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君子为人处世(天天论语笔记41以礼治国)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论语中的君子为人处世?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中的君子为人处世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3.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这一讲,我们把五章的内容先分开说,搞清楚其大意,再集合一起来讲解。先连在一起来读一遍: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是不是很连贯,也很完整啊。把《论语》分割成一句话一章,是先儒的功劳。对于当时的幼童学《论语》来说,有其积极的意义。幼童读书的主要手段就是背诵,先生要求先背会再说。一长篇放在一起不好背。对成人来说就有点多此一举了。有时候这些人为的割裂对我们理解《论语》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
无法自证的孔子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得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不足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很少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第一句孔子说他非常熟悉夏商周的礼仪制度,但是可以证明自己正确的文字记录和人物太少。孔子整理恢复了大量的夏商时代的礼仪制度。他也承认夏礼、殷礼很多都是他考证推理出的样子,能够证明他正确的文化古籍和贤能懂礼之人都不多,所以很多人并不相信他。孔子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越礼制的人实在太多了。杞:杞国,是周朝分封夏禹的后裔所建立的国家,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宋:宋国,是周朝分封商汤的后裔所建立的国家,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征:证明。文献:文和献是两个词,文指的是历史典籍;献指的是有知识的贤人。
禘祭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孔子说:“现在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第二句举个例子来说明孔子很懂礼制。“禘(dì)祭”是古代天子祭祀祖先的祭礼,是最隆重的典礼。禘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鲁国的国君用禘礼来祭祀祖先是一种严重的僭越行为。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鲁君没做好表率,也难怪三家群起僭越。“灌”是禘礼中的一个程序。用童男或童女代替受祭的祖先,被称作“尸”。禘祭一共要向“尸”献酒九次,第一次献酒叫“灌”,也叫“裸”(guan)。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是尊贵之人,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贵之魂。孔子说现在行禘礼刚看到第一道程序我就不想看了,反映出孔子对礼崩乐坏哀伤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现状的极为不满。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有人问孔子什么是“禘祭”,孔子却说我不知道啊。就是这个“或”,“或”一出场就问些让孔子不高兴的事情。《为政》里“或”问孔子“子奚不为政”,专踩孔子痛脚。这次,孔子对鲁君用禘祭的事情正窝了一肚子的气,他跑来问禘祭。综合《论语》中出现的“或曰”、“或问”我们能发现,孔子的弟子们在编辑《论语》时的良苦用心。有些人没眼力劲,或者没知识、没文化,问些不合时宜的话,咱就不计较他了,也不必写出他的名字让他难堪。就用“或”代替好了。
孔子认为鲁君用“禘祭”名分不符,严重违背礼制。看不下去不是仪式、程序对不对,场面够不够奢华的问题,而是这件事鲁君本就不该做。用礼仪形式破坏礼仪制度,整个事情原本就是严重错误的。所以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制度规定时,他故意说我不知道啊。从前两章的内容来看,孔子不但知道“禘祭”,还很精通。孔子说不知道,是他懒得去说。他也知道说了也白说。就跟冉有不能阻止季氏祭泰山一样,孔子也无力阻止鲁君用禘祭。孔子对鲁君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所以他紧接着又说,如果那些国君们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易如反掌了。也就是说,谁懂得礼的根本,知道尊重礼制的尊卑长幼秩序,谁就可以很轻松地治理国家了。你看,但凡他们懂得一点礼制,也不至于把个好好的鲁国治理得这么烂啊!
祭祀如果不是全身心投入还不如不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像祖先真的在跟前一样,祭神就要像神真的在跟前一样虔诚。孔子说:“我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祭祀活动中,那就跟没有举行祭祀一样。”第一个“祭”后面省略了宾语,应该是祖先。第二个“祭”后面明确是祭神。孔子认为不管是祭祀祖先,还是祭祀神灵,都要全身心投入。就像祖先或神灵就在你面前一样。“吾不与祭,如不祭。”很多专家都翻译成“如果我不能参与祭祀的话,就跟没有祭祀一样。”这句翻译显得非常唐突。那就是说孔子认为只要他没有参加的祭祀都没有意义。孔子怎么可能说出这样自大的话呢?“与”字面上是参与的意义,这里应该理解成“深度参与”,也就是孔子每次参与祭祀活动都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全身心投入到祭祀活动中去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失去了祭祀的意义,还不如不要祭祀呢!孔子总结说:不管哪种祭祀,关键不在形式,而在内心对被祭祀者的虔诚,在于不能违背礼制的要求。由此可以证明孔子的祭祀是道德层面的,是服务于推广礼制的一种仪式。完全没有宗教祭祀的意义。前面我们提到过“子不言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等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本章孔子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的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对被祭祀者的虔诚情感。那些违背礼制,没有诚心的形式主义祭祀还不如不去做呢。
我们都是王孙贾王孙贾问道:“大家都说与其巴结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样说不对呀!若是得罪了上天,敬什么神都没用。”
《论语》的六号男配角王孙贾上场,王孙贾是卫灵公的大臣。我们找不到更多关于这个人的资料,只知道是卫国大臣。好吧,这不太影响我们对本章的理解。
先介绍背景,否则,你会读得莫名其妙。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前后在卫国呆了三次,并且呆了很多年。王孙贾这次跟孔子的对话也不知道是哪次的事情。卫灵公面子上对孔子很好,即使孔子什么都不干,卫灵公也给了孔子在鲁国从政时六万担小米的年薪。孔子一行在卫国生活上还是蛮有保障的。当时卫国的大权实际上被卫灵公宠爱的夫人南子和太子蒯聩所把持。两人的争权夺利也让卫君很为难。卫灵公为了把我局势,假装糊涂,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能被他所利用。
