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

拜登政府近期频繁对华喊话

试图恢复中美经贸关系

美通胀创30年新高

对华态度出现松动势在必行

白宫在对华政策上还将作出何种调整?

王毅与布林肯罗马会晤

就台湾问题对美划出红线

高调表态令美方

对是否“出兵援台”缄口莫言

边对话边施压

美国对华政策“双轨制”

将如何影响两国关系走向?

今日看世界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1)

中国国家主席与美国总统拜登预计将在2021年年底前举行视频峰会。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11月4日报道,美国政府消息人士展望中美视频峰会,称美国与中国可能会在视频峰会宣布重开领事馆相互放宽签证限制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2)

中美外长罗马会谈

美声明首次提及中美双边关系合作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罗马会晤,时长50分钟,从美国国务院公布的声明来看,美国的态度似乎有些变化。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3)

布林肯强调保持开放沟通渠道、管控两国竞争的重要性,重申两国利益交织的领域和可以开展合作的领域,包括朝鲜、缅甸、伊朗、阿富汗和气候危机,这是拜登上台后,官方声明中首次提及中美双边关系的合作,为接下来的元首视频会晤作铺垫。同时布林肯也表达了对华关切,最后才提到拜登对华价值观外交的分歧性议题,尤其最后才提到台湾。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4)

王毅则首先且重点谈及了台湾问题,强调这是中美最敏感的环节,一旦处理失误,将对两国关系造成颠覆性破坏。王毅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履行承诺,将“一中原则”落到实处,不要说一套做一套,停止肆意干涉中国内政。第二停止对中方实体和个人施加单边制裁,第三明确反对任何鼓吹打压和对抗的错误行为,要求停止在全球范围内搞所谓的反华小圈子。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5)

从此次会面披露的信息看,双方依然希望保持联系与互动,为下一阶段的交往做好充分准备,尤其需要“政治准备”,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至关重要。强调双边关系挑战和合作主张后,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台湾问题。这部分的内容基本上占到中方声明的一半,而美方声明只有最后一句最后一个单词提到台湾。王毅作为G20峰会特使,能够在国际多边场合间隙,答应同布林肯会晤,必然优先强调台湾这一中国的核心利益。这也是元首会晤前必须要同美方沟通的事宜。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6)

高通胀和高债务困局之下

迫使华盛顿不得不改善对华经贸关系

对于拜登政府来说,当下的首要任务就是促进国内经济复苏,在目前高通胀和高债务的问题上,中美展开建设性对话的必要性已经摆在了白宫办公室的桌面上。中美两国间也并不缺少互利共赢的空间,石油是其中一个例子。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7)

11月4日,中国石化与美国维吉液化天然气公司共同签署了为期20年、每年4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协议,项目将于 2023 年年中上线。400万吨液化天然气,汽化后约为56亿方的天然气,相当于3000多万家庭一年的用气量。这也是迄今为止,中美双方签订的最大规模的液化天然气长约协议。此外,美国维吉液化天然气公司还与中石化的贸易公司联合石化签署协议,每年提供一百万吨的液化天然气,为期三年。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8)

尽管华盛顿不断对华挥舞制裁大棒,两国贸易却再创新高。可见在客观经济规律面前,政客们的“豪言壮语”都是不堪一击的。单边关税和单边限制,恰恰给美国企业和家庭带来严重打击。据穆迪市场公司测算,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92.4%由美国企业和家庭承担。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9)

在投资上,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前不久对美国在华企业进行了调查,95%的受访企业表示在过去一年里在中国是盈利的。贝莱德、高盛等一批华尔街巨头还跳过美财政部直接与中国银保监会、证监会对话。强大的经济规律和商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华盛顿不得不考虑改善对华经贸关系。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10)

美国供应链危机导致货架空空

“空货架乔”上推特热搜

目前美国正深陷供应链危机,一边是多地商超出现商品断货,各大企业面临原材料短缺纷纷买集装箱船自己运货,肯德基“无鸡可炸”、百事可乐缺饮料瓶等新闻层出不穷。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11)

