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名片的解读(从名片看变化)

  由于工作和性格的关系,多年来交友甚多,仅名片就积累了五大本闲来看看这些名片的变化,觉得很有意思,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对名片的解读?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对名片的解读(从名片看变化)

对名片的解读

  由于工作和性格的关系,多年来交友甚多,仅名片就积累了五大本。闲来看看这些名片的变化,觉得很有意思。

  最早收到名片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当时参加一个新闻培训班,我一次收名片就有几十张。当时的名片都比较简单,基本都是地址加电话加传真号,电话还没有标明区号。而且,每张名片都注明了“电挂”,极少有人写上邮政编码。对个人介绍,也只是注明什么单位和职务。印刷的也比较简单,绝大多数为汉字加拼音,偶尔有几张有英语。当时在我眼中,几家大报的名片黑字烫金,是比较“豪华”了。在那时收到的名片,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和国内几大报的名片,基本都是大同小异。

  此后,名片不断发生变化。电话的数位不断增加,区号也都渐渐加上了,邮政编码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出现了手机号,是那种模拟网的9字头号码。电挂逐渐淡出,后来干脆不见了。人们的宣传意识增强,除了单位和职务外,把自己在社会上的研有专兼职职务全部印上。正面不够印在反面,我收到最大的名片折了5折,就是个小册子,上面全是各类职务,包括兼职,是个香港人。这时的名片有个最显著的变化:随着程控电话的普及,家庭电话开始出现在名片上了。人们的名片上,也开始出现了呼机号。家庭电话和呼机同时出现在名片上,也曾风光了一阵呢。至于手机上名片,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属于比较“牛”的事。印刷也开始千姿百态了,各种背景、各种颜色、各种字体五花八门。

  再后来,名片的变化可是日新月异。手机、办公室电话和家庭电话“一个都不能少”,电子邮箱更是悄悄出现在了名片上。九十年代到安徽开会,在收到的所有名片中,全都有:E-mail,还有的人印上了自己的网页地址,现代气息扑面而来。名片从内容越来越复杂了,好像越复杂的名片越高大上似的。

不过也有例外,有的朋友的名片以交朋友为主,名片简单明了。也都注重了个性化。宁波朋友小杜送给我一张名片,除了他的名字,只有家庭电话和办公室电话,简简单单。海南的朋友周人杰,干脆把自己的绰号“黑哥”写上了名片,也是只有两个电话,其他职务,地址都没有。有位山东的记者小倪,把夫妻的名字同在一张名片上,创造了一张独特的夫妻名片。但是,这种名片只送好朋友,其他人不送。另外,有些政府官员们的名片也很简单。比如北京市副市长阳安江的名片,青海省长杨传堂的名片,都是只有任职单位和电话,没有职务及其他内容。如今的名片基本都是以简单实用为基调,没有了那么多花里胡哨。

  名片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如此变化,可喜的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