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以仁为本的人(论语-里仁67子曰)

论语中以仁为本的人(论语-里仁67子曰)(1)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翻译】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北辰解读】1、问立志。阳明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传习录》2、所谓立志是确立意识的方向,无志之人的精神状态是低级的,因为他的意识没有方向。青年毛泽东说“十年不得真理,十年无志;终身不得真理,终身无志。”王阳明的时代无真理一说,只说天理。立志是心体的发动,也是心体圆成的奠基。心性是受自我内驱力支配的追求体系。立志就是给这个体系定个方向。3、问题的精微处在于怎样念念存天理?刘宗周的办法是慎独,阳明也说过谨独、慎独,但没有作为过专门功法。阳明现在打的比方是道家所谓结圣胎。一念不息的提住心,就是“凝聚”。但衡今此条的评语可资参考:“阳明此意,犹是主一之义也。凝聚二字,则是功夫。与(禅)宗门之一心参话头,净土门一心念佛,道家之一心注守丹田,一也。”这是平实之论。阳明在养心功夫上就是直接运用了释道两家的成功经验。

论语中以仁为本的人(论语-里仁67子曰)(2)

4、阳明小时候一个道士说他胡须长到胸前就可以“结圣胎”了,他在阳明洞静坐结成了圣胎,定力成熟,友人说他的心触之不动了,去平叛乱必定能成功,果然。触之不动是未发之中之气坚实饱满了,于是可以发而中节了。阳明现在说的念念存天理,让天理像圣胎一样凝聚于心,这个以天理为内容的圣胎就是良心。良心显现并一念扩充下去则“驯至于美大圣神”矣。人的气量决定人的最终所得。5、阳明12岁那一年,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说:“惟读书登第耳。”阳明反驳老师:“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学圣贤就是不以登攀仕途为目的,而以成圣当伟人为目标。刚刚登第当了状元的父亲嘲笑小阳明:“汝欲做圣贤耶!”学生问:“孔门言志,由(子路)求(冉有)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阳明答:“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论语中以仁为本的人(论语-里仁67子曰)(3)

6、子路的理想是用三年的时间,武化一个不大的城邦,让百姓得到军事训练、知道礼义,从而抗衡周边大的诸侯。冉有的理想是用三年的时间,让一个方圆五七十里的小邦富足起来,进行礼乐教化。公孙赤的理想是当个司仪,主持祭祀、外交活动。这些实用的作为不是比曾点那“耍的事”有意义得多么,圣人偏偏赞同曾点,是什么道理?阳明解释说,那三个的选择太具体、有限了,偏了一边,干了这个就干不了那个了,只是“器”,而曾点的志向符合“君子不器”的圣训。强调君子不器的孔夫子是以主义干预现实的,不想成为某个军事政治寡头的工具。曾点“似耍”有着自由自在的意蕴神采。阳明引用《中庸》“无入而不自得”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凸显了阳明内心深处向往自得的心意。7、有必要单独解释一下意必。《论语》:“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朱熹解释意、必、固、我是“私意、期必、执滞、私己”,四者的关系是“起于意,遂于必,留于固,成于我”。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后,“我”又生“意”,循环无穷。朱熹的解释很精彩。私意具体化便是许多人的“我以为”——人都活在“我以为”中,检验对错、有效与否的标准又不是一个“我以为”,于是误解舛错丛生。意必固我合成“意谛牢结”级别的自私,自私是所有道德的天敌。去人欲主要是去自私。所有的修行都要狠斗私字一闪念。想有出息的人千万警惕自己的意必。有意必就有固我。张载说,这四样有一个,就与天地不相似了。西方人讲人是上帝的肖像,中国人讲人与天地一体,如果你固执僵化、自我中心,就不能与天地相似了。8、阳明说:“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读者诸君应该永远记住这两个比喻:未发之中如婴儿在胎,立志如种树。婴儿在胎中只是纯气,有何知识?长大以后自然一步步该干啥干啥,乃至于无不可能。如果让婴儿穷尽天下之理是荒谬的,那么让初学的人一下子穷尽天下之理也是荒谬的。怎么办?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善根、“养”根本智慧是唯一正确而且最有效的办法。要想知识长进就得找到根源。注意:阳明说的“为学”是学为圣人,“本原”是在未发之中上养诚意的功夫。9、“科”是坎,盈科而进是过了一个台阶再过一个台阶,都是指内圣之学的进步。如果要增长八股知识、扩充闻见之知则不需如此。在阳明学谱系里,这后一种不是知识,而是所知障,是遮蔽灵根的浮游物。立志不要有功利目的,如果有功利目的就是和自己做买卖。一个和自己都做买卖的人,肯定是个俗透了的人。用心学的话说叫欺心。一个一种下树苗就想结果子卖钱的人,就像拿着一个鸡蛋想孵出一群小鸡、再用小鸡换成牛、牛换成地、地多了娶个小老婆的那个民间笑话里的秀才。佛教为什么反对执着,就是因为执着于假相就找不到真相了。阳明四个“勿想”是让学生放松,解放出精神的自由滋味来,“悬想何益”?老老实实地做栽培之功,枝叶花果都是自然结果,如同立志之后的精神进步。立志如种树就是立志如审美的意思,这叫做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论语中以仁为本的人(论语-里仁67子曰)(4)

