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从苏联回国(贺子珍去苏联后)
当想到自己固执地离开毛主席、离开延安时,贺子珍曾言:“我不怨毛主席,一切都怨我。我当时太年轻,太不懂事理。我一心只想出去把身体养好,再学习几年就回来工作,没想到事情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图|贺子珍
贺子珍深感孤独在红军长征进入云南途中,贺子珍受伤了。
当时,贺子珍所在的干部修养连在行军途中突然遭到国民党飞机的袭击轰炸,贺子珍为了掩护伤员被炸得遍体鳞伤,鲜血直流,昏迷了过去。
经过医生检查,贺子珍身上有17处挂了花,而这些弹片有一些依旧藏在贺子珍身体里未能被取出。
当贺子珍苏醒过来后,看到毛泽民和钱希均时交代了两件事情:“我负伤的事情,请你们暂时不要告诉主席。他在前线指挥作战很忙,不要再分他的心。请你们把我寄放在附近的老百姓家里,将来革命胜利了,再见面。”
即便是贺子珍不愿让毛主席分心,但毛主席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在暂时忙完前线的事情后,毛主席便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贺子珍身边,贺子珍见到毛主席,声音哽咽着说:“润之,把我留下,你们前进吧!”
毛主席听着贺子珍的话,眼眶渐渐红了起来,他紧握着贺子珍的手,安慰道:“子珍,你不要那样想,我和同志们,绝不会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的。”说完,毛主席便转过身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图|毛主席和贺子珍
几十年后,贺子珍同女儿李敏谈起她负伤的事情时,还是很感激毛主席,她说:“是主席救了我一命,否则,留下来必死无疑。”
此后,红军继续长征,毛主席和贺子珍继续并肩战斗,那时,毛主席常常会省下自己的食物,在夜晚提着马灯赶路去贺子珍所在的休养连看望她。
就这样,贺子珍在毛主席的关心和战友们的帮助下,身体渐渐恢复了健康,但藏在她身体内的弹片,迟迟没有取出,而这也为贺子珍日后离开毛主席埋下了伏笔。
1936年5月,红军到达陕北,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新阶段考验着每一个人,贺子珍自然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她考虑最多的是能像其他战士们一样,独当一面的工作,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做出新的成绩来。
当时,毛主席每天忙着写文章、开会,和干部们谈话,给红军战士们讲课,常常工作到深夜。
看到毛主席工作十分繁忙,贺子珍心里很心疼,也很想替毛主席分担一部分工作。她有时很想与毛主席谈一谈自己的工作,但每每看到毛主席很忙很忙,话刚到嘴边便又咽了下去。
毛主席工作越繁忙,贺子珍便越怀念在井冈山的时候,丈夫还能有点时间,陪自己到野地里去散步谈心,两人心心相印,形影相随,可现在却不同了。
图|毛主席和贺子珍
有时,毛主席忙起来,贺子珍几天都见不到他,即便毛主席是在家里,找他的人也很多很多,一拨又一拨,推都推不掉,贺子珍根本插不上任何话,这也导致夫妻二人感情交流的空间也被“革命工作”占去了。
贺子珍曾一度感到孤独,这也让她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整体形势一片大好,只有自己是一团糟。
而在这时,贺子珍和毛主席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五个孩子——娇娇,孩子出生后,有人同毛主席说:“主席,你要请客喽!”
毛主席幽默地说:“好嘛!这娇娇是长征中怀孕,是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生的,应该庆贺!不光庆娇娇的出生,还要庆贺长征的胜利,更要庆贺新时期的到来呦!”
