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

“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吃的和大人一个样,也是发霉发臭的牢饭,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他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难友们都疼爱他,叫他‘小萝卜头’。”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1)

宋振中烈士

这是小说《红岩》对小萝卜头的一段描写,这个被人们永远铭记的共和国小烈士,大名叫做宋振中。

1949年9月6日,国民党反动派把小萝卜头和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残忍杀害于重庆歌乐山下的松林坡,此时距离新中国的成立仅仅只有24天。

敌人杀害了小萝卜头一家人,企图湮灭罪证,让宋家断子绝孙。

如今小萝卜头已经牺牲了72年,然而他的家人不仅健在,而且个个都是国家栋梁,宋氏家族一门三烈的故事,在他们的口中仍然得以延续。

让我们走近烈士和他的家人,感受在烽火年代中宁折不弯的革命精神。

一、没享受过一天自由的小弟弟


世界上没有哪个孩子,是不爱自由的,然而对于小萝卜头来说,自由却是遥不可及的。

他出生刚刚八个月,就和母亲一起被抓进了监狱,成为监狱里年纪最小的囚犯。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2)

小萝卜头唯一的照片

小萝卜头1941年出生于江苏邳州,他的父亲宋绮云和母亲徐林侠都是共产党。

西安事变后,宋绮云作为杨虎城将军的秘书,为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奔走,做了大量的统战工作,徐林侠也积极筹备妇女救国会,协助宋绮云开展革命活动。

然而蒋介石对于发动“西安事变”的人早已恨之入骨,他先是公开扣押了张学良,又在1938年将杨虎城和他的家人秘密关押。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3)

“西安事变”

而宋绮云作为杨虎城最亲近的秘书、《西北文化日报》的总编辑,又对外公布了西安事变的真相,触动了蒋介石的“逆鳞”,自然被国民党列入了抓捕名单。

1941年,特务以徐林侠的名义,给宋绮云发了一封假电报,说家中有急事,宋绮云回到家后,就被早已设好陷阱的国民党特务抓进了监狱,家里的几个孩子是眼睁睁的看着父亲被抓走的。

宋绮云的次子宋振镛回忆:

特务抓了宋绮云之后,就想把徐林侠也抓起来,于是他们找了一个特务,让他伪装成《西北文化日报》的工人,骗徐林侠说:“宋先生要衣服,你快跟我走。”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4)

徐林侠和宋绮云

徐林侠当时并不知道宋绮云的下落,一直在寻找他,尽管大家都劝她不能走,但徐林侠还是抱着一丝希望:

“只要能见他一面,哪怕是刀山火海我也要去。”

第二天徐林侠就收拾好了宋绮云的衣物,跟着特务走了。

因为当时小萝卜头刚刚八个月大,家中最大的孩子宋振苏也只有12岁,所以徐林侠不放心把小萝卜头交给哥哥姐姐照顾,就带着孩子一起走了。

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特务把小萝卜头和母亲被关在白公馆的女牢里,监狱里的生活是非人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恶臭和腐烂的味道,到处都是阴暗潮湿、蚊虫肆虐、老鼠出没,把小萝卜头咬的遍体鳞伤。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5)

小萝卜头和母亲居住的牢房

更可恶的是,特务们总是对他们吃的东西做手脚,在米饭里掺杂沙子、谷子,甚至还有老鼠屎,这样的伙食连大人都受不了,何况是一个孩子呢?

可小萝卜头的生命力还是很顽强的,他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逐渐长大。

虽然营养不良让他看起来身子细,脑袋大,面黄肌瘦的,但是所有见过他的人,都说这个孩子眼睛里充满光芒,那是对未来的希望之光。

“自由是什么样的,外面的世界也有铁丝网吗?你去过公园吗?那里有没有特务?”

