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开学恐惧症的孩子该怎么办(大一新生有开学恐惧心理)
又到大学新生入学季,每年开学报到后,随着军训生活的结束,大一新生就会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之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入学不久的部分大一新生开始暴露出心理问题,可是受新环境的影响,不少新生常常缺乏求助意识,只能自己默默忍受内心的种种不适。
尽管我们看来,有些心理问题本身不会构成问题,但是对于远离家的大一新生来说,他们的心理显得尤为脆弱,就如同幼儿期的他们,要离开爸爸妈妈去幼儿园一样。很多家长可能不以为然,都成年人了,哪有那么矫情啊,锻炼锻炼,适应适应就好了。
话容易说,有些大一新生确实可以通过大学生活的锻炼和适应,最终跨过心理这道坎,但有个别同学反而心理问题越来越突然,甚至一度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业。如有的同学为了逃避正视心理问题,转而迷恋游戏,完全忘记自己曾经所受的十年寒窗之苦。
一、大一新生虽然已经都是成年人,但长期对父母有心理依赖,导致独立生活能力弱。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都已经是成年人了,适应大学生活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你仅这么想就错了,通过对很多大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调查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偏弱,极个别同学甚至很差。究其原因,恰是家长对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忽略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反而是把重点放在只关注孩子的学业上面。如此一来,当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时,必然会在无法依赖父母的情况下出现心理问题。
例子:大一新生小李,来自二线城市家庭,从小到大几乎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可是到了大学以后,突然他发现自己基本生活技能什么都不会,这让他的生活非常不便,有时感觉自己非常笨。生活每天都在继续,可是小李的内心却快乐不起来,他向母亲诉说种种不适,话中总是抱怨大学生活这不好那不好,甚至想休学,这让母亲非常着急。
上面例子中的小李,就属于典型的独立生活能力偏弱大一新生,可别小看这独立生活能力偏弱,在失去父母的监督与照料后,他们在生活节奏方面处处落后于身边的同学,甚至有时候会受到他们的嘲笑。原本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大一新生,突然发现自己从大学生活一起步就比别人落后时,内心便会呈现出沮丧与缺乏自信的心态,而这种心态会让他们逐渐产生心理自卑感。不知道像小李一样的大一新生,知道孩子眼前的现状后,作何感想?
二、大一新生社交能力偏弱,很容易进入大学后,形成自我封闭式的生活模式。
有些大一新生多年苦读,一直沉浸在自我世界里,已经养成书呆式的生活模式。而进入大学生活后,由于这种模式完全被打破,没有人给你当生活保姆,没有人教你如何建立社交圈子,没有人主动关心你内心在想些什么。于是对于很多社交能力偏弱的大一新生来说,很容易形成自我封闭的小世界里。但是别忘了,在大学生活里不可能独处,避免不了要与身边人打交道,于是问题便来了。
例子:大一新生小文,他最近感觉一回到宿舍里就心里特别压抑,究其原因是室友总是没事找事,如看到他穿的衣服,就说样式很丑。如看到小文的蚊帐,就说搭的真不好看。反正每天大家只要一回到宿舍,矛盾总是对准小文,最后小文萌生了退学的念头。
像小文这样的大一新生,他就属于典型的社交能力偏弱的表现,如果他清楚宿友之间开个玩笑是很平常的事,大家彼此一笑了之,事情也就过去了。但是小文偏偏把室友的玩笑当成了瞧不起他,甚至故意让他难堪。当他总是往坏处想时,便会对室友产生心理不满的情绪。当这种不满情绪积累久了,便会误以为大家都这样瞧不起他。看似很平常的小事,由于认知能力的不足,加上社交能力没得到过父母的培养,结果就让小文想到了逃避大学生活。
三、农村大学生心理自卑感在大一新生群体中表现非常明显,急需要得到关爱。
在一项调查数据统计中,仅拿心理自卑感来说,每年大一新生在这方面都会占比较高,而来自农村的大一新生在这方面尤为突出。这本身不难理解,大学生也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当他们走进大学后,不管是在班级里,还是在宿舍里,都会下意识拿自己的生活条件和消费去和身边同学去比。有些自尊心非常敏感的农村大一新生,会不由自主产生心理自卑感。
