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不懂怎么开一家花店(开花店的年轻人)
“鲜花依旧绽放,但我的花店却凋谢了。”
4月15日,张丽(化名)在朋友圈宣布自己经营两年多的花店正式“关门”。
“花店生意看上去很美好,但实际上并不好做。”对这个她投入了全部精力的花店,张丽情感复杂。她曾经畅想自己能通过经营花店来打造“浪漫生意”,但没想到梦想如同泡泡一般迅速破碎。
也许,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开花店的梦想。花店对于无数年轻男女来说,就意味着“浪漫生活”。当众多年轻女性拥入这个行业,城市里大街小巷涌现出花卉拥簇的小店,鲜花生意从浪漫变得残酷起来。
市场远非想象般美好。同行竞争激烈、线上花店冲击都让不少年轻店主深感现实的残酷,而商业模式不明、缺乏核心竞争力更是让花店艰难维持。
困境之下,越来越多的花店主开始摸索转型,有从业者将花店和咖啡厅结合,吸引顾客在鲜花拥簇的环境里享受生活,进而选购鲜花;也有人尝试和婚庆、会展等公司合作,以此得到更稳定的订单。
“花店生意固然浪漫,但浪漫之余更需要考虑如何在行业中存活。”同样经营着花店的林可(化名)说。
拥入鲜花行业的年轻人:为梦想买单
每个女孩心中或许都有个花店梦。
在开花店之前,张丽在重庆一家公司做了四年的人力管理。尽管收入不菲,但在2018年6月,她仍毅然离职在小区附近开了家鲜花店。
这想法由来已久。大学时期她就曾憧憬着有一家属于自己的花店,“抛开枯燥无聊的工作,每天端着一杯咖啡,守在属于自己的花店里,伴着花香,为来往匆匆的夜归人送去温馨,这听起来就很浪漫。”
张丽特意报名了一家花艺店,用两个月时间,从最基础的鲜花知识到剪枝、搭配、插花等环节系统地学习了一遍。再找了家鲜花店打工了半年,暗暗留意着对方的进货渠道和管理经验,以在入行前积累经验。
张丽只是无数辞职开花店的年轻人之一。近年来,年轻人购买鲜花意愿的提升,让城市街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花店。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市场规模达366.2亿元,预计2021年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将接近500亿元。据企查查2020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花店相关企业88万家,仅在2019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就达到18万家,同比增长12%,是十年前的3.7倍。
“开花店是女孩为梦想买单的体现。”在浙江经营一家花店的林可告诉记者,“哪个女孩能抵挡得住每天被花卉拥簇的浪漫日子?”
经过数月时间的准备后,张丽的花店终于开张。开业当天,她特意蹲在满地的百合中拍了张照片,并配上抒情的文字发在朋友圈,向外界宣布自己终于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但很快,张丽发现现实并不像梦想中那么美好。
首先是货源问题。最初张丽为了方便,选择和网上几家鲜花供货商进行合作。但第一批货到手后发现,其中掺杂着已经开谢的残花,更有不少花束在运输途中遭到损坏。“那一天几乎什么事都没做,光是和店员从中剔出残花就花费了不少时间。”张丽说。
为了能找到最好的鲜花,张丽特意飞往云南联系上当地的花农。但对方提出的进货量让她难以接受,“他们希望我能签订大批订单,但这根本不是现阶段我能吃下的货量。”
张丽不得不重新在网上寻找起供货商来,“一次性和七八家供货商达成合作,尽管为了对比品质,每家都只进了少量的玫瑰和百合,但这些量加起来实在太多了。”看着满店都是玫瑰,张丽有些头痛,“手上剩余的钱根本不足以进更多其他品类。”
那段时间里,张丽每天不断估算进货量,起早贪黑处理花刺,忙碌地扎着花束。但让她无奈的是,周边消费者买花的意愿似乎并不强烈。店里连续几天没有生意,很多人问问价格就转身离去。
一番打听后才发现,原来不少年轻人现在已经习惯于在网上买花,由线上花店固定时间内送货上门。
“之前从没考虑过线上的冲击。”张丽面临的困难是,鲜花花期有限,尽管放在冰柜能得以短时间延长,但如果还是卖不出去,就砸手里了。