很少喝酒的毛主席,这天晚上破例喝了点酒,大家都在欢声笑语中庆贺娇娇的到来和长征的胜利,可唯独娇娇的妈妈贺子珍笑不起来。
图|毛主席和娇娇
她并不是不欢迎娇娇的到来,在她看来,娇娇来的并不是时候,因为这会影响她给自己的工作安排。
在娇娇出生后,贺子珍的心情一直很沉重,直到娇娇3个月的时候,贺子珍才拿定主意,把娇娇留给保姆看管,自己要走出去,学习深造。
因为自己文化底子差,只在福音堂的教会学校念了几年书,随着革命的需要,越来越需要文化知识,再加上毛主席常常说她文化落后,这种求知欲,随着贺子珍参加革命时间的进程日益强烈,终于有一天,贺子珍向毛主席提出了自己要上“红大”的要求。
毛主席知道贺子珍的脾气,外柔内刚,她是位要强的人,只要是她认真的事儿,即便是八头牛也拉不回来,再说上大学并不是坏事,于是毛主席便答应了贺子珍的这一请求:“我同意。”
争取来的机遇,贺子珍对此无比珍惜,她把娇娇略作安排,收拾了一下随身衣物和洗漱用具,便来到“红大”报到。
贺子珍已投入集体,便以忘我的精神进行学习,那种在毛主席身边的孤独感也很快就消失了。
虽然贺子珍学习十分用心且努力,但是她因在长征过程中不断产子,身体本就孱弱,再加上在她的身体里还有弹片残留,很快,贺子珍便因身体原因而晕倒。
图|贺子珍和毛主席
经过医生诊断,贺子珍患有严重的贫血症,需要好好休息,迫于无奈,贺子珍只好辍学回家休养。
可辍学回家,对贺子珍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渐渐地,她开始埋怨自己不争气的身体,这时,恰巧毛主席接连召开几个会,非常繁忙,连回家的机会也少了,更别提有时间照顾贺子珍的情绪了。
这也让贺子珍的“孤独病”再次爆发了,性情也变得特别烦躁,也正是在这种烦躁中,又使贺子珍生出了种种疑虑和不安来......
毛主席给贺子珍写信:我们难道就此分手了?无论是井冈山的艰难岁月里,还是在漫漫长征途中,十年,整整十个年头,毛主席与贺子珍风雨同舟;十年,整整十个年头,毛主席与贺子珍并肩战斗。
这种生死与共、患难相交的战斗友情,使他们相依相随了十个年头,这种情,这种意,是难以割舍的,可即便是十分要强的贺子珍,在感情里也无疑是个普通人......
红军初进延安后,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宋庆龄和斯诺德介绍下来到延安做为期7个月的采访,而史沫特莱和翻译吴莉莉的到来也给毛主席和贺子珍这对相濡以沫十年的夫妻,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史沫特莱来到延安后,为延安带来了交际舞,交际舞在当时的延安可谓是风靡一时,但这也引起贺子珍和一些女同志的反感。
图|史沫特莱和吴莉莉在延安
而因为史沫特莱本就是来采访的,毛主席作为领袖,自然是被采访的重要人物,而这时的贺子珍本就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十分烦躁,再加上毛主席因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她,交流少了,那种无端猜疑的事情就在她身上变多了。
贺子珍外出以后回家,经过一个窑洞,发现毛主席的警卫员在门口站岗,她料到毛主席就在里面,就推开门往里走,毛主席正和史沫特莱、吴莉莉谈兴正浓。
贺子珍一见这般情形,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屋内原本热闹的气氛也顿时消失了,安静得没有一点儿声音。
吴莉莉想打破沉默,便笑着拉贺子珍坐下,可贺子珍正在气头上,想要摆脱贺子珍的拉扯,但摆脱不开,不由得使了点儿劲儿,嘴上还说着:“你少来这一套!”吴莉莉便摔倒在地上了。
史沫特莱见状,便直接出来打抱不平,并且对贺子珍动了手,当史沫特莱要再次挥拳头的时候,毛主席出面喝止,他先对贺子珍说:“子珍,你干什么,你疯了?”然后又对史沫特莱说:“你不能再打了,有什么话,你对我说。”说完,毛主席便带着贺子珍离开了。
