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1)

兰州铁桥之上的白塔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2)

无人机下的兰州半座城,太阳升起

本期导读主题词:甘肃、西北部、省会、黄河、多元文化

对于兰州,我情有独钟。

每年至少三次抵达兰州,是纯玩的那种,甚至是为了吃一顿老马家的“手抓”;甚至是某一个傍晚站在白塔山之巅,安静的看着脚下的黄河从兰州穿城而过,看夕阳慢慢落过五泉山洒下金子般的余晖和黄河水融为一体;甚至就是为了一座兰州城而来。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3)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4)

兰州黄河公园的下午演出,演员不亚于专业团队。

初识兰州。

1996年8月,正是单位新员工报到的月份,有个兰州交大毕业的大学生是兰州的“土著”学生,报到的那一天,让我很惊讶这个身高1.8米的小伙子竟然操着一口很标准的普通话,这是最初对于兰州的第一印象。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5)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6)

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唯独兰州

2003年9月我正式走进兰州城。

参加兰州铁路局半年度的宝兰铁路项目的专业会议,这是我第一次利用工作之便踏上了兰州。济南到兰州的直线距离在1300KM,山航在历经2个多小时的航空之旅之后,安全着陆抵达甘肃,直达中川机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飞机场离着兰州城那叫做“”那,后来看到网上有人吐槽发布信息,说兰州的中川机场在中国是机场与城市之间距离最远的距离69KM,这有点夸大其词,其实,要说机场与城市距离最远的中川机场不是国内第一,昌都邦达机场距昌都镇136公里,是国内离中心城市最远的民用机场。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7)

白塔山公园的晨光。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8)

白塔山的晨光

兰州城给我的第一质感印象,就是一座城市像一个搭设的大型舞台剧,立体感和画面感特有感染力。兰州的城貌是两山夹一沟,东西坐向的城市脉络很清晰,兰州西站到兰州东岗镇是17KM.城市南北是光秃秃的山脉,最近几年的植被好一些了,远远能看到山上有绿色的植被,而这城中间的沟就是兰州城的中心区域,还有一条宽200--400米宽的黄河流经兰州城,在走过中国众多城市之后,除了山城重庆给你立体、错综之感之外,兰州城貌也是自带画面冲击力。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9)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10)

兰州这座城自带神秘的面纱,不仅仅是丝绸之路的要塞之路,更是因为她的遥远,甚至远的不可及,远的车马劳顿,远的自由散漫,更因为她是中国西北部的省会城市,在中国版图的位置是腹地中心,所以,我们对于兰州,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11)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12)

西下兰州多次,一家之言总结兰州印象有五个突出:

一、满城尽带黄金甲之黄河文化的渗透,已经穿透整个城市。

谈到兰州,与之相提并论就是黄河,中国唯一将黄河揽入怀抱的城市就是兰州。这一点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兰州城建有着自己的大手笔,是相当的了不起,在黄河下游年年决口泛滥的背景下,黄河唯独流经兰州区域,是如此的温柔,河西走廊的西凉、大凉等段位的文化,也带动了兰州后期文化触摸和发展的灵感之源。如果单纯黄河文化,其实不属于兰州城,准确的说是兰州这座城将黄河文化发扬和传承的更纯粹更彻底。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13)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14)

二、坐标西北,距京城1400KM,满城竟然飘着京兰味的普通话。

很多朋友来到兰州之后,感觉很诧异,这座西部城市,竟然好多人都操着一口京兰味的普通话,可是兰州与北京相隔1400公里,一句普通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想着有一首颂歌一心向着北京的深层意义。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15)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16)

普通话的背后折射着什么道理?江浙一带、川话、闽南话都有自己的韵味和特色,外人很难听懂,似乎那里的人也不去顾忌外地人听不懂自己的家乡话一样,而兰州却担心自己带有浓郁鼻音的西北话,外地人听不懂,所以,满口操着京兰味的普通话,也说明兰州人非常在意外来的文化和流行的东西。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17)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18)