从文字上看,王孙贾问的是拜神的问题,孔子似乎也回答了问题。王孙贾其实并不是在问问题,而是在给孔子暗示。他看到孔子得不到任用,好心劝孔子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奥”: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主神。对这种解释我没有查到依据,从本章内容可以看出“奥”应该是与“灶神”对应的天神神位。在什么方位并不重要。我们理解成叫做“奥”的天神就可以了。“灶”:主管生火做饭的灶神。这里是什么意思呢?王孙贾以“奥神”比作卫灵公,以“灶神”比作卫灵公身边的南子和蒯聩等实权人物。提醒孔子,别只顾着跟卫君交好,还是要巴结奉承卫君身边那些有实权的人员。好让他们在卫君面前为你美言,否则卫君也没机会用你。县官不如现管啊!孔子一身正气啊!对王孙贾说:你说的不对,一个人如果不按“礼”行事,获罪于上天,敬什么神也不管用。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在孔子看来,谄媚“县官”和巴结“现管”都是不对的,有违礼制的事都会获罪于天。孔子拒绝了王孙贾的好意,认为我若做了坏事,巴结谁都没有用,我若不做坏事,谁都不巴结。也就是依礼行事,行得正,坐得端,无愧于心,做一个坦荡荡的正人君子。孔子借回答告诉王孙贾,你说的我都懂,只不过不屑为之。王孙贾跟孔子相互打了个哑谜,谁的名字也没提,但两人心照不宣,彼此都懂了对方的意思。
卫灵公虽有用孔子之意,但孔子三进三出卫国也没得到一次机会。事实说明在卫国当时的形势下,王孙贾的说法是相当正确的。孔子得罪了“灶神”!说孔子没听进王孙贾的劝说也不正确。孔子还是去拜见了南子。《雍也》中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见南子的事情当时很多弟子都觉得这件事有违礼节,这样一个品行不端的女人,老师为什么要去见她?正直的子路还直接对老师表达不满,搞得孔子对天赌咒才下得台来。孔子见南子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在卫国得到启用。这不就是去拜见了“灶神”吗?我不知道一身傲骨,听命于天的孔圣人决定见南子时的心情得有多矛盾。为了一个当官从政的机会,他不只是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颅,甚至都不怕“获罪于天”了。或许孔子认为这是为了寻找效力于天的机会,老天爷是不会怪罪他的。
中国人一般都知道“灶神”,就是灶君、灶王爷。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就算过年。老话讲:“腊八、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又讲:“二十三糖瓜粘,打发灶王上了天。”灶神是每家都有的,一般供在厨房,灶神是管生火做饭的神,还管每个人的起心动念。每年腊月二十三到天上向玉皇大帝述职汇报,正月初四回来。人们为了让灶君替自己多说好话,在二十三这天吃麻糖、粘糖瓜,要用糖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为的是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奥神”可能大家都不太清楚,奥神就是家里的主神。中国是功利主义的多神民族,需要谁信谁,不需要什么也不信,有老天爷、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王母娘娘、关公、财神、灶王爷、土地公、祖宗牌位、观音菩萨等等。就是孔夫子后来也坐进了各地的文庙接受大家的祭拜。明朝开始就建立了一整套祭孔的仪式规范,在孔子的诞辰日祭拜孔子。现在好了,大家在各种考试之前去孔庙烧香祭拜,以求得一个好成绩。我们的思路一如王孙贾那么现实,考试拜孔庙,求子拜观音,求财拜财神,生病拜药王。我们去寺庙烧香祈拜跟信仰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管面前是哪尊神仙,统统烧香磕头求拜。求神仙的各种保佑和五花八门的帮助,好像不求点什么就亏了那几块钱的香火。
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是实用主义的王孙贾。不仅仅要顾着眼前吃饱饭,还不能忘记了“天神”的存在。
你知道你的“天神”是谁吗?
道客村曰:
殷商之礼不足征,禘自既灌不欲观;
治国知礼如反掌,获罪于天一场空。
【注释】
(1)杞:周代分封给夏禹的后裔建立的公国。成语“杞人忧天”出处
(2)征:证明。
(3)宋:周代分封给商汤的后裔建立的公国。
(4)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5)禘: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这里指鲁国国君僭越礼制采用禘礼,所以孔子不想看。
(6)灌:本作“祼(guan)”,祼祭,祭祀中的一个程序。一般用童男童女代替受祭者,叫做“尸”。禘礼要向尸献酒九次,第一次献酒叫做祼。
(7)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8)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
(9)不知也:孔子认为,在鲁国的禘祭中,名分颠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规定时,他故意说不知道。鲁君僭越礼制,孔子又不能说破。
(10)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11)指其掌:表示很容易,易如反掌。
(12)祭:祭祖。
(13)媚:谄媚、巴结、奉承。
(14)奥: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对这种解释我没有查到依据,从本章内容可以看出“奥”应该是与“灶神”对应的天神神位。
(15)灶:灶神。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此处应指短期利益、眼前利益。
(16)获罪于天: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译文】
3.9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得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不足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很少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3.10 孔子说:“现在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3.11有人问孔子关于禘祭的礼仪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啊!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好像把它们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自己的手掌。
3.12 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像祖先真的在跟前一样,祭神就要像神真的在跟前一样虔诚。孔子说:“我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祭祀活动中,那就跟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3.13 王孙贾问道:“大家都说与其巴结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样说不对呀!若是得罪了上天,敬什么神都没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