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出现一只蟑螂:家中突现小强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郑超 记者 张逸菲 文/图/视频

这是一篇“胆小者慎入”的文章。因为本文的主人公——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令人闻风丧胆的威慑力,成为全国各地人人欲杀之而后快的狠角色——蟑螂。

地处中原,蟑螂的个头却越来越大。本来,河南多见体型扁长的北方蟑螂,现在也有了会飞的、个大的南方蟑螂。

让猛男落泪的“南方小强”,为什么在中原频频出现?是否因气候变化向北迁徙?如果你做好心理准备,已克服不适感,那我们来聊聊河南和“小强”的故事。

凌晨遭遇“小强”正面暴击,郑州汉子惊叫连连睡意全无

什么能让北方猛男惊叫连连并“花容失色”?是南方大蟑螂。

一天凌晨四点,郑州市民李昊志迷迷糊糊起夜,在洗手间方便时,看到一只约有三分之一个手掌大的、黝黑锃亮的大蟑螂。

“它跑得好快啊!太吓人了!”李昊志是郑州“土著”,活了20多年,这是第一次在郑州看到那么大的蟑螂,“吓醒了,不睡了,我烧水烫蟑螂去。”

厕所出现一只蟑螂:家中突现小强(1)

无独有偶,在郑州租房的郑漂女孩韩歌,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与大蟑螂来了一次令其至今心有余悸的邂逅,“一个大虫突然在我屋里飞,开始我以为哪个蝉迷路跑我房间来。”可当“蝉”飞累了,趴在地上时,韩歌才觉得不对劲,“我定睛一看,蝉的轮廓不是这样啊!”

瞬间,韩歌浑身上下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她发出了破音的吼叫,“蟑螂!从小到大我都生活在北方,没见过这么大又会飞的蟑螂!”

并非李昊志和韩歌矫情,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微博热搜上,都有关于南北蟑螂的讨论。

南北蟑螂自带反差,在大家的印象中,北方人高大魁梧、南方人个头瘦小,这种“刻板印象”被顺理成章代入到不同地域生物的体型上。

然而,南北蟑螂的个头儿真是掉了个个儿,南方蟑螂个大、凶悍、会飞;北方蟑螂小到甚至让人觉得可爱。

郑州姑娘张杨去南方上学,一进宿舍就收到了“见面礼”——床脚下一个死去多时的如小指大的黑色蟑螂,“吓哭了。”张杨说,“我觉得很多北方人,对待南方大蟑螂的恐惧是从骨子里带的。”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方蟑螂就成为河南室内“常客”

没有见过蟑螂的人,是幸福的,因为和蟑螂有过正面交锋的人,都有了心理阴影。

在知乎上,有网友发问:河南没有蟑螂吗?这一问题下有45个回答,在河南见过蟑螂和没见过蟑螂的人,其悲喜并不相通。

有人从小在新郑农村生活,不知蟑螂为何物,直到去武汉上大学才见到蟑螂;有人自爆10多年前在郑州开饭店,厨房是蟑螂重灾区,每天下班打药隔天见到许多死蟑螂;有人理智在线,分析说在河南没见过蟑螂的,要么从小住在新房里,要么家里没暖气冬季室温逼近冰点,蟑螂存活不下去。

厕所出现一只蟑螂:家中突现小强(2)

被杀死的小强(受访者供图)

“消杀一次300元,并且保证一年内不会出现蟑螂。”尽管如此,韩歌还是留下了“蟑螂后遗症”,每次推开厕所门,都要战术后退,探着头确认地上没蟑螂再进入;穿鞋时,必须把鞋子倒过来用力磕一磕、再磕一磕,然后才敢穿。

习惯上,大家把蟑螂分为南北两类,北方蟑螂的品种为德国小蠊,较小,扁长体型;南方蟑螂的品种为美洲大蠊,有翅膀,体型较大,差不多有人拇指那么大。

“德国小蠊的个头儿,确实小于美洲大蠊。”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高平对河南商报记者说,“不同地区内的蟑螂,分布的特点还有不同。”

王高平介绍,自1991年起,河南省室内比较常见的蟑螂品种,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从蟑螂在河南的地域分布来看,信阳市情况最重,洛阳、焦作次之,并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减少之势;蟑螂在医院、宾馆较为常见,其次是副食店和居民住宅。”

厕所出现一只蟑螂:家中突现小强(3)

从左到右依次为:美洲大蠊、日本大蠊、德国小蠊、褐斑大蠊(图片来源于网络)