小萝卜头天真地托着下巴,问刚被敌人抓进来的李碧涛姐姐。

看着孩子充满希望的眼神,李碧涛心里一阵酸楚,她告诉小萝卜头:

“外面有商店,里面卖牛奶、咖啡、水果糖、巧克力,还有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

小萝卜头听了这话,明亮的眼睛更加清澈,但他还是叹了一口气:

“我要是有自由,那该多好啊,我想上学,想知道教室是什么样子的,等解放军叔叔来了,肯定会救我们出去的。”

小萝卜头其实也可以吃到好东西,特务们隔三差五会给小萝卜头递上一把糖果,想借机拉拢他,让他从牢里套出一些有用的情报。

糖果的诱惑让小萝卜头直咽口水,然而一想到母亲告诉他:

“这些特务都是坏人,千万别拿他们的东西,不能做软骨头。”

已经有了是非观的小萝卜头,就急忙推开特务:“我不吃你们的东西!”把特务们气得干瞪眼。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6)

白公馆刑具

但他毕竟是个孩子,从小到大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他也想知道糖的滋味,于是他跑回去问妈妈:

“糖是什么味道的?”

妈妈不能给他找到糖果,只好拿起身边的盐给他吃,告诉他:

“这就是糖的味道。”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7)

小萝卜头狱友李碧涛

今年已经84岁的李碧涛老人,当年和小萝卜头是狱友,多年后她回忆小萝卜头时,仍然哽咽地说:

“他一辈子都没有吃过糖啊,他连糖的滋味都不知道。”

二、监狱里最小的“革命者”

转眼小萝卜头到了上学的年纪,可是敌人怎么可能同意呢?

监狱里的党组织经过研究,决定以绝食和罢工的方式,换取小萝卜头上学的权力,顺便改善同志们的伙食。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8)

宋绮云和徐林侠以及三个孩子

敌人起初不以为然,以为大家只是暂时抗争,他们给罢工绝食的同志们送去了香喷喷的大米饭和红烧肉。

可是革命战士并不会被这种诱惑所打败,面对敌人的诱惑,他们没有一个人去吃饭,只是斩钉截铁地说:

“我们要求改善生活条件,让孩子上学!”

经过党组织坚决的斗争,特务同意了让车耀先、罗世文等人教小萝卜头读书,由他们每天押送着小萝卜头去上学。

虽然自由很有限,但是小萝卜头终于可以在铁窗外面跑来跑去,他一个小孩子,特务也不会对他有什么戒备。

徐林侠特意用积攒的布条,给儿子缝了一个小书包,第二天早上小萝卜头就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跟罗世文读书了。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9)

罗世文烈士

罗世文给他上的第一课,就教了他一句话:

“我是一个好孩子,我爱中国共产党。”

小萝卜头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后来罗世文又教小萝卜头学习叶挺将军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着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将军渴望的自由,也是小萝卜头所渴望的,他也清楚地知道:“只要我们现在投降,马上就能拥抱自由,然而共产党人的腰杆子永远是挺拔的,我们宁可不要现在的自由,也绝不能弯下身子,去舔舐那爬狗洞子换来的自由!”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10)

车耀先烈士塑像

罗世文伯伯的教导言犹在耳,可他却永远不在了,他和车耀先在不久之后就被特务杀害了。

这是小萝卜头第一次感受到国民党的冷酷,得知噩耗的那天他的眼泪滴滴掉落,妈妈紧紧地抱住他:

“森森,这是国民党欠我们的血海深仇,你长大了一定要报仇!”

小萝卜头攥紧了还稚嫩的拳头,心里牢牢地记住了这笔血债。

罗世文被害后,原东北军长官黄显声将军,担任了小萝卜头的老师。

黄将军是东北军中著名的爱国将领,因为反对蒋介石扣押张学良,并且亲自到武汉要求蒋介石放人,被特务关进了监狱。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11)

黄显声将军

介于黄将军的声望,特务们不敢虐待他,黄显声与生俱来的威严气质,也让那些特务望而生畏。

黄将军多才多艺,不仅教小萝卜头读书写字,也教他俄语、算数、武术,慢慢的小萝卜头学会了很多俄语。

每次特务一来,他们就用俄语说:“门口有几条坏狗”,然后哈哈大笑,把特务气的吹胡子瞪眼。

小萝卜头有一支极为珍重的铅笔,是他八岁生日的时候,黄将军送给他的礼物,他平时不舍得用,只有上课的时候才拿出来写字,他后来被杀害时,手里还紧紧握着这支铅笔。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12)

这支铅笔是黄将军送给小萝卜头的礼物

小萝卜头六岁上学,特务们跟着他的时间长了,也就懒得再押送他每天上下学,干脆让他自己跑来跑去,这就给狱中的党组织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监狱里虽然有党组织,但是消息毕竟没有那么灵通,而黄将军作为享受特殊待遇的囚犯,可以读到报纸,知道外面的局势。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13)

