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

在70后80后90后熟悉的港台影视大明星中,李连杰是唯一一个成长于中国内地的,从少年武术天才到享誉世界的功夫巨星,他带给观众太多难忘的经典作品,他个人走过的电影之路和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有着某种重,既会功夫,又懂武术表演,而且外形俊朗,少年成名。李连杰正是在幸运地满足了这四个条件下,开始了自己的电影人生。但这一条路走得并不顺利,英雄出少年这句话用在李连杰身上再恰当不过。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1)

1972年中国尚且处于文革时期,九岁的李连杰有幸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并拿到杰出的表现奖,同年,他在政治主导的重要体育活动,泛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乒乓球冠军赛开幕仪式上参加武术表演,并获得周恩来总理接见,从1974年到1979年,李连杰拿到了多个武术冠军,我们从他年少时期的那些表演,可以看到他过硬的真功夫,李连杰精通长拳,南拳,醉拳,醉剑,太极拳等多种武术,节奏明快,动作精准,姿势优美,力量足,这些功夫特点在他以后的电影里都有表现,因为杰出的武术才华和俊朗的容貌,他幸运地被政府相中!青春年少时,李连杰就跟随武术队出访了40个国家,李连杰和国家的关系,较之一般人要紧密的多,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在他日后的许多电影都有着强烈的反应,或许这只是巧合,但其中的传奇色彩确实让我们津津乐道。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2)

1980年李连杰参演的处女作少林寺,这个电影是由国务院邀请香港团队拍摄的,目的是宣传中国文化提升国家形象,李连杰在短片出演主角觉远和尚,质朴的画面,原生态的美景,真功夫表演!让这部电影在当时诸多武侠片显得另类而极具特色,1982年电影上映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国内美金票房达到1亿的人民币,在香港创下2616万港币的票房纪录,第二年,李连杰参演了少林寺姐妹篇,少林小子,表现一如既往的出彩,这种充满激情又活泼风趣的武侠片,即使今天看来,也颇具有吸引力,片中的洒脱诙谐的情节,对于国内当时的影视风格,是不小的突破,在本片出演女二号 的黄秋燕,几年后成了李连杰的妻子。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3)

迅速走红的李连杰,在1984年参加了香港邵氏公司的电影南北少林,三部少林过后,李连杰的事业并未顺风顺水的走下去,他是体制内的人,需要对组织对国家负责,身上有各种限制。少林寺火了后,曾经有人给他一张600万的支票,请他拍两个电影,但他不能拿,即使拿了这些钱也上交国家,成名后的李连杰正直年轻气盛的年纪,1986年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自导自演的一部影片中华英雄,但反响一般,1987年和黄秋燕结婚,便一起去深圳开办了国际武术发展公司,这次短暂的经商很快以失败而告终,度过的事业上不如意的三年后,他和妻子移民去了美国,十几年前那个在白宫演出和尼克松总统有过对话的小男孩。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4)

如今,再到美国学时,已是一个重新寻梦的大青年,在美国的这段时间,李连杰有过困惑,他青春年少时被赋予了那么大的期望,年纪轻轻就有了那么多光环,如果日后再无成就,那就是可悲的昙花一现,1989年他在美国接拍了龙在天涯,这部电影带有李连杰的自传性质,反映了他的心路历程,现实和艺术有时候总会有交叠,另一主演周星驰此时也面临事业新起点,据说在前往美国拍这部戏时,周妈妈去机场送她,周星驰还抱着妈妈大哭,在天涯三个字很偏和李连杰和周星驰当时的处境和心境,身在异乡,前途却并不明朗,在这部影片周星驰展示了自己的喜剧才华,而李连杰在抒发个人情怀与感受,展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武打动作,可惜的是电影拍出来后反响平平,对于李连杰来说,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在于他结识了日后成为他第二任妻子的女星利智。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5)

在创造新式武侠电影上,徐克和李连杰互相成就!1989年,在美国学习电影制作的徐克,礼贤下士,亲自登门拜访,邀请李连杰一起回香港拍黄飞鸿,一代功夫巨星就此诞生,无论是个人艺术修养,还是对电影事业的虔诚态度,无论是用人眼光还是创新精神,徐克的确是一位令人敬重和钦佩的电影艺术家!这样的电影鬼才,用伟大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正是他在八九十年代的创新精神,和卓越的用人眼光,让武侠动作片,产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6)

