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西服饰交流与比较(华服美裳辨贵贱)

引言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真正以布衣出身的皇帝,他为了革除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侵扰。

摒弃元朝风俗文化,制定了诸多政治措施,恢复汉文化,抬高了汉人的地位。

毫无疑问的是,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汉民族服饰制度最完备的时代,不论是帝王官员,还是僧人庶民的着装,都承袭了先前古代服饰特性。

明朝服饰既有汉唐元素,也体现了明朝的时代特色,对汉服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其全面直接的资料。

明朝中西服饰交流与比较(华服美裳辨贵贱)(1)

在朱元璋的主张推动下,明朝前期各阶层对汉唐文化进行了吸收改良,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

百姓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奢靡之风吹遍全国百姓,服饰也在原来的基础上转素为艳,走向了华丽之风,这种僭越之风极大的破坏了明朝服饰的等级性。

辨贵贱,明等威,服务于统治的明朝服饰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多元,素有“衣冠王国”的美称,从远古走到今天,数千年的时间,积淀了丰富的服饰样态。

不论是先秦的严谨,魏晋的广博,还是唐纱的轻盈,均体现了不同时代特色下的多元审美观。

服饰既是蔽体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象征。

它能够形象地展现出不同时代、地域、种族、文化、思想的特性,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人在有选择的采用某种服饰时,都带有目的性

从历史现实来看,汉族是一个注重礼,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因此汉族服饰也天然带有保守、规范、严谨的特性。

这种特性也体现在中华文化方面,明清两个朝代君主集权达到了顶峰,明朝的统治者为分尊卑、表威严,在服饰方面下足了功夫。

明朝的前一个朝代是元朝,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族人,蒙古族人当年四处征战,欺压汉人,引起了汉朝百姓的高度不满。

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等起义军才登上了历史舞台。

明朝中西服饰交流与比较(华服美裳辨贵贱)(2)

朱元璋当年振臂一呼,发出檄文,号召天下汉族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他登基为帝之后,也将这一理念。贯彻到了实处

朱元璋崇尚汉唐文化,在服饰方面借用了诸多汉唐文化元素,并下令废弃了胡服饰。

蒙古族人当年统治中国的时候,摒除前朝服饰,让妇女男性换上了方便骑行、行走的短紧衣物,朱元璋为恢复汉服制度,也废弃了元朝服饰

翻开史书,我们会发现朱元璋本人的朝服和唐太宗的常服非常相像,明朝服饰既传承了唐朝服饰中的通天冠,还借用了不少古典图样。

明朝服饰具有很明显的礼制特征和尊卑特征,统治者期待用这种方式明确君臣子民的封建等级。

自唐宋以来,龙袍和黄色成为了皇帝的独用之物,不论是宫中太子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可以以下犯上,穿着明黄色衣服。

因此,黄色龙袍变成为了天子的象征。

明朝中西服饰交流与比较(华服美裳辨贵贱)(3)

龙代表着真龙天子,就连太子也不能穿龙,只能穿蟒。

地位稍次于皇族的是天下官员,明朝官员的等级制度非常森严,服饰规格区分明显

规格严明,以此类推。

不论是大官小官,都不能穿与自己身份不符的衣服。

明朝中西服饰交流与比较(华服美裳辨贵贱)(4)

紫色在中国人眼中一直都是贵气的象征,但是因为《论语·阳货》中说,

而朱元璋姓朱,所以明朝没有紫色官服。

一品到四品官官服为绯色,五品到七品官官服是青色,八品、九品官官服是绿色,官员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胸前绣什么样的图样纹路,均有很大的讲究

在其位谋其职,在其位穿其衣,明朝时期还曾发生过多起因官员穿着不符合个人身份衣物而获罪的案件。

明朝统治者沿用了重农抑商的思想,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商人的穿着,因此即便是商贾人家家财万贯,也不能穿上代表着尊贵的华丽衣物。

明朝中西服饰交流与比较(华服美裳辨贵贱)(5)