本质上来说,兰州是个移民城市,所以正常建城的历史不长,更谈不上历史文化名城了。尤其是抗战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到改开这一段时间线来说,可以说汇聚了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人民群众。虽然兰州本地也是有方言的,但是毕竟本地人口数量有限,混杂起来大家自然是用普通话交流更为方便了。近年兰州的人口补充也以甘肃各地为主,甘肃各地的方言也是差异极大,自然更容易用普通话交流。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19)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20)

再加上2000年之后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活动,部分人刻意的也不教自己的孩子说兰州方言,孩子们也部分认为兰州方言太土,也不愿意主动学习,自然慢慢的说兰州话的人会越来越少。笔者个人是不太认可推广普通话就要完全摒弃方言这种做法的,况且甘肃地区“甘普”腔调很重,最后新一代的年轻人不但不会说自己的乡音,连普通话的标准音都一塌糊涂,至于对错不再去纠结。笔者感觉没有方言的城市多多少少会让人感到一丝的惆怅,比如甘肃白银,嘉峪关这种完全的移民城市。自带一些方言似乎更亲切。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21)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22)

其实不是这样的题主,比如你不能说东北人说话听起来像怪怪的普通话所以就说东北没有方言吧,这是一个道理,当我们去祖国西北部地区溜达的时候就会发现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这些地方一般人说的普通话总会带着相似的口音,是因为这一片地区都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官话”,但是你仔细听又会发现每个地方会有细微差别,而兰州又属于“兰银官话”,就是我们所说的“京兰腔”,京就代表官话也就是普通话,兰代表本土发音,而不同区的兰州话也不同,以兰州城关区为首的市区就官方详细分为“金城片”,金城就是兰州古称,真正老一辈人们说的本土老兰州话大部分的单词年轻人是听不懂的(老电影龙门客栈中剁肉的小伙计说的是纯正兰州话,不过大多数兰州的年轻人也听不懂),现在的年轻人只会说京兰腔,但是每个地区还有不同,比如说兰州市区里的人用兰州话说“皋兰”这个词读作gao(三声)lan(四声),而皋兰县地区的人会读作gao(一声)lan(四声),还有很多的名词:莎莎(美女)、佛佛(勺子)、月氏(钥匙)、窝索(垃圾)、片干传(聊天)等等词汇,还有相当一部分词是拼音无法拼出的(大家可以都找一找自己家乡有哪些话是拼音拼不出的),你要知道,在先秦时期,全国的官话是陕西话,全国一口的肉夹馍味,过了陕西再往西北的汉族语言就只有“兰银官话”了,除了说兰银官话的汉人外就只有各少数民族的语言了(就属于关外了),你应该自豪于你的祖先将汉族语言带到了西北各地,各地都有你先祖的足迹。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23)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24)

三、出门出租车难打,其深层的原因让人诧异。

现在,在兰州提起打车难,几乎人人都会赞同道:“确实是件难事。”站在街头,各色的出租车从你眼前疾驰而过。但当你举起手打车时,却发现从你眼前路过的车却没有一辆空车。仿佛曾经还只是周末和上下班高峰期打车难的问题现在已经没有了时间的界限,几乎什么时候打车都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儿。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25)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26)

兰州市民讲述,每个时段 每个城市打车都很难,而兰州尤为突出。住在东岗的任先生要到中山桥去带一帮外地的朋友游玩,时间定在晚上5点在铁桥见面,任先生提前请假四十分钟打车去往铁路桥,结果路上走了一个小时的路程,迟到半个小时。分析原因是东城到西城正好是地铁施工阶段,路窄车多,又赶上下班的高峰期。让一帮外地的朋友眼巴巴的在桥头等了将近40分钟。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27)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28)

兰州盛产百合,所以百合文化随处可见。

兰州市民喜欢出门打车,不仅潇洒更是源于能节省时间,这也得与兰州人的消费观念有关,我记得一位哈尔滨的朋友戏谑东北人,自己家里有10万元的存款,他能敢买20万的车,不怕贷款。我不知道兰州人有没有这样的消费理念,有钱没钱不说,但的有面儿(京腔)。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29)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30)

