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

一、全球纺织品服装行业变迁的回顾

全球经济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虽然短期可能出现发展放缓、停顿甚至倒退。但只要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就不可避免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就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转移也是伴随而来的。全球、工业革命以来,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经历五次迁移。全球分工的开始导致了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因素较多,主要是由于市场、成本、技术、政策等因素发生变化,进而引发行业迁移。技术以及人力资本是纺织服装行业迁移的重要因素。

图 纺织品服装行业历次迁移历史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1)

数据来源: 国信期货

二、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挑战

2009年,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居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国内劳动密集型行业开始面临劳动力成本抬升的问题,部分纺织服装业开始前往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2014年,我国纺织服装品出口总量达到阶段性顶点,纺织服装出口总量开始回落。

但是在2020年全球疫情影响下,中国纺织品出口爆发式增长,主要包括防疫物资(口罩以及防护服),导致趋势上出现拐头向上的迹象。但是中国在劳动力、水电成本以及税收方面均不具有优势,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预计将继续流出。从历次的纺织服装产业变迁来看,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后,产业逐步转出,出口量下滑以及就业人数下挫必然随之而来。以日本为例,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出现了大幅下挫。近10年来,日本纺织制造企业数及就业人数减少40%-50%。当然,中国由于市场体量较大,难以有国家能够完全承接,因此产业或将部分转出,并且转移时间较长。

图: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及增速(单位:万美元)

图: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额占比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2)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3)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国信期货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国信期货

2010年,越南超过中国成为耐克全球最大代工厂,至今保持在首位,其纺织品服装出口额逐年增加。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东南亚国家受到疫情影响,订单完成严重受阻,导致纺织品服装出口显著下滑,部分订单流向中国。2021年以来,随着疫情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减弱,纺织品服装出口回到疫情前水平。

图: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及增速(单位:万美元)

图:Nike、Adidas产能分布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4)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5)

数据来源:越南统计局 国信期货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方正证券 国信期货

东南亚是目前纺织行业主要投资目的地,从成本上看,东南亚存在人力资本优势比较突出。我们选取月度工资数据,以郑州作为中国的样本城市(实际一线城市工资要显著高于郑州),对比其他东南亚各国首都的平均税后工资。中国依旧不具备竞争优势。工资最低的为孟加拉国,仅为中国郑州的43%。并且孟加拉国工资持续维持低迷趋势。而印度、越南以及缅甸,均出现上升态势。

图:东南亚各国平均税后工资(单位:人民币)

图:东南亚各国15-64岁人口占比(单位:%)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6)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7)

数据来源:Wind 国信期货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越南统计局 国信期货

横向比较各国水电成本,中国处于劣势。东南亚各国水电单位成本上,中国处于较高水平(我们在对比国家中并未列出泰国,泰国的单位成本略高于中国)。但是由于基建方面的不足,缅甸等国家的电力存在供应紧张的情况,这可能会造成生产效率的损失。综合来看,越南、孟加拉对应的水电价格相对便宜。

图:东南亚各国水价(单位:美元/立方米)

图:东南亚各国电价(单位:美元/度)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8)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9)

数据来源:商务部 国信期货

数据来源:商务部 国信期货

中国以及印度税收相对较高,缺乏竞争力。东南亚国家签订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尤其是越南,与中国、日本以及韩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19 年签订自贸协定 CPTPP(合作伙伴包括加拿大、墨西哥、秘鲁、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 2020 年签署贸易协定RCEP(合作伙伴包括东盟、中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缅甸则是享受欧美贸易普惠制待遇,但是面临美国暂停与缅甸贸易往来的制裁。

图 亚洲主要纺织制造国税收情况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10)

数据来源:欧盟官网 日本海关关税局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网站 商务部 国信期货

三、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发展的展望

1、降低成本,发挥产业链优势

国内人口红利数量优势已不再。但相对于东南亚国家,我们存在产业链优势。对比亚洲主要国家受教育人口水平,中国具有一定优势。在中国、越南、缅甸、孟加拉国以及印度之中,中国的15岁以上识字率是最高的。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部分中国企业在海外设厂,面临员工培训费用较高、管理成本较高的问题。相较之下,国内人力成本方面,西部成本相对偏低且靠近棉花产区,国内产业链完备,纺织工人熟练度高,吸引一部分产业回流。目前四川、新疆等已经开始承接一部分产业转移。

图:东南亚各国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单位:%)

图:四川、甘肃及新疆最低一档工资(单位:元/月)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11)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12)