贺子珍被打得眼睛肿得像核桃一般,无法出门,每当有人问起她的眼睛,她都不愿说出实情,只是说是自己不小心撞的。
挨打后的贺子珍心情无法平静,总是在生气,她无法使自己冷静下来真正汲取这场风波的教训。
在贺子珍看来,自己太委屈了,为了毛主席,她做出了很多牺牲,结果身体搞坏了,工作能力没有了,工作职务也没有了,在剪刀、浆糊、报纸中度过了10年。
在那些日子里,贺子珍想了很多很多。她想到了自己的身体,太不争气,想要多做些工作,却总是力不从心,那些藏在她身体里的弹片,更是常常让她处于痛苦之中。
从那时起,贺子珍决定去上海把自己体内的弹片取出,与此同时,她再一次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孩子的到来也更加坚定了贺子珍出走的决心。
过密的生育影响了贺子珍的健康,影响了她的学习和进步,她要离开毛主席一个时期,调养身子,读一些书。
毛主席与贺子珍在患难年代建立起来的真正感情,并没有到达破裂的程度,按理说,夫妻之间产生一些误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要两人坐下来,冷静的面对现实,把事情讲清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图|毛主席和贺子珍
可贺子珍就是贺子珍,过于倔强的性格使她宁可把痛苦埋在心底,也不愿意说出口,再加上毛主席工作繁忙,也鲜少能顾及得到贺子珍的情绪,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贺子珍负气出走。
一天晚上,毛主席开完一个重要的会议回到家的时候,贺子珍便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毛主席,没有思想准备的毛主席不同意她去外面治病,并耐心劝导了贺子珍一番。
可贺子珍根本听不进去毛主席的话,表情始终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毛主席见她不动容,便说:
“我这个人平时不爱掉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地要掉泪;二是跟随我多年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过泪;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
毛主席这番真情和肺腑之言,对于贺子珍毫无作用,她依旧我行我素地说:“我已经决定了!”
就这样,贺子珍收拾了简单的行装离开了延安,当她只身一人来到西安时,上海刚刚沦陷,这也彻底断了贺子珍在上海治病的想法,但贺子珍也不愿回到延安,便在中共驻西安办事处住了下来。
而在贺子珍离开延安后,毛主席曾三次挽留她,第一次是托人给在西安的贺子珍送去一封信和一箱子的日用品,可贺子珍却只是写了一封“诀别信”——她在手帕上只写了四个字“从此诀别”。
图|贺子珍
很快,贺子珍发现有共产国际代表从苏联去延安,是经过新疆、西安的,这也让贺子珍决定去苏联治病并学习。
贺子珍在前往苏联的过程中,先是在兰州住了几天,那时毛主席依旧给贺子珍发电报挽留她,希望她赶紧回到延安去,就连驻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还曾劝贺子珍,可贺子珍对此也依旧不理会。
后来,贺子珍来到新疆焦急地等待去苏联的飞机时,驻新疆办事处收到一份电报,要求所有在新疆候机去苏联的同志,全部返回延安,对此,贺子珍始终无动于衷,还是踏上了前往苏联的道路。
1938年1月,贺子珍到达了莫斯科,自此她开始了在异国漂泊的生涯,在得知贺子珍已经到了苏联后,毛主席在一条手帕上给贺子珍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难道我们就此分手了?”
