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绘制地图的(古代的地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不知道你是怎么样的,反正周山只要自己驾车出地级市,发动之前,一定先打开百度或者高德地图导航,定好目的地,然后按照地图的指引,一路前行。当然,有时候去村子的时候,也被导到无人的地里去了,不过绝大时候是没有问题。然而在古代并没有这些东西,人们大部分依靠的只有纸质地图,而且纸质地图也是非常的稀缺,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就能搞到的。
那么以古代的绘图技术水平,他们到底是如何绘制准确的地图的呢?今天周山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古代最早的地图也许是《山海经》了,书中记载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名山大川的地理位置和出产的所有特产,其中包括了金石草木,花鸟鱼虫和许多神兽。人们都以为它是古人想象之下的百科全书,但是其中所记载的山川河流,地理方向在今天仍然是有据可查。
中国古代可用于大地测量的工具主要有:表(根据日影测定方位)、罗盘(根据磁极测定方向)、望筒(利用日光和北极星测定南北)、规(测定单位距离,并画圆画弧)、矩(测定直角)、准(水准仪,测水平面)、绳(铅垂线,测定垂直)、绳尺、丈杆、计里鼓车等。
古人最开始制作初具雏形的地图是在四千多年前的夏禹时期,大禹治水的时候曾经让自己的两个徒弟靠脚步去测量世界的范围,虽然这么说但也仅仅是指大范围测量罢了。大禹把绳子放在左边,规矩放在右边,把三百步当做一里路程来画地图。
汉朝的时候,人们用马车来代替人力。当然,这种马车是特制的,马车分为两层,因为内部轮轴传动等等,马车每走一里路,上层就会击鼓一次,每走十里就会响铃一次。此时有个人负责记载次数就能进行长距离的测量了,这看是“记里鼓车”。
而《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证明,最迟到西汉,人们已经能使用多种方法测量山高、谷深、距离,这是地图测绘的理论基础。指南车和最迟在汉代已经出现,这为大规模、长距离测量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古代发达的天文学还为人们提供了利用天象来定位的条件。这些理论、技术和工具为地图的出现和进步提供了条件。
比较出名的是甘肃天水放马滩的战国地图
这种测量方法被沿用了很久,虽然一直在不断改良,但总体上并没有什么大变化,直到西晋时,出现了一位名为裴秀的人物。裴秀不仅提出了“制图六体”法,并亲自完成了《禹贡地域图》,算是中国早的地图集了。而“制图六体”则分别是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这些其实就是比例尺、方向、距离、相对高度、坡度、高低和距离的换算,这些在如今的地图也常有的标注,可以说非常接近现代的地图了,也因此他被称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元明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提两个重要的人物:和郭守敬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奇才,当他受命编制新历后,就认识到「历之事,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于仪表」,他首先致力于创制仪表,简仪、高表、仰仪、立运仪、景符等十几种专用仪器,还为野外观测设计了丸表、悬正仪、座正仪等仪器(ps:这些东西具体指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应当同现代的测量仪器相仿)。
明代《扬州府志》中的扬州城地图
利玛窦在中国待了 28 年,绘制了 10 多种世界地图,为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地理知识。首先就是西方地图投影方法传入了中国,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要将地球表面的曲面转换到地图的平面上,投影是其基础和根本。他还测定了中国许大城市的经纬度坐标,翻译了许多世界各地的地名,有的甚至沿用至今。
然而随着清代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技术水平被西方远远甩开,传统地图的绘制也并没有考虑地球球体的问题,直到西方的一些技术穿入中国,这些问题才有了改变,即使这样还是无法掩盖古人在这方面的各种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