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五次迁徙路线的历史(赣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中转站)
赣中、赣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中转站
□刘有长
前 言 2018年1月出版的林开钦专著《客家通史》,准确阐述了汉族客家民系形成、发展、播迁的历史。“前言”中强调“坚持正确的理论支撑,排除各种干扰”,论述了“居住在赣中、赣北的南迁汉人,又因战乱进入赣南、闽西的‘四条路线’”,作者又在《论述客家史,关键三节点》一书中作了精辟解读。本文侧重阐述和解读赣中、赣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中转站。
汉族客家民系于唐末宋初至宋末元初在闽粤赣边形成、发展。赣中、赣北的南迁汉人,通过进入赣闽粤边的四条路线,进入赣闽粤边。在形成汉族客家民系缺一不可四个特征的历史长河中,遂成汉族客家民系四个特征,即:1.有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2.有特定的地域条件;3.在特殊的历史年代;4.有独特的客家文化。 决定客家民系汉族属性的首要问题是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而赣中、赣北是形成客家民系的客家先民南迁至关重要的中转站。四条路线就成为客家民系何时、何地、何因形成的关键。中原汉人南迁的历史大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西晋以降,中原战乱频仍,几大战乱就成为中原汉人南迁的主因。西晋末的“永嘉之乱”,诚如《晋书·王导传》所载:“洛京倾覆,中州士人避乱江右者十六七”。谭其骧先生估计“永嘉之乱,致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南土,”也就是约九十余万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当时的南方是晋室“衣冠南渡”后的东晋。而北方由5个北方少数民族相继成立的16个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历时100余年,直至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灭北凉统一了整个黄河流域,十六国北朝延续300余年。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的对峙局面。 唐中叶的“安史之乱”,惨况空前,整个河淮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正如爱国诗人李白所绘:“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安史之乱”致使“贞观之治”后的李唐盛世,由盛转衰,大批士宦贫民,纷纷南迁。据移民史专家吴松弟估计,“安史之乱结束时,大约有250万北方移民定居南方”,自然,“鱼米之乡”的赣中、赣北成为南迁汉人的首选之地。 唐末的“黄巢起义”、北宋末的“靖康之难”以及宋金对峙、宋元之战等战乱接连不断,致使北方汉人纷纷南迁。其结果,根本改变了我国南北人口的分布格局,由秦汉时的20:80,改变为隋唐时的40:60,至南宋时的56:44。此后至今,南方人口一直多于北方。赣中、赣北特殊的地理位置 《客家通史》中指出:“赣中、赣北是南迁汉人重要的迁入地,这与赣中、赣北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 赣中、赣北早在三国时期,就是“鱼米之乡”。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林深树密、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孙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兴平四年(197)领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得豫章(今南昌),统一了江南,为孙氏割据江东奠定了基础。其弟孙权继业后,实行屯田、与山越交往、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据田晓娜主编的《中国通史》载,吴据有江东六郡之地(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有扬、荆、交三州,五十二万余户,人口二百三十余万,吏三万余、兵二十三万。