数据来源:Wind 国信期货

数据来源:人社部 国信期货

2、打造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纺织服装产业链利润分布来看,越靠近下游毛利率越高。服装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壁垒比较低,毛利率也较低,仅为15%左右。而品牌商和销售商的利润则能达到40-50%,远远高于加工生产商。近年来,中国开始出现一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 Brand Finance 发布了“2021全球最有价值的50个服装时尚品牌”排行榜。其中,安踏飙升至17位,波司登也跻身前50的榜单之中。

图 2021全球最有价值的50个服装时尚品牌排名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13)

数据来源:Brand Finance 国信期货

2012-2021的十年间,回顾运动品牌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可以发现,中国品牌安踏以及李宁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不断上升,虽然距离头部品牌仍有一段距离,但差距在不断缩小。在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上。安踏、李宁以及特步等均投入大量研发费用。龙头安踏、李宁等品牌产品质量、设计已接近于国际龙头。以运动鞋为例,如安踏的氮科技、李宁的䨻科技、特步的动力巢Pb、361度的三态科技等,构筑自身的科技壁垒。部分国产产品在科技加持下已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图 全球运动鞋服市场品牌占有率(单位:%)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14)

数据来源:Euromonitor 国信期货

3、销售市场上,内外均需发力

中国经济体量较大,叠加国际形势较为复杂,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外部市场,亦需考虑扩大内需

(1)国内消费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消费增长空间较大。从高低线城市占比来看,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口占比为69%,消费扩大和升级刚启动,消费规模增长的基础较好,将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从购买力来看,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稳步提升,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31元,消费支出为15916 元。

图:高低线城市人口占比

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单位:%)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15)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16)

数据来源:统计局 国信期货

数据来源:统计局 国信期货

新疆棉事件对海外品牌的短期冲击,品牌格局正逐步向本土品牌倾斜。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近五年中国品牌搜索热度占品牌总热度比例从45%提升至75%,达境外品牌三倍,其中国产服饰品类搜索热度提升56%。

国产品牌崛起之势已然形成,2021年运动服市场TOP20品牌中,国产份额上升至36.1%,上一年度为34.7%。与此同时,国外品牌份额由57.2%下降至55.2%。从头部品牌来看,Nike在2021年份额下滑至19.1%,上一年度为20%。Adidas的下滑趋势从2018年开始,在2021年份额已经降至14.6%,上一年度为17.1%。安踏和李宁均实现份额的上升,安踏在2021年上升0.7%至9.3%,李宁在2021年上升1.4%至8.2%。

图:国内运动服饰品牌市场份额(单位:%)

图:国内运动服TOP20品牌国外与国产品牌份额(单位:%)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17)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18)

数据来源:Euromonitor 国信期货

数据来源:Euromonitor 国信期货

(2)欧美份额下滑 东盟成为新的出口发力点

RCEP由东盟十国于2012年发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印度6国参与,印度在2019年退出。2020 年 11 月 15 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并于2022 年 1 月 1 日正式落地生效。RCEP成员国涉及的人口约有23.7亿,占全球总人口的比重约为30.9%;GDP占比全球比重在29.9%。RCEP圈内贸易额为10.4万亿美元左右,占全球贸易额的27.4%。

今年RCEP协议生效,成员国内的贸易成本将逐步下降,从出口市场来看,1-7月我国纺织服装主要流向依旧是欧美日及东盟地区,其他市场占比相对偏小,但是从增长速度来看今年1-7月东盟及孟加拉市场均出现显著增长,东盟增长率为23%,孟加拉增长率为36%。从出口品类来看,服装出口主要流向为欧美以及日韩,而纺织品出口流向孟加拉以及东盟等,后期预计除了东盟的发力外,对日本降税后服装出口也具备一定的增长潜力。

图:1-7月纺织服装出口流向(单位:%)

图:日本进口中国服装鞋帽月度额(单位:千日元)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19)

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纺织服装行业的回顾与展望)(20)

数据来源:TTEB 国信期货

数据来源:Wind 国信期货

四、结论

从历史纺织服装业的产业转移来看,产业链中的加工业环节势必会向人力资本较低的区域转移。而中国向东南亚国家的迁移正在发生中,趋势难以避免。我国在人力成本以及水电和税收方面,与东南亚国家相比,均不占据优势,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预计将继续流出。但相对于东南亚国家,我国存在产业链优势,导致一部分产业回流至我国西部人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展望未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将逐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国产品牌,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并进一步打开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