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的14个关键点(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和决策体系)

深度思考的14个关键点(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和决策体系)(1)

[比心] 在多年投资实践中,我逐渐理解,长期主义的胜利,不仅关乎投资的结果,更关键的是在投资的旅途中发现创造价值的门径,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与拥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勠力同心,披荆斩棘,为社会、为他人创造最有益的价值。更让人欣喜的是,这条长期主义之路,因为志同道合,因为创造价值,而变得妙趣横生。这是一条越走越不孤独的道路。长期主义不仅仅是投资人应该遵循的内心法则,而且可以成为重新看待这个世界的绝佳视角。

[比心] 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才是深藏于内心,并真正属于自己的“三把火”。

[比心]从事投资多年以后,我深刻意识到,投资所需要的知识是无止境的。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是塑造投资能力的起点。

[比心]我深刻意识到,要做出正确的决策,价值投资所需要的知识是无止境的。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寻得洞见,不仅需要掌握金融理论和商业规律,还要全面回顾历史的曲折演进,通晓时事的来龙去脉,更要洞悉人们的内心诉求。 我所坚持的和小时候热爱的并没有改变,全出于内心的好奇和对真理的渴望。

[比心]读书、思考、实践,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使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追求事业和梦想,必须对自己有所承诺,着眼于长远,全神贯注并全力以赴。在不同的际遇中,学习所有能学习到的最高标准,从而获得理解与洞察的能力,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长期主义。

[比心]价值投资不是数学或推理,不能纸上谈兵,必须像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一样,理解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才能真正掌握什么样的产品是消费者所需要的、什么样的服务真正有意义。

[比心]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找一帮你喜欢的、真正靠谱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

[比心] 时刻让自己保持开放是最重要的学习心态。无论是普世的智慧、基础的原理,还是独到的见解,我都甘之如饴。对创新的拥抱而不是抗拒,成为我今后投资的重要主题。

[比心]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想法,比正确的答案更加重要。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有句名言:“处世的智慧教导人们宁可依循传统而失败,也不愿意打破传统而成功。”很多人喜欢循规蹈矩,按照既定的思维方式、他人希望呈现的样子、传统的表达习惯来为人处事,这在很多时候能够帮助人们获得符合预期的回报,但无法帮助人们获得内心的自由。坚守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真实的自我,按正确的思路思考和阐述问题,始终是我的坚持。

[比心]对于“风险”这个在金融学中被谈到令人麻木的概念,大多数人的评估标准是看投资收益的波动方差,而我从入行第一天起就被要求看出数字背后的本质并忽略那些从“后视镜”中观测到的标准方差:到底是什么样的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在驱动收益的产生及波动?又有哪些因素会使预期的资本收益发生偏差?而这些基本面因素在本质上有哪些相关性及联动性?

[比心]尽管投资人没有要求归还投资款,我们仍然坚持“这些钱一定要还”。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感谢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很长,不能做任何对帮助过你的人有损害的事情,否则那可能会困扰你的一生。

[比心]投资的目标是盈利还是实现某种社会理想,其间的平衡必须把握。

[比心]方法和策略能够战胜市场,但对长期主义的信仰却能够赢得未来。

[比心]在高瓴成立初期,我们就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一方面希望谋大局,思长远,架起“望远镜”去观察变化、捕捉机遇;另一方面用“显微镜”研究生意的本质,看清它的“基因”“细胞”,还有“能量”。在创业的一招一式中,我们不断反思和总结,逐渐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比心]在中国,由于制度、文化、历史惯性、发展阶段等因素,投资领域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草莽的江湖气息。有人依靠超强的资本嗅觉和运作能力,在复杂的社会脉络中辗转奔波,有人“辞官归故里”,也有人“漏夜赶科场”。许多人迷恋挣快钱的刺激感,因为从短期回报率来看,挣快钱能够很快证明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但这无疑是危险的。所有的快钱,它产生的理由无外乎这样几点:信息不对称下的博弈、热点追逐中的投机,甚至是权力寻租。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天生好奇,有着本能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然而,快钱带来强烈欢愉感的同时,却极易麻痹人们的神经。投资人一旦懒惰,一旦失去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就可能失去了某种正向生长的本能。 那些赚快钱的人会发现路越走越窄。我们也有一些挣快钱的机会,但我们敢于说“不”,敢于不挣不属于我们的钱。

