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李写自己的书(斯坦李走了收下这份超级英雄书单)
“漫威之父”斯坦·李的去世,带走了一个超级英雄的时代。但超级英雄依然是一种强大的文化想象,按照张颐武的说法,英雄正在全球回归。如果说超级英雄是美国的产物,但美国历史上,同样存在反英雄的时代,比如在六十年代左翼思想的影响下,超级英雄们身上的光环开始褪色。而随着新千年以来经济前景的不明朗、社会的失序,超级英雄重新主导了我们的文化和政治想象。原有机制的失灵,使我们渴望超级英雄能够廓清世界的混乱,回到民族国家、回到强人管理来解决问题。因而,超级英雄的魅力才能长盛不衰。
斯坦·李
以下是一份关于超级英雄的研究书单,通过这份书单,我们可以从历史、类型、中外超级英雄的比较视野等角度来认识超级英雄的持久魅力。
通过超级英雄,我们抵达了不朽
《沙发上的超级英雄》(Superman on the Couch: What Superheroes Really Tell Us about Ourselves and Our Society)作者:Danny Fingeroth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4年2月
如题所示,《沙发上的超级英雄》一书探讨的是超级英雄与作为读者、观众的自我及其更广泛的社会心理的关系,或者说,漫画里的超级英雄为何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想象。
比如,作者谈到超级英雄的故事有一个重要的叙述逻辑就是,超级英雄是不变的,不会成长的。面对外界的斗争,人物的个性、心理等因素会发生变化,这是典型的成长小说的叙事方式,但是超级英雄反其道行之,他们不会变得更强大,也不会变得更成熟。为什么超级英雄拒绝成长?对此,分杰罗斯的解释是,“有太多现实中人的梦想……太多现实中人的收入……都得依靠超级英雄保持如一,青春永驻”。在闭合式的小说里,人物会随着故事的进展而变化,最终完结,而超级英雄与读者观众间的关系永远不会终结,超级英雄及其所处的世界需要保持恒定,如此现实中的读者和观众才能以此抵抗自身世界里变幻无常。分杰罗斯认为,我们通过超级英雄抵达了不朽,这便是所谓的“超级英雄心理学”
(superhero psychology)
的一个重要面向。
超级英雄的另一面:平平无奇的美国公民
《超级英雄:一种类型的秘密起源》(Superhero:The Secret Origin of a genre) 作者:Peter Coogan Monkeybrain出版社 2006年7月
顾名思义,这本书研究的是超级英雄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类型的起源。1938年,超人动作漫画的发表,标志着超级英雄的诞生。在作者库根看来,超人的诞生几乎以一己之力建立并定义了一种新的文学文化类型——超级英雄。此后,超级英雄们开始长驱直入,一路从战后,穿过冷战,一直风靡21世纪的今天。
库根在书里谈到,超级英雄要成立,得依赖一组核心概念,比如使命、力量、身份和坏人。超级英雄的使命必须是利他的,而他的力量也必须是超乎常人的,而且每一个超级英雄必须得有一个对立面,也就是坏人。虽然此类观察谈不上多新奇,但这组概念里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超级人物的双重身份,一个是作为超级英雄的身份,另一个是私人生活中的,也就是作为美国公民的身份,而且当超级英雄们卸下无所不能的铠甲之后,私人领域里的他们往往平平无奇,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诸如《蜘蛛侠》这样的电影里,扮演蜘蛛侠的主演往往并不是那种标准意义上的美男子。也可以说,超级英雄其实就是美国公民理想的道成肉身。
拥抱LGBT大家庭:日益性别多元的超级英雄
《超级英雄读本》(The Superhero Reader)作者: Charles Hatfield等 密西西比大学出版社 2013年6月
对于想要更学术地了解超级英雄这一话题的读者来说,这本《超级英雄读本》是最好的选择,此书堪称超级英雄研究这一次文化研究领域最全面也最前沿的著作。从目录来看,这本集子涵盖的话题非常广泛,比如探讨超级英雄粉丝和作者间的关系、超级英雄与身份认同、男性气质与女性主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当前文化研究领域所有关切的议题。