而属长江流域的江西,自古就是由北经赣向南,自西经赣向岭南、八闽要地,无论在经济、军事及北人南迁中,均有其重要的地位。赣江是纵贯江西南北的大动脉,在晋代,赣江已是南通两广,北出京津、东接杭沪的要道,北部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首的鄱阳湖,中部是“鱼米之乡”的吉泰盆地。 总之,赣中、赣北在西晋以降、战乱频仍的特殊年代,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更显其特殊的作用,赣中、赣北就成为客家先民南迁的中转站。客家民系形成的历史印证 《客家通史》中“赣中、赣北是客家先民的主要迁出地和中转站”的科学结论,得到客家民系形成的历史印证。 一、赣中、赣北是南迁汉人的重要迁入地 地处赣中、赣北的洪州(今南昌)、饶州(今鄱阳)、吉州(今吉安)面积占赣中、赣北的2/3。“安史之乱”后,大批中原汉人进入赣中、赣北,致使洪州、饶州、吉州人口大增。三州户口由唐开元年间(713-741)的103948户,增至唐元和年间(806-820)的206981户,净增1倍。据吴松弟研究,“安史之乱”期间,有文献可征的北方移民迁入南方者133例,其中迁江西25例。由于人口增长,以饶州“安史之乱”后分置的上饶、永丰、贵溪三县合以饶州的弋阳与衢州(今浙江衢县)的玉山合置信州,据周振鹤《唐代安史之乱与北方人民的南迁》载,唐天宝年间(742-755),饶州有户40000户,至唐元和年间(806-820),饶、信两州合计75000户,以天宝年间的饶州地域范围计,净增长83%。而位处江西中部的吉州,居赣江中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置庐陵县(属九江郡),三国时,孙策将隶属豫章郡的庐陵析出置庐陵郡,隋废设吉州,唐代因之,宋时复称庐陵郡。 “安史之乱”和唐末的动乱,北方汉人纷纷南迁。其中不少仕宦举族南迁。如唐代“西平王”李氏后裔,其中的一支从袁州(今江西宜春)迁吉州,后又分若干支派,故“西平李”在吉州分布甚广,不乏百户、千户大村。而避乱迁到泰和县的曾、张、陈、严、王、肖、刘等姓的四方大族“皆自金陵(今南京)而占籍焉”。 北宋末的“靖康之难”,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中原仕民扶携南渡,不知共几千万人”。据李梦星《庐陵纵横谈》载,从庐陵村庄建史可见:永丰县建于隋唐五代的65个,宋代213个。永新县仅唐五代迁入的就有21个,安福县现有100户以上的村庄25个,其中建于唐代的7个,宋代10个。吉安市郊的樟山乡,在现有的86个自然村中,建于宋代有25个。 二、赣中、赣北是闽粤赣边客家先民南迁的中转站 《客家通史》中明确指出:“赣中、赣北逃难人口进入赣南和闽西是必然选择。” 唐末的黄巢起义和北宋末的“靖康之难”,以及金兵南侵、宋元之战等战乱,迫使赣中、赣北的中原汉人,通过进入赣南、闽西的四条路线再次迁徙。赣中、赣北是赣闽粤边客家先民南迁的中转站,四条路线决定了客家民系形成的关键。四条路线,即; 1.出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进入赣南各县。 2.出鄱阳湖溯抚河、盱江进入赣南宁都、石城或经过石壁站岭隘进入闽西、宁化等县。 3.江西和浙江交界地带,越仙霞岭沿武夷山东麓南下,进入闽西地区。 4.南迁汉人进入福建后,沿闽江上游流域进入将乐、泰宁、沙县、三元、梅列、归化(明溪)、永安等县。四条路线中,赣江凸显其“南控百越、北达三江”“据五岭之要会,扼粤闽之要冲”的大动脉地位。 唐之前,闽粤赣边是古越族故地,虽有古越族遗民后裔,但人数极少,且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只有到了唐末宋初至宋末元初期间的人口猛增,并在闽赣粤边形成发展汉族客家民系,形成的结果,印证了赣中、赣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中转站。 赣南,秦汉时,虽有北方移民涉足,但人数稀少。西晋“永嘉之乱”,也有北民南迁赣南,据《晋书·地理志》载,西晋太康三年(282),南康郡(赣州别称),时辖5县,1400户。至南朝刘宋大明八年(464),时辖7县,增至4493户。至唐贞观年间(627-648)8994户。五代时,由于人口增加,新增上犹、瑞金、龙南、石城4县,赣南共辖11个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又增设兴国、会昌、共辖13个县。