李连杰塑造一个崭新的黄飞鸿形象,而黄飞鸿电影也李连杰的表演提升到新的高度,这都证明了徐克眼光独到精准,李连杰把轻松飘逸的道家侠气和宽厚威严的儒士气度展现的淋漓尽致,这种潇洒快意和沉着稳重,既符合李连杰本人的外形气质,也最大程度的满足了观众潜意识中对中国侠义风范的想象,香港电影里一直都有诙谐元素,在黄飞鸿中如何把一代宗师的诙谐控制在合适的尺度,不破坏它的威严庄重时,还能让人物更加饱满,这非常考验导演的能力,李连杰的气质和表演才华很好的满足了这一复杂而矛盾的要求。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7)

事实上,在少林寺,少林小子两部影片里,李连杰的表演就展示出灵动诙谐,但这些表演还是碎片化的,也可调剂气氛,不足以立体式的塑造人物个性,直到遇到了追求写意武侠片的徐克后,那点灵动诙谐,才得到更充分的释放,徐克用多部电影深入挖掘了李连杰的表演才华,在强化他原本就有的个人气质和表演特性之外,也用更典型更出彩的人物角色塑造李连杰在电影中完美形象,让那份灵动变成了大侠的洒脱快意,让那份略显老套的严肃冷酷变成庄重从容大气!大戏李连杰的黄飞鸿如此深入人心,黄飞鸿系列电影如此经典,正是徐克与李连杰珠联璧合的结果。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8)

同一年,李连杰主演了徐克另一部惊世之作,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他塑造的令狐冲同样深入人心,演绎古装大侠的李连杰,身轻如燕,活泼潇洒,而显正派侠义,他年轻时练过剑术,帮助他更好地融入到角色中,自然真实,毫无违和感,李连杰塑造的令狐冲有着飘逸洒脱,浪荡情深的侠士个性,与人性凶险厮杀的江湖现状就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追求快意人生,结局却又充满悲壮的人物,对观众而言超强的感染力,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让人荡气回肠,李连杰的令狐冲让人过目不忘,黄飞鸿和令狐冲两个角色帮助李连杰摆脱了少林小子的形象,奠定了他功夫皇帝的地位。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9)

虽然黄飞鸿系列电影和笑傲江湖把李连杰的事业推向高峰,但随之而来的官司纠纷。以及经纪人被枪杀等事故让他感受到香港电影圈的复杂,1992年李连杰自己成立电影公司,创业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功夫皇帝方世玉,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元奎,编剧是刘镇伟,两人此前都导演过周星驰电影,如漫画威龙,赌圣等,方世玉走的是武状元苏乞儿的搞笑路线,虽然风格高度相似,但是李连杰凭借个人足够气质和出色表演,使得这部影片毫无周氏喜剧的样子,有的只是李连杰自己的喜剧风格,学习星爷,还能自成一格,这的确是李连杰了不起的表现。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10)

方世玉已经成为喜剧武侠片的经典之作,本片中萧芳芳扮演的苗翠花是留给观众印象最为深刻的苗翠花,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不大可能忘记这个人物,方世玉成功后,李连杰的事业迅猛发展,好片一部接一部,拍摄了方世玉续集,太极张三丰,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洪熙官,这些带着喜剧色彩的古装动作片,最大限度释放了李连杰的表演才华,并形成了独特的李连杰式的喜剧风格,无论是他本人演喜剧,还是配合其他角色进行喜剧表演,都非常自然出彩。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11)

在功夫明星中,李连杰绝对是戏路最宽的一位,在中南海保镖,精武英雄,给爸爸的信等片子中扮演现代英雄的李连杰更像是本色出演,李连杰是个从小见过大场面的演员,身材不高却有气场,面容和善亲切,却有股强大的张力,干练稳当,外形气质,大大提升了他对人物的塑造能力,面对坏人,他身上迸射出腾腾杀气,从容冷静,却展示出强烈的攻击欲望。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12)

李连杰的表情和他的身手始终有着很好的协调!这个就是李连杰,而这也只能是李连杰,既有过硬的真功夫,也有多年的武术表演经验!所以李连杰在电影里的武大动作轻盈,迅速,不失力量和刚猛,带给观众很好的视觉享受的同时,画面里的紧张感与速度感,能直逼观众心中,这些武打动作本身也成了另一种台词和神情,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有时比有声台词和人物神情更加强烈,如今很多动作片都是没有武术功底的演员,靠拙劣的镜头剪辑勉强出一点效果,观众甚至没法看清楚打斗过程中是哪一方,把对方打到了,下一个镜头,就是一方倒地吐血,另一方摆个酷酷的造型像雕塑一样,暂停几秒。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13)

