场白这样介绍说:“豫剧(河南梆子)是河南地方戏的一种,它的形式活泼朴素,发音清晰易懂,唱腔高亢激昂,音乐优美动听,善于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大家注意到了吗?这句话中在豫剧之后的括号里注明有“河南梆子”四个字,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观众不知道、至少说还不熟悉豫剧的名字。

河南梆子同山东梆子、河北梆子一样属于地方戏曲的一个剧种,它另外还有“土梆戏”“靠山吼”“靠调”几种称呼。河南梆子戏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李绿园在他的《歧路灯》里记载的“梆罗卷”,有人研究即指此。它是以当时河南民歌、小调为基础,吸纳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距今约有五百年左右的历史了。汝州民国年间有一句歌谣:“二夹弦戏北山闹,西城门外听靠调,汝河西南曲子窝,越调唱美东赵老(落)”其中的靠调指的就是河南梆子。

那么,是何年何地何人将河南梆子改名“豫剧”呢?

事情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个年头。

1950年农历腊月,中南区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为了欢度春节、活跃群众节日生活、以借此推动、鼓励和繁荣戏曲事业的发展。于是,要求河南省组团到武汉演出。

河南省安排“群众河南梆子剧团”赴汉。享有“豫剧皇后”之誉的陈素真大师应武汉市文化局局长巴南冈之邀,带领团队南下武汉。

豫剧是哪里的代表剧(豫剧名字是谁给的)(1)

陈素珍(戏装)

这次跨江演出,是河南梆子戏走向江南的第一步。武汉是长江沿岸重镇,与北京、天津、上海并称为“戏曲四大码头”,聚集于此城表演团体、剧种众多,名家汇萃。陈素贞抵达时,京剧大师程砚秋、高百岁、李万春、赵燕侠、高威廉等正在武汉三镇演的红红火火。

陈素真团队中有高徒吴碧波、义妹王曼影、武生牛保敬、青衣司凤英、女生李宝珠、花旦李湘云、花脸陈永治、三花脸李纪才、武生武云龙、文武老生黄忠祥、于奎元、范金旭及马兰枝、胡玉元、王玉花、王金声等,加上乐队、勤杂人员共计一百多人,也可说得上阵容强大。

陈素真团队是年里二十六到达武汉的。稍息休整,于除夕之夜在武汉民众乐园首演了她的拿手戏《洛阳桥》。程砚秋先生专程观看了演出。

大年初一白场先后演出了《打金枝》《克敌荣归》(樊粹庭编剧);夜场演了《霄壤恨》(又名《邵巧云》樊粹庭编剧)。由于团队行当齐全,演技非常,“河南梆子”在江城的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一鸣惊人。台下观众看后反映强烈、连连叫好。

演出结束后,时任中南区军政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的邓子恢,接见了全团演职人员。他对大家说,这么好的戏,“河南梆子”名字太土了,不够大器,河南简称豫,我建议改称“豫剧”不知可好(话之大意)。大家一听立即表示了赞同。陈素贞大师把邓子恢同志的建议带回河南后,得到了河南省有关部门和豫剧界有关人士的肯定与采纳。从此“河南梆子”功成身退,以豫剧之大名登上了中国的戏曲大舞台。

豫剧是哪里的代表剧(豫剧名字是谁给的)(2)

常香玉(戏装)

河南豫剧人不负重望。上世纪五十年代,常香玉大师在给抗美援朝捐献飞机的义演中,率先把豫剧唱响了中华大地。其后,她又把豫剧带到了朝鲜抗美战场前沿,唱到了抗美火线饮食班,唱到了抗美将士的兵营,极大的鼓舞了战士的斗志,鼓舞了军心。再后,常香玉大师的《花木兰》、马金凤大师的《穆桂英挂帅》及常香玉、王善朴联袂主演的《人欢马叫》又相继搬上了银幕。一九六四年元旦,河南省豫剧三团《朝阳沟》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电影完成后,应邀进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刘主席、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了汇报演出。使豫剧再一次誉滿京洛,火爆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豫剧是哪里的代表剧(豫剧名字是谁给的)(3)

朝阳沟(王善朴扮拴宝,魏云扮银环)

豫剧流派纷呈,行当齐全,名家辈出。豫西调、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并驾齐驱,六大名旦的唱腔各具特色;常派高亢激昂、陈派绕梁天籁、崔派淳厚悠长、马派响亮脆甜、阎派含蓄委婉、桑派缠绵醉人。她们那一段又一段的妙音,几十年来不知倾倒了多少个豫剧戏迷。旦角新秀层出不穷,张宝英、牛淑贤、魏云、柳兰芳、高洁、马琳、杨华瑞及后起之秀虎美玲、王希玲、刘伯玲、王慧、汪荃珍、谷秀荣、李金枝、王清芬等继往开来,其艺术成就备受赞扬。黑头李斯中《下陈州》激扬厚重,唐喜成《三哭殿》顿挫铿锵,牛得草《七品芝麻官》滑稽低沉,刘中河《打金枝》韵味穿透,任宏恩《倒霉大叔的婚事》幽默风趣,李树建《清风亭》悲壮慷慨,贾文龙《村官李天成》格调清新。他(她)们是豫剧的功臣,是豫剧事业发展长河里的中流砥柱,领航灯塔!

“洼洼地里好庄稼”一段唱腔,大家都不陌生吧?笔者作为汝州人,这件事得略提一下。当年,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排演《李双双》时,陈新理扮演孙喜旺一角。陈老师为了演好剧中人,他三下临汝县(今汝州市)拜访学唱豫西老艺人、县豫剧团名演李小才独具特色的唱腔。《李双双》上演后,“洼洼地里好庄稼”优美动听又别一格的调子令观众耳目一新。该唱段如今已列豫剧唱段之经典,被广泛传颂学习,成为汝州人的光荣。

豫剧是哪里的代表剧(豫剧名字是谁给的)(4)

陈新理演唱《洼洼地理好庄稼》

随着豫剧影响的越来越大。传统戏《秦香莲》《七奶奶》《花枪缘》《程咬金照镜子》《七品芝麻官》《风流才子》《抬花轿》《包公误》及现代戏《三全其美》《倒霉大叔的婚事》《香魂女》《焦裕禄》《村官李天成》《倔公公犟媳妇》等等一大批优秀剧目的银幕亮相,使豫剧越来越受到不同区域观众的关注与热爱。今天她同京剧、评剧、越剧及黄梅戏并列中国五大剧种。

据有关部门统计,除河南省外,目前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及宝岛台湾等省市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且专业剧团总量和从业人员均列全国各剧种之首。

当代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团体已唱到了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称之为“东方咏叹调”,世界上白皮肤,黑皮肤人都接受了。

豫剧明天更精彩!

2022年11月10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