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会受到的性别歧视(一个对男女都粗鲁的人)

男生会受到的性别歧视(一个对男女都粗鲁的人)(1)

点击头像关注六层楼医生,学习更多健康知识和两性交往知识哦~

图片: 方冰 | 撰稿: 特蕾莎 | 责编: 豌豆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敬请business_6team@163.com

朋友们好,今天是特蕾莎值班~

「男女差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和讨论的问题,这个「差异」不仅是生理上客观存在的,很多时候也是「刻板印象」的一部分。

今天的「NO.11 LAB」就将揭示这些「差异」背后的「科学」,在本期你将看到这些有趣的研究:

  • 男女神经元对疼痛信号的处理存在差异
  • STEM领域的性别偏见从6岁开始
  • 声音和面孔的性别会被其情绪影响
  • 日常的粗鲁行径是遮盖性别歧视的面具

男生会受到的性别歧视(一个对男女都粗鲁的人)(2)

男女神经元对疼痛信号的处理存在差异

虽然早有研究证明,男女对疼痛的感受大有不同,女性不仅对疼痛更敏锐,而且患有慢性疼痛疾病的比例更高,治疗慢性疼痛的难度也更大(点击这里,查看科普),但大多数疼痛研究都使用雄性啮齿动物,女性的疼痛被一定程度地忽略了,难以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妥善治疗。

最近发表在《BRAIN》杂志上的新研究,试图打破这一局限,其揭示了男女神经元对于疼痛信号的处理差异,为慢性疼痛更好更个性化的治疗带来新突破。

男生会受到的性别歧视(一个对男女都粗鲁的人)(3)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通过在实验室检查脊髓组织,研究人员能够证明一种称为BDNF的神经元生长因子在放大雄性和雄性大鼠的脊髓疼痛信号中起主要作用,但在雌性或雌性大鼠中却没有。当雌性老鼠的卵巢被切除后,差异消失了,这表明存在激素联系

这是首次在人类脊髓组织中发现与性别相关的疼痛信号差异,为接下来开发新的止疼药提供了理论支持。

毕竟正如这篇研究的主要作者Annemarie Dedek 博士所说:「开发新的止痛药需要详细了解疼痛是如何在生物学水平上处理的,这个新发现为开发新疗法以帮助患有慢性疼痛的人奠定了基础。」

也就是说,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们能拥有更多选择,女性疼痛也会得到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

男生会受到的性别歧视(一个对男女都粗鲁的人)(4)

STEM领域的性别偏见从6岁开始

可能不少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听到一些关于性别的成见,比如「男生更适合学理科,女生读文科更好」「男生长大要当科学家、工程师」「女生长大要当老师、护士」等等。

长大的我们可能不以为意,因为这些言论背后的性别歧视昭然若揭,然而对于孩子们而言,这些性别成见已悄然影响人生。

根据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新研究,男孩比女孩对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更感兴趣的观念始于6岁,休斯顿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该研究作者之一的艾莉森·马斯特报告说,这可能是女性在这些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职业领域代表性不足的原因之一。

男生会受到的性别歧视(一个对男女都粗鲁的人)(5)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她称:「关于『STEM 是男孩的兴趣』的刻板印象始于小学,到了高中时,许多女孩已经决定不攻读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位,因为她们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些领域。」

休斯顿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来自不同种族和社会经济背景的近2500名一年级至十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这些研究的结果与实验室实验相结合,以提供关于刻板印象如何影响儿童动机的重要见解。

据研究数据显示,更多的孩子认为女孩对关键STEM领域的兴趣低于男孩。具体来说,63%的学生认为女孩对工程的兴趣不如男孩,而9%的学生认为女孩对这门学科更感兴趣。关于计算机科学,51%的人认为女孩的兴趣较少,而14%的人认为女孩的兴趣高于男孩。

同时,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虽然女性占劳动力的近一半,但她们仅占计算机科学家的25%和工程师的15%。在这些数据之中,我们可以清楚看见刻板印象是如何影响儿童的兴趣爱好,并在他们的就业方向中发挥作用

要想改变这一切,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不做刻板印象的发言,不对性别设限,鼓励所有人尝试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家长和政策制定者,应该有意识地在刻板印象生根之前,向孩子们,向小女孩们,介绍STEM的相关活动,让她们有机会均等地接触各个领域的资讯,做出属于她们自己的选择。

男生会受到的性别歧视(一个对男女都粗鲁的人)(6)

声音和面孔的性别会被其情绪影响

如果朋友们对上一期的「NO.11 LAB」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有一则研究证明「虚无的面孔更容易被认为是男性」(点击这里,查看科普),而这期的新研究表明,不仅是面孔,即使是声音,在表露不同情绪时,它们的性别也会被根据「愤怒」和「快乐」的差异判断为「男性」或者「女性」