[比心]有些事情不能做,从一开始就不做。有些钱不能要,如果出资人不理解我们的坚持,我们从一开始就无法与之磨合。 对于一家从零开始做投资的机构来说,没有资源,没有名气,我们只能一步步寻找属于自己的投资方法。我们没有所谓的“顿悟时刻”,而是在不断试错中付出能够带来长远回报的努力。

[比心] 对于一名投资人而言,理解潜藏在巨大势能中的关键行业和企业,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比心]一旦善于理解变化,投资人将极大拓展其可理解的范畴。

[比心]真正穿越周期的投资机构,往往做到了既看到眼下,时刻做好打算,又目光长远,不为一时一地而自乱阵脚。

[比心]解决方案的提出,不是看价值投资机构有什么,而是看产业变革规律以及公司创业过程中需要什么。

[比心] 我们未必能帮助创业者走得最快,但我们希望能够与创业者一起走得更远。

[比心]零售是和人联系非常紧密的生意,它突出解决的是“安全感”“便利性”“幸福感”的问题。

[比心]价值投资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研究驱动。对于一家专注于研究行业、研究基本面的投资公司,核心能力就是对商业本质的敏锐洞察。在高瓴刚创办的时候,我们就要求每一位研究人员都应该尽力成为一些行业的专家,而且是独立的专家,把行业的来龙去脉看清楚。因为最好的分析方法未必是使用估值理论、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策略,而是坚持第一性原理,即追本溯源,这个“源”包括基本的公理、处世的哲学、人类的本性、万物的规律。

[比心]深入研究=研究深+研究透

[比心]什么是关键时点?就是在大家都看不懂的时候,少数创业者能够在这个时点敏锐察觉产业的变化,为消费者和整个价值链输入新的模式和价值。什么是关键变化呢?就是环境的结构性变化,包括产业的生态位置调整、基础设施完善、需求的升级或转移等。许多人说,一个好的生意是建立在稀缺资源之上的,但其实变化和创新可以使原本稀缺的东西不再稀缺,并且这种打破稀缺的状态有且只有一个时间窗口,我称之为“机会窗口”,这是企业的快速成长期,甚至是爆发期。而在这个机会窗口之前,还有一个窗口叫“傻瓜窗口”,就是在一段时间里,投资人都觉得你的商业模式非常不靠谱、非常傻。在许多人看不起、看不懂、觉得不靠谱的这段时间里,企业将有机会积累用户、试错产品,并且创造出一定的商业壁垒,接下来就是拐点和陡变。

不仅如此,坚持跨时间、跨地区、跨行业、跨类别、跨线上线下等多维度的行业研究,投资人可以同时关注到创新企业和传统企业,探索交叉领域的思维奇点,提前预知微妙的变化。

[比心]对时间的理解,第一个角度在于正确理解时间的跨度。研究人类史,要用上万年的尺度;研究文明史,至少要看上下五千年;研究商业史,至少要看上百年;研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起码要看几十年。研究不同的公司,要看不同的时间跨度。要根据事物的本质,去窥测更久远的历史和未来,找到属于它的时间范畴。

[比心]对时间的理解,第二个角度在于相信复利的价值。时间是好生意与好创业者的朋友 ,有些好的企业,其竞争优势在今天还无法体现,在明天可能会稍露端倪,在更长期才会完全显现,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演呈现更高量级的提升,贯穿或者超过投资人的投资生涯;有些好的生意,其护城河需要卧薪尝胆地积累沉淀,过程中需要大量投入,才能够真正发挥优势。每一个投资人都要搞清楚的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加深护城河的,才是“资产”,时间越久对生意越不利的,则是“费用”。许多秘密藏在时间里,时间会孕育一切。

