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曹髦怎么死的(三国时横尸街头的皇帝)

原创

三国时魏国皇帝共有五位,依次为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其中实际握有皇权,乾纲独断的只有曹丕、曹睿,余下三位都是傀儡皇帝,朝政大权旁落在司马懿及其子孙三代人之手,直到司马炎逼曹奂禅让建立晋朝。

三位虽然同为傀儡,经历、命运却各不相同。本文主要聊曹髦,顺带聊聊曹芳、曹奂,方便各位读者一并了解,以后也不用单独来聊这二位了。

曹芳有可能是曹操的曾孙,任城威王曹彰之孙,任城王曹楷之子。因曹睿无子,曹芳与另一宗室子弟曹询得以进入宫中为曹睿养子,作为继承人的备胎之一。

239年1月22日,也就是曹睿死的那一天,曹芳被立为皇太子并于同日继位为帝,改元正始。这年曹芳八岁,没法亲政,朝权分别掌握在辅佐大臣曹爽和司马懿之手。

历史上的曹髦怎么死的(三国时横尸街头的皇帝)(1)

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件,诛杀曹爽及其一干党羽,独掌朝政。曹芳依旧是傀儡。

曹芳继位已经十来年了,从一个懵懂小儿长成了青年。青年人精力充沛,雄心勃勃,都想干一番大事,有所作为。特别是身为皇帝,却无皇帝之实,更让人郁闷,更想摆脱权臣,夺回皇权。

254年,曹芳已经二十二岁,弱冠成人两年了。此时司马懿已死,朝权在司马师手里。曹芳与中书令李丰密谋发动宫廷政变铲除司马师,以太常夏侯玄替代其为辅佐大臣。

结果事机不密,被司马师察觉,迅速抓捕一干涉案人员,诛三族,流放,将政变扼杀在了摇篮中。(此事本号《女人宫斗是争宠,男人宫斗是夺权 ——闲聊曹魏宫廷政变:李丰谋刺司马师》一文中已经详细聊过,可参阅,此不赘述)

这件事给了司马师废长君立幼主的口实,于当年将曹芳废为齐王,立十四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曹髦被立为帝的原因和过程很有些喜感,后面再聊。

曹芳八岁继位,二十三岁被废为齐王。先是迁出皇宫,安置在金镛城(今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翟泉村东北角),然后在河内重门(今河南辉县市北二十里)修筑齐王宮,礼仪制度与诸侯王一样。曹芳被软禁于此长达二十年。

历史上的曹髦怎么死的(三国时横尸街头的皇帝)(2)

曹芳从太极殿南行离开皇城,群臣相送者几十人,太尉司马孚悲不自胜,其余大臣也悲伤落泪。突然想起南唐后主李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的一句: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曹芳死于274年,已经是西晋泰始十年,享年四十三岁,谥号“厉公(司马炎建晋朝封曹芳为邵陵县公)”。这是个恶谥,和著名的暴君周厉王一个谥号。把这个恶谥加在曹芳身上有些奇怪,杀戮无辜曰厉,曹芳并没有杀戮无辜的行为,看来曹芳想杀司马师的行为真是让司马家后人痛恨无比,死了也要记上这笔账。

曹奂,本名曹璜,字景明,是曹操的孙子,燕王曹宇的儿子。260年五月,皇帝曹髦被杀,司马昭立常道乡公曹璜为帝。太后明元郭皇后下诏为其改名为曹奂。

曹奂为帝的有趣之处是乱辈了。他本来是曹宇的儿子,但却是以过继给曹睿为子的名义继承曹睿大统。曹睿是曹宇的侄子,这样一来,曹宇就由曹奂的父亲变成曹奂的从祖父了,相应的曹奂从儿子辈变成了孙子辈。是不是很有趣?

曹奂做了六年的皇帝,几乎没有任何作为。此时的曹家早已没有什么势力了,名存实亡。265年八月,司马昭死,年底,司马炎禅魏建立晋朝,封曹奂为陈留王,安置在邺城,像以前曹丕安置汉献帝一样,可以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可郊祀天地,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等等。此前历史中除了曹丕禅汉,没有其他样板可学,估计司马炎照搬了曹丕那一套。

历史上的曹髦怎么死的(三国时横尸街头的皇帝)(3)

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曹奂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谥为“元”,人称“魏元帝”。这是个好谥,算是对顺从的曹奂的一种表扬吧。听话的孩子有糖吃。

现在来聊曹髦。

曹髦,字彦士,是曹操曾孙,曹丕的孙子,东海王曹霖庶出长子,生于241年11月15日,244年被封为郯县高贵乡公。

曹髦被立为帝是司马师与明元郭皇后之间政治争斗的结果。司马师最初想立彭城王曹据。曹据是曹操与环夫人所生的儿子,是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曹冲的弟弟。