小萝卜头塑像

于是不受敌人怀疑的小萝卜头,就担负起了在狱中传递情报的任务。

他在特务的眼皮子底下,把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溃败的消息,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同志们手中。

有时候狱中党组织秘密开会,他就站在门口放风,特务以为他在玩,从来都没有注意过他。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14)

特务徐鹏飞

三、太平本是英雄定,不见英雄享太平


小萝卜头还以自己的机智勇敢,和同志们策划了震惊国民党高层的“越狱计划”。

《红岩》中有一个叫华子良的“疯老头”,实则是在敌人内部潜伏多年的共产党员。

他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成功越狱,最后带着解放军解放了白公馆,救出了很多的同志。

华子良的原型是韩子栋,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被叛徒出卖,遭到国民党特务的逮捕,在狱中受尽了严刑拷打,却始终没有透露党的秘密,是一位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战士。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15)

韩子栋

敌人并没有处死韩子栋,只是判了他无期徒刑,韩子栋觉得自己既然活着,就要有存在的意义。

因此他开始装疯卖傻,获取敌人的信任,以便有一天可以逃出去。

天长日久,特务们认为韩子栋真的疯了,就安排人带着他去磁器口买菜,用敌人的话说:“给他机会逃跑,这个疯子也会自己回来。”

除了装疯卖傻,韩子栋因为经常可以外出,并且能在监狱里自由活动,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他后来的逃跑打下了基础。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16)

白公馆

狱中的地下党都知道韩子栋的身份,他们经过研究,觉得可以把获取敌人信任的韩子栋送出去,让他找到共产党的部队,将来在胜利之时带兵解放白公馆。

然而要实现越狱计划,首先就要熟悉白公馆的地形,韩子栋每天可以跟着特务进进出出,因此很容易就绘制出了监狱周边的地形。

可韩子栋不能明目张胆地把地形图送进去,这就要靠小萝卜头了。

小萝卜头的衣服口袋里有个暗袋,平时就是用来装情报的。

他把韩子栋交给他的地形图,送给了监狱里的地下党,地下党经过仔细的研究,认为让韩子栋越狱的计划是非常可行的。

白公馆修建在半山腰上,周围都是大山,要想从这里跑出去,起码要三天才行,这不仅需要充沛的体力,还需要带上足够的粮食。

监狱里有很多女人带着小孩,因此特务同意让她们自己在屋里煮饭,煮饭时在锅底会留下一些糊了的残渣,这就是锅巴。

锅巴不会变质,虽然不是什么可口的食物,但是却足以让韩子栋度过那三天的难关。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17)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

狱中的同志们东拼西凑,终于拼凑起来一斤锅巴,徐林侠特意缝制了一个口袋,把锅巴装在里面,让小萝卜头送给韩子栋。

小萝卜头背着一袋锅巴,故意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时不时地把口袋扔到地下,又抛到空中,装作玩耍的样子。

趁着韩子栋过来,他一把就把口袋扔到了韩子栋面前,特务觉得口袋里应该是不值钱的东西,厉声呵斥韩子栋:“赶紧把这东西扫一边去。”

韩子栋装着疯疯癫癫的样子,把一包锅巴“扫”走了,后来他趁着出去买菜的机会逃跑了,在大山里跑了三天三夜,靠着同志们给他准备的锅巴,终于逃出生天。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18)

杨虎城将军

1947年,韩子栋几经辗转,找到了共产党的游击队。

他的出逃让外界知道了白公馆特务的恶行,也知道了国民党丑陋的本性,这一切都离不开小萝卜头的暗中帮助。

“太平本是英雄定,不见英雄享太平”,当两年后韩子栋带着解放军,浩浩荡荡地来解放白公馆的时候,当年帮助他越狱成功的小萝卜头,却早已经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了。

随着共产党的步步胜利,监狱里的同志们看到了希望。

可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却根本没想给小萝卜头一家人留活路,他给特务下达了处死杨虎城、黄显声,以及宋绮云夫妇的命令,当特务问他:“宋绮云的孩子也要杀吗?”

蒋介石说:“斩草除根,你不懂吗?”