贺子珍给毛主席的回信也十分决绝:“就此分手。”
可让贺子珍没想到的是她的决绝,彻底葬送了她和毛主席10年的夫妻名分。
图|贺子珍
来到苏联的贺子珍来不及休息,便先去了医院,要取出她身体内的弹片,但是医生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贺子珍体内的弹片已经粘连,无法取出,若是想要强制取出,会有极大风险,最后贺子珍便放弃了取出单片的想法。
而这仅仅是贺子珍来到苏联经历的算不上悲痛的一件事情,接下来接二连三的打击,才真正让贺子珍彻底陷入了“绝境”。
来到苏联没多久后,贺子珍便生下了她和毛主席的最后一个孩子,并为孩子取名为廖莎,可孩子出生没多久后,便因患上肺炎,不幸夭折了。
失去孩子的痛苦,让贺子珍渐渐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固执”给自己带来了十分惨痛的代价,于是,一向要强的贺子珍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一张自己在兰州的照片,可贺子珍久久没能等到毛主席的回信。
贺子珍听到读报员读到这样一条消息:
塔斯社记者采访毛泽东,毛泽东月下送客人。他们相见如故,谈得很晚很晚,结束采访时,毛泽东与他的夫人江青踏着月色,把记者送出窑洞、送到院落外的那棵高高的白杨树下。
图|毛主席和江青
贺子珍在听到这则消息后,表面虽然十分平静,但是在她的心中早已掀起了狂澜。在那段日子里,贺子珍始终不相信这件事是真的。
可很快,这件事便得到了证实,那是周恩来和邓颖超一块来到莫斯科治病时,给贺子珍带来了毛主席写给她的一封信以及一个包裹。
毛主席的信十分简短,也是这封信打破了贺子珍心中唯一一点美好的期望,在信中毛主席写道:
自珍同志:
你的照片已经收到,我一切都好,勿念,希望你好好学习,政治上进步......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你的战友毛泽东
图|毛主席
这封信贺子珍翻来覆去看了好几次,先是失子的打击,接着又是失去丈夫,这让贺子珍无法接受,从此,贺子珍的人生陷入一片茫然,她十分后悔自己为何要和毛主席怄气,可即便是后悔,也终究是于事无补......
毛主席去世3年后,贺子珍才瞻仰到毛主席的遗容1941年,毛主席把他和贺子珍唯一的女儿娇娇送往了苏联,送到了贺子珍的身边,这对于孤独而绝望的贺子珍来说,娇娇成为了她生命中的一束光,可温馨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苏联的时光,对于贺子珍来说,只能用煎熬来形容,苏德战争爆发、物资十分匮乏、娇娇险些丧命、自己被强行关进“疯人院”6年之久,这样的生活怎能不煎熬?
直到1947年,倍受异国煎熬的贺子珍,在老战友王稼祥的帮助下,并经毛主席同意,带着女儿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1948年,贺子珍在妹妹贺怡的建议下,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在写信的同时,她还不忘让女儿也给父写一封信。
在信中,贺子珍说:我已经回到中国了,身体不太好,还在休养,并参加一些工作......在苏联的日子,比长征还要苦,最后,她感谢毛主席对自己母亲和妹妹的照顾。
贺子珍将自己和女儿的信寄给毛主席后,一直期待着毛主席的来信,可毛主席并没有写信给她,而是给娇娇拍了一封电报。
图|贺子珍和贺怡
1949年,毛主席派人把娇娇接到了北平,让她在自己身边学习、生活。
在女儿离开后,贺子珍再次陷入了没有盼头的日子,她很想念自己的女儿,以至于整夜整夜失眠,于是,贺子珍再次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表达对女儿的思念,还慰问了毛主席。
这一次毛主席亲自给贺子珍回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娇娇在我身边很好,我很喜欢她,望你保重身体,革命第一,身体第一,他人第一,顾全大局,多看看社会主义建设。”
显然,贺子珍想要回到毛主席身边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了,由于贺子珍对毛主席的思念有增无减,女儿又不在身边,这也让她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1954年的一天,贺子珍在上海贺敏学的家中休养,她偶然打开收音机,听到毛主席洪亮的声音正在宣读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开幕词。