选好以后,司马师让郭太后的从父散骑常侍、长水校尉郭芝进宫去告诉郭太后要废曹芳立曹据,让郭太后把皇帝玺绶交出来。

没想到郭太后一听就炸了,因为按辈分曹据是郭太后的叔叔,叔叔当皇帝,她怎么当太后呢?她说:“彭城王,我的小叔,他来当皇帝,我到哪里去啊!”因此拒不交出玺绶。

没有皇帝玺绶,怎么立新皇帝啊?双方谈判交涉,郭太后坚持要立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曹髦。这样算下来,曹髦是郭太后的侄子,她就可以继续做太后。这和慈禧在同治死后不惜违背祖制立同为载字辈的光绪是一个道理。

对司马师来说,立谁不重要,反正军政大权都在自己手上,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立一个皇帝来稳定政局。如果不同意郭太后的意见,郭太后不交出玺绶,拖下去不知道会出现什么变故,于是同意郭太后的意见。让郭太后先把皇帝玺绶交出来,郭太后坚决不交,表示要由自己亲手交给曹髦。这实际上是不放心司马师,留了一手。

历史上的曹髦怎么死的(三国时横尸街头的皇帝)(4)

协商好之后,双方再配合演了一出戏,完成废帝程序,司马师带群臣上书,郭太后下诏,将曹髦过继给曹睿为嗣,登基为帝。

曹髦当时十四岁,其入宮的过程也和有趣。

十月四日,曹髦到达洛阳北郊邙山玄武馆,群臣奏请他住宿前殿,曹髦认为这是先帝寝殿,不能越礼,坚持住西厢房。群臣又奏请以天子之礼入京,曹髦也不同意。

第二天进入洛阳,文武百官都到西掖门南拜迎,曹髦下车答拜百官。司礼官说:“按照礼仪,您不必答拜。”曹髦说:“我也是人臣。”。到宫廷止车门,曹髦要下车步行,左右劝阻说:“您可以一直乘车进去。”曹髦说:“我被皇太后征召而来,来后干什么我还不知道。”言下之意就是不能像皇帝一样乘车而入,只能像大臣一样下车步行入宫。

步行到太极东堂,拜见皇太后,然后在太极前殿继位为帝。

一千三百多年后,也有一个皇室外藩的儿子,也是在十四岁时入宫接替皇位,就是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其入宫的过程与此截然不同。

按照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安排,礼部打算用太子礼仪迎接朱厚熜,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朱厚熜坚决不答应,说:“先皇遗诏是让我来继承皇帝之位,不是要我来当皇子。”最终迫使皇太后让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这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魄力!

历史上的曹髦怎么死的(三国时横尸街头的皇帝)(5)

当然,形成这种截然不同的原因有很多,非本文所述,不作探讨。只是做个对比,看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背景下遇到相同的事情会做出什么反应。

不知道什么原因,司马师没有出席继位仪式,他私下问参加了仪式的钟会:“皇上是个什么样的人?”钟会回答说:“他的才气等同于陈思王(指曹植),武略类似于太祖(指曹操)。”也不知道钟会是凭什么得出的这个评价,但由此可以看出朝臣对他的评价还是挺不错的。

无意之中当上皇帝,幸与不幸,对曹髦来说说不清楚,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不当这个皇帝,曹髦就不会被人当街刺杀,死于非命。

史载曹髦从小好学,夙有所成。从其入宫的过程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循规蹈矩谦逊有礼的人,从其后来与朝中文臣、太学生等讨论儒家经典的言行来看,也确实学识渊博。按说这类人通常都比较理性沉稳,但从曹髦的表现来看,似乎又不大像。

曹髦性格中有急躁冒进的特征,他的悲惨结局,几乎就是他这个性格造成的。

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急躁。

曹髦特别喜欢司马望、裴秀、王沈和钟会四人,经常召他们陪同饮宴。裴秀等三人在宫里任职,一召就到,但司马望是外官,进宫需要较长时间。为了让司马望能够快速入宫,特别赐给他一辆追锋车,配了五位虎贲军士驾驶护卫,一有呼召,可以快速入宫。

历史上的曹髦怎么死的(三国时横尸街头的皇帝)(6)

司马望,字子初,本来是司马孚的二儿子,后来过继给大哥司马朗为子。在魏国历任平阳太守、洛阳典农中郎将等职,封永安亭侯,后升任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

由于权力不在曹髦手里,司马望担心因为被曹髦宠待的关系为自己带来后患,就请求外放。司马昭也正想在重要地区安置自己的亲信,就让司马望接替陈泰为征西将军,持节,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

