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正宗的馍(河南人有多爱吃馍)

旅游风物志,揽四海胜景,博人间风华。

河南人喜欢吃馍,这个馍,可有究竟了,看似寻常的食物,却馍里有乾坤。

很多人觉得,馍不就是馒头吗?其实,在河南,馍不仅仅是馒头,它的花样可多了,那么,河南人到底有多爱吃馍呢?下面盘点河南十大名馍,看看你吃过几种?

1、开封羊肉炕馍

河南最正宗的馍(河南人有多爱吃馍)(1)

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堪称是“豫菜”的发祥地,不光有硬菜,更有许多琳琅满目的小吃,比如说羊肉炕馍。

河南最正宗的馍(河南人有多爱吃馍)(2)

羊肉炕馍是开封名吃,外人看来,更像是一种馅饼,其实,这种美食是用烙馍、羊肉、羊油为食材,加上孜然等调料,精心制作的一种小吃,属于回族特色小吃,当地人也称之为烙馍。

羊肉炕馍色香味俱全,很勾引人的食欲,在开封的大街小巷、夜市很常见,属于接地气、物美价廉的小吃。

2、宁陵杠子馍

河南最正宗的馍(河南人有多爱吃馍)(3)

宁陵是河南的一个县,隶属于商丘市,这里的杠子馍远近闻名,那么,什么是杠子馍呢?

顾名思义,肯定跟杠子有关,杠子是一种压制工具,做出的馍,更劲道好吃,用开水泡,汤匙一压,酷似牛乳,所以又称牛奶馍。

其实,杠子馍不仅流行于河南,在陕西,杠子馍也是传承已久的特色美食,相传,明朝末年,李自成率军路过宁陵的时候,让当地的关姓人家做这种馍当干粮,后来杠子馍也就传开了,清朝的时候,还成为了贡品。

3、梁庄壮馍

河南最正宗的馍(河南人有多爱吃馍)(4)

在河南安阳,有一个内黄县,在内黄县,有一个梁庄,这是当地的名小吃,传承了300年。

那么,壮馍是什么呢?

壮馍,也有称状馍。

很多人通过网络了解过壮馍,这是一种流行于河南、山东、江苏一带的美食,主要还是在河南,江苏徐州那边的壮馍,又叫锅盔,据说跟山西有渊源,看来这种食物流行很广泛。

壮馍不是单纯的馍,而是有肉馅的馍,梁庄壮馍始于清朝乾隆年间,相传乾隆皇帝吃过,并大加赞赏,赐名为壮馍,是真是假,难以考证,反正大多数美食,总会跟乾隆皇帝有瓜葛,毕竟是乾隆美食达人嘛。

4、博望锅盔

河南最正宗的馍(河南人有多爱吃馍)(5)

博望位于南阳市,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博望锅盔相传就是那时候流传下来的,是诸葛亮发明创造的美食。

虽然叫锅盔,其实,也是一种馍,上面说到徐州锅盔,跟这个可能还不太一样,博望锅盔是用白面烤制,工序繁杂,份量很重,绝对扛饿。

5、压缩馍

河南最正宗的馍(河南人有多爱吃馍)(6)

河南最正宗的馍(河南人有多爱吃馍)(7)

河南的馍,种类繁多,有一种叫压缩馍的馍,相信很多人既熟悉又陌生,有关报道,在太昊陵朝祖会,有个最佳摊位拍出98万,就是卖压缩馍的,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至于这种馍,到底好不好吃?可能只有当地人、或吃过的人才能评判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压缩馍的名气,确实打出去了。

据说,压缩馍过去就是杠子馍,可能经过改良了,换了个名字,在淮阳当地有句顺口溜,“压缩馍、压缩馍,小孩吃了考大学”,也算是独出心裁。

6、油馍

河南最正宗的馍(河南人有多爱吃馍)(8)

油馍,顾名思义, 少不了油,其色泽金黄,是河南家常的面食小吃,也流行皖北、苏北等地。

7、开花馍

河南最正宗的馍(河南人有多爱吃馍)(9)

开花馍像馒头,但馒头不一定开花,而开花馍的标准,一定要开花,当然了,这里的开花,不是真的开花,而是馍炸裂开来,像开花一样。郑州的开花馍比较有名,据说这种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还有一种说法是跟朱元璋有关。

8、焦馍

河南最正宗的馍(河南人有多爱吃馍)(10)

焦馍主要流行于豫南、皖北,这种馍,更像是一种零食,香酥薄脆,有点类似于山东的周村烧饼。

9、菜馍

河南最正宗的馍(河南人有多爱吃馍)(11)

菜馍,顾名思义,要有菜,而且是韭菜为宜,还要放鸡蛋,这样吃起来才香,有点像韭菜盒子。

10、烙馍

河南最正宗的馍(河南人有多爱吃馍)(12)

河南的馍,实在是太多了,但千变万化,总有根源,想必都离不开一种馍,它就是烙馍。

烙馍在山东这边,又称单饼,制作工具离不开鏊子,据说这种馍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流行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

当然了,江苏主要是苏北、安徽主要是皖北,吃这种烙馍。

在烙馍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演化,发展出今天各种各样的馍,填饱了人们的胃,更满足了人们的口福,总结起来,这都是小麦带给人们的馈赠,北方地区,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视为小麦文化区域 ,河南这些馍,也算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不知道你吃过几种?

欢迎关注旅游风物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