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利弊(二氧化碳性质理解误区)

误区1、干冰就是二氧化碳。

解析:只有固体二氧化碳才能叫干冰,液态或气态的二氧化碳都不能叫干冰,所以只能说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利弊(二氧化碳性质理解误区)(1)

误区2、CO2可用于灭火的原因是它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CO2能用于灭火的原因一方面是CO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另一方面是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够覆盖在可燃物上,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误区3、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气体。

解析:CO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其他却不一定是CO2,因为很多气体都能是燃着的木条熄灭,如氮气、稀有气体等。

二氧化碳利弊(二氧化碳性质理解误区)(2)

误区4、CO2可以作为所有可燃物的灭火剂。

解析:通常情况下,CO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但某些性质很活泼的金属如钠、钾、钙、镁等,在CO2中是可以燃烧的。因此只能说CO2在通常情况下可作灭火剂。

误区5、CO2溶于水后,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解析:CO2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并不是所有溶于水的CO2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只有大约1%的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其余约99%的CO2则以分子形式存在于水里。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CO2的化学性质,没有与水反应的CO2是以分子形式存在于水里,是CO2的物理性质。所以教材在叙述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都提到了CO2能溶于水。

误区6、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析:当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时,石蕊试液能变红色。CO2通入水中,一部分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H2O+CO2=H2CO3),由于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应该说是CO2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利弊(二氧化碳性质理解误区)(3)

误区7、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CO2气体。

解析: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因此在初中常用澄清石灰水鉴定CO2,通常认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气体。

但是,CO2并不是唯一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若将S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也会因产生亚硫酸钙沉淀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Ca(OH)2=CaSO3↓+H2O),但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因此正确的说法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气体。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学高分宝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