[比心]尽管在资本市场中波动是常态,但如果建立在深刻的逻辑基础上,客观的规律和事实的演进都会随着时间呈现清晰的因果关系。因此,短期波动无法影响最终的收益。其实,市场低潮期正是投资人直面内心的最好时候,让你真正去考虑谁是最好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什么样的企业能够持续放大优势。同时,外部环境不佳的时候,往往也是真正拥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的时候

[比心]时间创造复利的价值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长期持有,长期持有是有前提的,即好的企业能够随着时间不断创造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投资能够成为时间的朋友,并希望长期持有它们。

[比心]对时间的理解,第三个角度是把时间作为选择。很多时候,成功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没有做什么。把时间分配给能够带来价值的事情,复利才会发生作用。 投资中最贵的不是钱,而是时间。做投资非常重要的是时间管理,把时间投入到怎样的问题上和怎样的人身上,是决定投资能否成功的基础性因素。

[比心]对时间的第四个理解角度在于,时间是检验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我们对待研究的态度是敬畏而谦虚的,既花了很多时间在探索,又花了很多时间在复盘,提高对事物认知的深度和边界,努力知道自己有多无知,而不是展示自己有多聪明;既相信自己的研究能力,同时又对所有的结果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自觉地去检验前次判断是否正确,一旦发现判断错了,就立即修正自己的理解和预期。

[比心]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竞争越少越好,但是,一旦没有了竞争对手,企业的竞争力往往也会随之消失。补贴或者垄断产生不了伟大的企业,只有在竞争中才能产生伟大的企业。

[比心]我所理解的护城河,实际上是动态的、变化的,不能局限于所谓的专利、商标、品牌、特许经营资质,也不是仅仅依靠成本优势、转换成本或者网络效应。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传统的护城河是有生命周期的。所有的品牌、渠道、技术规模、知识产权等,都不足以成为真正的护城河。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就是企业家们不断创新,不断地疯狂地创造长期价值。

[比心]理解动态的护城河的第一个视角,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态环境。比如,随着互联网对品牌的冲击,依靠品牌这项护城河来源未必是最高效的方式,有人说在网上通过意见领袖表达观点效率更高。所以,当你理解了“永恒不变的只有变化”的时候,也就理解了护城河不可能不变。

[比心]理解动态的护城河的第二个视角,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论,就是在不同领域之间创造联系,以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形成全新的思维角度。

[比心]理解动态的护城河的第三个视角是开放性。开放性是与封闭性相对的,真正伟大的公司敢于打破自身的垄断地位,从内部打破边界,构建一个资源开放、互利共赢的生态系统。如果企业被历史性成功的惯性所包裹,那么企业将停留在过去,无法得到成长。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早死早超生”,从内部颠覆自己。

[比心]开放、动态的护城河可能是理解价值投资最重要的门径,当意识到企业拥有动态的护城河时,投资人才能够真正理解企业创造价值的本质。某种程度上说,持续不断疯狂创造价值的企业家精神,才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护城河。

[比心]坚守三个投资哲学:“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比心]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时,懂得“延迟满足”道理的人,已经先胜一筹了。

[比心]独立研究的最大价值是让投资人敢于面对质疑,坚信自己的判断,敢于投重注、下重仓。

[比心]商业竞争本质上要看格局,要看价值,要升维思考,从更大的框架、更广阔的视角去看给消费者创造怎样的价值。

[比心]对于投资人来说,看人就是在做最大的风控,这比财务上的风控更加重要,只要把人选对了,风险自然就小了。

[比心]如果说价值投资的出发点是发现价值的话,其落脚点应该是创造价值。

[比心]所谓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是相对于周期性思维和机会主义而言的,核心是反套利、反投机、反零和游戏、反博弈思维。