听到毛主席的声音,贺子珍顿时呆住了,广播播了一遍又一遍,她听了一遍又一遍,一夜未眠,直到第二天,嫂子李立英才看见贺子珍僵坐在椅子上,已经神志不清了,而收音机也因为开了一夜烧坏了,自此,贺子珍便病倒了。
图|贺子珍
在那段日子里,贺子珍不吃不喝,还拒绝治疗,迫于无奈,嫂子李立英只好给在北京的娇娇写了一封信,告知她妈妈病重的消息。
娇娇得知妈妈生病后,十分着急,便将此事告诉了父亲毛主席,毛主席听到贺子珍生病的经过,落下了眼泪。
因当时娇娇还在上学,毛主席不愿让她中断学业,经过一番考虑后,毛主席亲自给贺子珍写了一封信,他知道贺子珍的心病需要他来医。
在信中,毛主席要贺子珍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不要抽那么多烟,当贺子珍得知毛主席来信后,她的身体开始有所好转,果然毛主席的关心胜过任何良药。
在此后的日子里,娇娇也会在寒假去看望妈妈,自此,娇娇便来往于北京、上海之间,充当起父母情感交流的“雀桥”。
每次娇娇去看望贺子珍的时候,毛主席都要亲自为她打点行装,还会托人给贺子珍买药,同样,每次回北京的时候,贺子珍也总是让女儿大包小包地捎上毛主席当年爱吃的时鲜蔬菜。
图|李敏和贺子珍
1958年,贺子珍因想念家乡的山山水水和战友,便同组织提出想要去江西住一段时间,上海市委考虑到这或许对贺子珍的身体有帮助,便同意了这件事。
很快,贺子珍便来到了南昌,在此期间,曾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前来看望她,每次见到毛主席的战友,贺子珍总是会问毛主席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她精神状况不太好,便同她说毛主席好的情况,当得知毛主席很好的时候,贺子珍能高兴许久。
195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庐山召开,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曾志也随同丈夫陶铸参加了会议。
在去庐山前,曾志曾去南昌看望了贺子珍,去了庐山后,她将贺子珍的情况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到后,满怀深情地说:“我想见见她,毕竟是十年夫妻嘛!”
根据毛主席的意愿,在时任江西省副省长汪东兴的安排下,时隔22年,毛主席和贺子珍在庐山见面了,这也是他们人生中的最后一次会面。
当见到毛主席的那一刻,贺子珍有些恍惚,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不停地哭,毛主席见状劝慰道:“我们见面了,你不说话,老哭,以后见不到了,又想说了。”
短短90分钟的相逢匆匆结束了,这一次见面,毛主席和贺子珍没有拥抱、没有握手,有的只是临走时的微微点头,自此后,他们便没有再见过面了。
图|贺子珍和李敏
由于这次会面,贺子珍对庐山也有了特别的眷恋,其后的1962年、1965年、1975年的夏天,她都曾上山休养,只为能再见毛主席一面。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在北京逝世,当贺子珍得知后,她声泪俱下的同女儿哭诉:“你们的爸爸走了,他临终时儿女都不在身边送送他,好可怜!”
彼时的贺子珍深知自己不能去北京送毛主席最后一程,她便在家里找了一张毛主席的照片当遗像,用黑纱罩住,以此来纪念毛主席。
在毛主席去世3年后,贺子珍才第一次来到北京,1979年9月8日,贺子珍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在女儿女婿的陪同下,贺子珍向毛主席坐像献上了一个心形花圈,左右段带上分别写着:
“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当贺子珍看到与她生死与共、相守十年的战友和爱人,再次出现在她眼前的时候,泪水缓缓滑落,可她却没有哭出声,而是紧紧地咬着那块白色手帕,强忍着把眼泪和呜咽,把一生的痛与快乐,一起吞进了肚子里。
图|贺子珍、李敏、孔令华在毛泽东纪念堂
1984年4月19日,在毛主席去世的8年后,饱经风霜的贺子珍也走完了她一生坎坷不平的路,她带着满身的创伤和疤痕走了,而她留下的遗产只有一张记录了她一生荣誉和清白的革命残疾军人证书以及已经和她身体融为一部分的沉甸甸的弹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