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

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1)

2018年11月,大艺戏文专业首次名家授课,由李天斌主讲。

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2)

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3)

今年初,李天斌在大连艺术学院为学生授课。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大连艺术学院提供

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4)

李天斌(1953.4-2020.8),经济日报大连记者站原站长、高级记者。当过工人、企业新闻干事,后成为专职记者,在近30年新闻生涯中用笔尖挖掘社会百态,关注百姓生活,其多篇报道获中国新闻奖,多篇作品被列为国内传媒大学案例教学内容。

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5)

◀李天斌(左)深入东北特钢生产一线采访。苏大鹏 摄

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李天斌满身乡土味的)(6)

◀李天斌(中)在甘井子区棋盘村采访。苏大鹏 摄

/ 张启元 宋维家 /

28年的驻地记者生涯,李天斌从未离开过大连这座城市,也从未离开新闻这个他热爱的行业。用他自己的话说:“人在地方,让我接入了地气;身在基层,让我融入了百姓生活;从局部看大局,从微观透宏观,成为个人的独有优势。而活生生、鲜灵灵的社会百态,成为个人写不完、挖不尽的新闻源泉。”这是李天斌新闻生涯的真实写照。

不懈追求 实现“文学梦”

1953年4月,李天斌出生在大连市中山区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在大连罐头食品厂当工人,依靠微薄的工资收入养活着六口之家。小时候的李天斌,聪明、活泼、好学上进,受其舅舅的影响,从小就对文学艺术充满了兴趣。小学四年级时,他读了小说《红岩》并写了一篇读后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突然发现田字格里用方块字组成的世界竟然如此动人。于是,他产生了一个梦想:有朝一日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文学青年”。

可惜的是,李天斌小学刚毕业,“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有一次,他听说一位同学的父亲在家里藏有许多中外名著,他心动了,想办法找那位同学偷偷把那些藏书借来,没白没黑地啃读起来。书读得越多,他的心胸和眼界越开阔,对文学更加充满了神奇的遐想。

1969年,李天斌进入大连化工厂当了一名又苦又累的翻砂工。这时,他看到许多大学毕业生也在工厂接受劳动改造,就悄悄地接近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他还积极主动地为车间写板报,为工厂广播站写表扬稿,时不时地还写一些与时俱进的“豆腐块儿”文学作品……终于,工厂领导发现他是一个“才子”,就把他调到了工会搞宣传和业余文艺创作。之后,经过他的刻苦努力,一步一步从车间到厂部,成为企业专职新闻干事。

这时的他,深深感觉到自己文化底子太薄,知识面太窄,工作起来十分吃力,因此,渴望深造的念头油然而生。1980年,他和几个工友一起报考了辽宁大学函授教育。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攻读完中文系开设的所有函授课程,完成了人生最理想的一次充电。后来,调到经济日报从事驻地记者工作后,他再次感到知识不够用,于是他利用工作余暇,潜心研修西北大学经济系在职硕士学位的两年进修课程,让知识的营养成为挑战新闻工作的动力。

坚守基层 脚板蹚出好新闻

1985年夏天,李天斌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经组织考核和安排,他从企业调入经济日报大连记者站,成为一名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工作定位是驻地记者,负责大连地区的新闻采访任务。

对李天斌来说,在更宽广的视野关注大连,实在是不小的挑战。但他不惧挑战,此后的几十年,李天斌不断通过“吃透上头,了解下头”的上下联动,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接地气,孕育了他的灵感和悟性。1993年,经济日报社的领导针对改革开放浪潮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格局等社会现象,提出开展《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系列报道。这一信息立刻触动了李天斌的新闻敏感,他立即把大连机床厂“三师”出走到乡镇办的小机床厂这件事向报社领导汇报。报社马上派人来大连与李天斌一起采访,仅用4天时间马不停蹄地采访了国企领导、乡镇小厂领导、市里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等方方面面,并在《经济日报》头版位置围绕“两机风波事件”,连续发表了《“小机”斗“大机”》《“大机” 要个说法,“小机” 理直气壮》及“当事者说、旁观者说”等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中央和辽宁省的有关领导都给予批示。这组报道不仅获得了当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中国记协设立的格兰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好新闻一等奖,而且至今人们对这组报道仍有口皆碑。