李连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的动作戏行云流水,既有有板有眼又酣畅淋漓,动作之间兼具连贯性和逻辑性,这除了他本身有着深厚的武术功底之外,武打设计也是独具匠心,后期剪辑在这基础上再追求蒙太奇的艺术效果,才有了我们当时看到大呼过瘾!如今在看依然觉得痛快淋漓的武打动作,尽最大可能把武打动作的视觉效果做到极致,他们当时确实做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港片擅长融入动作戏,但产生现象级影响力的功夫明星,只有成龙和李连杰,李连杰的许多电影都带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色彩,这些色彩既符合多数中国观众当时对国家民族最基本的情感寄托,也贴合大家对李连杰这个现实人物的诸多想象或期待!90年代初期的中国大陆正处于大变革时期,民众逐渐意识到国家的落后,整个社会聚集了积极向上的冲劲,在这个开智的时代里,爱国主义还只是很纯粹的感情,人人都会很乐意,很主动接受这样的情感输出。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14)

与这几年国产电影热衷于拍青春系列与爱情题材不同,那时候的许多大制作的片子,拍的都是励志的家国情怀与侠义精神,主题思想很正,但表现形式始终创新,不可否认,70后80后和部分90后接受到的爱国教育一方面来自教科书,另一方面就是来自香港武侠片,动作片这种英雄侠士的民族气节和儒家宗师般的爱国情怀,正是在年轻或年少时深受这些影片感染,大家才对那时的港片怀有特殊的情感,其中成长于内地而发展于香港的李连杰所主演的动作篇无疑最具代表性,寓教于乐,未必是徐克等影视工作者创作的初衷,但观众从中感受到了非常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触动心魂的精神气节,是不真的事实,黄飞鸿,精武英雄,方世玉无疑是最具代表性。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15)

香港电影圈内演绎这种家国情怀民族气节的演员,并不少,李连杰比他们更具代表性,少不了李连杰现实人生的传奇性!在七八十年代,它作为武术天才,切合了当时政府对外宣传的需求,那时候的李连杰比一般中国人更多的和国家绑定在一起,国家带给他的感受和体验肯定比一般人要强烈的多!这种感情和反思在他的半自传式电影龙在天涯里就有直接表达,小小年纪就代表国家去往国外进行表演,又因为政府主导才有机会参演了改变人生的少林寺,他在20岁面临人生困惑时,给邓小平邓颖超写过信,都得到回复,这些经历带给青春年少的李连杰何止感动,一定它有极深的励志,世界在变,中国在变,李连杰心中关于国家与个人的关系肯定有的新的认识,但价值观的变化并不一定会改变,一个人对国家的情怀,汶川地震期间,李连杰曾说,在我心中排第一位的是中华民族,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不敢说,我敢说。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16)

不同时代有不同诉求!那时候,徐克李连杰他们的创作正好切合了时代的需要,现在国家变好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反倒有了某种争议,而这几年影视作品渲染的爱国情怀,再也无法像曾经那样猛烈地撞击观众的心,影片质量变差了,演员们也都是一些毫无气场,严重缺少那种英雄气魄与侠士风度,李连杰是一个有故事的演员,他的人生故事和他演绎的电影角色在心路历程有所重叠,这本身就带有某种动人的传奇性,这样的人演绎大侠和英雄,自然有非凡的感染力,观众也更愿意买账。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17)

别说电影都是假的,说什么黄飞鸿和陈真的功夫是夸张出来的,文艺作品本来就不是百分百呈现现实,他们只是制造情绪,宣传精神,但不可否认那些优质动作片,对于观众在情感触动思想启发上的意义,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李连杰是八九十年代诠释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最恰当最出色的武打演员,他塑造的许多英雄人物至今都是无法超越的经典,在很多观众的潜意识里,这些人物也因为被李连杰演绎的实在是深入人心,而不知不觉将现实的李连杰和电影的李连杰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等同,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李连杰演绎的黄飞鸿等民族英雄,都是最能代表中国大陆这个整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自身的某种期望并强大的期望,被外界认可的期望。

李连杰抗日片全部电影(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18)

这些,我们曾经感受到了,至今也不会怀疑这种情感带给我们的经历与感动!李连杰演绎影视人物,曾经寄托了我们对中国的某种朦朦胧胧的期望,或者说是幻想,这是事实,也是难忘的记忆!用影视视作品激励观众,李连杰是做的最好的一个,尤其是在这个抗日神剧泛滥的时代,我们难免感叹那个生产黄飞鸿心,精武英雄的电影时代真的离我们很遥远了!除了致敬唯有怀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