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

全篇近16000字。

第八章

完全竞争市场分析

总结提要

A竞争企业的供给行为:

  1. 完全竞争的企业出售无差别的产品,每个企业都太小以至于都无法影响市场价格。假设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为了使其利润最大化,该竞争企业选择价格等于生产的边际成本,即P=MC的产量水平。从图形上看,该企业在上升的MC曲线与水平的需求曲线的相交点达到均衡。
  2. 在决定一个企业的短期停业点时,必须把可变成本考虑在内。在停业点之下,该企业的亏损高于它的固定成本。因此,当价格下降到停业价格之下时,企业会停业,不生产任何产品。
  3. 一个竞争性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SLSL,必须考虑到新企业的进入和原有企业的退出。在长期内,任何一个企业的所有承诺都可以终结。只有在价格至少与长期平均成本一样高时,它才会继续经营。这些成本包括直接从口袋里拿出钱来对劳动、债主、原料供给者或土地所有者的支付,以及机会成本,如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的收益。

B竞争行业的供给行为:

  1. 每一个企业上升的MC 曲线就是它的供给曲线。为了得到一组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我们把各条供给曲线按水平方向加总。因此,该行业的供给曲线代表了整个竞争行业的边际成本曲线。
  2. 由于企业能够不断地调整生产,因此,我们区分两个不同时期的均衡:(a)当劳动等可变要素发生变化,而资本和企业数址等固定要素保持不变时的短期均衡;(b)当企业和厂房的数量,以及所有其他条件完全能得到调整,以适应新的需求水平时所出现的长期均衡。
  3. 在长期内,企业能够自由进入和退出该行业,同时没有一个企业在技术或位置方面具有任何特殊的优势,竞争将会消除该行业中现有企业所获得的任何超额利润。因此,正如可以自由退出某一行业意味着价格不能低于零利润点一样,可以自由进入某一行业也意味着价格不能高于长期均衡中的长期平均成本。
  4. 当某一行业能够在不推动其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的情况下扩大生产时,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将是水平的。当某一行业运用了该行业所特有的生产要素,比如稀缺的海景住所时,它的长期供给曲线将向上倾斜。

C竞争市场的各种特殊状况:

  1. 回顾竞争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一般原则:在需求原则下,某一物品需求的增加(供给曲线保持不变)会提高该物品的价格,也会增加需求量,需求的下降会产生相反的影响。在供给原则下,某一物品供给的增加(需求曲线保持不变)一般都会降低价格,增加销售数量。供给的下降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2. 重要的特殊情况还包括成本不变和成本递增,完全无弹性的供给(由其派生出经济租金概念),以及向后弯曲的供给。这些特殊的情况可以用于解释市场中的许多重要现象。

D竞争市场的效率和公平

10. 对竞争市场的分析可以为社会有效率地组织提供帮助。当无法通过重新组织生产和分配增进每个人的满足程度时,就实现了分配效率,或称帕累托效率。

11. 在理想的条件之下,竞争经济可以达到配置效率。效率需要所有的企业都是完全竞争者, 且没有任何如污染或不完全信息之类的外部因素。效率意味着经济剩余达到了最大,在这里,经济剩余等于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

12. 效率实现的条件是:(a)当消费者达到最大满足时,边际效用(以闲暇的形式表示)正好等于价格。(b)当竞争的生产者供给物品时,他们选择使边际成本正好等于价格时的产量。(c) 因为MU=P而且MC=P,于是得出MU=MC。

13. 完全竞争市场对社会最优的实现,是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的:

a.帕累托效率的实现,需要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和不存在外部性的条件。当这三个条件得到满足时 一个重要的效率条件得以成立:

价格比率=边际成本比率=边际效用比率

b.完全竞争的市场,可能并不能导致收入和消费的公平分配。因此,社会可能决定修正自由放任的市场结果。经济学此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分析不同干预措施的相应成本和收益。

14. 对于实现任何目标(不仅仅是利润目标)而言,边际成本都是一个最根本的概念。效率的实现,要求在任何一种活动中,为实现该目标的投入所产生的边际成本都相等。

摘:

生产成本若不影响供给,则不会影响竞争价格。——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此前有关章节中我们讨论了市场机制所创造的奇迹:在没有中央控制或指导的条件下, 市场机制为我们提供了生活必需品(如面包),以及各种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不过,市场机制具体又是怎样运作的呢?

任何市场都有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在系统地考查了每一个方面之后,我们现在将这两个部分合在一起,以考查市场的整体行为。作为单个产业组织分析的开篇,本章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行为;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市场,所有单个的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都太小,以至于无法影响到市场的价格。我们将首先考查竞争性企业在供给方面的决策,然后分析竞争市场的若干特殊情况。本章的结论表明,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在掌握了完全竞争的核心理论之后,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继续分析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的其他形式。

  1. 竞争企业的供给行为

竞争企业的行为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家完全竞争的企业。假设你拥有这样一家企业,你会生产多少产品?如果小麦的售价为每蒲式耳6美元,那么农民史密斯应该生产多少小麦?

