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的芳华(寂寞的芳华)

冷雾/撰文、摄影

走过的芳华(寂寞的芳华)(1)

  初夏时节的北京昌平,暖阳高照,蓝天流云。在客居的大院散步,满目萦翠的旷野里,各种野花悄无声息地绽放烂漫。在浓绿树荫下、道路旁或灌木丛中,有一种花掠看不打眼,细观却显精致:五片白色花瓣,中间渲染着一点胭红,花茎毛茸茸的,形状似小型喇叭花。遂引起我的注目,拍了一些图片,运用手机识花软件,对这种野花加以辩识。结果颇感意外,原来它就是名闻遐迩的地黄——六味地黄丸的原料。

我没吃过这种中药,但知道它受到不少男士青睐,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种中成药,具有滋补肝肾,填精补虚,提高“战力力″之功效。据说此植物分布于京、津、冀、晋、蒙、苏、皖、鲁、湘、川、陕等地,野生于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我在家乡东北从未见过,没想到在这里却邂逅了六味地黄丸的青葱芳华。

确切地说,我见到的是地黄花,待到秋天地下长出根块,才是其精华部分——地黄。地黄分为生地和熟地。生地,是把地黄根茎去泥土后,放置芦席上暴晒而成;熟地,通常是以酒浸泡反复蒸晒,加工炮制而成。眼前的地黄花长在这里不显山不露水,偏安一隅,没人知道它是最常用且很有名气的中药材,连挖野菜的人都对它不屑一顾,远不如蒲公英、苣荬菜惹人待见。但它却在这路边街角墙根下甘于寂寞,与世无争地自由生长,呈现着清雅恬静的姿色。

笔行至此,似应收尾,却又意犹未尽。因为六味地黄丸的背后,竟然还流传着一千多年的传奇故事:

汉朝末年,群雄并起,战乱频仍,老百姓流离失所,可怕的疫病开始流行,以致民不聊生,殒人无数。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暴虐的疾病面前,一位名垂青史的医学家就诞生在这个兵荒马乱,疫病肆虐的年代,他的名字叫张仲景。

他原本是中原地区的一小官员,精通文墨,但面对疫病疯狂流行,他奋发学医,精勤不倦,博采众方,获得了世人嘱目的业迹。晚年他写了一本书,名叫《伤寒杂病论》,把历经艰辛收集的有效方药,以及临床经验传给了后人。

到了宋代,因为有了印刷术,朝廷把他的著作一拆为二,一本叫《伤寒论》,一本叫《金匮要略》,由朝廷正式颁行天下。直到现在,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必读四大经典医书,依然有张仲景的这两本书。

而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就收录了“金匮肾气丸”这个药方。它由八味药构成,分别是:熟地(黄),山药,山萸肉,牡丹皮,茯苓,泽泻,附子和肉桂。这个方子里最重要的药物是熟地黄。因为它分量最重,而且主体的功效也指向补肾,填精益髓,主要治疗我们常说的肾亏。

  金匮肾气丸,就这样从汉代传到宋代。而后又由北宋太医院名医钱乙发扬光大,有所改创。钱乙原本是一个民间的知名医生,疗效卓著,声名远播。先说一个他行医的案例:有一次,皇帝的小儿子突发抽搐,遍请太医院的医生诊治,效果不佳。于是,经大臣推荐,钱乙被召进宫,一番仔细地望闻问切之后,钱乙便心中有数,断定太子的抽搐是因为脾虚所致。因此,开了一副源自《金匮要略》的方子,名叫黄土汤,顾名思义,主药就是黄土,但这黄土不是田间地头的普通黄土,而是锅灶里经过长年累月煅烧过的黄土,它吸收了百草树木薪火之精华。最终太子服了几碗黄汤之后,疾病无所遁形,顺利康复如初。

皇帝大喜过望,就把钱乙调到皇家太医院工作。钱乙进了太医院如鱼得水,在临床实践中,对金匮肾气丸进行新的探索,把原方中的肉桂和附子两味药拿掉,并且将其正式命名为地黄丸。这一成果,收录在其弟子闫孝忠编撰的专著《药证直诀》一书,广为流传。

迄今为止,六味地黄丸可谓名扬天下,历经千年不倒牌子,仍广泛用于临床,成为了众所皆知的滋补肾阴的名药。

我相信倘若哪一天,您在乡村、荒野、山坡、路旁或什么地方,再见到这一独具魅力花开正艳的地黄,一定会放慢脚步驻足欣赏,其码也会多看上两眼,因为她是我国人民1000多年的老朋友了,她不应该如此寂寞,尽管没有六味地黄丸那样声名显赫。

走过的芳华(寂寞的芳华)(2)

走过的芳华(寂寞的芳华)(3)

走过的芳华(寂寞的芳华)(4)

走过的芳华(寂寞的芳华)(5)

走过的芳华(寂寞的芳华)(6)

走过的芳华(寂寞的芳华)(7)

走过的芳华(寂寞的芳华)(8)

走过的芳华(寂寞的芳华)(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