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坚持30年的习惯(曾国藩却活到60岁)

曾国藩,就是满清王朝的续命丸。他为早已该退出历史舞台的大清王朝,续了数十年阳寿。说起来,曾国藩不但善于给王国延寿,他本人也是个擅长养生的寿星公。

像当时的大多数汉官一样,曾国藩从考取秀才,到高中举人,总共花了十年时间。相比于那些年过半百还没摸到举人门槛的老考生,曾国藩无疑是幸运的。

曾国藩坚持30年的习惯(曾国藩却活到60岁)(1)

不过,在读书的这几年,常年的清苦生活给他留下了病根,时常“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因为,当时的曾国藩还是个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所以,他并没有把这点小毛病当回事。殊不知,这个小毛病竟成了困扰他一生的顽疾。

道光二十年,操劳多年的曾国藩终于支撑不住身体,病倒了。痊愈以后,他意识到了养生之道的重要性。这一点,在诗中“艰苦新尝试保身”的句子中得以体现。在此后的日子里,曾国藩开始寻找民间的养生之法,并将它们落实到生活中。

久而久之,曾国藩无师自通,成为精擅养生之道的大师。主席在《体育的研究》中,曾提到曾国藩的一个习惯:“临睡洗脚,食后千步之法,得益不少。”此法与民谚中的“饭后百步走”有异曲同工之妙。

“省思虑,除烦恼,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

“君逸”、“臣劳”正是曾国藩养生理论中最重要的两大要素。

所谓“君逸”,就是调整心态,抛却那些不必要的欲望,用广阔的胸襟生活。这种精神上的修行,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心理健康。所谓“臣劳”,就是锻炼身体,曾国藩认为不能让四肢处于安逸的状态,只有劳累才能使肢体和筋骨变得健康。

曾国藩坚持30年的习惯(曾国藩却活到60岁)(2)

“以志帅气”是曾国藩养生理论中的养心要旨,曾国藩认为只要能做到“以志帅气”,即便是大病缠身的人也能支撑更长的时间。

当然,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就是贪睡时强迫自己早起,让身体兴奋起来;觉得无聊的时候不要乱动,可以以端正的坐姿凝神保存精力。

在长病不起时,人的心里往往会有贪生怕死的念头油然而生,难免会做噩梦。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应该将生前身后事抛诸脑后,不要将杂念装在脑子里,自然能让心态平静下来,让身体得到调养。得到了调养,身体的抗病能力自然提高,病情也会有所好转。

不过,古人的学说往往是由精华和糟粕构成的,不可拿来就用,至少要挑出其中不值得借鉴的部分。曾国藩的养生理论,最为人诟病的一点莫过于“不药”。曾国藩认为,治疗身体最好的药物就是“不药”,也就是别相信医学。

根据考证,曾国藩的这种偏见始于其祖父留下的“不信医”的祖训。在曾氏祖训中,有“药虽有利,害亦随之,不可轻服”的说法。曾氏的祖训,显然更趋向于道家的“无为”思想。所以,在曾国藩的政治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发现“无为”的实例。

例如,曾国藩晚年,曾给体虚的儿子写了封信:

“尔虽体弱多病,然只宜清静调养,不可妄施攻治。”

在曾国藩看来,静养的功效无疑大于用药物“攻治”。

曾国藩坚持30年的习惯(曾国藩却活到60岁)(3)

那么,曾国藩及他的祖父,为何会对医学如此不信任呢?

结合当时的医疗情况来看,晚清时期的庸医遍布各地,治死人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大多数老百姓宁愿求助于鬼神,也不愿找大夫。

曾公最为现代人所称道的理念就是“勤则寿,逸则亡”,说白了就是“远离舒适圈”。曾国藩认为,精神头越用越足,所以,他终生致力于苦心劳力,磨砺自己的意志。

孟子有“君子三乐”,曾国藩同样有“君子三乐”。曾国藩表示,人生中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勤劳而后憩息”。在吃过苦之后再休憩,这种舒适是其他情况体会不到的。

“古时圣君贤相,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曾智慧而长才干。”

这句话,无疑是曾国藩在政治和生活中都恪守的信条。显然,这套思想亦与“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传统理念不谋而合。

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是现代养生的重中之重,在曾国藩的理论里,“食眠”也是重点。

“食即平日饭菜,但食之甘美,即胜于珍药也。眠亦不在多寝,但实得神凝梦甜,即片刻亦是摄生矣。”