发表在《Emotion》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面部和声音在生气时更有可能被判断为男性,而在快乐时更可能被判断为女性。也就是说,我们如何理解面部或声音的情感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感知性别的影响,反之亦然。

男生会受到的性别歧视(一个对男女都粗鲁的人)(7)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该研究使用了121个化身面孔和121个人类声音,这些声音是通过修改从情绪的表达(快乐到愤怒)以及从性的表达(男性到女性)的滑动比例而创建的。三项研究中共有256名参与者观看了模型或播放声音,并要求他们判断情绪以及某人是男性还是女性。

在比较效果大小时,研究人员发现对于面部和声音的性别,比起从「性」的表达上判断男女,人们更容易从情绪的表达上判断

总体而言,结果表明,男性-愤怒女性-快乐的关联存在于各种感官模式中。即使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确定刺激的性别上,也不能完全忽视面部和声音中表达的情绪。

而且有趣的是,不同性别的参与者对情绪的分辨上并没有差异。也就是说,男性和女性在潜意识中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倾向于生气的面孔和声音是男性,快乐的面孔和声音是女性。

「这项研究表明不要过分依赖你的第一印象是多么重要,因为它们很容易出错。」主要作者Sebastian Korb 博士说:「下次你发现自己将幸福或悲伤归咎于女人时,请注意你的偏见和可能的误解。」

男生会受到的性别歧视(一个对男女都粗鲁的人)(8)

日常的粗鲁行径是遮盖性别歧视的面具

在介绍这篇研究发现之前,特蕾莎想先请各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一个男人对女人很粗鲁,但同时他也对其他男性也很粗鲁,那他是不是并非「性别歧视」,只是「他性格就那样」?

发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很多人都认为,当一个男人粗鲁、居高临下地呵斥女人,同时也如此对待男人时,他是忽视性别的,也就是说,他不存在性别歧视。

男生会受到的性别歧视(一个对男女都粗鲁的人)(9)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为了验证「男性对男性和女性都粗鲁时不会被视为性别歧视」的普遍观点,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分享他们对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抨击男性和女性的推文,虚构经理对待男性和女性员工的故事,以及对性别歧视行为的看法。 

研究结果表明,跨性别的粗鲁行为为解决性别歧视造成了障碍。一个粗鲁的男人,会令人产生「一种公正的错觉,让性别歧视的肇事者有理由否认。」这可能会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性别偏见并不是粗鲁行为的基础,通过强调他们「对男性也无礼」的情况,证明他们不是性别歧视者。 

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领导力和组织行为学副教授Peter Belmi说:「这是有问题的,因为性别歧视和粗鲁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性别歧视的男人可能——而且经常是——对其他男人粗鲁。」

因为现在对性别歧视的普遍理解是仅基于性别对女性的歧视。根据这个定义,如果一个男人对两性都很混蛋,他就不会是性别歧视者。然而,研究人员更广泛地将性别歧视定义为反映、促进对女性的负面或贬义刻板印象的态度、信仰或行为

「公然、明确和明显的性别歧视行为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存在」贝尔米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他们坚持不懈的一个原因是观察者可能没有认识到日常粗鲁行为可以作为歧视女性的方便面具。」

「这些男人可能认为,与其『支持女性』,创造性别平等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可怕地对待每个人』」贝尔米补充道。 

希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粗鲁并非掩盖「性别歧视」的面具,相反,对性别抱有歧视的人们,也会因为其他因素「歧视」其他人,而「粗鲁」只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罢了。

性别确实存在客观上的生理差异,但这些并不是我们人生的限制,更不该成为「歧视」的理由。希望所有女孩子们都可以坚定起来,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更多选择。

如果这些研究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不妨点个「赞」,让更多人看到「性别差异」和「歧视」的存在,从自身做起,打破性别偏见~

我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Dedek A, Xu J, Lorenzo L É, et al. Sexual dimorphism in a neuronal mechanism of spinal hyperexcitability across rodent and human models of pathological pain[J]. Brain, 2022, 145(3): 1124-1138.

[2] Master A, Meltzoff A N, Cheryan S. Gender stereotypes about interests start early and cause gender disparitie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1, 118(48): e2100030118.

[3] Korb S, Mikus N, Massaccesi C, et al. EmoSex: Emotion prevails over sex in implicit judgments of faces and voices[J]. Emotion, 2022.

[4] Belmi P, Jun S, Adams G S. The “Equal-Opportunity Jerk” Defense: Rudeness Can Obfuscate Gender Bia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22, 33(3): 397-411.

点击头像关注六层楼医生,学习更多健康知识和两性交往知识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