在分析完全竞争企业的供给行为时,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我们将假设完全竞争企业所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其次,我们观察到,完全竞争的世界是由原子式的企业所构成的, 且它们都是价格接受者。

利润最大化

利润就像是公司的净盈利或实得收益。它们代表一个企业能够用于股东分红、投资于新工厂和设备,或者用于金融投资的资金数量。所有这些活动都提高了企业对于其所有者的价值。

企业之所以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因为这样才能使企业带给其所有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允许一个低于最大化的利润水平,就好比是降低企业所有者的薪酬,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企业的所有人会自愿接受。

利润最大化要求企业进行卓有成效的内部管理(防止浪费、鼓舞员工士气、选择有效的生产工艺等),并且做出明智的市场决策(以最低成本购买数量适当的投入品,并选择最优的产量水平)。

由于利润涉及到成本和收入两个方面,因此企业应很好地掌握其成本结构问题。回顾上一章的表7-3, 看看你对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这几个重要的概念是否已经清楚。

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的世界是 个价格接受者的世界。完全竞争企业出售无差异的产品(或同质化产品,与行业中其他企业出售的产品相同)。这种企业相对于市场来说是如此之小,以至于它不能影响市场价格,而只是将市场价格作为既定价格加以接受。当农民史密斯出售小麦这种无差异的产品时,他面对的是众多的购买者,愿意支付每蒲式耳6美元的市场价格。正如大多数消费者必须接受由网络服务供应商或影剧院所收取的价格一样,竞争企业也必须接受它们所生产的小麦或石油的市场价格。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1)

为讨论作为价格接受者的完全竞争企业的行为,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其需求曲线的形状。图8-1对照的是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DD曲线)与单个竞争企业所面临的需曲线(dd曲线)。由于一个竞争行业是由许多相对于市场而言很小的企业组成的,因此,一个企业的需求曲线只是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的一个微小部分。从图形上看,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所占的份额是如此之小,以至于从一个完全竞争者的眼光来看,该企业的需求曲线dd 看上去是完全水平的或弹性是无穷大的。图8-1说明了为何单个竞争者的需求弹性要比整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大得多。

由于竞争企业不能影响价格, 所以每单位销售为它带来的额外收入都等于产品的价格。比如,当市场价格为每单位40美元时,竞争企业可以以40美元的价格出售它想要出售的数量。如果它决定出售101单位, 而不是100单位, 那么它的收入将会整整增加40美元。

请将以下几点牢牢记住:

  1. 在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条件下,有许多规模较小的企业,每一个企业都生产相同的产品,并且,每一个企业的规模都太小,不可能影响市场的价格。
  2.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生产者面临的是一条完全水平的需求曲线(即dd曲线)。
  3. 从所追加的每 1单位的出售中,企业获得的额外收入正好等于市场价格。

边际成本等于价格时的竞争供给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2)

假设你在经营鲍勃油厂,并且你必须做出利润最大化的产出决策。考查表8-1中的数据,它所包含的成本数一章表7-3 和表7-4相同。该表进一步假定,石油的市场价格为每单位40美元。

你可能猜测,鲍勃油厂的销售量为3 000单位。这销售量产生的总收入为40美元 X 3 000 = 12万美元,总成本为13万美元,亏损1万美元。通过经济学的学习,你已经懂得如何进行边际或日增量分析。考虑多出售一单位所带来的影响。如果出售更多的石油,那么从每单位中获得的收入为40美元,而边际成本仅为21美元。由于所增加的单位投入产生了高于成本的收入,所以你可以将产量提高到4 000单位。在这个产量水平上,企业的总收入为40美元 X 4 000 = 16万美元,总成本为16万美元,净利润为零。

如果你将产量提高到5000单位,那么情况又将会怎样呢?在这一产量水平上,企业获得的总收益为40美元X 5 000 = 20万美元,成本为21万美元,这时你会亏损1万美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翻开账本看看,你会发现在5000单位的产量水平上,边际成本为60美元,高于40美元的市场价格,因此,你每多生产1单位就亏损20美元(等于价格减边际成本)。

现在,你可以看出眉目了:最大利润的产量发生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产量水平上。

这一命题背后的道理在于:只要最后 1单位的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竞争企业就往往能够获得额外的利润。而当出售额外的产量再也不能获得任何额外的利润时,总利润就达到了其最高点——最大化。在最大利润点,

生产最后1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入额正好等于该单位的成本。额外的收入是什么呢?是每单位的价格。额外的成本是什么呢?是边际成本。

让我们通过考查表8-1来检验这一原则。从4 000单位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开始,如果鲍勃多出售 1单位的产量,那么,该单位产量所带来的价格为40美元,而该单位产量的边际成本为40.01美元。因此,企业在第4 001 单位上要遭受损失。同样,如果企业少生产 1单位的产品,则它又会损失 0.01美元。这就说明企业的最大利润的产量就发生在q=4 000上,此时,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供给原则为:当企业将其产量确定在使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水平上时,就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边际成本=价格即MC=P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3)

图8-2说明了一个企业的供给决策。当产品的市场价格为40美元时,企业查阅表8-1中的成本数据,发现与40美元的边际成本相对应的产量为4 000单位。因此,在40美元的市场价格水平下,企业将希望生产并出售 4 000单位。这一产量等于图8-2中40美元的价格线与 MC曲线的交点B所代表的产量。

我们选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得到零利润,总收入正好等于总成本。B点就是零利润点(zero-profit point),它表示在这一价格水平上企业得到的是零利润;在零利润点上,价格刚好等于平均成本,因此收入正好弥补成本。

如果企业选择了错误的产量,则情况又会怎样呢?