[比心]价值投资不是投资者之间的零和游戏,而是共同把蛋糕做大的正和游戏。

[比心]从事投资的过程中,我渐渐发觉,投资一方面是对真理的探寻,探索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是谋求心灵的宁静,观照内心世界。外不能胜人,内不能克己,投资恐怕难以成功。

[比心]价值投资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修行,这条路有时熙熙攘攘,有时冷冷清清,但一直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人,实在不多。能有更多的价值投资者同行,共同讨论和切磋,无论对于投资行业还是对于具体的投资人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比心]价值投资者应该坚持第一性原理,从本质上理解投资,理解价值投资。第一性原理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强调:“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它是一个根基性的命题或假设。它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简单来说,在一个逻辑系统中,某些陈述可能由其他条件推导出来,而第一性原理就是不能从任何其他原理中推导出来的原理,是决定事物的最本质的不变法则,是天然的公理、思考的出发点、许多道理存在的前提。坚持第一性原理指不是用类比或者借鉴的思维来猜测问题,而是从“本来是什么”和“应该怎么样”出发来看问题,相信凡事背后皆有原理,先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比心]那投资系统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在探讨投资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之前,需要首先认识到投资系统是理性的、有逻辑体系的,否则不会存在第一性原理。

[比心]怎样才能避免做机械的价值投资呢?总结起来核心是两个方面:

第一,学会与市场和解,及时看看市场的反馈。有些投资人做一级市场,如果投的项目半年、一年之后沿着他的预想在走,他会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没有,他会认为是市场的某些要素出了问题,或者时机未到。有些投资人做二级市场,市场会时时刻刻提供反馈,如果涨了,他们就认为市场是对的;如果跌了,就认为这个市场还不成熟。这些投资人永远站在自己的位置和视角去判断市场是理性的还是不理性的,去评价“市场先生”。但其实投资人应该利用好市场的反馈,不断提高全面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寄希望于“市场先生”能够符合自己的预期。尽管有人把“市场先生”比作“双向障碍患者”,但每一次市场的反馈都是在提示你可能哪些东西没有想到,或者哪些东西想到了但又出现了新的不可知因素。任何市场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市场的有效性也在变化中。

第二,学会与自己和解,保持平常心,及时接受自我反馈。当发现现实总和自己所坚持的原则冲突时,就要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既有条条框框又能灵活处置的缓冲地带,即在追求严谨和规律的同时,保留一些感性的出口。这个过程既是说服自己的过程,也是丰富自己的过程。要理解,自我否定是进化,自我纳悦也是进化。

[比心]价值投资当中的许多陷阱。

陷阱一:价值陷阱

第一个陷阱是价值陷阱,避开它的要义是不要只图便宜,投了再便宜也不能投的项目。一个看上去“物美价廉”的投资未必是个好投资,因为投资标的必须有好的质量。

陷阱二:成长陷阱

第二个陷阱是成长陷阱,避开它的要义是不要有错判。我们强调成长型投资和价值投资之间并不画等号,这意味着有的成长型投资不是价值投资,而有的成长型投资是价值投资。成功的成长型投资必须能够预测新技术的成功机会、新市场的动向以及新商业模式的演化。评估企业成长性的落脚点应该是衡量这家公司的内在机制和动能。没有研究深、研究透以及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积累,难以对上述种种因素做出有把握的预测,因此很容易陷入成长陷阱。

陷阱三:风险陷阱

第三个陷阱是风险陷阱,避开它的要义是不要错估风险。在现代金融学范畴中,风险往往被理解成市场波动,但这种理解是有前提的,即市场是有效的。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风险更有可能是资本永久性、不可逆的损失,包括环境的不可逆、趋势的不可逆、业绩的不可逆、时间的不可逆等。要善于识别真正的风险,包括估值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和资产负债风险等。

