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竹筠是为国献身的革命烈士吗(江竹筠江姐)
1949年11月14日,国民党特务夺去了江竹筠的生命,年仅29岁。江竹筠在生前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受尽酷刑,却没有说出泄露组织的一个字,她为革命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出身贫寒,幸遇恩师
江竹筠即是小说《红岩》中“江姐”的原型,她于1920年8月20日出生在四川省自流井(后改名为自贡市)的大山铺朱家沟。
江竹筠从小就挣扎在饥饿线上。父亲江上林游手好闲,长期在城市漂泊,一年两载才回家一次。江竹筠五六岁就跟着母亲下地劳动;在她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不能忍受这样无用的丈夫,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10岁时,她就在重庆一家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2岁时,被母亲送到孤儿院附设的小学上学。
从小艰苦的生活让江竹筠意识到唯有努力才能让自己摆脱命运,于是发奋读书,小学一年级一学期就连跳三级,直接进入四年级,成绩仍是全年级第一,还荣获了孤儿院颁发的银质奖牌。在孤儿院里,她遇到了让她钦佩终身的老师丁尧夫。
丁尧夫学识渊博、情操高尚,讲课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总能发人深省。特别是在历史课中,总是慷慨激昂地讲解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九一八事变、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让学生对当时的中国有深刻的思考。在讲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讲解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刘和珍、顾正红、秋瑾等,这些为中国、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深深地震撼了江竹筠和同学们,江竹筠曾激动地对同学说:以后我们也要做秋瑾这样的女杰,为追求真理而死,为拯救中华民族而死!小小年纪的江竹筠在此刻埋下了以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种子。
丁尧夫推崇鲁迅,誓以“救救孩子”为己任,常教育孩子读鲁迅的书。可惜,当时的年代不允许这样能够发出光亮的“火种”的存在,1935年,丁尧夫因有“共产党嫌疑”被特务抓去,后来,为革命牺牲了。
丁尧夫的教育和鲁迅的书让江竹筠开始觉醒了,之前她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过上好日子,现在她的目的成为了要为新中国的成立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从此,她的阅读范围就更广阔了。
投身革命事业1936年秋,江竹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南岸中学。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日怒潮席卷全国,共产党成为了民族的救星和希望。
平日里沉静好学,希望能探索出解放人民、解放社会的江竹筠立即响应共产党的号召,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以后,国民党反动当局叫嚣搞抗日救亡运动就是“异党活动”。可江竹筠偏以“异党”为荣,毕竟,为拯救国家而成为“异党”,有良心的人都会以此感到无限的荣光。在这年的夏日,江竹筠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像儿时希望的那样,为解放斗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入党后,江竹筠酷爱马列主义理论,这些理论像是向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她如痴如醉,这也让她十分向往革命圣地延安,希望能够到延安去投身革命事业。但这时,党组织却要求她在重庆做通讯联络工作。这需要一个不为人注目的职业作掩护,因此,党组织指示她学习会计,学拨算盘。她知道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要听从党的指挥,因此毫不犹豫地服从了这项安排。
她于1940年秋考入中华职业学校会计训练班,担任该校及附近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经过不懈的努力,江竹筠很好地掌握了会计专业。1941年至1943年期间,江竹筠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南方局关于对付反共逆流的指示:勤学、勤业、勤交友;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她踏实、稳重,遇事冷静、沉着,成功地把自己隐藏于群众之中,从不引人注目,低调行事,顺利地完成了通讯联络任务。
假戏真做:从假夫妻到真伴侣1943年5月,党组织交给江竹筠一项特殊的任务,让她与彭咏梧假扮夫妻,掩护开展党的秘密工作。
