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老鼠笼捕鼠(建国初期的捕鼠运动)

不论是在钢筋水泥、灯红酒绿的大城市里,还是在青砖白瓦、宁静安逸的村庄里,都能看到一种经常在深夜里出没的动物——老鼠。

老鼠可谓是家家户户都痛恨的存在,因为它们经常偷粮食、啃东西,不论是家具还是衣服,只要是它能啃得动的,都不会放过。

别看它小小的一只,胆子倒是极大,在屋子里上蹿下跳的,但又让人无可奈何。因为它溜得贼快,你刚一看见它,还没反应过来就不见了踪影。

为了清理这些老鼠,有人会将毒药混进麦子里专门等它们上钩,有人买来粘鼠板放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但这些方法能够“骗”到的老鼠少之又少。

它们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人们“精心准备”过的美食,粘鼠板也只能粘住一些小一点的老鼠,那些大一点的老鼠稍稍用劲就会逃的无影无踪。

而早在建国初期,老鼠十分猖獗,其存在就像是土匪一样,还经常带来疾病和鼠疫,让人惶惶不安。

为了解决老鼠泛滥的情况,我国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捕鼠运动......

野外老鼠笼捕鼠(建国初期的捕鼠运动)(1)

老鼠作乱,捕鼠运动开始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与朝鲜两国交战,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的安全。我国志愿军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抗美援朝运动中,最终取得了胜利,捍卫了祖国的领土。

但在这一战争中,美国使用了细菌武器,我国的东北地区没能幸免于难,大量的带毒昆虫在我国肆虐开来,严重威胁了人民生命的安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任命周恩来总理为主任。

他们一边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边让人们注意卫生,预防疾病的传染。

思前想后,中央决定将“老鼠、麻雀、苍蝇、蚊子”列为必除的“四害”,还人民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还起名为“除四害运动”。

野外老鼠笼捕鼠(建国初期的捕鼠运动)(2)

我们都理解老鼠、苍蝇、蚊子是名副其实的害虫,那为什么当时麻雀也成了害虫之一呢?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正处于一个勉强吃得饱、穿得暖的时期,人民辛辛苦苦整了一年的庄稼,到了秋天好不容易有了收获,都十分宝贝。

可在这时,麻雀却要横插一脚,动不动就来偷吃。一只两只就算了,每次都是乌泱乌泱的一大片,这可让农民们十分心疼。

因为抢了百姓的粮食,它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四害”之一,等到了后来,才渐渐地将麻雀从“四害”里除名,恢复了它们的清白之身。

那怎样才能消灭这些害虫呢?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最大的,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消灭“四害”指日可待。

于是,中央政府开始动员起广大人民群众:“前方的战士们在战场上厮杀,我们在他们的身后也应该守护好国家的安全,为了他们回来时能够有一个完整的家,也为了我们自己,大家都加入到消灭“四害”的运动中来吧。”

经过中央的一番鼓舞,人民觉得这项运动充满了爱国主义色彩,纷纷加入到消灭“四害”的运动中来,满足了大家保家卫国的想法。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政府还会对捕获多的人家进行嘉奖,这更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兴趣。

野外老鼠笼捕鼠(建国初期的捕鼠运动)(3)

当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各地的“除四害运动”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开始了,中央动员各地政府,各地政府再动员人民百姓。

随着毛主席“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细菌战”口号的打响,群国上下的男女老少都加入了这场运动。

各地还出现了不少的“除四害”模范,年过花甲的老太太带头干,一只手不能动的年轻人也还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上午捞孑孓,下午去灭蝇。

总之,在中央和领导们的号召下,所有人都积极投身于“除四害”的活动中,为了能够尽快完成任务,他们还想出了不少古灵精怪的办法。

蚊子、苍蝇、麻雀都是看得见的,都是能够在白天消灭的害虫,但是老鼠可没这么简单,它们大多数都活动在晚上,因此成了四害之首。

但是老鼠再怎么奸诈狡猾,都比不过人们的聪明才智,也由此衍生出很多“灭鼠奇招”。

野外老鼠笼捕鼠(建国初期的捕鼠运动)(4)

为了能够消灭老鼠,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奇招:

比如调墨油粘鼠。就是将植物油聚合到一定粘度,或者在里面加入合成树脂,改变它的粘度,再用它来粘老鼠,就好比我们现在所用的粘鼠板。但这种方法只能抓到那些“出来活动”的老鼠,而且粘度不够的话,很容易让落入陷阱的老鼠逃跑。

又比如用双簧钢丝夹鼠。这种捕鼠器一夹子下去,被夹住的老鼠就会一命呜呼,但每次只能夹到一个老鼠。

还有人用石灰灌老鼠洞,将老鼠活生生地烫死在洞穴里;

又或者将枣刺扔进老鼠洞,将它们扎死。

还有一种狠戾的招数:将一个盆子、水桶倒扣着,在它的下面放着一块砖头,再在旁边放上一些瓜子、花生等吃的,等到老鼠一吃,就将其扣在下面。

野外老鼠笼捕鼠(建国初期的捕鼠运动)(5)

