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何被刘邦所杀(韩信一辈子为刘邦打天下)
刘邦之所以能够成为九五之尊,并非单纯因为他个人的能力非常强悍的缘故,还跟他身边有一帮人才给他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有比较大的关系。尤其是韩信,曾多次在刘邦陷入危难或者用兵失败的情况下,帮他扭转局面,转败为胜。
按说韩信功劳如此之大,刘邦理应竭尽所能善待于他。可谁也没想到,刘邦后来竟然伙同自己的老婆吕后和宠臣萧何设计将韩信给害死了。而在韩信临死之前,曾大声喊出三个字来做“遗言”。你知道这三个字是啥吗?如果不知道的话,那就请到下面的内容中去找答案吧!
一、年少时的韩信,既不走运又不得志。
年少时候的韩信,在别人眼中非常不堪。既没有什么能养家糊口的本事,又整天游手好闲、东摸西混。最后连屠户都看不起他,甚至逼他当众承受胯下之辱。别看韩信当时整天都随着带着一把十分好看的佩剑,可到了如此关键时刻,他却连拔刀维护自己的勇气都没有。
结果,他不但真的受了胯下之辱,而且事后还越想越觉得屈辱,恨不得一头扎进河里将自己给淹死。只是像他这样的人,即便投河自尽,想来也不会给世人带来任何影响。无非是平白给别人增加点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根本别指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极端举动让世人高看他一眼。
二、受老妇人鼓励后,他开始投奔到项羽麾下。
虽然韩信自己也知道,自己要是就这样默默无闻地死去,那天下之人就更加不会高看于自己了。可他毕竟身为男子,且刚承受了一般男人都难以忍受的胯下之辱,所以想要让他立即放弃寻死的念头,还真的是有不小的难度。好在关键时刻,一个善心老妇人的话点醒了他。
那个老妇人告诉他,大丈夫应该做到能屈能伸才对,哪能因为一时受辱就寻死觅活。那样别说能成什么大气候了,能不更加被别人瞧不起就算是很不错的了。韩信认真细品了一下老妇人的话,觉得对方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没过多久,他不但不闹自杀了,反而还跑去投奔了楚霸王项羽。
三、在萧何的帮助下,他又转投到刘邦麾下。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投奔项羽算得上是韩信能做的上上之选了。因为那时的项羽看起来更具备统一天下的能力和优势,韩信若能得到项羽重用,他就有信心能够在帮助项羽实现称霸梦想的同时,也顺便帮自己成就功成名就的梦想。只是他没想到,项羽这个人太过于刚愎自用,根本不把他这个人放在眼里。
既如此,他提出的一系列自认为好的计策,自然也就都得不到项羽的认可。于是投到项羽麾下后没多久,韩信整个人就抑郁了。好在就在这个时候,萧何看中了他的才能。后在萧何的劝说和帮助下,韩信又转投到了刘邦的麾下。
四、因功高震主,他惨遭刘邦猜忌。
本来刘邦也看不上韩信,但是架不住萧何一直在劝他接纳韩信,所以向来就很重视人才的刘邦便服了软,给予了韩信颇高的待遇。而韩信呢?既没让萧何丢脸,也没让刘邦失望,几次设计救刘邦于危难之中。结果没多久,刘邦便将韩信视为功臣,更对他百依百顺。
这个时候,韩信丝毫不懂收敛锋芒,只知道一味展示自己的锋芒。虽然这样一来,他得到了很多朝臣和百姓们的拥戴,可同样的,也招致来刘邦的猜忌。甚至到了后来,刘邦感觉不除掉韩信自己就没办法坐稳江山。
五、不听副使劝告而被骗入宫,在惨遭杀害前大声喊出这三个字。
那个时候,刘邦的岁数已经不算小了。若他驾崩,那皇位理应由吕后的儿子继承。而因有韩信这样一个威胁存在,所以不在刘邦在位之际除掉韩信,那日后吕后的儿子想坐稳江山就更难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吕后便联合萧何设计欲杀韩信。
当时韩信的副使已经看出吕后的意图,所以提醒他要小心应对。可韩信偏没听人家的好言相劝,愣是在被吕后传召后大刺刺地就去宫中报到了。结果先被抓,后又被杀。而在他临死之前,大声喊出的那三个字就是“我不服”。
想来大家应该也清楚韩信会喊出这三个字的原因,只不过那个时候他喊出再多的话来,或者再怎么感到不服气,也已经于事无补了。毕竟他当时已经成为了人家案板上的一块肉,除了任人宰割之外,根本毫无自救的能力。
结语:而到了现在,那句“我不服”反倒成了很多小年轻的口头禅。但凡身上发生了点不如意的事情,他们就爱将这三个字挂在嘴边。虽然这很符合年轻人“年轻气盛”的特点,但细想一下,却也有值得他们反思的余地存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