10、立志是孟子、陆九渊一再强调的“先立乎其大者”。为学是为了见性,立志是为了反身而诚、自明诚,这样开启的是根本慧命,不是鸡零狗碎的闻见之知,这样才能有实质性的进步,因为这样才能找到自我的本质。同时,必须无所执:无所执,故无所成名;无所成名,故大。艾扬格《瑜伽之树·回归种子》:“人的灵性发展也可以比喻为树的成长,从种子到完全成熟。你无法在种子里看见树成长的品质,但它就藏在里面。人的种子是灵魂,我们存在的本质藏在里面。个人的灵魂就是引发个人成长的因,就如种子引发树的成长。“种子撒到土里,一两天就会蹦出芽来,这个芽就是良心。心是器官,良是德行,或存在的本质;所以德行的器官称为良心。这个从灵魂蹦出来的芽给了我们第一个知觉——德性的知觉,一扇门。11、“种子打开以后,长出茎来,就是心,或称为意识。从种子出来的那一根茎分出不同的枝—— 一枝是真我,一枝是自我。真我是个体存在的觉知,它还不是自我,而是真我的觉知,是‘我存在’的觉知。自我从真我而来,进入行动;只要不行动就是真我状态,真我一旦用行动表达自身,就成了自我。”这算现代心学原理的一个提纲,可与阳明心学相衬映。阳明说,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处,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你看那好色之人未尝有困忘之病,只是一真切耳。自家痛痒,自家须会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痒,自家须不得不搔摩得。12、他当年在龙场给诸生立“教条”时,首要的就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泊奔逸,何处是个头?学生问志至气次。阳明答:“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首先)、次贰(其次)之谓。‘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孟子救告子之偏,故如此夹持说。”——《传习录》至是到达,次是停留。阳明凡事都主张一体化,做工夫更是要求一体化,他的解释是:意念到了哪里气就到了哪里(如同气功行气一般)。志说白了就是意念的方向,持其志是坚持这个意念、意向,这时气自然在其中了。暴是过度使用的意思,控制气的过程其实就是个持其志的过程。持志也是养气。这是讲解孟子的理论,针对的还是朱子,朱子把“至”解成极把“次”解成第二的意思。朱子不做工夫,说了外行话。“夹持”是两边扶住不偏倚,是禅宗术语。13、阳明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又说:“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删其繁枝就是克己省察,就是去夫外好。因为嗜好什么就被其控制了去(福柯说这叫“生物权力”)。制造欲望的各行各业都是通过满足你的欲望控制你,而不是简单的压制或直接的镇压。国家主要以“名器”(头衔、职位、荣誉)诱导控制人。中国没有俄国式的智识阶级(鲁迅语)盖在于读书人外好心重,日日逐物,被名缰利锁牢牢掌控。“凡百外好皆然”,只要是务外就会遗(失)内。这个内的核心是德。被德控制而遗失道是另外的问题,譬如一些正派的道学家就是不能悟道,因其失去了活泼泼的自然生机。14、阳明强调养心、种德、立志是自己救自己的唯一法子。他很少径直说我论学是什么功夫,这里径直说“是无中生有的功夫”,“无”是免去各种外好,“有”是立志,立一念为善之志。一念为善之志是孟子说的“集义“,是操存舍亡之存养,就是时时刻刻都保持这一念(勿忘),还不能拔苗助长(勿助)。“立志贵专一”与他一直强调的“精一”相通。《老子》主张“抱一”,佛教主张“以一顶万”,与阳明说的专一的内涵不同,功夫相通。阳明说的志之所向,就是心意之所向,从内容上就是要人们择善弃恶,立志是个由知善走向行善的过程;从意术上说是个意向的取样、变样问题。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阳明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传习录》志到熟时是个很有启发的提法。原来志有生熟,志气是集义而得,有个成长、成熟的过程。阳明对善恶是有全面看法的,晚年能够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说明他的善恶观念不是概念性的,而是生命性的命题。教学生做功夫更是难以概念化表达。他不愿意学生在概念上打转转,鼓励他向志熟处努力。作者:程林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546672115、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关注、☯点赞、☯留言⚙我的账号, 我们一起进步,末学后进,才疏学浅,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