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和皖北方言(鲁西南方言也有字)

鲁西南和皖北方言(鲁西南方言也有字)(1)

攚,音wěng,是推、推搡的意思。在鲁西南方言中主要是推倒和从后面用力推的意思,比如把墙攚歪、攚车子等。

小时候男孩子调皮,会相互之间打闹,你推搡我一下,我推搡你一下,但有时候大个子的同学难免会力度过大些,把对方推个趔趄或者仰八叉。被推的同学力量小,也不敢反抗,就会去老师那里告状:“老师,某某某同学攚我”,意思是有同学故意的欺负人。

鲁西南是平原地区,小时候没有柏油路,没有机动车辆,最常用的运输工具就是地排车,一个人架着两个车把手,肩膀上挎个襻(pàn)绳,可以拉庄稼、拉土、拉粪等,春节的时候可以拉着孩子老婆去走亲戚,农村有结婚的还可以用来拉嫁妆,可以说具有多种用途。如果是拉重东西的时候一个人很吃力,需要一个人拉个偏绳或者从后面去攚地排车。

鲁西南和皖北方言(鲁西南方言也有字)(2)

小时候跟着父母干农活,驾车子没有力气,基本上都是在后面攚地排车。从地里往打麦场拉麦子、往家拉棉花柴,从家里往地里拉粪(农家肥),小时候可没少攚了地排车子。印象最深的是跟着父母去卖棉花,头一天晚上将棉花用大包袱包好,高高地堆起来装在地排车上,第二天还在睡梦中便被父母叫醒,跟着父母在后面攚着一大车棉花去三棉厂卖棉花。

三棉厂距离我们村有十几里路,那时候都是土路,坑坑洼洼的,一地排车棉花有几百斤重,拉车非常吃力,摇摇晃晃、踟蹰前行。我在后面攚地排车一刻也不敢松劲,到了棉厂的时候往往是腰酸腿疼、小腿肚子抽筋。卖棉花的过程是艰难的,排队、验水分、验级、过磅、上垛、领钱,有时候光排队就得等好几天,想想真是不堪回首。好在领到了棉花钱之后,父母会给我买个肉盒子或者几个水煎包,返程的过程当然是轻松愉快而又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鲁西南和皖北方言(鲁西南方言也有字)(3)

鲁西南地区应该是在中原范围之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很多看似方言土语的话语,其实都能够用文字表达出来。或许这些语言在古代曾是当时的官方语言,只不过是因为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变革,很多官方语言就变成了方言土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