假设企业在市场价格为40美元时选择图8-2中A的产量水平。因为最后1单位的边际成本超过了价格,所以,这样做会造成亏损。我们可以计算出它的利润损失,如图8-2中的阴影三角形所示。这个三角形描绘出了在B 和A之间的产量水平上价格高于MC的剩余额。

这样,一般的原则是:

【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将其产量确定在能使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水平上。 用图形来说, 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也是它的供给曲线。】

总成本与停业条件

企业供给的一般原则产生了一种可能性:价格是如此之低, 以至于企业想要停止营业。 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均衡点上,鲍勃油厂难道就不可能因为损失一大笔钱而决定停业吗? 般说来,在短期内,当企业再也不能弥补它的可变成本时,它就会想到停止营业。

例如,假设企业面临着35美元的市场价格,如图8-2中水平的d"d"线所示。在这一价格水平下,企业的MC在C点等于价格。在这一点,价格实际上要小于平均生产成本。企业遭受了损失,它还会继续生产吗?

令人奇怪的是,正确的答案是:会。 企业应该使其亏损最小化,也就是使利润最大化。 由于企业的固定成本为5.5万美元,在C点进行生产仅亏损了2万美元,而停业就会损失5.5万美元。所以企业会继续生产。

为了理解这一点,请记住,即使在企业没有生产任何产品时,它仍须履行契约。在短期内,企业必须支付固定成本,如银行利息、厂房租金和董事们的薪金。企业成本的剩余部分是可变成本,如原料、生产工人和燃料的成本等,在未进行生产时,这部分成本为零。当价格与MC一样高时,只要收入足以弥补可变成本,继续生产就会比较合算。

在这个市场价格水平,企业的收入正好等于它的可变成本(或者说,损失正好等于固定成本),这个关键的低市场价格称为停业点(shutdown point)。对高与停业点的价格,企业将沿着它的边际成本曲线进行生产,这是因为,尽管企业可能在生产中遭受损失,但它若停止营业遭受的损失更大。而对低与停业点的价格,企业将会完全停止生产,因为停止营业时,企业仅仅损失了它的固定成本。于是我们可以推出企业的停业原则:

停业原则(shutdown rule):企业在收入刚好抵补它的可变成本或者损失正好等于固定成本时,停业点就会出现。当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就会停业以使其利润最大化(即损失最小化)。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4)

图8-3显示了一个企业的停业点和零利润点。零利润点出现在价格等与AC时,而停止营业点出现在价格等与 AVC时。因此, 企业的供给曲线就由图8-3中的黑色实线来体现。 它首先沿纵轴上升到与停业点相应的价格,然后跳至停止营业点M',此时价格P等于AVC的水平;此后,在高与停业点的价格上,沿着MC曲线继续上升。

关于企业停业点的分析得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即使亏损, 也可能在短期内继续经营。尤其是对于有大量负债,从而拥有较高固定成本的企业(航空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来说,情况更是这样。因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只要亏损小于固定成本, 它们支付固定成本并且继续营业,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

采油业中闲置的钻井队

典型的“停工待业”情况往往出现在石油行业。新的油井往往由老钻井台团队开钻。每个钻井队就像是一个小型企业,它的开工或停业,要视其盈利状况而定。1999年,石油供应商之间爆发了价格战,许多供应商都停止了生产,从而使美国实际运营的钻井队的数量降至不足500个。难道说是油田干涸了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过低的油价挫伤了供应商进行生产的动力。是利润枯竭,而不是油田干涸。

等到21世纪初油价上升时, 钻井业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情况呢?从2002年到2008年, 油价翻了4倍,同期实际运营的钻井数也几乎上升为原先的4倍。油价上升时,这些企业相当于沿着MC供给曲线(与图8-3类似)向上倾斜的部分上移。

  1. 竞争行业的供给行为

到现在为止,我们讨论的还只是单个企业的问题,但是,一个竞争市场是由众多的企业组成的,我们感兴趣的也是所有企业总体的供给行为,而不是单个企业的供给行为。我们如何能从一个企业的供给行为转变到许多企业的总体行为呢?如何从鲍勃油厂的经营情况推广到整个石油行业呢?

加总所有企业的供给曲线可得到市场供给曲线

假设我们正在研究一个石油类的竞争市场。在某一既定价格水平上,A企业会向市场供应若干数量,B企业则会供应另一数量,C、D等企业也是如此。在每一种情况下,每个企业的供给量都由其边际成本所决定。在某一既定价格下,市场供应总量一定是各个企业在这一价格下的单个供应数量的总和。

由此可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企业供给与整个市场供给之间的如下关系:

【为了得到完全竞争市场上某一物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我们必须桉水平方向将该物品单个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加总在一起。】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5)

