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山万水回到山中的小村庄(1300岁的古镇归来仍是少年)

包汤圆、赏戏曲、舞龙灯、猜灯谜、话习俗……2月24日,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的大街小巷挂起了万盏错落有致的灯笼,正式开启第二十一届浙北乾龙灯会,迎接元宵佳节的到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穿越千山万水回到山中的小村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穿越千山万水回到山中的小村庄(1300岁的古镇归来仍是少年)

穿越千山万水回到山中的小村庄

包汤圆、赏戏曲、舞龙灯、猜灯谜、话习俗……2月24日,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的大街小巷挂起了万盏错落有致的灯笼,正式开启第二十一届浙北乾龙灯会,迎接元宵佳节的到来。

近日,我省首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建设名单公布,乾元镇名列其中。作为德清古县城,乾元镇有1300多年的历史积淀。漫步古镇,处处可见历史的印记,而最独特的当属一条条里弄。坊间传说乾元镇有七十二条半弄,每一条都有故事,每一条都牵涉着乾元人的情怀。2015年起,乾元镇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工程,挖掘古城人文底蕴、改造历史文化街道、打造里弄文化。遵循里弄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肌理,乾元镇按照高标准复古风格设计,以修旧如旧的原则改造建筑外立面、统一铺装路面道板、提升节点绿化,让里弄面貌焕然一新。

这座千年古镇是如何通过“里弄文化”实现复兴的?日前,记者走访了乾元镇小有名气的余不弄、谈家弄、丁家弄等特色里弄,在一砖一瓦间探寻古镇的前世今生。

浓浓文艺范儿

一条里弄串起三个馆

余不弄,青瓦白墙、石廊木檐,里弄两侧是典型的明清风格古建筑。

走进国学图书馆——修吉堂,古朴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原来是德清城书香门第徐家的老宅,如今成了国学图书馆,各个厅堂窗明几净,透过木质窗棂可以看到一排排书籍整齐摆放在书架上。明廊暗弄里,精雕细琢的“德”字,增添了不少雅趣。大门右侧的阅览室里,四五名读者正在看书读报,安静的室内只听到翻书的刷刷声。

读者韦先生在余不弄附近开了家小店,每隔两三天就到修吉堂来看看书。“这里看书看报的氛围很好,我每次来都觉得身心宁静。”韦先生说,“前几年要想看书得去十几公里外的武康图书馆,很不方便,现在走几步就到了。”

2017年4月,余不弄文化街区内,乾元镇国学图书馆——修吉堂掀开了面纱。既然是国学图书馆,自然有它不一样的“气质”:馆内设藏书室、阅览室、少儿阅览区、文史研究室、国学讲堂等功能室。除了实体书籍,图书馆还会不定期举办国学讲座和读书活动。

“我们的国学课程包括礼仪茶、汉服、诗词鉴赏等等,有不少读者赶来体验,每堂课都很火爆。”图书馆管理员金兰兰告诉记者,他们还收集和保存乾元地方文献,让当地百姓感受国学魅力,传承传统文化。

余不弄被称作“文化一条弄”,约300米长的弄堂里有3处文化场馆,除了修吉堂,还有非遗馆和文史馆,他们是乾元百姓和游客了解德清历史、学习国学文化的重要场所。

“一个工人每天只能织出鸡蛋大小的花纹,所以民间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每到节假日,德清非遗传承人柯翔祥就来到余不弄的非遗馆,向游客展示缂丝技艺。在非遗馆内,柯翔祥有个20平方米左右的展厅,展示了20余件缂丝作品,经常有游客停下脚步,细细欣赏。

乾元镇非遗馆由过去的城关镇办公用房改造而成,馆内展示了乾元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内容,包括缂丝、浙北乾龙灯会、扫蚕花地、德清布艺、金火村剪纸等11项非遗民俗的图文和实物。

而乾元镇1300多年的历史,则能在文史馆中找到脉络。文史馆前身也是徐家老宅,老屋几经变迁,其主体得以保留。在美丽城镇建设中,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老宅进行了修缮,并设计成文史馆,用来展现乾元历史。

2016年从乾元镇成校退职的老校长倪有章,是镇上的文化顾问,讲起里弄文化如数家珍。“作为德清的古县城、老县城,乾元镇许多原有的文化功能我们都尽可能进行恢复和创新。”倪有章说,像国学图书馆,在清代曾是徐家的修吉堂,是篆刻、印刷、出版书籍的地方,徐倬编辑、康熙御定的《全唐诗录》、魏源编撰的《诗古微》就在这里刊印。文史馆和非遗馆也是在徐家老宅的基础上,翻新修缮而来的,整条余不弄打造的是以书香、非遗为主题的文化里弄。

现在的余不弄,不仅传承着书香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余不弄的文化场馆除了提供评弹、评书、三跳等传统文化服务,还重点打造了老蔡说事儿、清溪书场、国学讲堂、非遗传习等特色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乾元镇党委宣传委员戴吉强介绍说。