1949年9月6日,杨虎城将军和儿子杨拯中、女儿杨拯贵,被特务杀死在重庆白公馆歌乐山戴公祠,宋绮云一家人也被特务带到歌乐山的警卫室。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19)

杨虎城之子杨拯中

特务先杀了宋绮云,就要杀小萝卜头,这时徐林侠苦苦哀求他们:

“我们和你们势不两立,可孩子是无罪的,你们把他放了吧,哪怕是让他出去讨饭呢。”

特务杨进兴早已泯灭人性,他对着小萝卜头劈胸就是一刀,小萝卜头当即倒在血泊里没了气息。

徐林侠看着儿子这么惨死在自己面前,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特务们很快把宋绮云一家人都杀了,把尸体埋在了警卫室地下,在地上面重新刷上了水泥。

重庆解放的第二天,战士们就和从白公馆越狱出来的同志们,一起来到歌乐山寻找烈士遗体。

他们在山上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镪水池,从里面捞出了人的指甲和头发,大家这才明白:

“没人性的特务把人杀了,就丢进镪水池里,让镪水融化同志们的尸骨,有时候甚至是把活人直接扔进镪水池的。”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20)

叶挺将军

有多少英雄,是死在这样的酷刑之下,他们本是我们国家强大的基石,却没有机会看到他们奋斗的成果,如今的太平盛世、锦绣山河。

小萝卜头一家人的尸体,是在特务的指认下被挖出来的。

当人们打开水泥地,挖出小萝卜头的遗体时,发现他的手里还紧握着那支铅笔。

这个一辈子没享受过自由、没吃过糖、没吃过一顿饱饭的孩子,带着他最珍贵的半支铅笔,永远地离开了。

但是不管他离开多久,总有人记得小萝卜头,记得宋振中这个响亮的名字,那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我们是踏着他们的鲜血,走进了新的纪元。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21)

陈然烈士

四、蒋匪败退蜷缩孤岛,宋氏家族人丁兴旺


蒋介石做贼心虚,以为杀害了宋绮云一家人,他的罪行就不会被公之于众,而他想让宋家断子绝孙的阴谋,又是何其阴毒。

可宋家不是只有小萝卜头一个孩子,宋绮云夫妇还有四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他们是小萝卜头的哥哥姐姐。

后来蒋氏王朝偏安一隅、苟延残喘,宋氏家族却人丁兴旺,将宋氏一门三忠烈的故事薪火相传。

1929年七月,徐林侠工作的邳县党组织被叛徒出卖,身怀六甲的徐林侠也被敌人逮捕。

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她尝尽各种酷刑,以虚弱的身体担负起了党的秘密,敌人觉得她没有利用价值,因此没有继续用刑。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22)

大特务毛人凤

当时徐林侠已经快要临盆,又受到了毒刑,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她在分娩过程中多次昏死过去,又靠着顽强的意志一次次化险为夷,终于在监狱里生下了双胞胎女儿振平和振苏。

后来徐林侠出狱并找到了宋绮云,一家人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日子,这期间他们又有了振西、振亚两个女儿,以及振华、振镛两个儿子。

西安事变后,宋绮云夫妇出于安全考虑,决定把大女儿振平送到乡下外祖母家,其他几个孩子还小,暂时留在身边养育。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23)

宋振苏、宋振华、宋振镛、宋振亚和表兄、堂哥(左一左二)合影

振平与父母在乡下一别,就是永别。

父母离开不久,外祖母就因病去世了,年幼的振平也不知道父母的下落,她为了活下去,只能去村里的地主家当使唤丫头。

地主蛮横恶毒,经常对振平拳脚相加,有时候还放出恶狗咬她,振平的腿上和身上,都留下了毒打和恶狗咬伤的疤痕,那是旧社会地主恶霸欠劳动人民的血海深仇的象征。

连续的毒打让振平生了重病,地主怕她死在自己家里,就用草席一裹,把她扔出了家门。

善良的尼姑们收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振平长大后继承父母志向,成为了邳县的一名地下党员。

1948年她听说家乡苏北解放了,就一路乞讨回到了家乡,与弟弟妹妹们重逢,并参加了支前工作。

1949年振平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之后的几十年里她担任过陕西省党委机要秘书、党委副书记等职务,于1985年光荣退休。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24)

宋绮云子女六人

退休后她担任《红岩》史料研究会副会长职务,向人们讲述革命年代的英雄故事,唤醒当代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因为退休后仍积极工作,宋振平受到了组织的高度赞扬,江泽民也接见过她。宋振平婚后有两子两女,都是中国共产党员。