政治上表现出来的急躁。

曹睿特别推崇夏朝的少康,连续几天与朝中文臣辩论少康与汉高祖刘邦相比谁的功德更大,坚持认为少康的功德大于刘邦。言语中充满了对少康的颂赞和崇拜。

说少康没多少人知道,说杜康知道的人就多了,酿酒的祖先。为什么说曹髦公开推崇少康是政治上的急躁呢?这就得从少康说起。

少康,即姒少康,其父为夏朝君主姒相,被权臣寒浞所杀。少康是父亲死后所生的遗腹子,长大后志在复国,在其他部落的帮助下,凌迟寒浞,恢复夏朝,史称“少康中兴”。

看出其中关系了吧?曹睿志存高远,不光要像少康那样复国,也要像少康那样中兴。

历史上的曹髦怎么死的(三国时横尸街头的皇帝)(7)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个傀儡皇帝,毫无实力,就算有心复国,也应该深藏不露,韬光养晦,慢慢蓄积力量,等到时机成熟时才动手出击。哪能在命根子在别人手里攥着时满世界颂赞少康,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有少康之志。

曹睿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还真差一点将权力从司马家族手中夺过来。

正元二年(255年)正月,司马师平定淮南毌丘俭、文钦之乱后回师到许昌时,眼疾加重,不治而亡,终年四十八岁。

司马师在许昌病重期间,司马昭前去探望,朝廷任其为卫将军。司马师去世后,曹髦立即下诏,以东南刚平定,担心有乱,命令司马昭镇守许昌为内外之援,由尚书仆射傅嘏率领南征军队回京师。

这道诏书很有意思,如果司马昭依命而行留守许昌,大军主力回到洛阳,司马昭的兵权就有可能旁落。失去了兵权,司马家族就危险了。司马师的两个重要谋臣傅嘏和钟会看到了其中隐藏的危险,共同商量后,建议司马昭和傅嘏一起带兵回去。

司马昭留参大将军军事贾充(贾逵的儿子)留守许昌,自己违背诏令带兵回京。曹髦无奈升其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助朝政。魏国军政大权在司马昭手里滑了一下又被紧紧抓住。

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能够单独弄出这么一份诏书,下这么大一盘棋的可能性不大,联系到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期间连续发生淮南三叛的事情来推测,朝中仍然有为数不少的拥曹派,想将权力回收到曹氏家族中来。这份诏书应该就是曹髦与朝中拥曹派密谋出来的。

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曹髦如果深藏不露韬光养晦,有可能蓄积起一定力量来与司马昭一争高下。

历史上的曹髦怎么死的(三国时横尸街头的皇帝)(8)

出击司马昭的急躁

魏甘露三年(258年)四月,司马昭平定淮南诸葛诞之乱回京,曹髦将丘头改名为武丘,以彰显纪念司马昭的功绩。紧接着在五月,封司马昭为晋公,封地共八郡,方圆七百里,加九锡,晋位相国,晋国府中设置各类办事机构。司马昭推辞了九次,曹髦才取消这个命令,改为增加司马昭的封邑一万户,食三县租税。还把司马昭儿子中没有爵位的都封为列侯。

两年后,曹髦又原封不动地提出这事,司马昭仍然拒绝接受。

司马昭两次拒绝加封,反而给曹髦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不论是照司马懿、司马师的继承常例,还是司马昭平定诸葛诞叛乱,手握军政大权的现实,司马昭都应该晋爵为公。司马昭拒不接受,并不是谦逊,而是不满意这个位子,比这个位子更高的就是王,但没有这个先例,司马懿、司马师都没做到王。

司马昭不接受,曹髦心里发虚,担心受到羞辱甚至被废,于是想先下手为强,与其自己被废,不如召集百官先把司马昭废了。

司马昭有无废帝之心呢?有。

当时发生的一件离奇的谋杀案透露出这个信息。甘露三年(258年)八月,曹髦恢复古制,设立三老、五更。这是个古老的制度,天子以父礼事三老,以兄礼事五更。三老、五更都是职务名称,各一人,不是有三、五个人。曹髦以著名的孝子王祥为三老,以汉大儒郑玄的孙子郑小同为五更。

历史上的曹髦怎么死的(三国时横尸街头的皇帝)(9)

有一天,郑小同去拜访司马昭。拜访期间,司马昭起身如厕,忘记将案几上的一件密疏遮盖起来,回来后发现了,就问郑小同看没看,郑小同说没看。司马昭做贼心虚,怀疑郑小同已经看过了,就下毒把郑小同毒死了,还说:“宁我负卿,无卿负我”。

各位是不是觉得这句话很熟悉?有野史记载曹操杀吕伯奢时说过这话。有趣的事,这个记载也是野史。司马昭说没说过这句话不重要,重要的是郑小同确实是被司马昭毒杀的,有什么样的秘密值得毒杀一个朝廷重臣呢?显然和废立有关。