而另一边,载有数十万个集装箱的64艘船只,正停泊在美国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等待卸货,另外还有80艘船正排队等候进港,船只在洛杉矶港的平均停泊时间达到了创纪录的11天以上。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持续到月底的美国最大购物节“黑色星期五”,甚至影响圣诞购物季。数据显示,美国商品库存已创下历史新低,消费品价格不断被推高,美国9月通货膨胀率同比上升5.4%,是2008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12)

近一年来,面临失控的新冠疫情、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率和令人失望的就业数字,让美国人对总统拜登的不满急剧上升。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拜登的最新支持率仅为42%,可以说上台后一直在“稳步下滑”。在被视为2022年中期选举风向标的弗吉尼亚州州长选举中,民主党老将意外失利,令共和党10多年来首次赢得该州选举。民主党想在中期选举中维持参众两院的主导权,面临巨大挑战。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13)

拜登显然也急了。先是宣布,美国最大的两个港口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将实行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工作制,加急处理滞留港口货船上的约50万个集装箱。同时呼吁所有私营业者配合缓解供应链的紧张,并威胁会点出那些不配合的企业名字。之后的10月31日,拜登在参加G20罗马峰会期间,与14国领导人还召开了“全球供应链弹性峰会”,试图解决美国的供应链危机。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14)

特约时事评论员 李炜:

美国国务院声明第一次用到了“中美合作”这个词,因为美国过去对华合作,尤其在拜登上台以后一直讲在气象方面合作,而这次没有加“气象”这个定语,而是讲的中美合作,意思就是全方位的合作,这就是美国的技巧。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15)

李炜:拜登上台以前,特朗普把中美关系搞得非常糟糕。拜登不能一上台就说“美国和中国全面合作”,首先他还没打算这么做,那么先从一个软指标下手:气象合作。天空都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他用这个话来开头,可以把美国国内的反华情绪压一压,这是第一个原因。这种情绪已经稳定下来,我们再增加项目,现在就增加到了“全面合作”了。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16)

李炜:第二个原因就是拜登上台以后,他一直忽悠欧洲跟美国团结起来,与中国对抗。现在忽悠半天发现愿意跟美国走的人很少,写个宣言可以,写个报告可以,你要真刀真枪,没人愿意干。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17)

李炜:第三个就是它的产业链,现在全球产业链受到影响,美国圣诞节的礼物供不应求,货架都是空的。不与外国合作,本国就会有问题,于是美国终于说了实话:全面合作。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18)

美国对华政策“两面性”呈现全新特征

自前特朗普政府启动“战略竞争”这一对华新思路之后,以“打压 接触”为特征的“两面性”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打压的一面愈发凸显,接触的一面明显弱化。如果说特朗普政府启动了“战略竞争”的对华思路,那么拜登政府则希望将“战略性的危机管控”打造为“对华竞争始终符合美国利益”的终极保障。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19)

拜登政府从战略层面重视危机管控,源于他对中美实力发展态势的深思熟虑。中国经济总量历史性地达到美国的70%,军事能力提升。面对中国全新的“平视外交”,积极有为的对美战略布局,美国已开始认识到“无法影响中国行为”。在这些大背景下,美国既要推进“战略竞争”,维护霸权地位,也要不断倡导“负责任地管控竞争”,期望借此来影响中国的行为,防止中国的战略反制。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20)

美国《外交》杂志近日发文,题为《聚焦中国的新做法错在哪里——竞争需要平衡》指出,如今的华盛顿正将所有外交政策都归入与中国的竞争之中。例如:撤走部署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军队,区域外交被重新定义,情报机构被重新部署等等……这些都是以“对中国采取更强硬姿态”为名进行的。但关键是“平衡”,而不是倒向一方。美国在印太地区以外的持久利益不仅仅取决于与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21)

中国是美国在七国集团、欧盟、北约和四方安全对话峰会上开展外交的核心主题,但美国此举相当于排除了中国以外的挑战和美国在印太地区以外的其他利益。在科技和创新等领域,美国也将中国视作唯一的竞争对手,白宫担心中国制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影响美国人的利益,却忽视了印度与欧洲的一些盟友同样采取了与美国立场相悖的举措。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22)

当中国一步步扩大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之际,美国却选择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印太地区。正如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说的,夸大恐惧同低估对手一样危险。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23)

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今晚21:57

凤凰卫视中文台《今日看世界》

中美关系走向复始(中美关系拐点将至)(24)

编辑:嘉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