宋绮云的次女振苏,和姐姐振平在监狱里一起出生,是名副其实的“监狱之花”。

当年徐林侠被特务欺骗,决定带着小萝卜头一起走的时候,振苏带着妹妹振亚、弟弟振华和振镛,一直送母亲走了好几里地,哭着不让母亲离开。

徐林侠不许他们再往前走,她对姐弟几人说:“妈妈去个两三天就回来,振苏,你是最大的孩子,一定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25)

白公馆内部监狱

振苏含泪答应了母亲,母亲走后她们每天都去村口的大石头那里等着,可一直等到第四天,母亲也没回来,后来就杳无音信了,他们这才知道,母亲回不来了。

徐林侠走后家里没有收入,大米很快就被吃完了,弟弟妹妹饿得不行,就哭着摇振苏的衣袖:“姐姐,我饿。”

振苏只能给他们讲故事,分散注意力,有时候也会挨家挨户地去要点粮食,要来的食物她自己不舍得吃,都给了弟弟妹妹吃。

幸好后来党组织了解了他们的遭遇,派他们的表兄韩瑞光和堂兄宋承震来照顾姐弟四人,这才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日子。

西安解放后,振苏加入解放军第一文工团,先后在甘肃和北京朝阳区任职,1955年她与军人崔明鉴结婚,婚后有两个孩子,后来在北京工作,都是国家栋梁之才。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26)

杀害小萝卜头一家的凶手杨进兴(解放后被处决)

振苏一直很怀念那个没见过面的弟弟小萝卜头,为了纪念弟弟和为革命赤足淌血的革命先烈,她在1962年写下了《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书。

这也是一位姐姐,能够缅怀弟弟唯一的方式。

小萝卜头的三姐宋振西、四姐宋振亚,都是我党优秀干部。

振西出生不久被送给邳县妇联主任程云霞抚养,生活条件比其他兄弟姐妹要好,这也养成了她风风火火,天不怕地不怕的直爽性格。

振西读中学的时候,新四军来到了邳县,她听闻后毅然弃学从军,做了新四军的医务人员和话务员,参加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渡江战役和淮海战役。

振西性格刚烈不输于男人,她虽然只是一个医护人员,却在战争中数次浴血冲锋,打起仗来不要命,曾经因为腿部中弹而拒绝治疗,继续冲锋在一线,差点命丧黄泉。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27)

红岩烈士雕像

她说自己不怕死,每一次浴血奋战,都是在为惨死的父母和弟弟报仇,如果自己真的死了,能去天上见到父母和弟弟,她也是高兴的。

这位革命烽火中成长起来的巾帼英雄,1950年入党,在中共华东局、上海市电话局工作,1955年和战士刘鹏结婚,育有一子一女,全家人生活的非常幸福。

1992年宋振西光荣退休,她和姐姐振苏振平一样,退休后整理了怀念父母的《忆宋绮云烈士》一书,为青少年做英雄事迹报告,因工作出色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宋振亚是最小的妹妹,父母被捕后,她在党组织的关怀下读书,1959年毕业于西北师院,在陕西兴平任教,1974年入党,退休后担任咸阳市政协委员。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28)

小萝卜头纪念馆

振亚与同窗刘桂森结婚,有两子一女,退休之后和大姐振平同住在西安,姐妹两人经常一起为青少年作报告,宣扬爱国精神,讲述红岩故事。

小萝卜头的大哥宋振华生于1933年,二哥宋振镛生于1935年。

大哥性格耿直,他亲眼看着父母被敌人抓走,知道除了姐姐振苏,自己就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了,所以他鼓励弟妹们好好读书,锻炼身体,将来和反动派死战到底。

宋绮云和徐林侠被抓走后,敌人还来搜查东西,把宋绮云的东西翻得乱七八糟,宋振华带着振镛对特务怒目而视,如果不是表兄拦着,他差点就上去和特务拼命。

特务从来没见过脾气这么大的小孩,就厉声呵斥:“你是谁,看什么看!”