一位兰州的记者记录了他打车的经历:9月6日是周六,又是雨天。下午4点在南关什字西北书城门口,记者看到,此处的公交车站上等车的市民非常多,但从东面驶来的出租车辆辆都是满的。记者在此等候了近20分钟,一辆空车都没有。而马路边等着打车的市民却比比皆是,因此不得不又放弃了打车。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31)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32)

有交通专家分析兰州打车难的深层原因:3种原因造成打车难。

第一,兰州是一个综合性和包容性以及外地人比较多的城市,乘客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是造成打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相关数据显示,兰州市现在出租车的总量保持在6000余辆,而近几年以来人们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打车的人数也在持续增加。尤其是今年汽油涨价、尾号限行等原因使得私家车出行的数量较之减少,而这些人反而分流涌向了打车流,因此打车的人明显增多。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33)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34)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35)

第二,城市交通的拥堵使出租车的送客效率下降,出租车运转速度下降。

就如同文中上述一般,出租车司机载了客人因为堵车送不出去,也很着急。如果按照一个白班司机每天运营10小时来算,每小时按照平均8分钟的堵车时间来计算,10小时就会拥堵80分钟,那一个白班司机运送客人的时间就减少了1小时20分钟,而这些时间足够一个司机在不堵车的情况下从西站到东岗跑一个来回。而如果再遇上堵车的情况严重,那司机运送的时间就不止减少了这么多。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36)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37)

第三,出租车实际的运力有折扣

虽说兰州的出租车如今暴增到9000辆之多,但是有一段时期兰州限号使得出行的出租车也就只有4000多辆能在主城区运行。而我们都知道,现在兰州市的出租车都是靠加天然气运行的,出租车的钢瓶储气量多为15升,加气一次可行驶120公里左右。但是现在加气的车辆过多,每天加气都要排队,这在无形之中又减少了出租车的运营时间。如今的兰州城出租车打车是不是很方便,当地的市民最为清楚。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38)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39)

四、说兰州城没有自己的文化,兰州人笑了,牛肉面、读者杂志、黄河不是文化吗?其实,兰州城属于移民城市所以流动性也很强,造成了兰州没有自己的核心文化,但文化多元

兰州是座移民城市,解放初期,短短十年时间人口增加六十多万,除去自然增长,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移民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40)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41)

甘肃历史上,移民最早当数商周时期从东部迁移到渭水河谷的秦人,秦王朝为斥逐匈奴,在黄河沿线设县防守,其中就有榆中县。从那时开始,一次次移民在陇原落地生根。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42)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帝国开辟河西四郡铺平道路。兰州西的这个令居塞就在今兰州西固。史书里的记载是:“金城(今兰州)、河南并南山(即祁连山)至盐泽(即罗布泊),空无匈奴。”这是金城的名字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中出现。

公元前120年,关东大水,汉王朝命令迁徙关东贫民70余万口充实陇西、北地、西河、上郡等地。《汉书 · 食货志》记载:汉王朝还命令在“上郡、朔方、西河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这是兰州(金城)在史籍中出现后,汉王朝首次向这一带的移民。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43)

公元前61年春,因今张掖地区地质肥美,遭羌人不断扰境,汉宣帝决定派兵平羌,老将赵充国担此重任,直至公元前60年,羌人军队被汉军消灭至不足万人,归降汉朝的羌人也已达3万多人。因此,汉宣帝在金城设属国安置投降的羌人。班固《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载:“夏五月,西羌降服,斩其首恶大豪杨玉、 酋非首级。设置金城属国以安置降羌。”这也算外来人口之一了。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44)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45)

洪武五年,明代大移民开始,有动员一般民众迁移的;有犯罪后充军的;有跟随军队调动的。对兰州而言,还有一种就是随肃王就蕃的官员、护卫、仆役等,人数达五万之众。明朝当时迁移人口的目的是实边,也就是提高当地的人口密度。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46)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47)

有文献记载说:“明之初,兰人自江南迁徒而来者十居八九……”明洪武元年,有多少江南人士迁移来到西北,已经无从统计了。但毫无疑问,迁移的路非常艰辛而漫长。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48)

千百年来,无数外来人口早已融入陇原大地,无论来自何地,身上早已没有当时的气息,取而代之的是西北大山大水养育出的豪爽大气。是不是外来迁徙人口,怕是只有自家的族谱才有记载,但那有什么关系,只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走到哪里都是一家人。

而现在的兰州你如果喷兰州城市没有文化,兰州绝对不答应,因为他们感觉有黄河文化,有牛肉面的美食文化遍布全国,有一本享誉全国的读者杂志,这些不是文化吗?这些不是传统文化,仅仅是浮在黄河水面上的泡沫,说不定哪一天也消失了,唯独黄河的水是真的。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49)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50)

五、一座浮在黄河水面的城市,跟人口流动一样鲜明。黄河文化只属于兰州城吗?