坚守基层,焕发了他的事业激情。李天斌在近30年的时间里始终坚守在地方,《经济日报》驻外记者遍布国内外,当他看到有的驻地记者调到总部不断升迁,有的驻地记者利用自身资源下海经商致富,有的驻地记者转身到地方政府机关当官……他也有过困惑和彷徨。离开记者站,可能一步海阔天空;继续留守这里,也许一辈子成为“刀笔吏”。但当他看到书柜里一摞摞沉甸甸的获奖证书时,他又笑了,心胸开朗起来,扎根基层干一辈子驻地记者的想法更加坚定。就这样,他坚持原地“推磨”,坚信脚板底下出新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走遍大连的山山水水,从政府机关到大小企业,从农贸市场到田间地头,无处不留下他的身影和脚印。从这里,一篇篇好新闻悄然出世:《零点行动——大连市凌晨抓捕经济犯罪分子见闻》《经理为啥哭》《幸福的韩伟》《从根上治治干群疏远症》《自助午餐的魅力》《唐家村的葡萄熟了,果农们的心却碎了》……这些“一滴水中见太阳”的好新闻,正是李天斌用脚板蹚出来的。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李天斌用坚守基层干一辈子记者、为人民群众写出好新闻的理想和信念,滋生了他无尽的力量,使他把新闻事业当作一生的追求。

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两个不起眼的大纸箱。每次记者站搬家时,他总是死死地守着这两个大纸箱。别人问他是什么宝贝,他风趣地说是他的命根子。在他退休前整理自己的物品时,大家好奇地让他打开这两个纸箱,顿时都惊诧了:一个纸箱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他当记者以来所有的采访笔记本,每本的封皮都标记着从某年某月到某年某月。粗略数了数,共有80多本。无怪乎他在退休时整理出版的获奖作品集《陇亩之中出新闻》,书中有关获奖作品的采写心得,都能够准确无误地描述采访时间、人物、地点和内容。这不仅证明了李天斌对记者工作的挚爱,也应验了德国作家歌德的一句名言:“奇迹乃是信仰所生的爱子。”

打开另外一个纸箱子,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大小不一的上百本作品获奖证书,其中有7篇作品8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和全国性新闻奖项。他获得《经济日报》颁发的获奖证书达100多个,真是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作为一名驻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竟然获得如此多的大奖,不仅在经济日报社内仅此一人,就是在全国同行中也不多见。

再迸激情 向年轻一代传承

成摞的获奖证书和作品是李天斌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他坚守信念和理想所收获的丰硕成果。他为此感到自豪,同时也忧心忡忡:自己的成功经验如何传承给年轻一代呢?退休之前,他把自己获奖作品的心得一篇篇地撰写成书,告诉人们:我一个“泥腿子”记者能够拿大奖,你们也同样可以。

一个偶然的机遇,让他的心愿找到了实现的平台。刚到退休年龄,大连艺术学院找到了他,让他去大学课堂向大学生们讲授传媒知识。他的激情又一次得到了迸发。

2014年初秋,李天斌走进大连艺术学院的课堂,为喜好文学和艺术评论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风趣的讲座。自此,大艺的学生们结识了一位谈吐幽默、满腹经纶的老教授。在学校,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学者,是学生们最亲近的人。他拒绝学校给予的行政待遇,只要求有一间离学生们近一点的办公室,容他在课间批改学生的文章。在此期间,有不少学生向他表露心声,想要在文学方面有所进步。于是,李天斌几次奔波于大连、沈阳两地,促成了大连艺术学院同辽宁省作家协会合作办学,使得学校顺利申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还常态化邀请省内知名作家走进校园授课,开创了大连高校与省作家协会联合育人的教学新形态,为我省文学教育事业开辟了新天地。