这似乎成为大多初入行的年轻店主共同的焦虑。林可同样告诉记者,原本以为花店开起就万事大吉,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开花店就是打造“全才”:一年学会了各种技能
“开花店就是个打造全才的过程。”在浙江经营着一家花店的林可回想起初入行的经历很是感慨。
在开业的第一年时间里,她几乎学会了各项技能,“花店要是经营不下去,完全可以去做广告设计了。”
2018年,大学刚毕业的林可在父母的支持下,投资15万元进入了鲜花市场。
鲜花行业没有门槛之说。但如何能在竞争激烈中存活下来,是林可面临的最大难题。
多次市场调查后,林可发现圈子里大多单靠销售鲜花的店铺没有核心竞争力,即使开设网店也可能因为顾客黏性不强,容易受到行业冲击。而大多数顾客其实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花,更不懂如何搭配。这让她找到了其中的机会。
林可决定将重心放在“插花”上。她想用这种方式来吸引对插花好奇的年轻人,增进彼此的关系。
开业当天,她特意招募了三位有着多年插花经验的员工,并将其满意的作品摆放在店铺最显眼的位置,吸引路过的客人。
一次,一位年轻女性本只是出于闲逛的心态进入花店,但一番交流,不仅购买了数百元的百合和情人草,还在得知店铺有插花课程后,饶有兴趣地咨询起报名事宜来。
顾客的肯定让林可有了更大的底气。很快,她租下店铺隔壁的门店,并按照插花进阶程度,办起价格为199元、399元等不同档次的插花培训班来。
“价格比很多同行便宜不少,但目的是希望能吸引年轻人关注和加入。”在看到第一批报名学员人数达到20人时,林可感觉这个模式,应该成了。
但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只是第一步。要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花店并愿意买单,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要想让作品获得顾客的好感,除了插花技术外,摄影技术和后期修图同样必不可少。甚至还需要搭配清新的文案,让年轻人懂得作品所表达的意思。
于是,林可每天的工作就是插花、拍照、修图。她不断翻阅着其他同行所发布的插花作品,学习对方的拍摄风格,还要用各种修图软件让花卉看起来更为精致。
“喜欢花的年轻人大多都是文艺青年,要想赢得他们的关注,就必须采取更精准的方式。”林可表示。为了显得更文艺范,她从网上扒下各种抒情文段,用在每束插花的介绍卡上,“让每束花都有自己的故事,表达出作品希望传达的内容。”
如今,林可的插花班经过多年的经营,每期都有二三十个学员,她也开始在其中加入诸如玩具熊花束、干花搭配等更多的元素。正如她最开始计划那般,年轻顾客在尝试插花后,习惯性在她店里购买鲜花。
“基本上每个月都能卖出四五万元的鲜花,扣去人工和成本,也能赚到近两万元。对于我这种规模的花店来说,算是活得不错的了。”林可说。
低价、抢单,不得已的鲜花之战
零售竞争的愈发激烈,让鲜花店主们将视线注意到了婚庆、会展公司等企业客户。
“最开始做零售,但后来发现根本不行,才逐渐转型和企业合作。”4月25日,刚给一家会展公司送完鲜花的曹静(化名)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国内鲜花市场看似热闹,但实际上消费者需求并不高。”曹静说。据此前媒体报道称,消费者购买鲜花的用途明确。调查显示有54.7%的消费者通常只在节日时购买鲜花,23.1%的消费者只在社交需要时才会购买鲜花。
同时市场受淡旺季影响,销量波动性极大。“类似情人节、七夕等节点鲜花需求量就特别大,花店营业额达到十多万也很正常。而淡季时则是空耗状态,很长时间都卖不出一笔生意。”曹静说。
五年前刚入行的曹静此前是将重心放在零售上。但她很快发现生意并不好。即使不遗余力地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打广告,甚至厚着脸皮去附近餐馆贴宣传单,效果仍旧平平。
转折出现在一次和朋友的聚会上,让曹静有了新的方向。当时无意得知朋友所在的广告公司正在筹办活动,这让她突然有了灵感。她提出以合作的方式为这家公司提供现场的鲜花,为了拉到这笔订单,甚至不惜开出了几近成本的价格,“当时就没想到赚钱,觉得如果合作成功了,可能会有一个长期客户。”
