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马戏团(老北京的鸟人文化)

鸟类一直是被人类羡慕的对象,可以自由的飞翔在那广阔的天空中,从很多小说中的轻功与御空飞行无一不是对鸟类的羡慕,小时候的我们多希望能与它们一样呀。

从很久的时候,古人从捕猎鸟类,慢慢的演变为了圈养,到后来变为了古人的身份象征:在古代的时候,鸟被赋予很多不同角色,有很多不同的象征,形成了中国才具有的特色鸟文化。

比如在古代朝代那些当官的衣服上不同的鸟类代表的官阶不一样。

老北京马戏团(老北京的鸟人文化)(1)

在后面的系统里有分为养鸟、赏鸟、斗鸟三大类

老北京马戏团(老北京的鸟人文化)(2)

  • 养鸟:古人有云:“载花养鸟以安养人心,怡滋性情,其功亦大矣。”从这里看出,古人对养鸟给予很高的肯定。

老北京马戏团(老北京的鸟人文化)(3)

  • 赏鸟:有一些鸟禽,因其有着啘啭的鸣声,色彩斑斓的毛羽,或者有着出色的表演技艺,比如八哥等能学会模仿人类的语言的鸟类。这些鸟类能给人们视觉和听觉上都能给人们愉悦心情的鸟类,就被古人即有意识地把这些鸟禽喂养起来,聆听其鸣声,欣赏其羽毛和恣态,观看其表演技艺成为专供人们玩赏取乐的鸟儿。

老北京马戏团(老北京的鸟人文化)(4)

  • 斗鸟:古人那时候武风盛行角力型游戏就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其实在角斗型的游戏中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就是斗禽。斗禽包括斗鸡、斗鸭、斗鹅、斗牛、斗马、斗蟋蟀、斗鸟、斗鱼等等,这类游戏虽然不是由人直接参与争斗,但却是以动物之间的相斗、角力为内容的游戏活动,因此实际上也是属于一种角力型的游戏。 动物之间的相斗以斗鸡、斗牛、斗蟋、斗鸟等几种形式最为常见。

清代满族人养鸟是有讲究的,俗话说:“文百灵,武画眉”。

老北京马戏团(老北京的鸟人文化)(5)

习文的、当文差的人喜欢饲养净口百灵,真正的玩家能驯得百灵叫出十三种鸟鸣来,行话叫“十三套”,也叫百灵套子。

老北京马戏团(老北京的鸟人文化)(6)

习武的、当武差的人提画眉笼,讲究大清早起来遛画眉。如果养鸟人在路上相见,提百灵笼的人要请左腿弯、右腿后撤、半跪的“文式安”,提画眉笼的人则请左腿微弯、右腿向后微撤、下腰的“武架子安”,各有式样。

清中期的时候,随着国家政局的稳定,国家人民日益富裕,文化艺术盛行,各类的鸟禽犬类成为了满清富贵家庭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到了后来养鸟成了很多老北京的雅号,我记得当时很多电视剧里,电视里有描写老北京人剧情里,随处可见很多大爷们,年轻的小伙,经常穿着长袍手提着鸟笼,迈着方步在老北京的巷子里溜鸟。

在《燕京杂记》记载:“京师人多养雀,街上闲行者有臂鹰者,有笼百舌者,又有持小竿系一小鸟使其上者,游手无事,出入必携。每一茶坊,定有数竿插于栏外,其鸟有值数十金者。”

这段话可看出,养鸟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地位。

养鸟的人喜欢在清晨溜鸟,溜完了鸟,他们会聚在茶馆里“会鸟”互相讲养鸟的经验,他们的行话叫“压鸟”

压鸟:就是驯化的鸟让它叫出不同的鸟鸣声,养鸟的人每天走多少步都有数,在步数不够的话,鸟是不会叫的,如果养鸟人溜的时候遇见林子里,林子有别的鸟叫时候,他们会揭开笼子的罩子,让养的鸟学其他鸟的鸟鸣声。

提笼架鸟

提笼:意思是笼养的鸟类,它们主要是为了观赏和听音。

观赏类似的鸟类大多都是毛色鲜艳,体态优美的具有观赏性的鸟类

听音:意思就是鸟鸣声百啭千声,悦耳动听的鸟类

架鸟:指非在笼子中养的鸟,它们只能在用架子来养,行话叫“亮架”,比如锡嘴、交嘴、梧桐之类的鸟它们都是只能用架子来养,老北京最常见的架鸟是梧桐,经过饲主的训练,它能开锁、叼旗、开箱子等各类技能。

以前北京是有专门的鸟市的,比较有名的是官园、西直门、马甸、日坛、白石桥,不过随着现在国家对鸟类的保护,全国各地的鸟市已经慢慢的变少了,但是爱鸟,养鸟依然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爱鸟虽好,但是也要坚决的反对打击举报那些不法猎鸟者,现在的国家法律对鸟的保护是很健全的,不要怀有侥幸心里,当时那个大学生闫某,2014年7月14日,闫某和朋友王某从鸟窝里掏了12只雏鸟,闫某将鸟养在家中,并在朋友圈里晒出了雏鸟的照片,随后开始有人找闫某买鸟,与闫某进行了交易。在2014年7月27日,闫某和王某又去掏了4只幼鸟,不料这一次引来了森林公安,并被分别判了十年半和十年。为其打抱不平的网友大有人在,但是他们却拿这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了交易,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爱鸟有道!是每位喜欢养鸟人的底线,不可为了以及私欲,伤害那些正在减少的濒危保护动物,不要让以后的子孙只能在标本中看到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