在价值投资中,只谈收益不讲风险的投资都是违背常识的。计算投资收益的基本公式就是风险和成本调整之后的长期、可持续收益。只要把风险看清楚了,就知道收益是怎么来的了,这就是所谓的“管理好风险,收益自然就有了”。

即使是再伟大的投资人,犯错误也是必然的,能否把犯错误的代价控制到一定的损失范围内,在风险与利润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在“恐惧”“贪婪”的两难抉择面前保持平常心,是甄选成熟投资人的关键。也许有人觉得,避免犯错误的唯一方法是不进行投资,但这是所有错误当中最严重的一个。要学会宽容自己的错误,同时把每一次错误变成学习经验

陷阱四:信息陷阱

第四个陷阱是信息陷阱,避开它的要义是不要迷信信息。价值投资是依赖基本面分析、依赖研究的工作模式,很多投资人收集信息的能力很强,但同时也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很多时候,犯错误的原因并不是你收集的信息不全或者收集了错误的信息,而是你过于相信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

收集信息形成微判断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善于识别信息的权重,到底哪些信息已经是市场的存量信息,哪些信息是市场的增量信息;哪些信息在哪个阶段是重要信息,哪些信息始终重要或不重要。给信息赋予权重,比做出微判断要难很多,很多价值投资者做不好这一点。第三步是用第一性原理把这些微判断和有权重的信息联系到一起,这才形成了真正有力量的东西,才能够把研究转变为决策,从研究员变成投资人。信息陷阱的本质就是信息本身不会告诉你立场或观点,更不会告诉你它有多重要,你所观察的角度决定了你看待信息的方式。这里面有很多经验性的、规律性的东西,也有很多是偶然性的、视角选择方面的东西。当拥有许多投资项目的时候,其中很多并不是真正的机会,所以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如何识别这些机会的优先级,如何判断哪块“云彩真正有雨”。如果能够不断积累信息的赋权经验,那么投资能力就能达到新一轮的飞跃。规避信息陷阱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去学习和思考,不断重复,形成惯性直觉和本能反应。

避开价值投资的陷阱,归根结底是保持理性,保持理性的诚实,在没有充分地研究之前,在思维模式尚未得到检验之前,在没有把风险管理好之前,平衡好自信和谦虚的心态,保持积极的克制和勇敢的主动。

[比心]价值投资无关对错,只是选择。投资之道,万千法门。

[比心]价值投资不必依靠天才,只需依靠正确的思维模式,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比心]好奇心不受好胜心或者战胜他人的成就感所驱动,不是为了当第一把别人比下去,也不是为了战胜市场。

[比心]信念有时比处境更加重要,你的格局观决定了你的生存环境,也决定了你的投资机会。

[比心]方法论本质上并无高低之分,只是天性的自知、自省与自洽。

[比心]选择投资方式就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出发点是你自己的内心,选择的是能够让你有幸福感的东西。

[比心]所谓时间的价值,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一笔好的投资,其投资收益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断增加,时间是好生意的朋友。另一方面,真正好的投资,从某一维度来看,其收益在短时间内可能有限,但如果把时限拉长,或者从不同维度、不同系统来看,从范式转移的动态角度来看,其收益可能已经在不断地飞速增长,并且是复合的、高阶的、长期的。

[比心]在与无数投资人、创业者、企业家的交流中,我愈发觉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对于投资人而言,选择是一种判断;对于创业者而言,选择是一种勇气;对于个人而言,选择是一种相信。选择与努力的关系就好比1和0:做出正确的、让自己心灵宁静的选择,就获得了那个珍贵的1;在这个基础上,凭借天赋不断学习、探索和努力,就是在1的身后增加无数个0。选择是初心,努力是坚持。

[比心]在投资的历程中,有许多投资方法和原则。投资无关对错。我们坚守价值投资,就是因为相信这是对社会最有益,也是让自己最有幸福感的方式。一旦选择了价值投资,就坚持研究驱动、不断挖掘影响行业和生意的底层变量,寻找最伟大的企业家。这是一种选择,也是最大的坚守。

