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室内雪世界(改写全球最大室内雪场纪录)
又一家全球最大的室内雪场7月2日开业,这次是在成都。
之前的纪录保持者是哈尔滨融创雪世界(原哈尔滨万达娱雪乐园),2017年开业,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受到吉尼斯纪录认证。而成都的融创雪世界总建筑面积比哈尔滨还多800平方米,全天最多可接待5000人。
成都融创雪世界。
事实上,如果不是疫情耽误了工期,成都融创雪世界应该会更早与受众见面。
根据艾媒咨询分析师推算,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给全国旅游业带来的收入损失预计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放眼全球,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估算,可能会造成1.2万亿至3.3万亿美元的旅游业损失,相当于全球GDP的1.5%-4.2%。
作为旅游业的重要部分,疫情袭来正是滑雪黄金时期,《2019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分析整体短期经济损失估计将超过80亿元人民币。
虽说相比之下全年开放的室内雪场受影响力度将小于户外雪场,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即便在南方,室内雪场的运营旺季也是在寒暑假时期,现在寒假被忍痛割舍,暑假也因疫情的反复难复盛景。“毕竟雪场都是在室内封闭环境,家长有顾虑。”融创文旅集团娱雪管理部总经理伊力表示。
得益于国内良好的冰雪产业发展环境,近几年室内雪场发展较快。根据《2019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截止 2019 年年底,国内开业的室内滑雪馆已达 31 家,滑雪人次合计为 235 万,增幅为42%。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去年6月15日开业的广州融创雪世界,半年的时间累计接待滑雪人次57万,有望成为全球接待量最大的室内滑雪场。
但《白皮书》也指出,北方的哈尔滨融创雪世界2019年表现不容乐观,滑雪人次下跌幅度较大。伊力告诉懒熊体育,全年在接待滑雪人次在30万人左右。为此融创文旅也在不断转变经营思路,调整经营策略,例如利用雪道优势作为训练基地,向国家各省、训练队提供支持等。
受限于区位,哈尔滨融创雪世界的竞争压力很大,雪季的确不如室外雪场具有竞争力,非雪季室内雪场还需要和其他夏季旅游项目竞争。今年由于疫情的反复,原本3月24日开业的哈尔滨融创雪世界不得不在4月19日叫停,直到7月7日才又重新开张,这对主打夏季运营大他们来说,“旺季”已过大半。
事实上室内雪场运营是一门高级课程,由于建设成本巨大,在地点的选择需要慎重考虑;建成后,后续的持续运营也是个难题;更别提还有疫情这些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了。
哈尔滨是融创文旅目前唯一一家建在北方的室内滑雪场,加上8月6日要在重庆开业的店,融创文旅总共开了6家室内雪场,收割南方市场的意图非常明显。
融创文旅目前已经开业和即将开业的雪世界,形成“3大3小”格局。
和广州相比,成都市场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除了当地快速发展的经济和追求“巴适”的娱乐文化以外,四川也有不少室外滑雪场,如鹧鸪山、九顶山、西岭雪山等等,有一定的滑雪人群基础,这在南方是非常有利的。
但即使没有今年的疫情,室内雪场也面临上升瓶颈,复购率低是整个室内雪场的行业痛点。目前室内雪场更多是面向娱乐性质的、初级的、家庭或亲子的客群。和滑雪爱好者相比,这一部分用户的特点是获客快,但流失也快。
而室内雪场往往也要承担更高的成本,从外在建筑成本,到室内的水电、人力等运营成本,需要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式。大型室内雪场的建筑层面复杂且昂贵,每个滑雪场的特点都不一样,不能直接照搬。南方需要常年保持室内低温并不断制雪,仅成都一家雪世界就有25台造雪机投入造雪。即使能耗领域可以随着技术发展逐年降低,但人力成本往往是只增不降。
为了解决行业复购率低这一痛点,融创正在产业上下游不断做延伸。伊力介绍道:“其实我们目前有三个举措在同时推进。第一个就是雪世界的扩展和运营,第二个是培训品牌——融创滑雪学校,第三个则是刚刚成立的融创滑雪俱乐部。”这三个举措是融创雪世界在雪场运营的基础上拓展产业链,培养自己的客群。
融创滑雪学校的成立时间与广州融创雪世界同期,为用户提供的滑雪培训服务。培训层级非常完善,从大众化培训到竞技、教练培训都涵盖在内。伊力兼任融创滑雪学校校长,他表示,预计所有雪场开业后,每年滑雪培训量可达30多万人次。
目前融创滑雪学校的教学场景不止局限于室内雪场,从2019年冬天开始教育品牌已经发展到崇礼,在万龙雪场、密苑云顶雪场都有课程和场地对学员进行培训。
而融创滑雪俱乐部是今年5月份成立的,为雪世界的C端客户组织起一个平台。今年俱乐部推出的第一个产品就是“半年通滑卡”,2888元可以在国内各地的融创雪世界畅滑,并不对外销售。
雪世界通滑卡,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SKI 滑雪。
“通滑卡”与其说是弥补疫情的损失,更主要的作用还是配合俱乐部的成立,是一种营销手段,帮助俱乐部完成会员招募环节。实际上俱乐部的成立更像是一个固粉的作用。
在伊力看来,俱乐部更像是一个内容输出口。“我们会更进一步接近客群,根据客群的需求提供更多延展服务,不能只满足于一次性购物,要培养客群的购物习惯。”事实上培训业务和俱乐部业务都是提升用户滑雪兴趣的一种手段,从而巩固原有客户。
“三个举措也是我们的持续发力点”,伊力表示,“后续品牌会延续这三种模式,在扩大业务范围的同时,定位会更加精准。”
延展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