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处世的精美句子六字真言(都懂得这2个字的能量)

一代名臣曾国藩,是君主威权时代最后一位“三不朽”人物。晚晴教育家、洋务运动的先驱容闳,评价曾国藩是“旧时代的特产之物”,纵观曾国藩一生,其思想颇为驳杂,充满变化,却也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东西存在。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儒学家、理学家,同时又不拘于一端,能够糅合百家精要,适时从中汲取养分,达到运筹于胸中经世而致用。

本文,笔者不准备谈及太多,重点从一个方面入手,带领大家走进曾国藩的内心世界,看他是如何从一个农家子弟一步步成长蜕变成近百年来争相学习的偶像人物的,揭开他超凡入圣的奥妙。

淡然处世的精美句子六字真言(都懂得这2个字的能量)(1)

01革除旧习,慎独养心

曾国藩注重精神修炼和品格锻造,从这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他不甘平庸心怀大志的人生取向。他二十岁在湘乡县莲花书院读书时,深感学问不足,身上有足多陋习,为了砥砺前行不负光阴,他为自己取了一个号“涤生”,涤就是洗涤、改变之意。这就是说,要给以前的自己一刀两断,从今而始革除旧习,焕然一新。他是一个时时刻刻懂得反思过错、校正行为的人,时间的紧迫感常常萦绕着他,不敢稍有懈怠。

淡然处世的精美句子六字真言(都懂得这2个字的能量)(2)

心是人的根本,释迦牟尼佛说“世间万物,壮无过心”,一个人要想有别于昨日,让自己处在猛勇精进的状态,就要善于养心,“时时勤擦拭,莫要惹尘埃”的修炼功夫就必不可少。曾国藩的养心治性的功夫是从慎独开始的。“慎独”一词,来自《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就是说当没有人监视,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做到表里如一,严守本分,既不做坏事,也不存非分之想。慎独,是古代士大夫修身自省、臻于至善的方法,属于性理之学。

淡然处世的精美句子六字真言(都懂得这2个字的能量)(3)

02君子真诚,小人狂妄

一个人若想修炼出超拔的精神意志,养成高洁的品德操守,慎独功夫是不可少的。曾国藩对此有深刻认识,他说:

“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秉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谦之功密,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矣。”

这段话读来,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无疑属于曾国藩的经验之法,他是经过长久践行深有所得的,也是慎独功夫的大成就者。

淡然处世的精美句子六字真言(都懂得这2个字的能量)(4)

首先,他认为,只要是人,不论君子还是小人,都有独的时候,但是君子和小人在独处之时又是不同的。小人一旦独处,就会产生妄念,生发非分之想,这些念头平常积聚的多了,在接人待物时就会表现出来,言语轻薄、行为放浪、欺负别人这些都是独处时的狂念造成的。

君子的独处与小人不一样,他是真诚的,是平和的。真诚、平和的心念积聚多了,一个人为人处世就会谦虚而谨慎,不会妄自尊大。曾国藩认为,从一个人在事物上的表现,即可以料定一个人独处时的状态。

淡然处世的精美句子六字真言(都懂得这2个字的能量)(5)

03慎独不欺,内圣而外王

由于慎独之不足,一个人不仅欺人,还会自欺,终将一事无成。他说:

“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于是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趋焉而不觉;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我伺也,则趋之而不力。”

这段文字同样精彩,就是说,小人平常的修为不够,心不静,也不诚恳,这导致他们看待事理也是不透彻的,不能明白什么是应该去做的,什么是不能为的。比如,如果是去做一件好事,小人恐怕别人看不见,岂不是白干了,而后就犹豫不决的是去做还是不做。假如是做一件坏事,也会心存侥幸,反正又没有人发现,而毫无愧疚之心的去过。这些虚妄的举动,都是平常慎独没做好所导致的,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淡然处世的精美句子六字真言(都懂得这2个字的能量)(6)

善于慎独的人,不会这样,曾国藩接着说:

“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

一个君子,唯恐在做一件事时不尽力,而堕落到人性的阴暗一面;唯恐一个坏毛病不除,影响到心性的纯正,导致一个接一个的犯错不止。为了保证心头不染尘埃,保持至大至刚的中正之气,所以,曾国藩,时刻注意在独处之时的表现。他认为,所有外面的作为,都跟独处时有关联,慎独是为了达到内圣的境界,唯有这份内在的光正气象、超拔之境界,一个人才能够无往不胜,走向外王的实现。

淡然处世的精美句子六字真言(都懂得这2个字的能量)(7)

曾国藩的成就是建立在个人境界和品质修养之上的成功,不是一般意义上成功学的个人发达之成功,他的功成名就是可以作为万世楷模的大成功,这是要区分看待的。

“慎独”无疑是他实现人生飞跃,超越一般意义成功走向不朽之成功的奥妙心法所在。时人若能学的其中一二,虽不奢求人生之大成,至少可以打破裹足不前、停止生长的壁垒,让人处在不断上升的生命状态之中。

如果您喜欢我的原创文章,欢迎关注账号!谢谢点赞、留言、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