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打了孩子想说些话来鼓励孩子(孩子动手打家长)

文|话梅的妈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小姨特别喜欢格格,一有空闲就带着她到户外去玩。格格是个三岁的小姑娘,活泼伶俐,也喜欢让小姨带着玩,这一天,格格在楼下的小花园里跑,鞋带开了。小姨赶紧蹲下来帮忙系鞋带,格格伸手掐住小姨的脸,小姨说疼了、疼了,她还一边咯咯的笑,一边又伸手给了小姨一巴掌。

像格格这样动手打人的孩子,可能还没意识这是对别人的伤害,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脾气暴躁、愤怒等有意识的一种打人行为,是什么原因只是孩子动手打人呢?

一、造成孩子敢动手打人的原因?

1.孩子模仿来的。

模仿力很强是孩子的一大特点,在与外界接触过程中,在游戏、视频、绘本里,一些涉及暴力打斗使感官刺激比较强烈的情节,特别吸引孩子,由于孩子的分辨能力还很差,觉得好玩、有意思,逐渐模仿学会,遇到问题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下意识地用武力来解决。

动手打了孩子想说些话来鼓励孩子(孩子动手打家长)(1)

2.家长溺爱造成的。

很多家庭对孩子特别溺爱,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造成孩子特别任性。比如有这样的奶奶(姥姥),孩子摔倒了,把孩子抱起来的时候一定要加上这句话:“看这地,怎么回事,让大宝儿摔着了,打它”,于是孩子伸出小手打地;孩子闯祸了,爸爸批评教育孩子,孩子哭了,奶奶(姥姥)会马上护着孩子说:“坏爸爸,又说宝了,奶奶(姥姥)打他。溺爱过头,孩子无法判断哪些行为是对?哪些行为是错?日常判断对错的唯一标准就是符合不符合自己的心情,不顺心就发脾气,抬手就打,东西拿起来就摔。

3.家庭不和会使孩子形成暴力倾向。

夫妻不和睦的家庭,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打骂吵架,不仅会让孩子感觉到没有安全感,经常带有一种不安、急躁的情绪,而且还会让孩子认为解决矛盾的方法只有吵架、打骂。这样的孩子会形成一种简单粗暴处事心理,长大以后,遇事也不会静下心来考虑理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选择简单的暴力解决方式。

孩子爱动手打人,大多数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性格形成方面存在缺陷。

二、孩子经常动手打人会对自身有什么影响?

1.愿意发脾气,对人不友好,性格孤僻,没有人缘。

经常动手打人的孩子,脾气大,性格差,没有人缘。长大后走向社会,性格鼓励,人际交往、沟通交流能力会很差,会影响个人成长。

动手打了孩子想说些话来鼓励孩子(孩子动手打家长)(2)

2.烦躁不安,一般没有同情心,有时有暴力倾向。

这样的孩子一般缺乏爱心,同情心,情绪上总是烦躁不安,严重的有暴力倾向,走向社会后,做什么事都不会有耐心,做事情的成功率会降低。

三、如何帮助孩子改掉动手打人的坏习惯?

1.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帮助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年龄小的孩子,动手打人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二是有某种需求。了解了孩子动手打人的原因后就要对症下药,想引起大人注意的,爸爸妈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有某种需求的,要耐心教导孩子用语言或者合理的方式来表达。

动手打了孩子想说些话来鼓励孩子(孩子动手打家长)(3)

2.要及时纠正孩子动手打人的这个不良行为。

孩子动手打人时会观察大人的反应,如果妈妈表现出很惊讶,像是和他在做游戏的样子,这个时候,你说不能打妈妈,他会认为我可以继续和妈妈游戏,很有趣;如果你非常愤怒,甚至会狠狠地打他几巴掌,那孩子会认为大人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因为惧怕妈妈,会停手,但他遇到相同的情形时孩子还会动手。

3. 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年龄小的孩子不懂得如何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妈妈的耐心帮助,如果是性格比较急的宝宝,妈妈更要保持耐心,尽量安抚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下来,慢慢告诉孩子怎么说、怎么做可以解决他想要解决的问题。

四、培养孩子有礼貌的习惯,家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营造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环境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精心选择可供孩子观看和阅读的动画作品、游戏、绘本等,坚决避免暴力及视觉冲击力比较强的信息进入孩子的视线。在孩子和玩伴之间闹矛盾时,要采取积极、恰当的方式帮助解决,耐心的给孩子讲道理,引导孩子从小养成以理示人、以理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动手打了孩子想说些话来鼓励孩子(孩子动手打家长)(4)

2.善于倾听孩子不良情绪,让孩子保持身心健康。

爸爸妈妈不要害怕孩子有负面情绪,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变化,当孩子因为遇到有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做事总是不顺心等问题,感到有压力,出现负面急躁情绪的时候,要及时和孩子沟通思想,倾听孩子的烦恼,帮助孩子泄压,等到孩子心平气和的时候再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性格修养,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孩子发生动手打人的情况下,家长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以暴制暴,二话不说,对孩子一顿打骂,这样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会让孩子因为惧怕大人形成懦弱、孤僻的性格,或者跟着爸妈有样学样,用打人、打架的方式解决他想解决的任何问题。另外,爸爸妈妈一定要保持家庭和睦,夫妻产生矛盾绝不能以吵架的方式来解决,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庭和谐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