图8-4用两个企业的情况来说明这一点。为了得到行业的供给曲线SS,将在同一价格水平上所有企业的供给曲线ss以水平方向相加在一起。在40美元的价格时,A企业供应4 000单位,而B企业供应11 000单位。因此,在40美元的价格时,行业的总供给为15 000单位。如果有200万个企业,而不是两个企业,我们仍然可以在现行市场价格条件下将 200万个企业的供应量加在一起而得到行业的供应量。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将产量以水平方向加总可得到行业的供给曲线。

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经济学家发现,需求移动在短期内会比在长期内引起更大的价格调整和更小的数量调整。通过区分与不同的成本范畴相对应的两个不同时期的市场均衡,我们能够理解这一发现:(I) 短期均衡,企业在提高或降低产量时,所用的是固定数量的资本;(2)长期均衡,资本和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的,从而,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该行业。

企业的进入与退出

企业的存(进入)亡(退出)是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进入某一行业是因为它刚刚成立, 或是因为它打算进入新的领域。而当企业停止生产时它便退出了这一行业;它有可能是因为某条生产线无利可图而自动退出,也可能是因为无力支付债务而破产。我们说的自由地进入与退出是指,在企业进入和退出时,不会受到诸如政府管制、知识产权(如专利或软件等)因素的阻碍。

在美国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中,新生的与倒闭的企业数量大得惊人。比如,2003年初全美有 650万家企业,而那一年中有658 000家企业倒闭,同时 有748000家企业诞生。风险最大的行业是网络供应商,2003年中,由于企业倒闭,该行业的就业量降低了30%。最稳定的行业是大学,大学关闭所导致的就业量下降仅为4%。

大多数企业都是悄无声息地退出的,但有时大企 业的退出会十分引人注目,当拥有1040亿美元资产的电信巨头世通公司因为巨额财务造假而破产的时候,情况就是如此。尽管平滑的成本曲线不会让每家企业都上演生死存亡的大戏,但其背后的P、MC和AC的逻辑关系却是推动主要产业的成长与衰退的强大动力。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6)

我们来举例说明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之间的区别。例如,鲜鱼市场的供应者是当地的捕鱼船队。假设对鱼的需求增加,在图 8-5 (a) 中表现为需求从DD上升到D'D'。在较高的价格下,捕鱼船队的队长就愿意提高捕鱼量。在短期内,他们不可能建造新的渔船,但他们可以雇用更多的船员并工作更长的时间。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会导致鱼的供应量沿着短期供给曲线SS上升,如图 8-5(a)所示。短期供给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相交于E'点,这一点也就是短期均衡点。

在长期内,高价格能带来高利润,从而刺激了造船业发展,吸引更多的水手加入该行业, 同时也引导新企业进入该行业。这就产生了图8-5 (b) 中的长期供给曲线SLSL,及长期的均衡点E"。当所有的经济条件(包括船只、造船厂和企业的数量)都得到了调整以适应新的需求水平时,就达到了长期供给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的相交点所产生的长期均衡。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7)

产业的长期供给。一个产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呢?假设完全相同的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某一产业。如果这些企业使用一般性的投入(如不熟练劳工),即企业可以从其他用途中大量地抽调这种投入品而不会影响它的价格,那么,我们便处于成本不变的情况,如图8-6中水平的供给曲线SLSL所示。

相反, 假设该产业所使用的投入品的供给相对短缺。例如, 酿酒业数址有限的葡萄园, 或夏日度假时稀缺的海边住所。那么,酿酒业或度假业的供给曲线必然是向上倾斜的,如图8-6中SLSL’所示。

使用稀缺要素的产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之所以上升,是因为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对于数量有限的葡萄园这种情况而言,当企业把不断增加的劳动投入到数量固定的土地上时,它们得到的酿酒葡萄的产队增加会越来越少,但是,每单位劳动都要花费同样的工资,因此,葡萄酒的MC是上升的。这种长期上升的MC意味着长期供给曲线必然也是上升的。

一个竞争性产业的长期行为

关于零利润条件的分析表明,即使无利可图,企业也仍然可能继续经营一段时间。对于那些固定资本成本较环的企业来说,这种情况尤其可能发生。这一结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经济大滑坡中美国的许多大公司,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尽管亏损几十亿美元,仍然要继续 经营。

这种亏损提出了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资本主义是否可能趋向 “资本家的安乐死”的状态,即竞争的加剧是否会最终导致长期的亏损?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分析长期的停止营业的条件。我们已经说明,当企业再也不能弥补它们的可变成本时,就会停止营业。但是, 在长期内,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亏损的企业可以清偿债券,解雇管理人员,终止租约。 在长期内,所有承诺都可以再次加以选择。所以,在长期内企业仅仅在价格等于或高于零利润点(在该点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才愿意进行生产。

如果企业想长期经营某一产业,那么,长期的价格 不能处于关键性的零利润点之下。 换句话说,长期价恪必须自掏腰包弥补各种成本,如劳动、原料、设备、税收和其他支出, 还要支付机会成本,如所有者投入资本的竞争性收益等。这就意味着长期内价格必须等于或高于长期的平均成本。

当长期价格跌到零利润水平以下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企业会因为无法盈利而退出该产业。由于正在生产的企业的数量下降,市场的供给曲线就会向左移动,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最后,当价格上涨到足够高时,该产业就有利可图了。因此,与一个世纪前比,尽管现在我们生产的马蹄铁已经很少,但马蹄铁的生产商的长期利润仍然为零。

