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分队上岗暖心守护特殊老人 暖心守护泸水市留守老人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爷爷,我们给您送药来了。”近日,泸水市同心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春菊和爱心看护员李春花敲开了居民邓长云老人的家。

爱心小分队上岗暖心守护特殊老人 暖心守护泸水市留守老人(1)

“这是退烧药,这是咳嗽药。不能乱吃,生病了,打电话给我,我马上来。”李春花耐心讲解着药品的用法用量,并在药品盒上做了标记。随后,与张春菊一道收拾房屋,清理卫生,帮老人整理好过年用品。

“才回去两天就回来了?怎么不多陪陪父母亲几天?”

初二,李春花从父母亲家赶回社区,看望邓长云老人,老人热情地招呼她进屋,妻子忙着倒水递水果,像是对自己的儿孙一样亲昵。

爱心小分队上岗暖心守护特殊老人 暖心守护泸水市留守老人(2)

李春花询问了一下老人的身体情况,陪老人聊了一下家常,起身往下一户老人家走访。

“看到她来,我们的心就敞亮了。”邓长云说,自己身体残疾,老伴身体也不好,女儿在外务工,李春花和其他爱心看护员经常上门,嘘寒问暖,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自2022年10月担任同心社区爱心看护员以来,李春花时常都会上门看望自己负责楼栋的留守老人,帮助老人们解决一些饮食起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陪伴老人聊天、娱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留守老人的亲情缺失,解决外出务工居民的后顾之忧。

“社区居民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行动不便残疾人的日常陪护、照顾问题比较棘手。”张春菊告诉记者,同心社区有居民1092户4208人,劳动力2606人,就业务工2319人,如何解决留守老人日常陪护、解决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和社区管理中面临的一道难题。

爱心小分队上岗暖心守护特殊老人 暖心守护泸水市留守老人(3)

2022年10月,泸水市在利用社区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多方力量照顾留守老人、行动不便残疾人生活的基础上,在搬迁居民比较多的社区,设置公益性岗位“爱心看护员”,聘请身体健康、性格开朗,有爱心、耐心及亲和力,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搬迁居民担任“爱心看护员”,专门负责留守老人们饮食起居、寻医问药、日常照料、情绪安抚等工作,织起一张特殊的关爱服务网。

春节前,同心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给子女不回家过年的留守老人、困难居民送去米、油、衣物和药品。春节期间,爱心看护员登门看望留守老人、行动不便残疾人,聊搬迁后的生活变化,谈新时期疫情防控新举措,纾解老人们焦虑情绪,组织老人们到老年活动中心,开展文体活动,让老人们高高兴兴过大年。

居民和四贤老人瘫痪在床,下不了地,老伴年纪大,体弱多病,儿子在厦门务工。爱心看护员李春兰时不时上门,为老人整理房间,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解闷,帮忙取钱购买生活用品。

看到父母亲饮食起居得到保障,和四贤老人的儿子非常欣慰。“现在,家里有爱心看护员照顾,我可以安心在外打工了。”

“社区共聘请了12名爱心看护员,一人或两人一组负责一个楼栋留守老人日常看护工作。”张春菊说,爱心看护员定期上门了解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询问老人的生活需求,想吃什么蔬菜等,然后帮送到家里,“老人们有什么需要,一个电话,她们就赶过去帮忙。”

泸水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办公室建立完善爱心看护员教育培训、管理考核制度,并根据服务工作量、当地生活水平,每月给予爱心看护员2500元补贴,让爱心看护员一心一意成为留守老人的“好帮手”和“贴心人”。

爱心小分队上岗暖心守护特殊老人 暖心守护泸水市留守老人(4)

张春菊说,爱心看护员的暖心守护,填补了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空白,发展壮大了社工队伍,为社区储备了后备干部。同时,通过党性锻炼和教育培训的爱心看护员,在宣传、践行党的政策时更接地气,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

目前,泸水市已在11个搬迁居民较多的社区聘用爱心看护员93名,惠及128户160位留守老人,在改善老人生活困难、精神需求、养老服务,营造敬老爱老文化、激发居民公益热情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来源:云报客户端 记者:李寿华

责编:杨芮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