而这种被活捉的老鼠,也还有很大的用途。

如果抓到一些比较大的老鼠,就将花椒或是黄豆塞进它的屁股里,然后用针线缝上,将它放走。

此时逃出生天的老鼠以为自己逃过一劫,却没想到人们的这一操作,会让一窝子老鼠都死亡。

因为黄豆能够让老鼠没办法拉屎,被憋得急了,它就会发疯了似的乱咬。这样很可能一咬就咬一窝,如此一窝老鼠都必然被咬死。

而花椒会加快让老鼠“发疯”的速度,毕竟花椒本身就属于比较呛的东西,放在老鼠的屁股里,没过一会儿就会发疯。

这样的方法据说还是一个小学生想出来的,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还广泛地运用到大众人民手中。反正只要能抓到老鼠,大家想破了脑袋。

野外老鼠笼捕鼠(建国初期的捕鼠运动)(6)

在那段时间里,为了提高大家“除四害”的兴趣,不论是村里还是学校,都会举行一些活动,谁能够抓到老鼠,谁就能得到奖励。

如果是学生,就会奖励他作业本、铅笔、文具盒等等,抓得越多,得到的奖励就越好。如果是村民,那么就会得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等奖励。

为了得到那些奖励,每个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学生们放学做完作业后,总是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找老鼠洞,想办法抓老鼠;而大人们忙完自己家的事情后,也会参与其中。

为了方便统计捉到的老鼠数量,领导者想到了将老鼠的尾巴割下来,谁手里有几根老鼠尾巴代表捉到了几只老鼠。

野外老鼠笼捕鼠(建国初期的捕鼠运动)(7)

为了能够得到好的奖励,有学生想出办法“作弊”,将一条老鼠尾巴劈成两半。只是这样很容易露馅,于是就有人想出将老鼠尾巴割成两节,将其中一节的一头削尖。

如果有人问:“你这老鼠尾巴怎么这么短?”

他们就以“捉到的是小老鼠”对之,有时候就能以假乱真。

野外老鼠笼捕鼠(建国初期的捕鼠运动)(8)

但如果有人发现了造假,就会罚他们多抓几只老鼠;而被发现造假的人也觉得不好意思,就会更加卖力地去抓老鼠。

有的地方还会统计出人们一天除掉的蚊子、蝇子、麻雀、老鼠等数量,人们看着自己的累累战果,觉得十分有成就感。

为了展示村子里的成果,还会举行游行活动,一个车子上面放着一个架子,上面密密麻麻地挂着麻雀、老鼠的尸体,在村子里游行。

野外老鼠笼捕鼠(建国初期的捕鼠运动)(9)

捕鼠运动渐渐停止

在整个“除四害”活动中,不管是七八岁的孩子还是退休在家的老人,在号召下都参与到了其中,发挥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孩们面对一只老鼠可以翻遍整个屋子,古灵精怪的他们总是能够想到更好的办法去抓老鼠,这仿佛成了一件增加荣誉的大事。

在抓老鼠的过程中,也有人会被小小的老鼠咬伤,有的人不以为意,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相关医疗部门对这样的事十分严肃。因为老鼠身上不知道携带着什么样的病毒,稍有不慎就会在人群中蔓延,说不定还会造成严重的鼠疫。

在那个医疗条件还在发展的时期里,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是避免出现鼠疫的最佳办法,医疗部门时时刻刻都在宣传着注意卫生,做好防护。

还特别强调,如果有人不幸被老鼠咬伤,一定要尽早去检查和治疗。

野外老鼠笼捕鼠(建国初期的捕鼠运动)(10)

除此之外,在面对那些突然死亡的老鼠,也要拿给有关部门检查,以防出现问题。

那些被逮到的老鼠尸体,也并不会由自己单独处理,而是交由政府,由他们统一处理。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鼠疫的发生。

“除四害”的活动一直在进行,不计其数的老鼠、麻雀等被猎杀,这样的情况也造就了一个问题,粮食产量越来越少。

这是怎么回事?害虫被杀之后,粮食产量不应该增加吗?

原来,麻雀作为当时的“四害”之一,它们虽然吃农作物,但也吃了附着在农作物上的虫子。而大量的麻雀被猎杀,虫子就没了顾忌,在农作物中横行,产量自然而然就降低了。

所以在后来的时间里,麻雀从四害中除名。

也正是因为这一问题,人们意识到了生物圈中的自然规律,什么动物都不能被肆无忌惮地杀害,不然就会打破这一平衡。

而在这时候,老鼠也被捕杀得差不多了,已经没有了往日里的泛滥成灾,国家对于“除四害”运动的号召也告一段落。

野外老鼠笼捕鼠(建国初期的捕鼠运动)(11)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蚊子、蝇子在夏天的时候尤其嚣张,这时候就会有人问他们真的有存在的意义吗?

当然,有一句话十分适合自然界,即“存在即合理”,它们虽然吸人血、传播疾病,但也会为传播花粉做出自己的贡献。自然而然,老鼠也是一样的,如果它们突然消失,就会引起生物圈中的动荡,最后也有可能影响到人类。

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对于任何一个物种的消灭都要三思而后行,对于它们传播疾病的问题,只有做好防护,注意自身卫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