考虑另一个极端:一些有利可图的产业,比如开发电脑游戏。开始时,价格将高于长期平均成本,因此企业将获得正的经济利润。假设长期内进入该行业是完全自由的,那么任意数量的完全相同的企业都能进入该行业,且新进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原有企业完全相同。在这 种情况下,新进企业为利润所吸引,短期供给曲线右移,从而使价格下降。最终价格将降至零利润的水平,从而使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变得不再有利可图了。因此,尽管电脑游戏是一个兴旺的产业,但其长期利润仍然为零。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长期内,一个行业的价格趋向于某一关键点,在该点, 同行的企业正好能够补偿它们的全部竞争成本。低于这一关键性的长期价格水平,企业就会退出该行业,直到价格恢复到长期平均成本水平为止。高于这一长期价格水平,新企业就会进入该行业,从而将市场价格压低到长期均衡价格,在这一价格水平上,所有的竞争成本刚好能够得到补偿。

【长期的零利润均衡:当一个行业的供给是由具有完全相同成本曲线的竞争企业所提供,而且这些企业又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该行业时,长期均衡的条件就是:对于每一个完全相同的企业来说,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又等于最低长期平均成本点。即:P=MC=最低长期AC=零利润的价格,这就是长期的零经济利润(zero-economic-profit) 条件。】

关长期中竞争性资本主义的获利能力问题,我们能够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竞争的力量趋向于把各企业和各行业推向零利润的长期状态。竞争企业长期将获得正常的投资收益, 但不可能获得超额的收益。那些有利可图的行业会吸引新企业的进入,从而使价格下降,利润减少到零。与之相比,那些正在遭受亏损的行业趋向于挤出或流失企业,因为企业会寻找其他拥有较好盈利机会的行业。随后,价格和利润再趋于上升。因此,在一个竞争性行业中, 长期均衡是一种没有经济利润的均衡。

C.竞争市场的各种特殊情况

本部分将进一步探讨供求分析。我们首先分析竞争市场的一般性命题,然后再讨论一些特殊情况。

一般原则

我们在上面分析了竞争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移动的影响。这些发现结果适用于鳍鱼、褐煤、道格拉斯冷杉、日元、IBM的股票、石油等任何竞争市场。那么,有没有一般性的原则呢?在下面的命题中,我们考查供给或需求的移动对价格和交易数址的影响。必须时刻记住,我们所说的供给或需求的移动是指供给曲线(表)或需求曲线(表)的移动,而不是指沿着曲线的移动。

【需求原则:(a)一般情况下,某一物品需求的增加(供给曲线保持不变)会提高该物品的价格。(b) 对于大多数物品来说,需求的增加会增加需求量,而需求的下降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供给原则:(c)某一物品供给的增加(需求曲线保持不变)一般都会降低价格,增加交易数量。(d) 供给的下降会产生相反的影呴。】

供给和需求的这两条原则总结了供给和需求的移动所能产生的定性影响。但是,价格和数量在量的方面具体变动的程度,则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准确形状。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将看到几种重要的成本和供给情况。

成本不变

许多物品的生产,比如纺织品,可以简单地通过重复增添厂房、机器和劳动而扩大。每天生产20万件衬衫和每天生产 1O万件的过程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规模扩大了1倍而已。此外,我们不妨假设纺织业与经济的其余部分以同样的比例使用土地、劳动和其他投入品。

在这种情况下,图8-7中的长期供给曲线SS 是在不变的单位产品成本水平上的一条水平线。需求从DD上 升到 D'D',会产生新的交点E',提高产量Q,但价格P不变。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8)

成本递增和收益递减

在上一部分我们所讨论的一些产业,如酿酒业和海滨地产业,其产品的供给需要某些稀缺的投入要素。对于葡萄种植来说,优质土地的数量有限。葡萄酒的年产址可以通过在每英亩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而得到 定程度的增加。但是,如果把可变生产要素,如劳动,增 加到某种固定数量的要素(如土地)上,那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最终还是会发生作用。

其结果是:生产葡萄酒的边际成本随着葡萄酒产量的上升而上升。图8-8表明了不断上升的供给曲线SS。需求增加对价格会产生何种影响呢?该图表明,即使在长期,有同样的企业自由进入和退出的情况下,较高的需求也提高了这种物品的价格。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9)

固定的供给与经济租金

无论价格如何,某些物品或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完全固定不变的。达·芬奇只画了一张蒙娜丽莎的名画。自然界最初赋予的土地也可以被看做是数量不变的。提高土地的售价并不能使纽约市的第57街和第5大道的交汇处多出一个角来。提高高级经理的薪水,也不可能改变他们的努力程度。当供给数量不随着价格的变化而改变时,对这种生产要素的支付称为租金 (rent) 或纯经济租金 (pure economic rent)。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10)

当供给独立于价格时,供给曲线在相关领(区)域是垂直的。无论价格如何,土地都将继续对生产做出贡献。

在图8-9 中,以土地为例说明,价格的上涨并不能引起产量的增加。

固定要素的需求的增加,仅仅会影响到价格,供给量并没有变化。

在向固定数量的商品征收一种赋税时,赋税完全由供给者(比如,土地所有者)支付(或“转嫁”给供给者)。供给者用他的经济租金来支付赋税。消费者购买的物品或服务仍然和过去的一样多,并没有支付更高的价格。

