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皇后痛失妹妹(母仪天下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552—602) 其祖先源出漠北的鲜卑族,随着北魏统治阶层拓跋鲜卑的入主中原而南迁,最终定居在中国境内。其曾祖父独孤俟尼,在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镇守北方边境要地武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祖父独孤库者,乃是领民酋长,勇武而豪放,受到当地居民的拥戴;其父亲独孤信,怀有雄才大略,曾辅佐宇文泰开创霸业,故后来在北周政权中享有崇高地位,出任大司马,封为河内公。
独孤信的“卓越”之处还体现在他的择婿方面: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毓,而宇文毓后来即成为北周的明帝,其夫人也就被立为皇后;第四个女儿嫁给北周的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李昞,而李昞即是嗣后唐王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独孤氏因此被追封为“贞元皇后”;第七个女儿嫁给了杨坚,所以一旦杨坚建立隋朝,这位女儿便成为天下人之母“独孤皇后”。从这类亲谊关系看,独孤皇后的整个家族都十分显贵,一门而为三朝(周、隋、唐)外戚,可谓古今罕见。
独孤信对杨坚的谈吐行为深感满意,认定他是个大有出息的青年,因此将年仅十四岁的幼女嫁给他为妻,而当时二十五岁的杨坚对这门婚姻也十分珍重,所以夫妇俩在婚后的感情甚笃,杨坚甚至发誓,日后不再与其他女子欢好、生子。当然,独孤后也相当温柔恭顺,孝敬长辈,她洁身自好、恪守妇道的名声传闻遐迩,人们都称赞独孤氏是贤妻良母。
或许正是由于为母的声誉极佳,所以她的大女儿杨丽华被北周的皇太子宇文赟纳为妃子;当宇文赟继位而成宣帝后,杨丽华也就被立为皇后,在此之后便开始了杨坚在北周政权中最为煊赫的时期。因此,在杨坚走向权力巅峰之始,人们就隐约看到了其妻独孤氏的积极影响。然而,独孤氏对杨坚——亦即间接地对天下大事——的影响并非仅止于此,在日后隋文帝处理国事的数十年中,依旧能不时发现独孤皇后的重要作用。
宇文赟执政的时间很短,从称“宣帝”到号为“天元皇帝”,前后不过两年。在他死(580)后,杨坚的身份变成皇太后之父、皇帝的外祖父,从而入居禁中,以辅佐幼小的静帝执掌朝政为名,基本上接管了北周的政权。但是,此时的杨坚对于公开篡夺宇文氏的江山毕竟还心存疑虑,有些犹豫。是独孤氏在这关键时刻使杨坚下定了最终的决心,她说道:“如今你居禁中,总百揆,宇文氏诸王及忠于周室的文武大臣已经对你恨之入骨,所以你已成骑虎之势,欲罢不能了。倒不如一鼓作气,完成千秋功业。”杨坚连连称“善”,遂加速了夺权的进程,几个月后正式“受禅”,创建隋王朝。
隋文帝治政之时,崇尚节俭,这与独孤皇后的倡导颇有关系。据说,在幽州的关市上,突厥人曾经携来一箱上品的明珠,索价八百万。当时的幽州总管阴寿便禀报独孤皇后,怂恿她买下。但是独孤皇后却说道:“我现在并不需要明珠。目前边境不宁,戎狄时常寇侵,边防将士浴血奋战,劳苦功高,若将这八百万财帛分赏有功者,岂不是比我独自一人享用明珠更有意义?”此语传出,朝廷大臣个个欢呼,认为有此国母,真是大隋的幸运。文帝见皇后如此深得人心,一方面不胜钦佩,更加爱怜,另一方面也暗暗自诫,尽量不要干出有违独孤皇后意愿的事情。
