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牛顿在后半生要去研究神学(牛顿晚年研究神学)

关于“牛顿晚年研究神学”说法, 这个可能是常人对牛顿产生的最大误解了。

艾萨克·牛顿,作为英国皇家造币厂的厂长,富得流油,炒股血亏,而且终身未婚。 但是他是真的“牛”,而且是大牛,可以这样说:他在科学史上的伟大贡献和在科学革命中的巅峰一哥的位置是当之无愧的。

一般人看来,牛顿在科学领域做了三项工作:一,确立了机械宇宙观;二,写出了《Principi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下称《原理》),阐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三,独立发明了微积分。 牛顿的两大著作《原理》 和《Opticks》(《光学》),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并推动了光学d 发展,其“观察现象和进行实验,逻辑归纳得出自然规律,并大量应用数学工具来系统整理理论”的理念和方法,使得从1543年哥白尼开启的科学革命,在他身上达到了巅峰。

为什么牛顿在后半生要去研究神学(牛顿晚年研究神学)(1)

不少人可能这样认为:年轻时候的牛顿才学出众,在物理学和数学上大放光芒,年纪大了,开始不务正业,转而研究神学,最终从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沦为一个可悲的神棍。

如果你也这样认为的话,笔者可以明确地说:这种认知不但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了。 那么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牛顿出生于1643年1月4日,逝世于1727年3月31日。当时的历史进程是,欧洲还是封建神权统治,直到1688年(牛顿时年45岁)的宫廷政变,在英国才由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神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而此时的华夏大地,李自成刚刚攻入京师(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满人将喇嘛庙带进了紫禁城,全中国绝大多数人都信奉佛教。

事实是,牛顿终其一生,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虔诚而坚定的基督教徒。 宗教信仰主导了他大部分的工作和生活,也是牛顿的主要学习和研究事务。关于数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也只是他“偶尔”或隔山岔五地研究一下。 因为在神权时代,哪怕是艺术家,也不得不创作与宗教有关的作品,甚至也只能进行宗教艺术创作。直到16世纪开始,资产阶级兴起,才逐渐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而牛顿所处的时代,即便已经到了文艺复兴后期,当时的艺术家们,多数也都是借助宗教的外壳进行工作。

为什么牛顿在后半生要去研究神学(牛顿晚年研究神学)(2)

对牛顿而言,在物理学、数学和自然哲学上的卓越成果,并没有导致他对自己的宗教信仰产生质疑。相反,他出版科学论著的目的之一,就是想用自己的智慧找出上帝在设计宇宙时留下的密码,希望能引导和促使大众思考和相信上帝。 牛顿墓志铭也可以印证这一点,他墓志铭上刻着 “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译文:自然的法则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于是一切豁然开朗。)。牛顿认为上帝给宇宙设计了一个十分完美的运行机制,然后给了宇宙一个“第一推动力”,好让它运行起来,至于人类在宇宙里怎么折腾,上帝并没什么关系。 下面这段是选自牛顿的《原理》一书,供大家参考:

This most beautiful system of the sun, planets, and comets, could only proceed from the counsel and dominion of an intelligent and powerful Being …This Being governs all things, not as the soul of the world, but as Lord over all. . . . The Supreme God is a Being eternal, infinite, absolutely perfect.

译文:这个由太阳、行星和彗星组成的最美丽的系统,只能由一个智慧而强大的存在所指引和支配......这个存在统治着万物,不是作为世界的灵魂,而是作为一切的主。上帝是永恒的、无限的、绝对完美的存在。

此外,牛顿的理论在宗教传播上也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伦敦皇家科学院的首任主席波义耳(Robert Boyle) 在1691年的遗愿中表示,要将遗产用于举办以传播宗教为内容的波义耳讲座,讲师最早都是用牛顿的《原理》来传播宗教,并且这也符合牛顿本人的意愿。 下列是一小段摘录波义耳和讲师通信中的原话供大家参考:

“When I wrote my treatise upon our System “that is, the Principia” I had an eye upon such Principles as might work with considering men for the belief of a Deity & nothing can rejoice me more than to find it useful for that purpose.”

总结一下就是:我写牛顿力学的时候就想着它能用来传播宗教就好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访问一个非盈利组织的网站: https://www.newtonproject.ox.ac.uk/,是专门对牛顿所从事项目及其手稿的汇总整理。

牛顿的手稿大约有1000万字之多,其中一半是关于宗教的,涉及经文分析、批判和圣经密码等。 手稿的大约300万字是自然哲学,主要包括物理学和数学等,约100万字是神秘学(主要是炼金术),其余的100万字是造币厂的工作内容。 由此可以看出,牛顿在科学领域的内容其实仅仅占其手稿总量的百分之十。

为什么牛顿在后半生要去研究神学(牛顿晚年研究神学)(3)

为什么牛顿在后半生要去研究神学(牛顿晚年研究神学)(4)

牛顿的时代,信仰上帝是极其理所当然的事,这就好比今天的国人大多都是无神论者一样正常。反之,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牛顿如果不信神,就必然是个特大新闻。所以,更确切地说,他生下来从接受教育的那一刻起,就是神学教育,就是信神者。他不是从研究科学转而去信神,而是在信神的基础上,去研究了科学。

当时的牛顿不认同三位一体和崇拜,他认为整个基督教庭,从4世纪开始就充满了对真正教义的背叛和堕落,所以他投入大量时间,分析早期基督教著作和以妥拉/旧约为主的早期经文,想要重现真实的基督教义。但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极其危险的,轻者生活工作不保,重者丢命。但聪明的牛顿能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他也不会公开自己的手稿,圣公会的仪式也设法避免。 牛顿的绝大多数手稿,是被他外甥女的女儿带到了朴茨茅斯伯爵家族,并被这个伯爵于1936年,开始陆续将手稿分批交由伦敦苏富比进行拍卖。自此,牛顿手稿逐渐分散到世界各地,并大量披露于世。

这里顺便说一下,信神并不意味着是唯心主义,因为两者说的其实是两回事。例如笛卡尔就是非常典型的二元论者,而不是唯心论者。信神也不意味着必然不是唯物论者。对于泛神论者,很多人其实就是唯物论者,例如爱因斯坦宣称他信仰斯宾诺莎的自然神。所以有神论还是无神论和唯物唯心是两个概念。

为什么牛顿在后半生要去研究神学(牛顿晚年研究神学)(5)

关于自然科学和唯心主义的区别,自然科学家所关注的,是提出符合观测结果的定律。当然,这个定律必须做到精准、定量,而且足够简洁。也就是说,自然科学注重描述自然界运动规律。而被描述的自然界及运动规律是什么存在?这属于形而上学或者说是本体论的问题,无论科学家持何种态度,都属于对物理定律的“诠释”,而非自然科学本身的问题。

最后,笔者想说,如果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坚信科学就一定是对的,那未免会陷入狭隘的优越感,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信息整顿能力和认知能力,我们千万不能认为我们就一定比过去的人聪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