还有一个证据就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秘密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部队,这支部队并没有解散,在与曹髦的争战时又出现了。

景元元年(260年)五月初六晚上,曹髦令冗从仆射李昭等人在宫中陵云台上集结士兵,让他们戒严到天亮。召见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用黄素写成的诏书给他们看,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我不能坐等被废,受到羞辱,今天我要亲自和你们一起出去讨伐他。”

王经劝说道:“权力集中在司马家已经很久了,朝廷四方之士都不顾顺逆之理,愿意为司马家效死。况且宫中宿卫士兵多数空缺,士兵少,装备差,陛下靠什么来讨伐呢?一旦这样做,无异于想去除疾患反而更加深了疾患啊!太危险,应该重新考虑清楚。”

历史上的曹髦怎么死的(三国时横尸街头的皇帝)(10)

曹髦拿出怀中的版令投掷在地,说:“我已经决定了。就算死了也无所畏惧,何况还不一定会死!”这话说得很有骨气,十分壮烈。曹髦决定以死求生,但王经的话也是事实,没有实力,时机不对。

曹髦义无反顾地起身去将此事告诉郭太后。王沈、王业趁机出宫,飞跑到司马昭那里告密,本来叫王经一道,但被王经拒绝。司马昭立即召中护军贾充紧急做好预防准备。

曹髦没有自己的军队,就带着几百个宫中杂役呼喊着冲杀出宮。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带兵入宮,在宫外东止车门与曹髦相遇。曹髦左右以天子之令呵斥司马伷,司马伷不敢和皇帝对抗,带兵撤走。

司马昭另一个弟弟安阳侯司马干听说发生兵变,也带兵要从阊阖门进宫。阊阖门守将是司马昭的掾属孙佑等人。孙佑不让司马干进入,说:“你们不能从这个门进去,可以从东掖门进去。”司马干只好绕道而行。

曹髦进到南阙下,遭到中护军贾充的拦截。曹髦此时已经是疯狂的状态,亲自用剑搏杀。贾充士兵哪敢和皇帝拼杀啊?只能退却。

历史上的曹髦怎么死的(三国时横尸街头的皇帝)(11)

带兵将领太子舍人成济也束手无策,眼看士兵要跑光了,赶紧请示贾充:“事情危急了,怎么办啊?”贾充说:“平时厚养你们这些人,就是为了今天。没有什么好问的。”成济明白了贾充的意思,立即冲上去刺杀曹髦,以戈刺穿曹髦身体,戈尖从曹髦后背穿出。曹髦当即死在战车里,年仅二十岁。

贾充率领的这支部队就是司马家养的私兵,成济是以太子舍人的官职带兵,当时并没有设立太子,不会有这个官职。成济及其部属是司马昭的私兵,司马昭只是随便安置个官职给他好带兵而已。

司马昭听说曹髦被杀,大吃一惊,哭倒于地说:“天下人将会怎样说我啊!(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是表演艺术家)”太傅司马孚跑到现场,趴在曹髦身上放声大哭,非常哀痛,说:“杀陛下者,是臣之罪。”

司马昭紧急召集百官商讨善后事宜,只有尚书仆射陈泰没来。司马昭派陈泰舅舅荀顗用车把他接来,带到密室,征求他的意见,陈泰说:“只有腰斩贾充,才能向天下人略表谢意。”

司马昭不想杀贾充,就问还有什么退一步的办法,陈泰说:“我只有这个办法,没有其余的。”结果司马昭自己想了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把成济杀了抵罪,灭成济三族。而告密者王沈、王业均得到封县侯的厚赏。司马昭还想将不让司马干从阊阖门入宫的孙佑灭族,经荀勖劝谏才没执行,将其免为庶人。(成济和其兄成倅之死有多种说法)

历史上的曹髦怎么死的(三国时横尸街头的皇帝)(12)

事变当天,郭太后下诏令以庶民之礼安葬曹髦,并抓捕尚书王经及其家属。这应该是迫于司马昭的压力。《晋书·帝纪》明确记载是司马昭杀王经,理由是有贰心。

第二天,太傅司马孚、大将军司马昭、太尉高柔、司徒郑冲一起拜见郭太后,请求按照诸侯王礼节安葬曹髦,太后同意,但实际上也没按照诸侯王礼安葬,草草而葬,连公这一级的葬礼规格都没达到。

一个皇帝,就这样横尸街头,可悲可叹啊!后世之人大多为之感叹怜惜,但也有人赞赏其以死求生的勇气,宁死不屈的骨气,其中以北魏孝庄皇帝元子攸的话最具代表性:“宁作高贵乡公死,不作汉献帝生。”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