例子:大一新生小晶,她来自农村家庭,入学以后突然发现自己很平庸,身边那么多的同学都比自己高考分数高不少。尤其是普通话说的不好,让她更不愿意张口和同学说话。有时小晶看到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家在城里的同学差距太大,内心也会生出一份自卑感。看到小晶这样沉默寡言,室友们也都不愿意主动接近她,这让小晶感觉到特别孤独和压抑,她甚至会做一种假设,可能这一辈子她都无法和家庭生活条件好的城市同学相提并论,那她读这个大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你看到小晶的心理时,假如当初你也曾经上过大学,如果你来自农村家庭,是否会下意识产生一种攀比心理呢?如果你来自城市家庭,是否会同情或瞧不起来自农村的同学呢?由于人是社会性动物,各种心理活动必然会在新的环境中很自然地产生,但不管怎么说,如果大家都本着平常心,不去攀比,能够相互关爱与理解,或许让个别有心理自卑感的同学会走出心理误区。
四、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家庭的大一新生家长,都要正面激励孩子大胆融入社交生活中,力争变被动为主动。
通过上面三个真实的案例分析,你会发现大一新生心理问题,都有共性表现,那就是心理恐惧感,而这种心理不适感大都归于三类,分别是自卑心理、社交自闭、独立能力差。
因此,对于家长们来说,不管你是农村家庭,还是城市家庭,都要关注你孩子进入大学后的心理感受,经常与孩子聊聊每天发生的事,如怎样对待生活条件差异性,如何对待盲目攀比现象,如何克服内心的自卑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独立生活等,其实在很多时候,孩子只需要一个专注的倾听者,能带给他们心理安全感的倾听者,而父母是最佳人选。
只要家长给孩子正面的激励,让其大胆融入大学生社交生活中,用自信与从容展示出你的与众不同,就容易让自己被同学熟悉和接纳。当家长给孩子足够的精神支持时,孩子内心世界便会鼓起勇气,去尝试自己不曾单独经历的大学生活。当孩子得到父母持续的激励时,慢慢就会从消沉情绪中走出来,由被动生活变为主动生活。
五、围绕大学一日生活节奏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做有主见和自控力的自己。
家长们必须要清楚一点,你的孩子已经进入成年社会,如果以往你没有着力培养孩子基本生活独立能力,孩子进入大学以后,必然面临着自己摸索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观察与模仿成了他们的必经之路。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大一生活有诸多不适时,必须要建议他们先从建立起有节奏的一日生活开始。因为你找到了节奏,内心才会不慌乱。其次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你的作息时间表安排之中,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学习方面当然是你最擅长的不必多说,但是生活方面却需要多向身边同学学习,有时哪怕你谦虚求教,大家都会乐于做你的老师。
做一个有主见之人,不爱慕虚荣,不和人攀比,这本身就非常难得了。当孩子听到你给他的建议或忠告之后,会从迷茫中看到希望。当孩子接受了建议并尝试去体验生活时,会逐渐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比任何人差。而到这一步时,实际上他们已经突破了自己。家长要做的事,就是拿你的社会经验给孩子一些参考建议,力争让孩子重点去突破自控力。
结束语:关于大一新生开学恐惧心理的相关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家长感觉自己有时无法给孩子一些可行性建议时,我建议你让孩子找他(她)的辅导员,一般来说都到得到帮助。如果感觉自己心理问题表现的比较明显时,还可以去学校里的心理工作室寻求帮助。一般来说,大一新生面对新环境时,再加上远离父母,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段心理不适的过程。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只需要多点鼓励和引导就可以了,毕竟孩子已经是成年人,你越是过度呵护越容易让孩子心理脆弱,不容易帮助他们强大自己的内心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