粗茶淡饭虽然稀松平常,但只要吃得舒心适口,食物所带来的滋补就已胜过药物。睡眠不在于睡多久,只要能让精神得到调养或做一个美梦,哪怕只睡了一小会也能达到养生的功效。

曾国藩坚持30年的习惯(曾国藩却活到60岁)(4)

曾国藩平日里最担心的,就是体弱多病的儿子的身体,所以,在他的每封家书里,我们都能看到细致的养生知识:

“身体亦弱,事教以专从眠食二字上用功。眠所以养阴也,食所以养阳也。”

食物养“阳”,睡眠滋“阴”,虽然,这句话并没有科学依据,但注重食眠的基本理念是正确的。

曾国藩专门提到两种不良的饮食睡眠习惯:

一是“戒其多思”,就是在睡觉前千万不能想太多,否则会直接影响到睡眠质量;

二是“戒其过饱”,这就比较好理解了,吃饭的时候一定要适量,不可吃的太饱,否则,亦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曾国藩关于生活规律的养生之道,其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延年益寿呢?

因为大多数人都会忽略这些小细节,或无法做到持之以恒。在养生的角度来讲,积累是要从当下开始的,偶尔三分钟热度的调养,对身体的益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曾国藩坚持30年的习惯(曾国藩却活到60岁)(5)

锻炼,是养生之道的又一重头戏。

我们知道,曾国藩虽是读书人,但在国家危亡关头临危受命带兵上阵,在战场上历练了许多年。或许是与那些士兵相处得久了,所以,曾国藩开始将锻炼身体提上日程。

起初在与太平军打仗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曾国藩吃了不少败仗。因为在军营里每天都要因为治军、训练、打仗等军务劳心劳力,朝中还不时有人给他上眼药,以至于曾国藩在某段时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在此期间,曾国藩连觉都睡不安生,每天都受失眠所扰,经常半夜起床长吁短叹。即便是这样,曾国藩仍不自甘堕落,他仍遵守自己的养生信条,每天以最平静的状态迎接工作,并督促自己在百忙之中抽时间锻炼身体。

“眠食有恒及洗脚二事,星冈公行之四十余年,余亦学行七年矣。饭菜后三千步近日试行,自矢永不间断。”

前文中我们提到了,曾国藩十分在乎眠与食的重要性,而“睡前洗脚”和“饭后千步走”亦是他坚持了一生的养生之道。从“近日试行”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养生方案是会变动的。根据目前的身体状态,曾国藩会及时调整生活习惯。

然而,这句话里最重要的还是“永不间断”。养生是一项长久工程,虽说暂停几日不会让前功尽弃,却能让人变得怠惰,此后偷懒的情况越来越频繁。

曾国藩坚持30年的习惯(曾国藩却活到60岁)(6)

生而为人,为了调剂生活,总要找些兴趣爱好,曾国藩也不例外。与于老师抽烟喝酒烫头一样,曾公生平也有“三大爱好”:抽烟、写字、下棋。这其中,抽烟自然违背了养生之道,烟草对人体的危害不言而喻。

曾国藩的烟龄不断,十四五岁便染上烟瘾。为了戒断烟草,他总共历经两次失败的戒烟过程,终于在第三次成功戒烟,终生不再触碰烟杆。正在戒烟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一过程究竟有多难熬。好在最后结果喜人,曾国藩仍以毅力完成了这一挑战。

剩下的两大爱好与吸烟不同,都有调养心态的功效。

曾国藩十分喜欢书法,虽然他的水平比不上王柳等大家,但也自成一体有一定观赏价值。曾国藩每天都会写日记,这一习惯也使他的书法水平越来越高。在写书法时,人需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显然这是一种极好的精神运动。

曾国藩对围棋的痴迷堪称一绝,据曾国藩的日记来推算,自道光二十一年开始至曾公过世,他至少下了一千三百盘棋,这还只是日记中有提及的。哪怕再忙,曾国藩都不忘找人下上两盘调整脑筋。所以,直到曾国藩晚年,他的思维仍然灵敏,毫不亚于年轻人。

曾国藩坚持30年的习惯(曾国藩却活到60岁)(7)

曾国藩活了六十岁,在平均寿命七十七的现代来看,算不得高寿。然而,在平均寿命四十五岁的清朝,曾国藩无疑是高寿。曾国藩一生为国鞠躬尽瘁,但他却寿终正寝,显然离不开他的养生之道。

参考资料:

【《曾国藩日记》、《体育之研究》、《曾国藩的养生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