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暖流(看不见的暖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见习记者 邹娜妮 通讯员 吴琼

迟来的暖流(看不见的暖流)(1)

(锡矿山上,成片的枯草被覆冰压弯压折)

冷,寒风刺骨的冷。2月20日傍晚,在冷水江市锡矿山海拔670余米的山顶上,气温已低至零下3度,电力工人们正冒着细雨加班加点抢修电路,所有人的脸都冻得通红。

这雨,来得比大雪还可怕。低温遇雨,高寒山区草木结冰,输电线路覆冰严重。

2月1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全国雨雪冰冻蓝色预警,17日,娄底全境发布电网覆冰橙色预警,当天冷水江矿恒线线路覆冰接近30毫米。截止至今日,全市35千伏及以上线路融冰共9条次,除冰保电,刻不容缓。

国网娄底检修公司输电室副主任王光华坦言,这是2008年冰灾以来,娄底冻雨灾害最严重的一次。

“初二、初三还在防山火,初四却要开始防冰冻了。”从娄底赶过来的抢修人员彭勋苍说,冰冻面前,娄底提前响应,自2月8日起,他的手机从未关过机,一旦出现险情,立刻奔赴现场。

迟来的暖流(看不见的暖流)(2)

(徒步登山的抢修队,在此之前,路面结冰,他们只能连手带脚爬上去)

15日下午2点,锡矿山区中矿钢线P43号水泥杆覆冰达13毫米,出现故障。

上山的路被冰封得严严实实,车辆无法到达抢修地点,16名抢修人员肩挑手提起工具,在崎岖山道上一步三滑,一边开展故障巡视,一边对倒压在线路上的树枝进行清砍,硬生生开出一条路来。

随着一声“开始”命令的下达,除冰队员双手紧紧攥着绳索,借绳索之力呈45度倾倒之势,使劲往前拉,线路上的覆冰“噼噼啪啪”地散落一地……遇到绳索拉拽也无法除冰的情况,队员就用锤子、钣手一点点地清除线路支架上的冰柱和架空导线上的冰凌。

零下5度的户外,抢修人员丝毫不敢懈怠,紧锣密鼓工作至次日凌晨1点,在最快的速度内恢复了冷水江钢铁厂和矿区居民的用电。

迟来的暖流(看不见的暖流)(3)

(王光华说,“电力应急”四个字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线路后续修复工作依然繁重,为了万家灯火,他们挺进高山,选择坚守——冻雨不停,人员不撤。冰冷的杆塔上,春寒料峭,一场保电的硬仗已然打响。

高寒山区的输电线路常常得“风雪之先”,极易结冻覆冰,是线路防冻融冰工作的“风向牌”,一处冰情监视哨在此设立。

罗绍东和曾雄是矿山冰情监视哨所的值班员,进入警戒期后,每天24小时不间断轮班值守,每隔两个钟头检测风速、风向、温度、空气湿度,并用游标卡尺时刻记录导线覆冰厚度。前一天,两人在简陋的哨所里度过了元宵节。

“再难也得干,供电不是小事。这么冷的天,没有电,老百姓取暖都成问题。”在电网一线工作36年的罗绍东说完,又拿着风速测量仪往山顶爬去。

迟来的暖流(看不见的暖流)(4)

(最多的时候,罗绍东一天要往返观冰点12次,不断监控才能提高预防风险的能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