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农场新模式(现实版开心农场)

种植农场新模式(现实版开心农场)(1)

7月下旬以来,在嵩明县嵩阳街道山脚社区麦冲村200亩的苹果基地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基地里的2000棵果树今年以“认养”的方式找到了“主人”。最近几天,来给苹果树挂牌的市民络绎不绝,嵩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建伟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没让大家失望!”

农旅融合发展的新尝试

黄建伟有压力不是没有原因的。这200亩苹果基地是2020年国家产业扶贫项目,不仅关系到周围5个村1000多户搬迁村民的经济收入,也是嵩阳街道农旅融合发展的一次新尝试。“比起传统种植,我们希望找到一个让周围村民能学技术、能务工,还能形成链条式管理的产业,实现增收致富。”黄建伟说。

为此,嵩阳街道成立工作小组,对接专家、考察产业、争取项目。2020年初,由云南农业大学提供技术、智力支持的矮化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在麦冲村启动建设,总投资500万元。项目的实施以推进农业高标准建设为目标,采取“公司+示范园+科技培训+展示”的组织运行模式,把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新管理方式最直观地表现出来,并通过系列培训扩大示范效应,即“做给农民看、组织农民学、带领农民干、帮助农民富”,同时把苹果种植与良种繁育结合,提升项目亩产率,提高科研水平,推动科技成果赋能乡村振兴。

种植农场新模式(现实版开心农场)(2)

说起今年麦冲村的苹果挂果率不错,嵩阳街道的干部职工们特别高兴。想起两年前,因为要把项目资金用到“刀刃上”,街道组织工作人员到麦冲村栽种苹果树。“360多人干了3天,终于把1.2万棵树苗种下。”黄建伟说,但是第一年因为管理不当,苹果的收成并不好,“虽然也挑选了一些品相好的苹果推向市场销售,市场反响也不错,但还是有不少苹果品质不过关。我们当时就想,要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打响麦冲村特色农业品牌。”

按照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规划,嵩阳街道为山脚社区制定“一体两翼”的农旅发展规划,其中“两翼”就是麦冲、雷达坑片区的新农村建设和农产品。为了把苹果树种好,山脚社区成立苹果基地管护队,在云南农业大学技术团队的指导下,专门负责果树管理。街道还找到嵩阳商会,把销售环节交给专业人员负责和把关。

“果树认养”体验现实版开心农场

在今年初的一次会议上,“果树认养”这一新消费模式进入大家的视野。很快,这个新模式在街道、社区、商会的共同努力下变成了一条条推文、一张张海报,出现在嵩明人的朋友圈里。

种植农场新模式(现实版开心农场)(3)

这些年,认养模式在农业产业里作为“订单农业”的一种实现形态日渐兴起,已频频出现在水稻、生猪等为代表的种植养殖业领域。“认养的核心是体验,这和街道关于山脚社区农旅融合发展的定位刚好契合。”黄建伟说。

今年,麦冲村苹果树认养价格从108元至168元,既可单棵认购,也有套餐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基地承诺,认养市民到采摘时保证单棵最低有10公斤的产量。这一模式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认养果树,也减少基地后期的销售压力。“截至7月15日,基地已经预售了2160棵苹果树,预售金额23万余元,为集体经济带来收益20余万元。”嵩阳商会工作人员李云翠说。

“我们特意在两排果树间留了4米的间隙,方便认养市民在草地上露营、野餐。”黄建伟说,这也是一种沉浸式田园体验。

文:昆明日报

制图:昆明发布 昆报头条

编辑:徐 俊

审核:肖蜜娟

终审:黄 凯

种植农场新模式(现实版开心农场)(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