不过随着明朝末年统治者的统治能力衰微,商品经济发展,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奢靡之风、虚荣之风、斗焰之风在商人群体中兴起,冲击了服饰礼制。

皇后乃一国之母,可以穿着凤凰图样的服饰,而妃嫔则喜欢在衣物上锈大量的花朵。

俗话说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天下唯有皇帝才能不受约束的突破规则。

例如《明史·舆服志》当中就记载了大量不符合规定的典型例子。

当年万历皇帝在位之时,为了感激为大明王朝呕心沥血的太师张居正,特地赐给了张居正坐蟒,给予了他极大的特权。

除此之外,徐阶、严嵩、李东阳、李春芳都得到过破格赏赐。

天子制定了严密的服饰规则,又随意的将不符合官员身份的衣服赏赐给他们,严重破坏了规则的威严。

因此在皇帝立下这个“榜样“之后,逾服而至的风气逐渐在民间蔓延开来,并掀起了一股追逐奢靡之风。

民族资本主义萌芽, 逾服而至抬头

明朝前期的洪武、永乐皇帝励精图治,采取了诸多利国利民的有力措施,他们奖励开垦、减轻赋税徭役。

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恢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朱元璋登基之后,关注百姓利益,给予了工奴一定的权利,促进了丝织业的发展,苏州、福州、潞安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生产厂区,品类繁多的丝织品使得明朝的衣料空前丰富。

嘉靖以后,明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商品经济使得纺织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时期,南方地区的农民出现了不在置以田为生,而已商品贸易为生的情况。

百姓们摆脱了传统的封建经济,加入了新的以商品交换为主的生产关系中,为服饰的制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为后期的奢靡之风埋下了伏笔。

明朝中西服饰交流与比较(华服美裳辨贵贱)(6)

明朝之前的汉人朝代是南宋,南宋时期程朱理学尤为兴盛,程朱理学强调众人应“存天理,去人欲”,不应有过多的欲望,不应有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这种思想极大的禁锢了文人思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明朝社会出现了诸多例如阳明心学和实学之类的新思潮,李贽等人提出了具有追求自由的解放思想主张。

这种主张在服饰方面也尤为突出,不仅是民间百姓、商人,还是官员皇族都呈现出了争奇斗艳、标新立异的行为。

明朝末年,统治者曾采取过各种限制令,试图压抑人们的这种僭越行为和民主意识,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明朝末年,传统思想文化和民主思想的斗争也使得服饰发展越发多元。

明朝服饰与经济发展,民族意识崛起,朝贡外交息息相关

明朝的多样服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得民众的审美水平和创造水平逐步提高,服饰的多样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为汉文化、汉服式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朱棣皇帝在世的时候,曾派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了与外国的交往。

在明朝宫廷朝贡外交的同时,也将中国文化、中国服饰带到了外国。

比如说李氏统治的朝鲜在对明朝称臣之后,就采用了穿明式服饰来表示对大明天子的尊敬和对大明王朝的忠心。

明朝中西服饰交流与比较(华服美裳辨贵贱)(7)

明朝的服饰制度汉族历史上是最为全面的服饰制度,明朝初期,服饰的图样样式与前朝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明朝服饰融入了时代特色和百姓智慧,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制定了一套既有前朝精华又特色鲜明的服饰制度。

这套服饰制度维护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影射了明朝盛衰的变迁。

明朝服饰的演变让我们看到了明朝百姓、士大夫、文人精神上的突破和觉醒,也看到了生产力的进步带给人民生活的改变。

明朝中西服饰交流与比较(华服美裳辨贵贱)(8)

在大数据信息碎片化时代下,出现了诸多百姓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了解,不充分的情况。

在部分影视剧的误导下,很多人还会认错服饰,这都是文化传承、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应该积极了解明朝历史、明朝文化、明朝服饰,以及它们的演变,唯有如此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服饰。

参考文献:

1.《明史纪事本末》

2.《明实录》

3.《论语·阳货》

4.《明史·舆服志》

5.《暮日耀光》

6.《王阳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