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夏夜听蝉(当代散文蝉如夏花)

文/樊泽宝蝉(知了、俗称蛣蟟)是夏日的精灵、信使,是夏天独一无二的代言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散文夏夜听蝉?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散文夏夜听蝉(当代散文蝉如夏花)

散文夏夜听蝉

文/樊泽宝

蝉(知了、俗称蛣蟟)是夏日的精灵、信使,是夏天独一无二的代言人。

蝉的种类有很多,蚱蝉、斑蝉、黑翅蝉、红眼蝉……

蝉有着“昆虫音乐家”、“大自然的歌手”的美誉,知了叫,署天到,蝉鸣是盛夏的一道靓丽风景。它们在树上肆意地高声呐喊,没完没了的唱个不停,好像正享受这热浪滚滚的季节。有了它们的鸣唱,夏天也多了一份韵味。

真的,从破土而出的那一煞那,它便奔波于天空与树木之间,在大地上有了第一声蝉的鸣叫,紧接着蝉声开始大规模集结,表示着夏天兵临城下的攻坚战开始了,夏天的热辣味道就是它们唱出来的。

它清脆、响亮的高音统治了整个世界。侧耳倾听那发自内心深处的如歌蝉鸣,是那样令人愉悦的动听,或轻柔委婉,或低沉凄切,或高昂激越,或雄伟嘹亮……那声声鸣唱里,我感受到蝉不倦的精神,执着的情愫,以及生命的活力与勃发。

乡村的蝉鸣是深情的,是快乐的,是亢奋的。有了声声蝉鸣,调皮的孩子就学会了爬树,开始高举捕蝉的网子,试图网住夏天的情趣;有了声声蝉鸣,乡村的时光便浓绿下来,日子也悠长了起来。多少个夏夜,蝉为我们放情歌唱,演奏着一场又一场精彩的、动人心弦的大型交响乐。

优美、动听的蝉鸣是丰收、幸福的代言者;高亢、激情的蝉鸣是坚强不屈、勇于抗争的号角。它唱响了生活中的美妙乐章,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回味无穷。尤其是在林荫路上,那清冽的声音,由近及远,时高时低,此起彼伏,或嘹亮激越,热烈奔放;或抑扬顿挫,婉转悠长;或轻哦低吟,缠绵缱绻; 蝉鸣如琴,琴鸣知心。其气势之壮,配合之巧,和声之美,可谓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

有蝉鸣的树荫下,总有聊不透的方言俚语,道不完的家长里短;有蝉鸣的日子里,总有诉不尽的儿女情长,剪不断地牵缠挂肚。老人们爱在蝉鸣的伴奏下,讲述着过往的岁月,期盼着来年的收成;孩子们爱在蝉鸣的吟唱中,勾画着心中的梦想,幻想着未来可期。蝉在高处唱,人在低处语,这种和谐共生,彼此守望,让乡村的夏日更增添了几分真实,自然,纯朴。

这个季节假若没有了蝉的鸣叫,就像春天没有了鲜花,秋天没有了寒霜,冬天没有了白雪一样,该是怎么样的清静和寂寥,我们想象不出会是一种什么状况。

七月流火,烈日炎炎,生灵被受炙烤,在与酷暑抗斗中,万物在热浪的淫威与肆虐之下已是绵绵无力,蔫巴巴死寂沉沉,唯有蝉愈热愈精神,愈热嗓愈亮,似奋进的鼓点,时时唤醒人们别忘振奋精神。

古往今来,那“知了、知了”的鸣唱,曾使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优美动人的诗篇。历代文人咏蝉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随意采撷几朵,慢慢品读,定会陶醉。初唐虞世南的蝉最为后世所称道:“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还有柳永的“寒蝉凄切”以及辛弃疾的“清风半夜鸣蝉”,唐代诗人卢仝“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翦不断,还在树枝间”。 宋朝于石 “斜阳挂庭树,有蝉鸣树颠。无端聒人耳,惊我闲窗眠”。南朝梁诗人王籍的那句“蝉噪林逾静,乌鸣山更幽。”可谓是写蝉的千古绝唱,一个“噪”字衬托出树林的幽静,那是一种何等的意境,还有更多的诗人、词人……

蝉文化经几千年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寓意大致有三种,一为善意:金蝉谐音“金钱”,寓意财源滚滚来。二是古代称蝉能先知先觉,寓意知人所不知,觉人所不觉。三说蝉能蜕变高鸣,有得中及第的美誉,可见蝉在人们信仰中一直是处在被褒奖赞扬的地位。

有人说,蝉即是禅,人生如蝉,亦如禅。诚然,面向苦难的修行,为了更好地活着,蝉如此,人亦如此。以蝉寓意,有不少词语和故事,给人以启迪和警醒。

蝉性高洁,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甘露,可谓出污泥而不染,故而深受人们的推崇。

蝉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人们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如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成语中称作“蝉形玉含”,寓精神不死,再生复活。而把蝉佩于身上表示高洁,远古时代就有以玉琢佩蝉、冠蝉和含蝉之用。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玉蝉出现,著名的商代殷墟“妇好”墓,曾有玉蝉出土,同时出土的玉坠、玉琮也有一些饰以蝉纹的,可见蝉作为良好的寓意形象成为一种饰物,已好几千年。

蝉的一生可谓壮哉,从地下钻到地面,需要在树干上褪一层壳,才能开始鸣叫,为了这声鸣叫,它在地下已蛰伏了三年五年,甚至十几年才重新回到地面。无尽的黑暗,几多辛酸,一生要经历多次蜕变,而在地上寿命最长的也就六七十天。虽然生性笨拙,动作缓慢,但一旦破土而出,凭着一种精神,就向着它这一生中的制高点顽强的攀登,去完成它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蜕变,而且都是在烈日炙烤中。

其生命虽然短暂,但仍然引吭高歌,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这就是蝉的风格。

我们不能不为这小生命的坚韧而赞叹,人若如蝉,也不失为一种完美的人生!在短暂的人生之路上,只要一息尚存,我们都会倾尽半生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忍耐,去拼搏,去积淀,为了理想而不顾一切去奋斗!

且听蝉鸣,领悟生命的纯粹,感受悠悠的禅意。让我们像蝉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珍惜人生,热爱生活!生活的路,自己走;生活的苦,自己扛;生活的痛,自己忍。不因黑暗而放弃光明,不因卑微而放弃尊严,不因艰难而放弃奋斗,不因环境优劣而畏惧前行,矢志不渝,哪怕成功只是一瞬间,也无怨无悔地尽情展露生命的芳华,奏响生命的凯歌!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樊泽宝: 青岛人,中共党员,60后,山东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级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注册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13853164811、18765312921、18653131587;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