人间烟火气 弄里寻味穿越旧时光

丁家弄弄堂口,费兴龙的流动摊位布置得古色古香。费兴龙是老城关小有名气的德清大火烧手艺人,做起大火烧,他手法娴熟——面饼中加入豆腐干、葱、鸡蛋,油炸后口感酥脆,是老德清人最喜爱的传统小吃。

费兴龙在乾元镇做了几十年大火烧,丁家弄修葺后,他把摊位固定在了这里。“改造后的丁家弄环境好了很多,老德清很多小吃都在这条弄堂里,所以大家想到吃的都来这里,人多了生意就好。”费兴龙高兴地说。

和文化气息浓厚的余不弄相比,丁家弄充满了“烟火气”。丁家弄集聚了老德清饮食文化,里弄的民居商铺有大火烧、汤包、鸭馄饨等传统美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品尝。三味茶馆传承延续德清特有的三道茶文化,每年都会举办茶文化论坛。

前不久,丁家弄还举办了“书香古韵·弄里寻味”小镇市集活动,以丁家弄慢生活商业步行街为阵地,划定传统美食、家乡农副产品、非遗文创产品等5大区域,邀请商家销售和展示当地小吃油炸逆鱼、缂丝艺术品等特色产品。市集开放首日,50余家摊位的销售额就突破10万元。

浓浓的烟火气中,也透露着书香画意。

和丁家弄相邻的谈家弄,黛瓦青砖,路平巷幽。弄堂一侧是3D彩绘墙,墙上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收音机,让人仿佛穿越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城里弄。

谈家弄的修葺,是乾元镇“精致古镇,美丽社区”工程的重点项目,以怀旧为主题、“风情小弄”为基调。“谈家弄打开了一扇可以穿越时光、窥见过去的窗。”倪有章说。

一条谈家弄,串起了半月泉文学院、瓷之源博物馆、清溪书经院、老城关记忆墙、直街社区幸福邻里中心,也串起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余敏强在谈家弄住了50多年,2016年乾元镇政府统一改造谈家弄:灰色的两层楼房,外面带个小院子。“这里的文化氛围很好,乾元的集邮爱好者、风筝爱好者都住在附近。”说起现在的生活,余敏强很满意。

余敏强在文艺方面很有造诣,会下围棋、拉小提琴,写得一手好字。两年前,他创立“清溪书经院”,带着小朋友写小楷、下围棋,不少家长慕名而来。“年纪大了发挥余热,这也算是为文化传承尽一分力了。”余敏强笑着说。

网红打卡地

引入民宿布局研学游

在乾元,里弄文化焕发生机,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正在慢慢撬动旅游业的发展。

白色的外墙,大大的落地窗,简约的日式风格……除了入住的客人,不时有游客进去点一杯咖啡,坐下来聊聊天。春日暖阳下,丁家弄内的“蕨宿旧城记温泉民宿”人气很旺。

这是乾元镇的第一家民宿,谈及选址的初衷,它的主人姜文英说:“修葺一新的里弄让人感受到乾元深厚的人文底蕴,而里弄文化、慢生活节奏对游客来说,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姜文英很看好乾元旅游业的未来,“乾元镇交通便利,结合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未来可期。”

乾元镇里弄文化的打造也给研学旅游带来了新契机。关于研学旅游,乾元镇的布局已经成熟:挖掘“千年古城”文化积淀,以余不弄为核心,串联孔庙、谈家弄、古玩城、左顾亭文化公园、德清俞氏纪念馆等场所,形成闭环旅行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期间穿插国学诵读、剪纸、缂丝、布艺等体验实践环节。据悉,乾元镇已打造“千年古城书香之旅”“美丽乡村亲水游”两条特色线路。

现在乾元镇已经成为德清县内外开展研学游的主要场所,不少学校组织学生到乾元镇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其中,以国学为主要内容的研学活动200余批次,共5000余人。

据乾元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应璐祺介绍,下一步乾元镇将以打造“千年古城复兴”为主题,深入推进“美丽城镇”建设,计划对镇区所有历史文化街道进行改造提升,深入挖掘和提炼古县文化、非遗民俗文化,打造和完善德清县非遗体验中心、翰林文化场所、孔庙文创园、“笆斗案”遗址、晚清风情街(溪西街)、书香巷弄(赵家弄)等一批历史文化场所。同时,结合4A级景区镇创建工作,将里弄文化纳入文化交流、旅游参观等线路,持续扩大里弄文化传播度和知晓度。

如何让里弄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这些年一直参与乾元镇里弄文化打造的倪有章也有自己的思考:“古城的保护和开发一直是难题,乾元镇要做的是保护文化,说好文化故事。街区改造过程中,要考虑原先的文化内涵,也要考虑产业的导入,要和商业、文旅产业结合起来,让里弄文化活起来并传承下去。”

作者:姜晓蓉

来源: 浙江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