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对高考的重要性(建议高考微调到6月第一周末)

大学副校长建议:高考微调到6月第一个周末进行;家长:别调,678,录取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学老师对高考的重要性?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老师对高考的重要性(建议高考微调到6月第一周末)

大学老师对高考的重要性

大学副校长建议:高考微调到6月第一个周末进行;家长:别调,678,录取吧!

知道2021年高考的时间是6月的哪几天吗?知道最早实施这个高考时间是哪一年吗?

或许,不少网友尤其是家长,对6月7、8日这个统一的高考时间烂熟于胸。不过,真要让大家说出高考时间6月7日、8日,最早始于哪一年,估计不少家长只有拿起手机,一番搜索下来才会有结果。

当然,有部分学生家长一定知道,他们就是2003年高考场上的亲历者。

不难估计,17年过去了,当年首次在6月7日8、8日高考的几百万考生,如今已为人父、为人母。他们中的不少人或许如今中考、高考而焦虑,就算是结婚生子动作稍稍忙一点的考生,当下也该筹划孩子“小升初”的相关事宜了。

谁也没有想到,从2003年开始的每年6月7日、8日为全国统一高考日的规定,在实施十几年后的2020年,不得不做出调整,向后推迟1个月。时间过去已快一年了,不过仍然相信2020届高考生和他们的家长们,至今都难以忘记延迟高考后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相对于2020届高考生,2021届的考生则幸运很多,教育部一锤定音,高考时间考回6月的7日、8日,千万考生再也不用担心高考时间变化的问题了。照此下去,若无重大情势变迁,高考时间又回归正轨并年复一年延续下去。

然而,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关于高考时间微调的建议,犹如在深水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很快就冲上了网络热搜。

根据吴校长的微调方案,每年6月的第一个周末举行高考。支撑这一建议的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每年6月7日、8日不一定是周末,孩子高考又是极端重要的事情,家长要陪考就只能请假;二是高考期间通常要交通管制,给其他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关于高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引起网络热议。一方面,在于高考涉及核心利益的群体比较大,动不动就上千万考生,连续好多年都维持在这个水平;另一方面,高考结果决定着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读什么样的专业,虽不至于“一考定终生”,却足以左右大致方向。

对中国民航大学吴校长的建议,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是啥建议?学生复习时间缩短”“高考是国考,要万全准备。没有具体日期,会出乱子的”“很不错的建议,很有社会价值,非常值得试验推广”“高考是个系统性工程,每年时间不固定,其他工作也不方便按规定时间展开”……

认真梳理这些意见,无外乎就是3种意见:支持、反对、无所谓。平心而论,我是不赞成吴校长提出的高考时间微调的建议。声明一下,我不是高考生家长,孩子已经上大学了,没有利害关系。不赞成的理由除了部分网友提到的,还有两点:

1、高考是一种信念。对广大高考生来说,有目标的早在小学阶段就种下了高考必胜的信念,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考生,上了高中怎么也知道了高考的目标。

当然,不包括少数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的学生。就连不少小学生都已经知道,自己将于某年的6月7日、8日参加高考,并且他们为着这个目标在不懈地努力。

要是高考时间微调到6月的首个周末,势必造成高考时间不固定,带给学生、家长的就是对高考的目标不够清晰,除非有心的家长专门去翻万年历。没有清晰的高考时点作指引,高考的信心信念就不会那么笃定。

2、高考是一种情结。于普通家庭、寒门家庭的孩子而言,高考就是打破现实束缚、突破阶层封锁向上流动的主要渠道。毫不客气地说,孩子一出生,这些家庭的家长就寄情于、寄希望于高考,期待孩子持续学业优秀、成为优秀人才,进而改变家庭环境,走向更加幸福的人生,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正是这样的望子成龙情结,促使家长们不惜一切都要送孩子上高中、考大学,哪怕孩子初中的成绩差得不能再差,也不愿让孩子去读个职高或者中职学校。

在2020年以前每年高考时间固定,考生和家长都免不了寝食难安,高考时间一旦调整,那种不安和焦虑迅速成倍放大。

从去年最初传出高考可能延期的说法,到3月末教育部官宣高考延期1个月,考生和家长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后来官方明确高考延期1个月,很多考生和家长仍然无比的焦虑。足足可见高考时间调整对考生和家长的巨大影响。

每年的6月7日、8日高考,把数字连起来就是678,正好契合高考“录取吧”的谐音。在不少家长的眼里,那就是高考的黄道吉日,预示着高考胜出的希望。有家长在网页评论中直接“别调,678,录取吧”,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也是高考情绪的一种体现。

高考时间要不是周末,有心陪考的家长确实需要专门请假;高考期间分时段交通管制,给广大出行群众确实带来不便。但是,考生家长所在的用人单位,高考期间需要出行的普通群众,大多有一颗理解和包容的心。

换句话说,就算是个别群众不理解、有微辞,相信时间一长,他们最终也是能理解的。即使是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太太,自己孩子不高考了,还有孙子、曾孙子要高考;即使是尚未成家的小哥哥、小姐姐,将来也会有孩子,同样要经受高考的洗礼,将心比己,又有什么理由不理解和包容呢?

涉及高考的任何变化,都不是小事情。不管是建议方,还是决策者,务必慎之又慎。

关于高考时间微调到6月第一个周末的建议,你怎么看?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即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