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贫穷国家的企业往往发现,当它们提高工资时,本地的工人反而会减少工作时间。当工资增加1倍时,工人并不需要每周工作6天,而可能把3天花在钓鱼上。在高收入国家情况也是如此。当技术改进引起实际工资提高时,人们感到,他们应以较多的闲暇和较早的退休来部分地享受实际工资提高的好处。第5章曾阐述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它们解释了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向后弯曲。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11)

图8-10显示了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可能形状。最初,由于高工资的诱惑,劳工供给会增加。但是,到达T 点以后,较高的工资导致人们工作更少的时间,并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闲暇。正如我们在本部分开始时所提到的需求原则一样,需求的增加提高了劳动的价格。但是, 应该注意,我们为什么在需求原则(b)中小心地加上了 “对于大多数物品”。现在来看,需求的增加反而会降低劳动的供应量。

供给的变动

以上所有的讨论都是关于需求的移动和供给不变的情况。为了分析供给原则,我们现在必须移动供给,并保持需求不变。如果需求向下倾斜的规律是正确的,那么,供给的增加必然会降低价格并增加需求的数量。你可以自己画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证明供给原则的以下数量推论:

(c')当需求缺乏弹性时,供给的增加使价格P下降的幅度最大。

(d')当需求缺乏弹性时,供给的增加使数量Q增加的幅度最小。

从常识上讲这些原则的理由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汽车的需求富有弹性和电的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加以说明。

D.竞争市场的效率和公平

市场机制的评价

过去10年中最重要的动向之一就是 “重新发现市场”。许多国家放弃了行政命令的严厉干预,通过建立规则来发挥看不见的手微妙的调节作用。在对竞争市场运行做了基本分析之后,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它的表现究竟如何。竞争市场在满足人们的经济需要方面是否值得高度赞扬?在一定数矗投入的条件下,社会真能够得到许多大炮和黄油吗?或者说,黄油会在运往商店的途中溶化,而大炮会有弯曲的炮筒吗?本章将对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作一个总体上的评述。

效率的概念

效率是经济学各领域中的核心概念。在一个经济体的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如果一个经济体能够为消费者最大可能地提供各种物品和劳务的组合,那么,该经济体就是有效率的。一个更精确的定义使用了帕累托效率(或称分配效率、帕累托最优,或简言之“效率” ) 的概念。

【当任何可能的生产资源重组都不能在不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任何一个人的福利变好时,就达到了帕累托效率 (Pareto efficiency, 或简称为效率 (efficiency)。因此, 在实现了配置效率的条件下,只有降低某个人的效用才能增加另一个人的满足或效用。】

我们可以直观地利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来分析效率的概念。如果一个经济处于其生产可能性曲线 PPF之内,那么,该经济显然是低效率的。如果我们使经济向外推移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就没有人会蒙受效用减少之苦。至少,效率经济应该在 PPF之上。但是,效率如果进一步提高的话,所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所生产物品的正确组合了,它还需要这些物品在分配给消费者时,使消费者满足程度最大化。

竞争性均衡的效率

经济学中最深刻的结论之一,就是资源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配置是有效率的。这个重要的结论有一个前提假设,即所有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没有任何如污染或不完全信息等外部因素。在这一部分中,我们用一个简化了的例子来说明在竞争市场的效率中所存在的一般原则。

考虑一种所有个人都完全相同的理想情况。我们进一步假设:(a) 每个人都从事粮食生产的工作。当人们增加他们的劳动时间,而缩短他们的闲暇时间时,每增加1小时劳动时间就会令人越来越厌倦。(b)增加的每单位粮食消费都会带来递减的边际效用 (MU)。(C)由于在一块数量不变的土地上进行粮食的生产,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每增加 1 分钟的劳动时间会带来越来越少的新增粮食。

图8-11显示了在简化了的竞争经济中的供给和需求。当我们把完全相同的农民的同样的供给曲线水平相加时,我们就得到了一条向上倾斜的边际成本曲线MC。正如我们在本章的前一部分已经看到的,MC 曲线也是该行业的供给曲线,因此,该图表示了MC=SS。同样,需求曲线是将完全相同的个人的边际效用(或粮食需求) 曲线按水平方向加总而获得;在图8-11中,它用粮食的阶梯形向下倾斜的MU=DD 曲线来表示。

SS 与 DD 曲线的相交点是粮食业的竞争性均衡点。在E点,农民的供应量正好等于消费者在均衡的市场价格下想要购买的数量。此时,每个人都将使自己的劳动达到这一关键点, 在这一点,递减的粮食消费的边际效用曲线与递增的粮食生产的边际成本曲线相交。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12)

图8-11还表明了经济剩余(economic surplus)这个新概念,在图中为均衡时供给和需求朋线之间的部分。经济剩余是第5章所提到的消费者剩余以及生产者剩余的总和,在图中,消费者剩余表现为需求曲线和价格线之间的部分,生产者剩余则表现为价格线和 SS 曲线之间的部分。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包括企业和特殊投入所有者的租金和利润,意味着超过生产成本的超额收入。经济剩余是从生产和消费某一种物品中所得到的福利或净效用,它等于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