尽管超级英雄早已经蔓延至电影、音乐、绘画等几乎所有流行文化领域,但就学术研究来说,超级英雄一直都没有得到重视。我们该如何审视超级英雄?在书中前言里,编纂者反思了一种长期以来的文化偏见和视角,即把超级英雄的流行视为“青少年男性权力的幻想”
(adolescent male fantasy)
,意思是说超级英雄们都是套路化的、大男子主义的、夸张的,在道德理想上也是非常单一的。
当然,超级英雄们也不一定就是充斥着夸张的肌肉、异性恋中心主义、白人中心、个人英雄主义的男性气质,这本集子里也有专文以酷儿或性少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超级英雄。比如文章里提出一个事实,第一位同性恋超级英雄在1992年就出现在漫画里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4个LGBT超级英雄,可以说,至少在漫画里,超级英雄们正在向性别多元的理想迈进。
神奇女侠:一个男性女权主义者眼中的20世纪美国女权史
《神奇女侠秘史》(The Secret History of Wonder Woman)
作者:吉尔莱波雷 译者: 吴培希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7年1月
超级英雄的世界虽然由男性且是美国白人男性主导,但以神奇女侠为代表的女性超级英雄一直深受欢迎。
不过,这本书主要写的不是神奇女性这一人物的形象分析或其角色变迁,而将重心放在其创造者马斯顿身上,通过马斯顿的个人经历,延伸书写美国20世纪女权运动的历史。只有将神奇女侠放在这一广阔的历史语境下,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人物如此重要。
有意思的是,马斯顿其实是一个男性,作为男性,他也深受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通过下面这段轶事,我们或许更能理解为什么马斯顿能创造出神奇女性这样一个为了和平、正义和女性权益而战的英雄形象。马斯顿与自己的学生奥利弗·拜恩坠入爱河,并在妻子的许可下将其领进家门,三人琴瑟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可以说这样的亲密关系实践本身就是带有激进女性主义色彩的。
孙悟空和蜘蛛侠不是一个层面上的英雄
《英雄变格:孙悟空与现代中国的自我超越》 作者:白惠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11月
孙悟空或许是最接近西方意义上的超级英雄的一个形象,尽管在现代中国的语境中,孙悟空之于中国人的文化认同的意义,可能远大于超人等英雄之于美国人的意义。孙悟空是民族英雄,是革命斗士,也是另类少年,这本书写就是在现代中国的诸多艺术形式如戏曲、电影、歌曲中孙悟空的形象嬗变。
正如作者白惠元在对比孙悟空和蜘蛛侠时谈到的,蜘蛛侠是美国漫画制造出的“超级英雄”,平时他们就是普通市民,关键时刻才换上紧身制服,成为都市的守护者,可见,“超级英雄”是现代市民社会的产物;孙悟空则不同,它诞生于中国古典文学,封建社会的权力结构赋予他强烈的反权威精神,他要保护的是唐僧,是一种超越性的价值信仰。因此,蜘蛛侠和孙悟空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英雄。
在书中,作者谈到一个现象,近年来,电影作品频繁将孙悟空和蜘蛛侠并置,这本身是全球化的叙事策略,世界是平的,因而似乎一切都可以平行比较,也有许多人认为要把孙悟空打造成全球IP,就得服膺于超级英雄的逻辑。但在白惠元看来,当我们把Spiderman翻译成“蜘蛛侠”时,我们显然带入了中国前现代的“侠文化”逻辑。所谓“以武犯禁”,正是一种游侠精神,是不安居不乐业不守法,它归根结底是反秩序的,而超级英雄则是服从美国秩序的,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
新京报记者 沈河西
编辑 萧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