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第四中学校长张卓汉简历(三亚一中孙湘玉)
-海南日报记者苏庆明
三亚一中孙湘玉老师。本报记者苏庆明摄
从1986年至2015年,年逾50的孙湘玉已经在三亚一中当了29年教师。这29年,她用爱心、责任、进取充分诠释了一位优秀教师应有的奉献精神。
一学年走访50户民族家庭
一个人教整个年级4个班的历史课——在三亚一中,这没有发生在年青教师的身上,而是发生在当时已经快到50岁的孙湘玉身上。
“光是批改作业就把我累垮了。”孙湘玉回忆起一年前的经历。2013-2014学年,一中首次开设初中部,由于缺历史教师,本来教高中历史的孙湘玉主动挑重担,来教初一年级,整个年级4个班都是她“一肩挑”。
备课,上课,改作业,出题,……孙湘玉经常忙得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她没有任何抱怨,同事们说,见到她,还是看到一如既往的微笑。“没想到的是,下半学年的时候,她突然就病倒了,住了一个多月医院,应该是累病的。但她还是坚持在放假前一个月回来上课,很不简单。”一位一中教师说。
在1998-1999学年,孙湘玉还创下了一中的一个纪录:在一个学年里走访了全班50户黎、回、苗家庭;算下来,每周至少走访一户。在这些少数民族村寨,村民们曾经当着孙湘玉的面感慨:“你是这么多年第一个来我们村家访的城里老师!”
由身到心的关爱
在孙湘玉教过的学生群体中,他们对她的印象是一系列“找她没错”:“没钱吃饭,找她没错”,“没有衣被,找她没错”,“心事重重,找她没错”。
在这方面她有很多事迹,但记得清楚的不多。她提及,多年以前,一位叫容敏清的黎族学生因家庭困难准备退学,她自己掏了400元挽留了这名学生;另一位叫黄宁,同样因为家庭困难,上学断断续续,她知道后,就资助他几年直到完成高中学业。
由于从小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2013年进入一中初中部的覃发国经常表现出脾气暴躁、行为张狂等不良行为习惯,令老师们头疼不已。孙湘玉知道后,主动接近他,带他一块跑步,并根据他性格仗义的特点在班级里多表扬他,使他慢慢融入集体。
尽管如此,孙湘玉仍然不放心。“他是个乡镇孩子,因为双亲感怀缺失,周末不回家会感到孤独。”因此在周末时,孙湘玉还把覃发国带回家,一边照顾养病在家的父母和丈夫,一边照顾他,给以感情上的慰藉。所以覃发国在说起孙湘玉时非常感激:“是孙老师给了我家庭的温暖。”
把历史印在脑海
她喜欢读些名人传记,每天都要把他们的观点记在一张张印有日期的长条形便签上,上课可以给学生们讲。
善于从读书中捕捉教学方法,是孙湘玉教书的一大特色。早在1999年,她就开始采用名为“脑图法”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众多历史事件的关系脉络。这种方法,如同画根系发达的树根,先把某一知识主题画在纸张中间,再依据不同的向面,用线条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非常形象生动。
孙湘玉复读两年才终于于1982年考上海南自治州师专。前前后后的经历使她意识到读书的可贵。“如今我行走在校园里,是希望学生们以后飞在自由的天空上。”孙湘玉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