蟑螂的生命力太顽强了,它们还堪称是“莫得感情的生育机器”。

雌性蟑螂一生可以产出几十至上百个卵鞘,而一个卵鞘内往往包含几十颗蟑螂卵。它们还有一个本事,那就是交配一次,终生产卵。

所以,才有了“打不死的小强”这一广为流传的说法。大家默认的观点是,如果你在家里发现一只蟑螂,那么实际上已经有小几百只蟑螂藏匿在暗处了。

一个事实:蟑螂会跟着快递盒,不远万里跑到你家

事实也的确如此。几天后,当韩歌发现家里又一次出现两只蟑螂的时候,她决定主动出击,果断联系了一家杀虫公司,请人上门灭蟑。

杀虫公司的工作人员,背着一个药液桶,沿着家里所有墙边、缝隙等区域喷药,并表示这是生物药剂,无色无味,对人没有影响,但对蟑螂是“毒药”。

“消杀一次300元,并且保证一年内不会出现蟑螂。”尽管如此,韩歌还是留下了“蟑螂后遗症”,每次推开厕所门,都要战术后退,探着头确认地上没蟑螂再进入;穿鞋时,必须把鞋子倒过来用力磕一磕、再磕一磕,然后才敢穿。

南方蟑螂怎么越来越多?河南商报记者联系了上述杀虫公司,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赵女士表示,十多年前,她刚干这行时,就已经能室内发现大蟑螂,“我们都见怪不怪了”。

但是,相对而言,蟑螂以前多在饭店等场所出现,这些年在居民住宅也多了起来,她认为,“地域交流增多了,指不定哪个蟑螂或者蟑螂卵,跟着塑料袋、快递盒之类的东西,从南移动到北,慢慢就到居民家里了。”

对此,郑州市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所所长袁中良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现在物流业发达,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携带传播。”

蟑螂喜好阴暗潮湿、温度偏高的室内环境,会不会因为气候变暖,让蟑螂家族实现“北迁”?

“这倒不会。”袁中良分析,“南方的气候更适宜蟑螂活动,特别是夏天,而北方湿度小,蟑螂活动范围一般是公共场所,例如餐厅等。”

他特别提醒,蟑螂携带着40多种病原体,是许多传染病的祸首,需要多加防范,如果在家中发现蟑螂,千万别踩,因为蟑螂的卵踩不死,“最好是拿开水烫,但是蟑螂爱钻缝、移动速度快,平常一定要注意卫生。”

商机:养数十亿只蟑螂,能入药还能吃掉餐厨垃圾

令人望而生畏的蟑螂,客观来讲,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美洲大蠊可以制药。

四川凉山就有一座全球最大的蟑螂工厂。从出生到死亡,从摇篮到坟墓,养殖场为60亿只美洲大蠊提供五星级的闭环式服务。

而这些蟑螂的最终归宿,是变成一种你可能喝过的药物——康复新液。这种药能加速伤口愈合,对缓解胃出血、烫伤、口腔溃疡等都有很好疗效。

除了制药,蟑螂广泛的食性,也让有心之人看到了商机。在山东济南章丘有一座蟑螂工厂,养殖着美洲大蠊,它们每天要吃掉自己体重5%的餐厨垃圾。

该工厂负责人向河南商报记者介绍,目前,工厂约有10亿只蟑螂,每天能消化章丘区50吨的餐厨垃圾,“我们还在建立美洲大蠊生物处理餐厨垃圾项目的全国样板工程,等工程全部完工后,餐厨垃圾日处理规模将达到200吨。”

在美洲大蠊生命走到尽头时,虫体经过300℃高温灭菌、烘干后,可做成蛋白饲料添加剂,卵鞘用来孵化新生力量,粪便用作有机肥料。

尽管目前的收益情况不便透露,但公开资料显示,这个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按日处理垃圾100吨计算,每吨政府补贴208元,年生产昆虫蛋白饲料可达2433吨,除去固定投资3000万元与人工、水电费等成本,一年约能净赚3700万元。

上述负责人表示,正在和河南等全国多个地区的客户,洽谈美洲大蠊生物处理餐厨垃圾项目合作,不过还没有最终落地。

在外省,蟑螂生意正在发展壮大,河南本地的情况如何?

在企查查上搜索“蟑螂养殖”,河南省共有14家蟑螂养殖相关企业,其中6家经营异常或已注销。周口的一家合作社负责人称,五六年前就不做这门生意了,商丘的赵女士也在两年前转行,“没有人来打理,生意不太好。”

(编辑 吉倩倩 施尚景 吕瑞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