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一点都不重要(父母对孩子的爱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个节目曾经拍过很有意思的镜头,一位很有名的人跟妈妈买东西,在外人看来这人名气很大,但她母亲从头到尾都在指责她,说她乱花钱、喜欢浪费、对待老公有间题、教育子女有问题、时间管理有问题、跟同事相处有问题等等,这位名人只有尴尬地站在旁边听,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父母对孩子的爱一点都不重要?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父母对孩子的爱一点都不重要
有个节目曾经拍过很有意思的镜头,一位很有名的人跟妈妈买东西,在外人看来这人名气很大,但她母亲从头到尾都在指责她,说她乱花钱、喜欢浪费、对待老公有间题、教育子女有问题、时间管理有问题、跟同事相处有问题等等,这位名人只有尴尬地站在旁边听。
其实,很多家庭里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形,家里的长辈会以爱的名义对子女进行表面上的劝解、实质上的抱怨。但是,这种抱怨其实反映出父母身体不好,精神也很焦虑,结果就影响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社会,通常是父母说,子女只能听着。有时候,父母也要听听子女的。或者说,不是谁听谁的问题,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正常沟通、双向互动的状态,这才是和谐的。
父母与子女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父母对教育的片面理解。在英文里,“education”(教育)这个词的词根是导引的意思,就是用一个水渠把它导出来,教育的本质是导引、疏导,而不是灌输。但是在我们通常的观念里,一个人受到了多高的教育就是向他头脑中灌输了多少知识、拷进了多少信息和数据。
这就导致了一种状况,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权力关系,任何一方的权力抬头,爱就会隐退。如果人的内心有更多的权力欲,那他的爱一定变少了甚至根本就没有了。爱是什么?爱首先是感知,是深切的感知。父母真正爱孩子,就一定会花时间去感知他、关切他、全身心地去呵护他,这是爱的重要标志之一。用爱去引导孩子,而不是用权力去支配他。
如果把教育和权力混在一起,就会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论是老师和学生,还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的扭曲。比如说,孝顺是衡量孩子的一个指标,但在权力游戏中,孝顺就会被定义为对老师和家长权力的服从。
于是衡量学生或子女好坏的标准,就变成了服从还是不服从。只要不服从就是不孝,这种权力关系要求的就是单方面的服从。反过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旦确立了这种权力游戏,双方都会认可这个权力逻辑,一方希望支配另一方,另一方又想方设法进行反支配,正常、温情的教育就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权力博弈。这种现象不光存在于家庭和学校当中,在公司、政府里,甚至在政府和民众之间也同样存在。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权力与爱就是一个天平的两端,权力强的时候,爱就会低头;爱抬头的时候,权力就会慢慢放下。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很容易得到验证。当一个人真正爱另一个人的时候,他是不会对对方施加权力的。如果以爱之名义施以权力,那实际上是一种不健康的爱。
按照儒家的说法,权力与爱就是霸道和王道的关系。霸道是暴力、权力,而在某种程度上,王道就是爱。孔子说“仁者爱人”,还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如果别人不服,那就要通过修炼自己的德行来感召对方。用爱、用魅力来召唤和吸引,而不是靠权力。别人来了之后,还要让他觉得安稳自在,这才是王道。而霸道是“远人不服,虽远必诛”,哪怕对方在天涯海角,也要前去消灭。
霸道是一种权力斗争关系。现实当中任何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固然少不了权力这个要素,但正如我们经常讲到的,一个正常的系统应该是生态性的,它应该由多种要素形成一种生态关系,达到一种和谐、自我生长、自我管理、自我修复的状态,而不是单向、机械的状态。机械的状态就是用什么手段就要达到什么结果,输人一个命令,运行之后就得到一个结果。机器的操作才是这样的。
有调查显示,在家庭里面,如果母亲年轻时在事业上比较成功,通常后来和子女、儿媳之间会有一些矛盾,关系也会比较紧张,因为她内心里有一种比较强的权力控制欲。
现代科学也从生理上对权力欲进行了解释。一个人如果长期行使权力,其神经递质会形成特定的状态。由于反复的刺激和长时间的运行,人体会对它形成一种依赖关系。如果后来没有了那种刺激,分泌量达不到那个浓度,反而会觉得不舒服。这跟抽烟或吸毒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在大脑里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需求。许多吸毒者在刚开始吸的时候都会感觉极其难受,但是逐渐适应了,然后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强烈的不由自主的需求。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之身,也不要给孩子另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也源于父母对孩子的爱,由于太爱孩子而忽略了自己。有好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都说,特别希望父母自私一些,自己吃好一点,不用那么节省,因为父母照顾好了自己就是对子女最大的帮助。