活动当天,曹静带着店里员工一大早就将花拉到现场,忙碌地为对方布置场地。她的专业被对方看在眼里。活动结束后,负责人爽快地支付了费用,还提出愿意和她签订长期合同,表示今后有类似活动都由曹静提供花束。
受此次合作的启发,曹静开始不断出没于会展、婚庆等公司,以低价给花店拉来一笔笔订单。
“企业客户和散客不一样的是,尽管利润相对较低,但胜在稳定,还能得到露面机会认识更多的合作对象。”曹静说。
但风险仍然存在。在合作中曹静也遭遇过跑单、合作方迟迟不付款等诸多情况。这给她也带来不小的困扰,“毕竟花店的资金需要不断进货运转,如果拖欠过久,还是难以接受。”
同行的抢单也让曹静无奈。一次,曹静刚和一家广告公司敲定合作协议后不久,对方就打电话来委婉地表示合作暂缓。她打听后得知,原来有同行同样盯上了这个市场,以更低廉的价格抢走了订单。
“没办法,很多鲜花店都盯着这块市场。如今无论实体还是电商,散客往往会选择知名度更大的花店。中小店铺不仅承受着巨头价格的冲击,还需要和同级别的对手抢夺客户,生存环境相对艰难。”曹静告诉记者,“相比之下,尽管企业合作的利润可能较低,但无疑更加稳定。”
花卉围绕的转型摸索
经过反复思索后,张丽最终决定还是将花店转让了出去,“销量迟迟打不开,鲜花败了都卖不出去。就当圆了一个梦,现在梦醒了而已。”
年轻人为“理想”买单的色彩正在褪去。越来越多的花店因为商业模式不明、缺乏核心竞争力等举步维艰,更面临用户被线上花店抢走的尴尬处境。
“现在基本上都是在网上知名度高的花店买花,可以按照不同季节给你搭配。”每周都会固定买花的小水(化名)告诉记者,她很少去实体店买花。“价格太贵了,抱在手上也不方便。”
“鲜花本身是暴利行业。”一位从业者告诉记者,“一束零售价500元的花束,成本价可能就200元不到,利润能达到2至3倍。但如果销售效率过低,迟迟卖不出去,对店家而言也是一种压力。”
多家花店主向记者坦言,如今很多花店还停留在仅是卖花的初级阶段。即使线上推广,和商家合作等模式,仍存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在没有差异化特色,不足以吸引客户的情况下,花店关门也是理所当然。
尽管近年来花店数量激增,但遮盖不了多家花店因为经营不善而最终倒闭的情况。据企查查2020年7月数据显示,近五年花店相关风险信息数量逐年上升。2019年已经达到8793条,较五年前增长了46%。而在总量达到3万多条的风险信息中,经营异常达到31483条,占比95%。
“鲜花市场面临洗牌的过程。”上述从业者表示,要想让梦想得以持续,需要摸索引入更多的方式。
在上海经营着一家花店的韩菲(化名)正计划着为店铺“植入”更多的功能。
在当初设计店铺时,韩菲就盘算着在门口摆放几张咖啡桌,供顾客能在闲暇之时得到更多的享受,“在花丛中享用咖啡,这是很多年轻人所向往的下午茶时光。”韩菲说,“当客人沉浸在这当中享受不一样的感觉时,也会对店铺产生好感,临走时愿意掏钱购买鲜花。”
有花店主开始寻求和西餐厅、甜点店尝试合作,通过将鲜花摆放在客流量多的场所为店家制造文艺浪漫氛围,也给自己带来稳定的收入。
“效果还不错,很多人都比较喜欢这种氛围。还有不少情侣、闺蜜特意进店打卡拍照,感受被鲜花拥簇的氛围。”一位花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单纯的花店生意竞争激烈,大家都通过各种尝试进行赋能。”
而如今林可也开始尝试着和社区团购进行合作。她计划着通过这种模式推出更多的营销活动以及产品定制,来为自己的品牌拉拢更多的顾客。
“鲜花市场肯定会持续存在。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想法。”林可说,“只是不能再单靠零售来维持生意,更需要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服务经营理念。花店店主追求浪漫没有问题,但浪漫之余同样需要考虑如何让自己在行业中活得更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李项玲
图/IC photo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