黄河,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她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穿过蕴藏深厚的黄土高原,以其本身的活力,创造了一望无际的九曲黄河壮观场景。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两岸,孕育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原始文化,进而迸发出灿烂多彩的人类文明。尔今回想,当初正是这样一种心灵上的感受,促使我虽然身陷敌人的囚牢,却含有然向往着那黄土高原上正在兴起的民族希望。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51)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52)

兰州一直走在发扬和广大黄河文化的路上,著名的黄河母亲的雕塑,让兰州黄河文化更是浮于世界。黄河每每流经的城市,都在打着黄河文化的牌,如果单纯说黄河文化只归属于兰州,显然是不妥的。

而兰州与黄河之间的关系,唯独兰州是将黄河穿城而过。成为一道城市与自然的景观,无与伦比。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53)

六、兰州很在意别人评判的目光,不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有原因的

兰州,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一个特别在意别人眼光的城市。总是担心自己落后,总是担心自己的青山不绿水。你从机场赶到兰州城,一路上的干旱和荒芜,你会感受到兰州这座城对于干旱的排斥,对于青山的渴望。美好的愿望总能实现,现在不仅是兰州城内植被绿意葱葱,经过治沙改进的兰州周边,也是有了很大的改观。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54)

不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有深层的原因的。

翻阅历史,兰州在清朝中期之前一直都不是个重要的城市,算是中原王朝的边缘地区,文化沉淀较少。建国后,特别是文革中对原有的文物古迹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使得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申请历史文化名城。兰州的文化底蕴不足。最重要的是兰州城是后来开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从古至今都是一座城市。在以前它不属于城市范畴。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55)

七、兰州未来需要重塑再来

说起兰州,兰州人和来过并熟悉兰州的人恐怕都会报出一大串重量级的“头衔”。这令兰州人感到自豪。但就是这个有着重量级“头衔”的城市,却引不起国人的关注,甚至还有不少人甚至连兰州在哪里、是不是省会、是哪里的省会都不知道。这足以令兰州人深感悲哀了。 论交通,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兰州西货站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装箱转运中心。兰渝(重庆)铁路,成(成都)兰铁路的修建,相对应的还有高速公路,使西北西南两大区域中心交往更直接、更密切!完善铁路枢纽配套工程,启动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项目,与兰州枢纽编组站同步建设,深化兰州枢纽客站布局,筹建兰州新客站,兰州西站将建成亚洲最大的客运站。 兰铁局已开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兰客运专线、兰成铁路、包兰复线等西北铁路主干线,加快兰渝铁路、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兰新铁路兰州至张掖段客运专线。建设进度,随着宝兰客运专线、兰州至合作铁路、兰州至惠农增建二线、天平铁路北延线这些大项目实施,以兰州为中心的2小时铁路交通圈逐步形成。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56)

以兰州为坐标中心,按照国家实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兰渝铁路、兰成铁路、兰新二线、天平铁路、兰合铁路、宝兰客运专线、兰惠增建二线等铁路建设完成后,将形成以兰州为坐标、高效畅通、四通八达的以客货通道为主骨架的铁路网。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57)

我们期待将来的兰州除了历史名城、丝绸之路重镇、黄河流域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的头衔在承东启西、连南结北的特殊经济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58)

愿兰州的明天更辉煌,兰州人民欢迎您!

斩云剑简介:摄影记者。更擅长摄影,文字是擦边球。欢迎兰州的朋友对该文的不足进行批评指正。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59)

兰州文化遗产及介绍(兰州为何非历史文化名城)(6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