[比心]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或者是从事许多别的行业,选择的核心是让人与事相匹配,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事业上,一定能够取得非凡的、指数级的成功。 这是因为一个人的专注、热情和才华能激活一项事业的许多可能性,甚至改变它本来的发展曲线,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获得超越预期的成就。而一项事业本来的属性,也能够让一个人不断地成长,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这其中,人比事更重要。

[比心]在把最聪明、最靠谱的人聚合在一起时,产生化学反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价值观对齐,因为不同的人才,有着迥异的教育和家庭背景、独特的能力才华和不同的内心驱动因素。

[比心]在所有维度或坐标中,最关键的是要形成多位一体的价值观坐标。 只有在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下,团队才能够共同创造石破天惊的成果,而不会是成员之间水火不容或者毫无反应。

[比心]价值观对齐的基础是有吸引力的组织文化。 在高瓴的实践中,追求理性的好奇、诚实、独立,追求敢拼想赢不怕输的运动队精神,是非常长期、重要的文化基石。前者指导每个人如何思考、决策,如何独处与自我和解;后者指导团队如何配合、合作,靠团队的力量迎接挑战、实现突破。所以,把无数拥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才聚合在正确的组织文化中,就能够让他们在同一套话语体系和坐标轴中快速学习和成长,这也是组织效率产生的根本。

[比心]除了人才间的化学反应,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产业变革中,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经济的创新渗透将成为两股重要力量。在这其中,科技创新和传统企业的融合,将突破传统消费互联网的物理连接,演变为一场能产生巨大能量的化学反应。创新经济将向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广泛渗透,传统经济也将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实现关键的能量跃迁。

[比心]运用第一性原理意味着追本溯源、回归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升维思考,从更大的框架、更高的视角去考虑问题。

[比心]在价值投资的创新之路中,我们不断解构产业的结构性变化,在超长期的视角和更广泛的产业格局中,寻找引领产业重塑的基础性力量。在这其中,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在敬畏市场的同时,独立思考商业模式的本质,实现对实体经济巨头的价值重估。与此同时,我们建设不同的赋能工具箱,在尊重和理解企业家的基础上,帮助创新企业和传统企业实现价值重构。

[比心]无论是以价值重估去发现价值,还是以价值重构去创造价值,出发点都是从提高产业效率、增加社会福祉的角度,通过产业重塑,持续不断地疯狂创造价值。

[比心]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

[比心]与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创业者们交流,是我非常激动的时刻,他们对科技创新、产业进化有着近乎本能的、天然的知觉和渴望。创业意味着永远在路上,而且有的时候,创业者是非常孤独的,因此在价值投资过程中,选择好的创业者、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认为,凡盛衰,在格局。格局大,则虽远亦至;格局小,则虽近亦阻。想干大事、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企业家是最佳合作伙伴,“格局观”就是我们与企业的接头暗号。

[比心]我对伟大格局观的首项定义是“拥有长期主义理念”,这源自我所坚持的投资标准——做时间的朋友。大多数创业者在创业时没有经营资本、行业数据、管理经验或者精英员工,任何创业都不可能一夜成功,但如果坚持不看短期利润,甚至不看短期收入,不把挣钱当作唯一重要的事,而把价值观放在利润的前面,坚信价值观是这个企业真正核心的东西,那么利润将只是做正确的事情后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 这是一种非博弈性的企业家精神,越是这样的创业者,反而越能够专注于做长期创造价值的事。

[比心]拥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最难得的特质就是愿意拥抱变化、推动变化、享受变化,愿意打破既有的理所当然的规则去思考新的角度。由于许多事物是在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式渐渐衍变的,这使人们误以为它们恒久不变,从而对变化失去敏感度。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就是从大局到细节多加研判,从转瞬看到趋势,把握趋势中的定式和细微中的痕迹。

