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文明到底有多发达(中纬度文明)
文|邱轩洛
(注:图片来自网络)
或问:在地球的中纬度上,为什么会聚集了包括“黄河文明”在内的全世界21种主要人类文明?
某答曰:如从纬度决定气候角度看,气候因素肯定是主要的,因为至少说,人类文明的发育,那是需要“温床”而非“冰床”或“火床”。
另外再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上讲,在四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人们为了生存,那是需要在取暖、纳凉、耕种和收藏等方面不断地伴着季节变化切换外在依凭,而为了克服生存上的种种“麻烦”,人类是必须努力去寻求各种可能的生存技巧,如此一来,“文明”也就会被渐渐地累积起来。
相反,在高纬或低纬地区,由于气候要么常年寒冷得让人缩手缩脚,要么就是大部分时间溽热得叫人昏昏欲睡一一想想看,像这样的环境,在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时代,人类就是有实业经济或文化科技上的进取心,怕也没有足够的劳作时间,更不肖说还要应付瘴疫冻馁所带来的生存威胁。再者,由于这些地方四季风物变化单一,故人们是很难感受到风霜荣枯所带来的生命精神体验,从而对人生的收放敛藏,在潜意识中便会缺失相应的理性思考,如表现在行为上,那是比较容易出现急功近利与性情化的作为。
相关史料显示,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那些革命先驱们是大多来自于低纬地区的南国或南洋,如究其革命历程是不难发现这一点:在他们中间,是很少有人会耐下心去为革命目标而发动群众或者去做统战工作的,而像爆炸、暗杀和破坏等急躁盲动作为,往往是他们比较喜欢的行动选择。
再看高纬地区的东北大地,其资源倒是丰富,土地也很肥沃,可由于气候非冷即热,所以大自然所教化出的人的性格那是极易走极端的。过去东北地区之所以“盛产”响马匪贼,个人以为很有可能是与这里人们长年猫冬、意识形态七糊八炖一锅熬有关!另外,这里长达半年的寒冷气候,对于人气聚集和产业发展也是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可不是嘛,也就在笔者敲写这篇文章时,忽而从网上传来这一耸人资讯:说如今东北三省每年净流出人口居然高达200万人之多!
总之一句话,虽说在今天由于空调与冰箱的普及,那高纬与低纬地区人们的生存条件已远非昔日农耕时代可以比拟,但从气候与生产生活的亲和度上讲,低纬与高纬地区人们的生存回旋空间,那还是相对于中纬地区是要小得多得多。
而于此需要说明的是,虽说眼下珠三角地区(低纬)宜于创业与置业,但由于彼处气候溽热潮湿,故于人居而言,这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缺憾点。基于这一认识,于此我们是否可以对未来中国发展作如下展望: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与互联网的深入,我中华陆上贸易权重或将越来越大,进而在内地与沿海、北方与南方之间,其生存与实业机会可能会出现越来越扁平化的趋势——上海的人气指数,或将盖过香港?而长江中下游的繁荣,或将取代眼下火热的珠江三角洲?待再过三、四十年后,我中华文明的重心,也许又会回归到黄河中下游一带——届时,历史上的古“黄河文明”,或会再度熠熠生辉!
(邱轩洛 2015.1.6)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