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南京刁爱青案已破(南京刁爱青碎尸案)

众说纷纭的南大碎尸案,是至今未解之悬案。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1996年南京刁爱青案已破(南京刁爱青碎尸案)(1)

于1996年1月19日,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受害人为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年级女学生刁爱青。

受害人遗体碎片在其失踪9天后,也就是当年1月19日清晨,被一名清洁工在南京华侨路发现。

凶手为消灭作案痕迹,将其尸体加热至熟,并切割成2000片以上。

案发后,南京市公安部门内运用警力进行大规模搜查,但至今仍未找到凶手。

1996年南京刁爱青案已破(南京刁爱青碎尸案)(2)

众说纷纭中,《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一文,作者黑弥撒猜测死者是在某种宗教仪式中被杀害的,此文引起热议。

帖子具体内容(引自百度)

按照这篇帖子的分析,凶手和刁爱青可能因“打口碟”相识甚或相爱。

“这种CD的内容多是一些国内不常见的欧美流行音乐、乡村音乐,更多的则是摇滚乐、重金属,甚至那些极端音乐。”黑弥撒说,南京大学周围恰是南京文化气息最浓的地方,该市的“打口碟”买卖最先在这里出现,喜欢这种音乐的人一般性格内向,外表普通为人低调。

“被害人性格孤僻,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黑弥撒写道,“刚上大学不久的她被校外的‘打口碟’吸引。但当时CD机比较少见,对于穷学生来说更是奢侈品。被害人正当郁闷时遇见了凶手,他主动向被害人介绍这些音乐,并邀请被害人去他的住处欣赏。”

黑弥撒推测,在两人的交往过程中,被害人的外在或气质唤起了凶手对于童年时代的不良记忆,凶手杀死被害人“赎罪”的念头从心底升起。“看着被害人被切成了一片片”,凶手由此“获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

黑弥撒在该帖还为凶手画像:相貌端正,气质成熟稳重;性格内向,为人谦和;单身,独居,受过高等教育,住在南大附近;文化素质较高,喜欢听音乐,亦有可能爱好文学;懂得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

这篇基于某种逻辑之上合理想象的帖子,兼有惊悚、恐惧、悬念等好莱坞大片必备的元素,又建立在一起尘封12年之久的现实悬案基础之上,迅即引来热议。这些热议,也很快转化成让黑弥撒始料未及的猜疑。一位名叫“很多的”的网友,成为这种怀疑的代表。

“很多的”的怀疑,首先指向“黑弥撒”这个ID,他介绍“黑弥散”这个词的意思是一种用献祭动物来崇拜魔鬼的活动。这与黑文中提到的“打口碟”中黑暗的摇滚乐氛围相契合,亦暗示帖主在人格上有某种幽暗的倾向。

这种怀疑让黑弥撒本人啼笑皆非,他在随后的跟帖里感叹“没想到随便写一点东西,居然能产生轰动效果!”

1996年南京刁爱青案已破(南京刁爱青碎尸案)(3)

到底是变态杀手,还是宗教仪式,亦或是失手杀人,包装成急剧血腥场面?

我们不得而知。

只是但愿,死者已矣,安息为好。

诸位小可爱,若想与我讨论,请加我的公众号~

1996年南京刁爱青案已破(南京刁爱青碎尸案)(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