不过,这种无私如果太过了也是一种心理病,叫作“大公无私”。有这种心理的人,其所有行为都表现出极其无私的特点,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认为自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有些接近于极端利他主义。他们只是给予,不断付出,这种付出当然也源于爱,可这种极端的爱里也包含一种控制,说到底是权力欲的一种表现,而施予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
这种无条件给予、无条件付出的“大公无私”的爱一般是从母爱发展来的,但是施予者本人没有意识到,她的爱在某个时间点上需要有一个创造性的转换,就是要有一个质的变化。孩子在母亲体内的时候会无条件地依赖母亲,出生以后脱离母亲了,他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意识。
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个适应和转换的过程,孩子出生后要用襁褓紧紧地包裹着,就有点儿模拟子宫环境的意思,襁褓把孩子包得很紧,会令他有安全感。
孩子慢慢长大,到了七八岁的时候,他的自我意识、自由意识就开始显现出来,这时母亲就要在心理上断奶了。母爱是很伟大的,因为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在无限的给予当中,母亲能获得非常大的快乐。但是长期遵循这种本能也会上瘾,成为一种有依赖性的心理模式。在母亲给予爱的过程中,孩子对母亲其实也有反馈,虽然他不能为母亲做些什么,但是他的笑容、天真无邪的眼神和发自本能的依赖,会给母亲很大的满足感。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对母亲的回报。
孩子长大以后,就不光要解决温饱问题了,而是要“奔小康”了,他更迫切的要求是对自由的渴望。他逐渐会有自由意识和自由意志,一旦如此,父母和孩子之间就不是一种意向的给予和接受的关系,而是控制和反控制的关系,但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个现象不只出现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会出现在职场中。有一位老板曾经讲过他的苦恼,公司里有两个人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公司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了,这时他发现这两个人非常不听话,他心里也很痛苦,因为这两个人确实为公司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们越来越不听话,该怎么办呢?他们所面临的这个问题,就像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一样。刚开始的时候,这两个手下可能能力和见识都不够,跟老板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经过了五六年时间,这两个人已经从“小学生”变成“大学生”了,他们的能力不一样了,需求也不一样了。在这个时候,老板还用呵护、支配等母爱的方式来关照他们,他们已经不习惯了。不光是母亲和老板,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痛苦就是源于自己付出了,自己更成功也更优秀,以为自己就有理由
来支配,全然没有意识到力量的转移。
把这个问题放在中西文化的背景中考察会很有意思。《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基督教讲“己所欲,施于人”,前者要比后者的境界高。如果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别人,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对别人的控制。因为每个人喜欢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同样认为是对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力量格局也会发生改变,如果还坚持“己所欲,施于人”,就会引发各种问题。
爱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个人情感的东西,而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好坏会决定一个组织、社区的成长或崩溃。这就是爱在组织里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原因。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爱是一种力量,一种跟物理学上的力一样的力量;它是一种磁力,两个磁铁吸引到一起,那就是爱。爱就是双方需求的契合。
有一部电影叫《美丽心灵》,讲述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场景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爱的作用。在一个大热天,纳什在上课,教室里没有空调,当时楼下建筑工人正在搞基建,声音很吵。只要把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的,他们就可以安心上课了。但是,关上窗户的话教室里就会非常热、非常闷,没法上课。怎么办呢?在数学家纳什看来,这个问题是不可调解的。
这时,一个女学生出面了,她走过去把窗户打开,纳什看到了有点不高兴。但随后她让纳什吃了一惊,她对着楼下的几个工人,用温柔甜美的声音说:“对不起,打扰你们一下。我们现在在上课,屋子里很热,你们能不能45分钟后再来这里施工?我们需要开窗,等我们上完课后你们再来,好吗?”那几个工人一看一个美女这么客气地对他们说话,立即回答说:“好,没问题。”然后他们就走了,噪声这个问题解决了。后来,这位女学生成了纳什的妻子。
所谓爱,就是全身心地感知周围的人和事,然后以一种柔性、灵活、富有弹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方式解决问题。爱能够兼顾双方的需求,能够在看似对立的需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