独孤皇后对于公、私二者的界限分明,也是博得天下好评的重要原因之一。身任大都督的崔长仁乃是独孤皇后的表弟兄,他后来犯了大罪,按律当斩。文帝考虑到他是皇后的亲戚,便意欲减免其罪。然而,独孤皇后得知此事后,却对文帝说道:“崔长仁犯罪,涉及到国家的法律大事,怎么能为了我私人的情面而随便更改严肃的法令呢?”文帝闻得此言,深为感动,于是将崔长仁按律处死。
后来,独孤皇后生病,太医诊视后说道:“这是猫鬼在作祟。”而所谓“猫鬼”乃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邪术,据说有人能够役使猫鬼,使之杀死被祟者,于是被祟者的所有钱财便会转移至役使者家中。经调查,正是独孤皇后的异母弟独孤陀在施行这种巫术,他曾命专事猫鬼的婢女徐阿尼驱猫鬼往皇后宫中,以令皇后多赐他财物。文帝大怒,要将独孤陀处死。但是独孤皇后反而替他苦苦求情,三日颗粒不食,对文帝说道:“如果独孤陀祸害百姓,完全应该正法。但是如今只是对我不利,那么希望能够饶恕了他。”文帝最终从皇后之请,免了独孤陀的死罪。
独孤皇后诸如此类的举动以及对国家大事的看法,令许多有识之士倾倒,因此她与文帝被并称为“二圣”。甚至,有的大臣还建议让独孤皇后正式参与政事的商讨,定为制度。只是由于皇后本人的反对,此事才未付诸实施。
然而,独孤皇后毕竟不是神,她也有凡人通常有的七情六欲,尤其是,她未能免于普通妇女的通病——“妒”。文帝可以拥有天下,但于女色却不敢纵情,原因是独孤皇后管制太严。在其执政的后期,文帝曾在仁寿宫见到一名绝色少女,是为尉迟迥的孙女,在其祖父事败后没入宫中为奴。文帝一见倾心,宠幸有加。不料此事被独孤皇后发觉,竟然趁着文帝上朝听政的机会,暗将尉迟少女处死。文帝一怒之下,单骑驰入郊外山中。在高颎、杨素等苦谏之下,文帝方始于半夜回宫,一路悲叹道:“我贵为天子,却不得自由!”
独孤皇后却并不认为自己的妒心有何不妥,在这场风波之后,她表面上颇为收敛,但心中仍对男子的用情不专恨之入骨。例如,只要被她发现朝廷大臣中有人宠幸小妾,或者小妾怀孕,必定竭力劝文帝罢黜他们。在当时的环境中,这种做法固然比较苛刻,但对于风气的净化却也不无裨益。然而遗憾的是,奸狡的晋王杨广正是利用了母亲的这一炽盛妒心,达到了废除太子杨勇,改立自己为太子的目的。
长子杨勇、次子杨广,以及其他三子均为独孤皇后所生。作为太子的杨勇为人比较忠厚率直,只是未能摆脱女色诱惑,因此除了正室之外,尚有好几个小妾。这事本来已使独孤皇后颇感不悦,更有甚者,是他对小妾云氏的宠爱超过了嫡配的王妃元氏,而失宠的元氏又偏偏突发心脏病而死,以致使皇后怀疑是太子毒死了元氏。
一心篡夺兄长太子之位的杨广察觉了母亲的爱憎,于是想方设法在母亲面前表现出自己用情专一,只爱嫡配萧妃;另一方面则装出惧怕太子杨勇加害于自己的样子。这如同火上加油,独孤皇后怒火中烧,恨恨地说道:“这个没出息的家伙,我为他娶了元氏,他竟然专宠阿云,毒死妻子,如今又欲加害于你!我活着的时候,他尚且如此无法无天,一旦我死之后,岂不是要把你们这些兄弟都吃掉了吗?”在杨广假装出来的悲哭声中,独孤皇后坚定了废杨勇、立杨广的决心。
另一方面,杨广又勾结杨素,命他多在母后前推动废立之事。一天,杨素在内宫侍宴时表露出恭维杨广的意思,独孤皇后居然大表赞同,并对杨勇痛加责骂。这几个人既然心同此意,遂公开探讨如何废立的大计。独孤皇后资助杨素大量财物,以便他各方活动,自己则派人打听杨勇的作为,尽量寻找其错误之处,罗织罪名,报告文帝。
最后,杨勇被废黜太子之位。他的被废,固然主要出于兄弟杨广的有意陷害,但是与母亲独孤皇后的偏见、偏听、偏信也颇有关系。
两年之后,即仁寿二年(602)八月甲子日,独孤皇后崩于永安宫,时年五十。此时的太子杨广在人前哭得死去活来,伤心欲绝,只进少量饮食,但回到府中却宴饮欢笑,放肆取乐。独孤皇后若泉下有知,必然会深悔自己先前的失察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