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娶的媳妇有什么规矩(古人娶妻讲究五不娶)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吃当作头等大事,因为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生存,一旦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天下就会大乱,所以古时候历朝历代,都把解决粮食问题摆在第一位。那你知道,除了吃最重要以外,人的第二等大事是什么吗?

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给曹丕,是为魏文帝。当时,天下刚刚经历三国之乱,民不聊生百废待兴,有个叫王朗的大臣于是上疏曹丕,提了几个建议,也就是历史上和诸葛亮出师表齐名的《劝育民省刑疏》。

古代娶的媳妇有什么规矩(古人娶妻讲究五不娶)(1)

古代婚嫁

其中,王朗提了一个重要性仅次于粮食的问题,他说,必须保证老百姓“嫁娶以时,则男女无怨旷之恨”!也就是说,男婚女嫁非常重要,如果女孩子嫁不出去,男子汉讨不到老婆,那就会有“怨旷之恨”,和吃不饱肚子一样,照样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因此呢,人的第二等大事就是婚姻嫁娶。

男婚女嫁,是天经地义人之常情,在老百姓眼中,婚姻有“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的重要性,所以,自古以来,人们特别重视“择偶”、也就是慎重挑选自己的人生伴侣,不是说随便娶一个回家就完事,古人择偶有“五不娶”的讲究,也就是说有五种女人、不能娶回家,是哪五种呢?

古代娶的媳妇有什么规矩(古人娶妻讲究五不娶)(2)

古代婚嫁

汉代礼制规定:

丧妇长女不娶,无教戒也。世有恶疾不娶,弃于天也。世有刑人不娶,弃于人也。乱家之女不娶,类不正也。逆家之女不娶,废人伦也。

以上就是古代的“五不娶”。首先第一种不能娶的,是“丧妇长女”,也就是家中母亲去世比较早的长女(长女,就是大女儿)。

古人说“养子不教父之过,养女不教母之过”,过去的女孩子,主要是由母亲教导,怎样做妻子,怎样当妈妈,都是由母亲言传身教,如果母亲很早过世,长女就要承担起母亲的责任,但是她又没有学习的榜样,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的坚强,所以性格必定就很刚强。

古代娶的媳妇有什么规矩(古人娶妻讲究五不娶)(3)

古代婚嫁

古人娶妻有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娶一个温婉的贤妻良母,所以,古人认为从小没有母亲教戒、性格刚烈的女孩子,不适合做妻子。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很不公平,但在过去却造成了很多女子的不幸。

古人娶妻“五不娶”,第一是丧妇长女不娶,第二是“世有恶疾不娶”。所谓世有恶疾,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指遗传疾病,二是指不良嗜好,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基因不好,所以不能娶;

古代娶的媳妇有什么规矩(古人娶妻讲究五不娶)(4)

古代婚嫁

第三种“世有刑人不娶”,也就是说她的父辈祖辈有人犯罪的不能娶回家,按照过去的说法就是要“家世清白”,娶妻得娶清白人家的女子,家世不能有污点;

第四种,乱家之女不娶,也就是说女孩子的父母如果作风不太好,比如母亲水性杨花父亲嫖赌逍遥,这种家庭的女孩子,恐怕也很难成为贤妻良母;

最后第五种,逆家之女不娶,什么是逆家之女呢?这里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父母不孝,俗称逆子,父母不孝女儿自然也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将来娶回家也有可能不孝顺父母;还有一种就是本身比较叛逆的女子,个性很强我行我素,不服从管教,这种女孩子也不可娶。

古代娶的媳妇有什么规矩(古人娶妻讲究五不娶)(5)

古代婚嫁

那么从过去“五不娶”的习俗可以看出,古人的婚姻观念,主要还是深受女子必须“三从四德”的陋习影响,顺从、贤惠,是娶妻择偶的基本要求,现代人的婚恋观早已有所不同,有个性和思想独立的女性更受欢迎,但是,从道德层面来说,古人的“五不娶”还是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