彭咏梧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省立万县师范学校分支书记和总支书记。1940年任云阳县委书记,次年调重庆市委任第一委员,负责组织宣传工作,领导重庆学运和挺进报。由于没有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场所和可靠的助手,工作开展很不方便。党组织决定让江竹筠以“妻子”名义协助彭咏梧工作。
他们将“新家”安在了重庆市机房街,表面上房子平平无奇,实际上这里是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江竹筠从一个穷学生突然变成了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彭太太”,虽然很不习惯,但是她都努力改变自己,努力适应自己的角色。江竹筠和彭咏梧很好地扮演了这一对角色,不仅瞒过了同事邻居,甚至连她的母亲都没有发现这个女婿竟是假的。
彭咏梧
历史又把江竹筠推入到了另一条战线。1944年春,江竹筠在一次外出工作中,引起了特务的跟踪注意。党组织为安全起见,立即把她转移到成都。此时国民党统治区已经民怨沸腾,学生运动势如破竹。党组织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决定调江竹筠去搞学生运动,并下达了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三个月内,必须考入四川大学。要知道,江竹筠当时只读过一年的高中,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实现的任务。但是江竹筠当时下定决心:“为了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我愿意拼命!”她就以这样的决心复习了三个月,在1944年的夏天,如愿考上了四川大学。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怀疑,有意选择了一个冷门专业——植物病虫害系。
在重庆,彭咏梧因为缺少了“太太”的掩护,工作变得麻烦起来。两人在一起互帮互助、相互关怀,也已经日久生情。党组织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特批彭咏梧与江竹筠正式结婚。1945年夏天,江竹筠回到重庆,与彭咏梧正式结为伉俪,成为了真正的共患难的夫妻。
遭遇背叛,受尽折磨1948年4月,国民党特务先后逮捕了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刘国定、副书记冉益智。这两人是贪生怕死之徒,还没有动用刑罚,就相继叛变,争相出卖共产党组织。6月14日,江竹筠紧急去布置战友转移,却突然遭遇到叛徒冉益智,冉益智立即指出江竹筠是红色情报人员,国民党特务一拥而上,无力反抗的江竹筠就这样被捕了。
江竹筠被捕后,关在了国民党和美国合作建造的“渣宰洞”监狱。得知江竹筠是彭咏梧的妻子,国民党特务妄图从江竹筠口中得到党组织的情报。在再三劝降无效的情况下,恼羞成怒的特务开始对江竹筠动用酷刑。
当年参与审讯的国民党法官张界后来交代说:“当班的军士把竹筷子拿来,将一把新竹筷子放在江烈士的十个指尖。当班特务军士,两手紧握筷子的两头,来回在烈士的手指上猛夹,江烈士忍着痛,连声喊:‘哟!哟!’弯腰下去站不起来,江烈士顷刻脸都变得苍白,声音也发不出来⋯⋯”
尽管痛到数次昏迷,但江竹筠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她对特务留下这样一句话:你只能危害我的身体,动摇不了我的意志。后来,特务们相继使用坐老虎凳、灌辣椒水、吊索等酷刑,但她坚贞不屈、毫不动摇。
影视剧中受酷刑的江姐
特务们黔驴技穷,只好先放过她。尽管江竹筠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但她的内心充满的是胜利的豪情。她艰难地走进监狱的院坝,各个囚室的风门口挤满了人头,难友们用无限敬仰的目光望着她,向她致意,亲切地称她为“江姐”。
她在狱中和同样被捕进来的共产党人凭借记忆背出了《新民主主义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及《中国土地法大纲》等书,用草纸、红药水、棉杆写下来,供牢房里的战友传阅。
即使在监狱中,江竹筠也没有放弃。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做通了监狱看守黄守才的思想工作,联系上了外面的党组织,及时地把监狱中的情况传递出去。她和狱中的战友们互通信息,组织开展庆祝党的生日、春节联欢晚会、悼念彭咏梧牺牲一周年等活动。在狱中的17个月里,她和受难的战友们与敌人斗智斗勇,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江竹筠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和彭咏梧年仅两岁的儿子——云儿。1949年8月,在给亲人谭竹安的托孤信中,她写道:“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这是江竹筠留给儿子最后的遗言。
江竹筠彭咏梧夫妇和儿子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壮烈牺牲于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年仅29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