对竞争性均衡的详细分析将证明,它使产业中可能的经济剩余达到最大化,因此,它是具有经济效率的。在图8-11中的竞争性均衡点E, 代表性消费者会获得比在其他任何可能的资源配置状态下更高的效用或经济剩余。

衡量竞争性均衡的效率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比较均衡点E的微小变化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如以下三步分析所示,如果MU=P=MC,配置就是有效率的。

1. P= MU。消费者选择购买的粮食址会一直增加到P=MU时为止。其结果是,每个人从消费最后1 单位粮食中得到满足的“尤特尔”正好是P。(满足的尤特尔由闲暇的不变的边际效用度量,在脚注3中讨论过。)

2. P=MC。作为生产者,每个人都会提供粮食直到粮食的价格正好等于所供给的最后1单位粮食的MC(在这里,MC是按生产最后1单位粮食所放弃的闲暇的成本来计算的)。这样,价格就等于为增加最后1 单位粮食所失去的闲暇时间满足“尤特尔”数。3把这两个等式放在一起,我们得出MU=MC。这意味着,从最后1单位的粮食消费中所得到的“尤特尔”正好等于生产最后1单位粮食所失去的闲暇“尤特尔”。它也完全符合这一条件:社会从消费最后1单位中得到的边际收益等于社会生产最后1单位的边际成本,从而保证了竞争性均衡的效率。

众多消费者和市场的均衡

现在,让我们撇开完全相同的农民消费者的简单化情况,分析拥有几百万家不同企业、 上亿个消费者和无数种商品的经济。在这种更为复杂的世界中,完全竞争的经济仍然可以有效率地运行吗?

回答是“可以”,或者更好地回答则是:“可以,如果……。”效率需要一些更为严格的条件, 这些将在以后几章加以阐述。它们包括购买者必须具有充分的信息,生产者完全竞争,排除外部性,如污染或不完整的知识等。对于这样的经济来说,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系统才会实现经济学家帕累托效率的理想境界。

图8-12说明了在拥有不完全相同的企业和消费者的情况下,竞争体系如何使某一单个商品的效用与成本达到平衡。在该图的左边,我们将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按水平方向相加, 得到中间那幅图的市场需求曲线DD。在该图的右边,我们把所有各不相同的企业的MC曲线相加,得到中间那幅图的整个行业的SS曲线。

在竞争性均衡点E, 左边的消费者得到了在代表有效率的社会MC的价格水平上他们愿意购买的该物品的数量。在该图的右边,均衡的市场价格也有效率地在各企业之间配置生产。位于中间的SS线下的阴影面积代表了右边所有阴影成本面积总和的最小值。每个企业确定它的产量,使MC=P。由于任何一种生产重组都不能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相同水平的行业产量,因此该经济具有生产效率。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市场转化(回读经济学第八章)(13)

【多种物品。我们的经济不仅生产食品,而且生产服装、电影和许多其他商品。当消费者必须在众多产品中间做出选择时,我们的分析如何适用于这种情况呢?】

原理完全相同。但是,我们现在需要回忆另一个限制条件: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在各种不同的物品中间分配他们的美元,直到最后1美元的边际效用对于所消费的每一种物品都相等时为止。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理想化的条件得到满足,在拥有多种物品和生产要素的情况下,一个竞争的经济就是有效率的。

换句话说,当个人的边际成本等于社会的边际成本,且二者都等于边际效用时,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就是有效率的。每一个行业都必须使MC和MU相等。例如,如果看电影的MC是汉堡包的2倍,那么,看电影的P和MU也必须是汉堡包的2倍。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物品的MUs=Ps =MCs。通过使价格与边际成本相等,竞争就可确保经济能够达到配置效率。

【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一种将(a) 持有货币选票的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愿望和(b)由企业的供给表示的这些产品的边际成本结合起来的机制。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如果不减少一个消费者的效用,就不能增加任何一个其他消费者的效用——竞争才是效率的保证。这个原则在多种要素和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同样是成立的。】

边际成本作为效率标准

本章强调了边际成本在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方面的重要性。但是,边际成本的主要作用可以扩展到完全竞争之外。运用边际成本来获得生产效率,对于任何一个试图最有效率地利用其资源的社会或组织来说都是适用的——无论其经济实体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无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也无论是一所大学还是一所教堂,甚或是一个家庭。

从本质上讲,边际成本的作用是这样的:假设你有若干种方法可以实现你的目标,每一种方法均需支付相应的成本。当决定在一种方法上投入多少资源时,你总是要保证各种方法之间的边际成本相等。只有当各种方法的边际成本都相等时,我们才能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取 最大的效益。

作为衡量资源有效配置的标准,边际成本并非只适用于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而适用于各种经济问题,事实上,它适用于所有涉及到稀缺性的问题。假设你要解决关键性的环境问题, 如全球变暖现象,你很快会发现边际成本对于最有效地实现你的环境目标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保证世界上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地方减少废气排放或清洁环境等的边际成本都相等时, 达到环境目标可能花费的成本是最低的。即使在稀缺性的世界中,也能有效地达到你的目标。

