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运用范围(假设推理和演绎推理)

我们的思维按照年龄可以区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以及形式运算”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思维形式。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以“认知结果”作为依据,区分出各个心理发展阶段:

下面来看看“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这两个重要阶段是如何进行思维的。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运用范围(假设推理和演绎推理)(1)

1.思维具有守恒性

“守恒性”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着眼于抽象概念,但思维活动依然需要“具体内容”作为支持;也就是要实实在在的事物进行描述,要有证据。

“守恒性”包括了我们所熟悉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等。

这种思维,掌握了概念的本质;知道现象发生改变时,本质并不随之变化。

2.思维具有可逆性

“可逆性”顾名思义,也就是能够进行反推;如果A>B,那么B

看似简单,幼儿却很难完成这种运算,他们缺乏事物之间变化关系的可逆运算能力。

3.脱自我中心性

除了使用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还能理解他人观点。

从“个人主义”逐渐形成“利他思想”,碰到事情,能够更多地为别人考虑。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运用范围(假设推理和演绎推理)(2)

4.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

当“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就属于“形式运算阶段”了。

在这个时期,会关注“假设命题”,可以对“假设命题”做出逻辑的,并且富有创造性的反应。

有些事情虽然从来没有接触过,但是通过假设,通过想象,会预演出各个步骤,做好准备。

5.假设推理

“假设推理”会首先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再系统进行评价,判断正确答案,最终做出决策。

我们最常使用的关系词就是“如果”...

如果明天不下雨,就出去玩;如果考试考得好,就奖励一份礼物;这些如果就是“假设”。

6.演绎推理

在通过“假设推理”出各种可能性后,再进行“演绎推理”,寻求可能性中的现实性,寻找出正确答案。

演绎是一种扩散性的思维模式;抓住本质,掌握根本方法,解决不同问题;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运用范围(假设推理和演绎推理)(3)

“形象运算阶段”已经属于成年之后的思维形式了,是比较成熟的思维。

这些思维形式,我们在生活中都在使用,经过对基础心理知识的了解,可以更好的运用“假设推理”和“演绎推理”,来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难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