[比心]在创业的过程中,伟大格局观的体现离不开创业者的果敢和专注。一般来说,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外界的困难,投资人应该帮助创业者把他的勇气进一步激发出来,并帮助他不断地投入和进化以补足高估的能力,克服没有预料到的困难。

[比心]同理心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它不仅仅能够帮助创业者换位思考,更为关键的是能够让创业者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比心]做事情、看项目、与人打交道的出发点应该是相互尊重和认可。我经常说“不要和魔鬼做交易” ,还有一句是“不要轻贱了自己”。

[比心]真正的企业家精神能够在时代的进化中看到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这是把握住了大趋势中的定式。

[比心] 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处境、金钱、教育背景以及其他东西成为你的负担,让你与现实和他人产生隔阂。

[比心]创业活动本身最大的风险其实就是保持不变、不敢去冒险,如果创业者不去冒险的话,投资人就在冒最大的风险。

[比心]重视学习和挑战,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乐趣和成就。

[比心]每一位企业家都应该是价值投资的天然实践者。

[比心]企业文化必须在创业一开始时就建立起来,不能出问题,也无法推倒重来。

[比心]一个卓越的创业组织最好的状态就是年轻的状态,依靠内生的组织力,没有包袱、满是憧憬,不假思索、以终为始。

[比心]不是老板给你一张网,让你捕几条鱼,而是你主动去寻找一片海、一个更好的捕鱼方式,甚至一个更好的养鱼方式,等等。

[比心]在新消费的概念中,产品及其品牌包含了在服务过程中与消费者沟通的全方位要求,换句话说,零售即服务,内容即商品,所见即所得,物质组成的产品力和文化组成的品牌力共同成为理解消费新趋势的复合视角。

[比心]新零售的实现方式,就是用更加细分的场景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好的消费场景是打造品牌力的关键。

[比心]数字科技化赋能是在飞行中换发动机,不会改变传统企业的行业属性,不是“停业整顿”,也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必须直接为业务带来增量。

[比心]在从事投资的历程中,有两件事情让我格外振奋:其一,在产业重塑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不断丰富价值投资的内涵,从在基本面研究中发现价值,发展到洞察变化和趋势,创造价值,思考人、生意、环境和组织,在跨区域、跨行业、跨阶段的投资中实现价值投资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范式;其二,在对价值投资的不断重新定义中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价值链效率的提升和产业的升级,在最复杂的案例中经受训练,在不同的情景和场域中影响和推动产业的根本变革,与企业家、创业者一起持续不断地创造价值。这两件事情始终让我扮演着双重角色:其一是投资人,其二是创业者。

[比心]价值投资者只有在长远问题上想清楚,在行业塑造、价值创造的维度上想清楚,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比心]并购投资的出发点并不是追求投资规模或者单纯的投资收益,更关键的,是在原有商业模式创新进入阶段性瓶颈的情况下,判断科技赋能能否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新价值所在,能否通过科技创新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精细化打磨,通过引入新的资源改善被并购公司的长远状况。

[比心]如果一个环境里牛人很多,但牛人之间互相踩脚,很难互相学习,那么你在其中心情也不会很愉快。牛人很多,大家又比较谦虚,愿意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不断拓展,这才是根本。

[比心]最大的本质上的区别就是格局观,就是看他有没有格局,看事情是不是长远,能不能从长远的视角衡量自己。同时,格局观不光在于看事情是否长远,还在于能否看清事情的本质,能否看清人的本质,对组织是否有通透的理解,这些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格局。到最后,投资人比的是品质和心性,企业家比的是品质和格局观。

[比心]投资这个游戏的第一条规则就是得能够玩下去。再好的投资理念都要放到实践中去验证。长期投资、逆向投资最大的敌人是价值陷阱。即使再伟大的投资人,犯错误都是必然的。能否把犯错误的代价控制在一定风险范围内,是甄选一个成熟投资人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虽然各种投资方法都有可能产生好的投资回报,但其中隐含的风险是大不相同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