宋振华大声地说:“宋振华,还有我的弟弟宋振镛!”敌人反倒被他的气势吓住了,骂了几声搜了点东西就走了。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29)

小萝卜头之墓

振华等人一直以为,父母和弟弟早就不在了,但是宋振镛后来在《跨越时空的回信》节目中作为嘉宾,他说在父母失踪六年之后,宋绮云给他们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让所有人都激动异常,尤其是振华,他知道父母还活着,高兴得不得了。

姐弟几人先后给父母去了十一封信,也收到了几封回信,最让他们开心的是,其中还有小弟弟宋振中的信。

小萝卜头当时不会写那么多字,就用他的铅笔画了一幅画,上面画的是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在一起的情景,他在信上歪歪扭扭的写了四个大字“哥哥姐姐”。

收到信的时候,哥哥姐姐潸然泪下,这个从小就在牢里长大的小弟弟,该是多么想念外面的世界和亲人!

到了快解放的时候,他们收到了母亲徐林侠的最后一封信,宋振镛回忆:

“当时信上的字迹有很多都重合了,我们后来才知道,那时候母亲已经病的很重了,她的眼睛看不见东西了。”

的确如此,监狱里长年的黑暗潮湿,早已经透支了徐林侠的身体,她的视力也在一天天减弱。

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眼里还尽是不舍,不仅是舍不得小萝卜头,更舍不得外面多年未见的六个孩子。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30)

小萝卜头遇难处,遗体发掘现场

解放以后,宋振华得知了父母和弟弟早已被害的消息,心中悲愤交加,他愤怒地扯下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把它撕成碎片,激动的说:“龟孙子们投降了!”

之后他咬破手指,写下“血海深仇一定要报”的血书,报名参军。

振华跟随王震将军的队伍,踏上了去建设新疆的道路,担任新疆第五军政治部机要科译电员,1952年入党。

1963年,宋振华作为新疆自治区国庆观礼代表团成员,在天安门观礼台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毛主席,并且与主席合影留念。

宋振华有三女一子,她从小就教育孩子们,不要忘记爷爷奶奶的故事,也不要忘记那个最小的叔叔,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你们才能过上好日子。

宋振华的孩子们也都很争气,如今个个成家立业,事业有成。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31)

江姐受刑

宋振华在退休后,走访了当年越狱成功的韩子栋,在他的口述下整理了父母和弟弟的资料,写出了6万字的纪实作品《小萝卜头和我的一家》。他说:

“我们要让现在的年轻人也有忧患意识,当国家危亡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拿起枪保家卫国,不能做软骨头!”

二哥宋振镛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就进了国家体委当滑翔机运动员,1959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

毕业后在科学研究院机电所工作,从事军事科研工作,参加过大量国防工业科研工作,是新中国重要的科研骨干人才。宋振镛有二子一女,如今都很有出息。

虽然功成名就,宋振镛也始终没忘了父母和弟弟当年的壮烈,他在退休之后,应全国政协文史办请求,搜集了大量有关父母的资料,让国人都知道先辈的无私与壮烈。

宋振镛又与韩子栋老人和白公馆脱险的同志们一起,发起了“中华小萝卜头基金会筹备委员会”,在家乡邳县和上海、重庆、西安、贵阳等地,建起了小萝卜头的雕塑,永远怀念这个未曾谋面、一生受尽苦难的小弟弟。

结语


1928年,陈乔年烈士在上海枫林桥畔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临行前他毫无惧色,同志们问他有什么遗言,他坚定的说:

“就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32)

红岩革命纪念馆

陈乔年烈士的遗言,也是多少革命者的心声。

革命者可以被杀死,但是中国从来不缺少前赴后继的革命者,是他们披荆斩棘,为革命留下了火种;

是他们赤足淌血,铺就了一条通往新世纪的生命之路;

也是他们用鲜血警示世人: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能嚣张一时,却绝不可能嚣张一世。

当年蒋介石下令屠杀宋绮云夫妇和小萝卜头,却没想到如今70多年过去了,宋氏家族仍然人丁兴旺。

小萝卜头的哥哥姐姐和他们的后人,仍然延嗣繁茂,将那段红色年代、一门三杰的悲壮故事,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烈士 小萝卜头(共和国烈士小萝卜头)(33)

陈乔年烈士

蒋氏王朝的罪恶,从来没有因为他们杀害了小萝卜头一家,就可以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不管再过多少年,提起他们,人们也都是恨之入骨,而小萝卜头一家会永载史册,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