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和大众为什么老是被喷(南北大众双ID拍门)
就在大众汽车宣布首款采用MEB平台的电动汽车ID.3将于2020年9月份在欧洲实现交付之际,其同平台纯电动紧凑级SUV车型——ID.4的申报图日前也出现在了工信部网站公示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34批)中,并由上汽大众与一汽-大众分别生产,按照计划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放市场,预计售价在20万-30万元左右。
所谓MEB平台,全称为“电动车模块化平台”,是大众汽车集团首款为大规模生产而开发的纯电动车平台,具有创新的平板式电池模组布置方式,可以带来更动感的车身比例和更宽敞的车内空间。与此同时,MEB平台赋予了大众汽车更好地优化单车成本、更快地完善纯电家族阵容的能力。
首先来看看动作迅速的上汽大众:早在去年11月8日,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而全新建造的工厂——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落成,首辆ID.车型(基于ID. CROZZ概念车,或命名为ID.4X/ID.初见)也随之下线。
从工信部网站上披露的信息来看,新车除了采用当下流行的全封闭式前格栅之外,就没有更多的凸显其纯电动车身份的设计细节了。其实,这也符合大众汽车内部人士一直强调的“打造(在驾驶与乘坐感受等方面)与传统汽车没有区别的电动汽车”的理念。
顺带再多讲一讲位于上海安亭的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该工厂总投入约170亿元人民币,规划年产能30万辆,除了ID.4之外,优先在欧洲上市的ID.3车型、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多个品牌的全新一代纯电动车,未来也将于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生产。
相对而言比较低调的一汽-大众ID.4(或命名为ID.4 CROSS)看起来要更加圆润一些,目前来看与上汽大众ID.4只是在大灯、保险杠等处略有不同。
与上汽大众为了MEB平台搭建全新工厂相比,一汽-大众则是在其位于广东佛山的华南基地的基础上,进行MEB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改造(年产能60万辆),从而打造符合一汽-大众电动汽车战略的样板工厂。有消息称,一汽-大众ID.4白车身已经下线,有望于10月正式投产,并在今年年底前上市。
有意思的是,这两款产品都将搭载由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型号为EBN)提供的驱动电机,额定功率为70千瓦,最大功率为204马力(150千瓦),最高车速为160km/h。而在电池方面,南北大众尽管都采用了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但总成生产分别由上汽大众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后者还特意新建了MEB电池车间)。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电池容量,但根据此前《电动大咖》获得的消息来看,无论是上汽大众还是一汽-大众,其ID.4车型的续航里程都有望突破500公里这个行业“标杆”。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7.02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4月增长19%。虽然市场仍未完全恢复,但同比降幅收窄明显,环比增长也获得了明显增长。但更重要的是,如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的那样,在纯电动乘用车领域,随着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强势介入(纯电动车市占率达16%)、新势力蚕食市场份额的能力增强(市占率达12%),过去占据主导地位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正在不断退后(从2017年的100%到今年的62%),而主流合资品牌电动车尽管目前仅占了9%的份额,但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在插电混动车细分市场,今年前5个月主流合资品牌已经从市占率(32%)上反超了自主品牌(29%),甚至豪华品牌插混车型都有后来居上的势头(23%)。当然了,崔东树也强调,目前纯电与插混基本上是8比2的销量对比,电动化越走越强、插混持续下降目前来看是一个大势所趋。
在笔者看来,今年无论是新势力还是自主品牌,都争先恐后地推出了续航超过600公里的纯电车型,这当然不只是为了应对“降价不断”的特斯拉,而是着眼于在像大众、丰田等主流合资品牌真正发力之前,尽可能地抢占消费者“心智高地”。
毋庸置疑,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大众汽车拥有清晰的技术路线、深厚的技术储备、强悍的供应商议价能力,并且能够将其转化为产品力与价格竞争力上的优势。而在集成化、平台化、规模效应这“三板斧”面前,能够与大众汽车抗衡的整车厂商屈指可数,这恐怕也是其推动MEB平台国产化进程时一直不疾不徐、按部就班的原因。
就拿南北大众几乎同时披露全新一代纯电动车型ID.4这件事来说,大众汽车“赌”的就是广大消费者在电动汽车面前,还是会延续在传统燃油车的审美与购买习惯。在大众汽车看来,只要价格到位,就有信心让消费者继续选择他们的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已经在中国传统燃油车领域占据着领跑地位的大众汽车,究竟能不能在新能源时代复制已有的成功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