太平兴国年间(976-984),主客户合计85146户,总人口超过42万,至北宋崇宁元年(1102)增至31万户,增至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32万户。 赣南人口的快速增长,其因就是战乱,其源就是赣中、赣北的中原汉人再次南迁的结果。唐末的黄巢起义,多次进出江西,地处江西北部的江州、洪州、抚州、饶州首当其冲。义军并从赣中、赣北继续深入赣南各地,沿途居民闻风而逃。对于避难者,较为安全的赣南、闽西就是理想之地,诚如杨澜所言“隐然东南一乐土矣。” 北宋末的“靖康之难”金兵大举南进,南宋末蒙元南下。又有北方大批难民进入并暂居赣中、赣北。南宋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南宋朝廷和皇室分二支南逃,一支由隆祐太后率领进入江西,一支由赵构率领转移浙东。7月,隆祐抵洪州,金人渡江攻破洪州,“杀城中老小七万余人”,金兵又溯赣江尾追,直至太和(今泰和),金兵的追击波及赣中、赣北,百姓闻风而逃,致使洪州所辖“分宁、奉新等县,人户所存,才有十之三四,其余县份,号为多处,不过十之六七”。 南宋初,金兵多次进犯江州,当地北方流民集团李成横行多年,兵匪勾结,百姓四散逃生。据宋《建炎以来系要录》所载:“十损七八”,江州从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的84569户,42万人,耗损人口30余万人。上述所举说明,南宋初的赣中、赣北,凸显相当规模的外逃人口。随着政局的稳定,在南宋绍兴中至淳熙的30多年间,赣州年均增长超25%,净增17万余户。而当时的赣南周边,又没有出现大量人口的外迁。由此可足证,赣州人口的大量增加,是由于赣中、赣北南迁汉人的大量迁入。 闽西汀州,自唐开元年二十四年(736),检责得避疫流民3000户置汀州府始,从唐天宝元年(742)的4682户,增至北宋崇宁初(1102)的81454户,人口近41万。增至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的223432户。 闽西汀州人口在同期的猛增,与赣南同理亦然。武夷山作为闽赣两省的分水岭自北而南隘口很多。赣东北和赣东,从江西抚州经南丰与福建建宁间的甘家岭隘,即可进入福建建宁和泰宁,再向东进将乐、沙县等地。素有“闽粤通衢”之称的石城,经站岭隘进宁化、清流、长汀等地。赣中、赣北的中原汉人溯赣江南下赣南后,溯贡江及其支流,北可进宁化、长汀,南可进武平、上杭。据《客家与赣南》一书载,有资料统计,自东汉至明,赣南迁入宁化石壁86个姓氏中,唐末31姓、宋32姓、元明18姓。据新编《宁化县志》载,唐末五代时,迁入宁化有文献可征的移民个案24例,其中,来自江西7例,其中6例来自赣中、赣北。来自赣中、赣北的移民,占宁化全部移民总数的4成。有资料统计,从将乐迁古汀州定居的68个姓氏,其中不乏迁入宁化定居者。有资料统计,中原汉人进入福建后,从闽江上游流域迁入宁化者约占宁化历代姓氏总和的1/3左右。 梅州(时仅辖1县程乡),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主客户1568户,增至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4)的12372户。 循州(时辖龙川、兴宁两县),由太平兴国间的8339户,增至元丰年间的主客户47192户,其人口的增加,赣中、赣北中原汉人的南迁是其主因。 南宋末,文天祥率师勤王后,梅民从者极众,遭元兵屠戮兵败,仅余杨、古、卜三姓。直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也仅1686户,6989人。 而赣南、闽西汀州,在南宋晚期共有55万户,人口在250万以上,经与当地少数民族的长期融合发展,汉族客家民系在赣闽粤边形成发展。结 语 客家民系是中国民族史、战争史、移民史的产物。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史实证明了赣中、赣北是中原南迁汉人,其中的一部分后来成为进入赣南、闽西客家先民的中转站。赣中、赣北在唐宋时期中原汉人南迁中转站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 (作者系福建客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级经济师。本文摘自2021年福建《客家》杂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