为学校的建设发展不遗余力、四处奔波,是李天斌近6年来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2019年盛夏,千名大连艺术学院师生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原创音乐剧《追梦·青春》,这是以思政课为主题的大型剧目,此前在大连、沈阳地区上演时就好评如潮。音乐剧上演后引发了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和地方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评价该剧思想内涵深、艺术水准高、历史事实真、育人效果实。殊不知,这背后凝结着李天斌的诸多心血:从《追梦·青春》剧本的创作、排练到正式上演,从大连到沈阳再到北京同有关部门请示汇报、协商沟通,他事无巨细地为此奔波忙碌。

学校领导经常劝他,别那么累,歇一歇。可他不听,总是说:“我们要把握当下宝贵时间。”他常说,大连艺术学院作为一所艺术类综合院校,要不断提升科研和理论水平。所以,他总是亲躬课题研究,指导青年教师做科研。作为学校特邀科研评审专家,他还在学校科研立项上提出了不少专业性的意见,对大艺“大思政”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助力作用。在李天斌的带动下,学校理论科研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人民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都先后刊发了学校的理论文章,使大连艺术学院理论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乐观豁达 愿为后人留下更多

李天斌几乎每年都会因为哮喘而住院,去外地出差时也要带着呼吸机。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暴发的今年春节,他还曾被送去医院抢救。但他对此只是当作小事一桩,过后说给几个要好的同事时淡然若素。他乐观豁达和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给人一种健康向上的鼓舞。他说:“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可以拍着胸膛说,这一辈子,我值了。”

他还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什么是生命的不朽?就是给后人留下些有价值和精神层面的思考。”他对历史特别是大连本地的地理历史有着很深的研究,他说自己要用毕生之学,从新闻转型到艺术创作,给大艺的学生们、给后人们留下点艺术作品和人生思考。

李天斌不辞劳苦、几次三番带着学生去金州实地考察,憋了整整一个冬天,写出了现实主义题材、反映历史英雄的原创剧目《刘荣》。剧本写成后,他欢欣之余,笔耕不辍,热情满怀地又把笔触投到诗歌的创作中。他说喷薄的创作激情让他“停不下来,不想睡觉”,这种物我两忘的创作痴狂让他进入到另外一重生命的体验和境界中。他还为这些诗勾画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出一本带插页的、反映社会现象的科普诗集。这些诗稿带着他对世界、对人生独特的睿智思考,还带着他对世界深情满满的眷恋……

2020年8月25日,天空阴霾,狂风夹杂着细雨,让人感到郁闷。傍晚时分,在外忙碌了一天的李天斌拖着沉重的脚步冒雨迈进家门,低闷的气压让他感到疲惫、胸闷、呼吸不畅,饭也不想吃一口,在家人的催促下到医院进行检查。到了医院以后,他感觉更加不适,症状越来越严重,几个小时后,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噩耗传来,犹如暴雨中的一声惊雷炸响,北京的同事们震惊了,周围的朋友们不相信这是真的,家里的亲人更是悲痛欲绝。

他的人生虽然短暂,但是他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孜孜以求,赢得了卓著业绩和丰硕成果。许多同事和朋友亲切地称他是“满身乡土味的京城‘名记’”。已经过世的新闻名家、曾先后就任《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先生对李天斌有过这样的评语:身在基层的记者,“一叶生而知天下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我国著名的新闻时事评论人、曾任《经济日报》副总编辑的詹国枢先生对李天斌在新闻事业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这样的评语:一生靠的是悟性、激情、韧劲。另一位《经济日报》副总编辑对李天斌对待新闻事业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更是用七言绝句诗来表达:“职业生涯乐海滨,偏从采写品甜辛。谁云记者晚来寂,一册珠玑迪后人。”

来源:大连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