【在关于效率的分析中,边际成本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对于任意追求某一目标的组织, 效率要求它在每一项活动中,为实现目标所投入的边际成本都相等。市场经济中,只有当每家企业的边际成本 MC都等于一个共同的市场价格时,该行业才能以最小的总成本进行生产。】

限制

我们已经了解了“看不见的手”的核心:竞争市场具有显著的效率特征。但是我们也需指出市场的一些缺陷。

在两个重要的领域中,市场都无法达到社会最优。首先,当存在污染、其他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时,市场便无效。其次,竞争市场下的收入分配即使是有效率的,也可能不是社会想要的或能接受的。虽然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讨论这两点,但在这里对此两种缺陷作一个简要介绍也是必要的。

市场不灵

有哪些市场不灵的因素,破坏了我们在讨论效率市场时所假想的那种抒情诗般的意境呢?一些比较重要的因素有:不完全竞争、外部性和不完全信息。

【不完全竞争。当某个企业在某个市场上具有市场力址时(比如,由于拥有一种专利药品或地方电力特许权而形成的垄断),该企业就能将其产品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的购买就会比在竞争条件下少,满意程度也会下降。消费者满意度的这种下降, 是不完全竞争所带来的低效率的典型例子之一。】

【外部性的另一种重要的市场不灵是外部性。前文已述,当生产或消费的某些外在的影响未被包括在市场价格中时,就会产生外部性问题。举例说,一个电力公司可能向空气中排放含硫磺的废气,对附近的房屋和人们的健康造成损害。如果该电力公司不为其带来的有害影响进行补偿,那么,污染就会超出效率所容忍的水平,从而最终损害消费者的福利。】

【不是所有的外部性都有害,有些外部性是有益的,如那些知识传播活动所带来的外部性。举例来讲,切斯特·卡尔森发明复印技术之后,他自已成了一个富翁。但是,全世界的秘书和学生都因为他的发明而从几十亿小时的苦差中解脱了出来。与整个世界的收益相比,他本人所得到的只不过是全部收益中的很小一部分。另一个有益的外部性例子来自公共健康计划,如天花、霍乱或伤寒的疫苗接种。接种疫苗保护的不仅仅是接种者,也保护了所有其他可能被传染的人。】

【不完全信息。第三种重要的市场不灵是信息不完全。“看不见的手” 的理论假设:买者和卖者对其买卖的物品和劳务都有充分的信息;企业被假定为了解其行业经营范围内的各种生产函数;而消费者则被假定为了解商品的质址和价格,如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准确,哪些药品安全有效。】

显然,这种理想世界与现实相差甚远。关键的问题是,不完全信息带来的损害有多大?在某些场合,效率的损失是很微小的。比如,我买的巧克力冰淇淋有点甜,或者我不知道从啤酒桶中倒出的啤酒的确切溫度,这些都不会对我造成太大的影响。而在另一些场合,损失就可能很严重。以钢铁业巨子埃本·拜尔斯为例:他在一个世纪前服用了雷迪瑟来减轻病痛, 当时这种药被当做万能药出售,而后来的分析表明雷迪瑟实际上是搀了铀的蒸熘水。拜尔斯死的时候非常丑陋,他的下巴和许多“别的骨头都松裂了。这种看不见的手”,我们显然不能要。

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确定哪些领域会因信息缺乏而遭受严重的经济后果(如金融业), 然后对症下药。

为市场两呼而非三呼“万岁”

我们已经看到,市场经济具备显著的效率。但是我们能否由此推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一定能为绝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市场经济必然导致资源最公平利用?答案是:绝非如此。

购买力在人们之间并不是均等分配的。在一个由价格和市场主导的经济体中,可能极少数的人,就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收入和财富。这些人或是继承了稀有的土地或石油资源,或是经营着巨型的公司或利润丰厚的对冲基金。在市场经济中,有些人很穷,也许并非因为其自身错误;而有些人很富,但也并非源自其自身美德。因此,隐藏在个人需求曲线背后的美元选票的权重,可以说分布得并不合理和公平。

一个分配极不公平的经济体,并不一定就是没有效率的。这样的经济体可能从其资源中, 榨取出大量的枪炮和黄油。然而极少数的富人可能享用着这些黄油,甚至用它去喂猫;而那些枪炮,则可能主要用于保护富人们的黄油。

我们的社会并不仅仅追求效率。我们会致力于改变市场的分配结果,以提升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性。政府可能会对高收入阶层或富有群体开征累进制的税收,并用这些税收去补贴穷人的食品、 教育和医疗等开支。不过这也会产生一些麻烦:从富人身上应当征多少税?什么样的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让穷人受益?移民政策应当被包含在这些受益方案中吗?资本税的税率与劳动税的应当同样吗?那些不工作的穷人有资格接受政府的补贴吗?

没有科学而正确的答案。实证经济学无法说明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矫正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低效率和不公平。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民主投票来回答的所谓的规范性问题。但是,经济学能为政府干预的益处提供宝贵的见解,从而保证现代社会的目标能够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实现。

下一章,萨缪尔森将对不完全竞争和垄断展开讨论。

感谢您的阅读。整理文稿不易,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稿,请您点赞,关注,转发,让更多热爱阅读和思考的人们相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